大人,得加钱 第35章

作者:傲骨铁心

又等了一柱香,贾六才蹑手蹑脚的去敲阿兰保的门。

进去后,发现阿兰保坐在一张椅子上,脚下是一桶热水,脸上盖了一张正冒着热气的毛巾。

“小六子,你来了啊,”

酒喝多了的阿兰保打了个酒嗝,将双脚从水桶中取出。

“大人,您坐着,我来!”

贾六忙上前用边上的干毛巾给阿兰保擦了脚,又一脸笑容的将洗脚水端出去倒了。

“你小子倒是会伺候人,别说,瞧着你小子我倒还是真喜欢……怎么,有事?”

“大人,”

迟疑了下,贾六将刚知道的小道消息说了。

“这事我也是刚知道。”

阿兰保用毛巾擦过脸后,看了眼挂在床边的烟袋,不劳多说一句话贾六就将烟袋取了过来,装了烟叶给点上了。

抽了两口后,阿兰保笑了笑,道:“我已同上面招呼过,后天调你去美诺官寨。”

“美诺官寨?”

“便是刘侍郎处。”

一听这话,贾六顿时暗松一口气,刘侍郎处督运粮米,再是安全不过。那五十两真没白花,这不命保住了。

阿兰保这人虽是个满旗子,但真的能处。

给钱办事,地道!

不过一想那小道消息,脸上就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

见状,阿兰保大概猜到这小子什么意思,笑问道:“怎么,你心动了,也想捐个职衔?”

贾六忙上前一步,身子微躬,颇是诚恳道:“大人,属下想着若能进步一二,也不枉来这军中。”

汉军旗子弟出路不比满蒙子弟,有限的很。

一路上贾六的表现阿兰保也看在眼里,知道这小子有往上爬的意思,但这不是坏事。

阿兰保想了想,道:“这事不难办,问题你有多少钱?”

贾六能有多少钱,身上大姐给的一百两银票外加前些天努力工作得的二百多两,拢共三百多两。

“不够。”

阿兰保摇了摇头,“不是我不帮你,实是你这点钱差得远了,难办噢。”

打阿兰保那出来,贾六倍觉失落。

不是阿兰保不肯帮忙,而是人家说了贾六真想捐个官,以他的御前蓝翎侍卫身份帮忙活动一下,至少也能帮他谋个九品的蓝翎长,但恐怕也得一千两。

而贾六全部身家才三百两,这缺的七百两总不能让人家阿大人给他补吧。

夜里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心思重。

“少爷,你是想女人了么?”

睡在边上的栓柱很是关心少爷的动静,几次爬起来偷看眼珠子瞪多大的少爷。

……

第二天贾六起的迟,因为没心情,反正今天也是休整。

正钻在被窝里想着到哪弄买官的银子,外面有人叫他,说是领队叫各旗布特哈去集合。

没办法,贾六只得起床穿衣一路小跑过去。

到了地方,就见其它七旗的领班都在,阿兰保也在。另外有三个苏喇正在从一辆马车上往下搬箱子。

“来了啊。”

阿兰保朝贾六点了点头,然后对一众领班说道总督衙门把他们拜唐阿的月俸和米价银,以及养马费送了过来。

“镶黄旗是一千四百六十两,正黄旗是一千二百三十两……”

贾六听着他们汉军正蓝旗是一千一百七十两,心里不禁纳闷他们正蓝旗连拜唐阿加苏喇有五十七人,战马十七匹,怎么反而比人数不如他们多的两黄旗要少的。

然而却不敢将这个疑问说出来。

阿兰保报了数之后,便要各旗领班将银子领回发下去。

其他七位领班很快就将银子领了回去,贾六却是站着没动。

“领吧,回头给下面发下去,我等会还要进城。”

阿兰保是汉军八旗的领队不假,但明儿个汉军八旗的一众子弟就要分往不同的去处,他这个领队任务完成也得接受新的调令。

因此,今天实际上也是阿兰保同贾六他们相处的最后一天。

“嗻!”

贾六应了一声提起一袋大几十斤重的银袋,却是没回本旗住处,而是吃力的拖进了阿兰保的屋子。

出来时,两手空空。

第54章 这事队长有经验

身为八旗子弟,贾六最大的心愿就是报效朝廷,为大清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这个目标,任何人都休想阻止。

谁挡,佛来杀佛,神来杀神!

乾隆来了也得跪下叫六爷。

咋?

四爷就比六爷大了?

皇帝了不起?

皇帝也不能阻止贾六为大清卖命!

那么,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贾六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银子,他是没有。

胆子,他有。

做人,不能太死板,得灵活。

没机会就罢了,有了机会不利用,丧良心呢。

正为银子发愁,这天上掉银子下来,不是老天爷在帮贾六又是什么?

问题来了,一千多两银子是四川总督衙门发下来的,给谁?

给贾六他们的。

阿大人又将银子交由贾六分配,那么在没有分配前,这些银子是不是可以说就是贾六的?或者说贾六拥有这些银子的保管权和支配权?

当然是了!

那贾六将暂时由自己保管的银子请阿大人辛苦一下,又送回总督衙门暂时存放,有问题?

肯定没有!

阿大人作为经手人,顺便扣下百八十两辛苦费,有问题?

也没问题。

根据爱因斯坦的进化论和达尔文的相对论,这件事从头到尾总督衙门没有吃亏,阿大人也没有吃亏,贾六呢更没有吃亏。

所以,是一个很完美的闭合链。

甚至可以说非常完美,因为这些银子会额外产生新的价值——那就是为大清朝提供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优秀人才。

优秀人才创造出的价值是这千把两银子能比的?

贾六是豁出去了,说他挪用公款也好,说他暂时借用也好,反正这些银子他用了。

“还请大人为属下的事多操心!”

深深一躬的贾六这是要榨净好不容易攀上的阿侍卫最后一点剩余价值。

看了看一脸恳求的贾六,又看了眼被拖到床底的银袋,阿兰保着实有些为难:“这样做,恐怕不好吧,万一……”

“大人放心,没有万一!”

贾六表示这些银子是他跟本旗子弟暂借的,回头一人打份欠条给他们就行。实在不行就写信给家里,让他们寄点银子过来。

家里有没有,给不给,另说。

态度先摆正。

总之,钱,阿大人肯定是发下来了,后面的事同阿大人没半个铜子关系,全是他贾六干的。

眼见阿兰保还在犹豫,贾六心一横索性将大姐给的那张一百两银票,悄无声息的塞进了阿兰保的兜中。

“要是旗中子弟都像你这般肯上进,咱八旗何至于老被皇上骂呢……罢了,难得你小子合我心意,办事又能干,我就做回伯乐……”

阿兰保寻思这事风险不大,他明天拍拍屁股就走了。

真出了事,也不关他的事。

再说谁又敢找他这位御前蓝翎侍卫的麻烦?

左右不过千把两银子,这小子家里能还得上。

重点是,对这小子说的是一千两,但那帮人难道还真敢为了个区区九品蓝翎长,收他御前阿侍卫一千两不成?

于是,阿兰保进城了。

……

“那个,大伙都过来一下!”

回到住处的贾六将在营的拜唐阿同苏喇们都召集过来,除了七八个人进城玩去了,其他人都在。

“贾队,是不是发月俸了?”

舒文庆挤到前面,他刚才打正红旗过来时听说上面发饷了。发的那点钱虽然在他眼里是小钱,但怎么说也是朝廷给发的,拿在手中多少有些成就感。

“队长,发多少?”

王福咧嘴探过脑袋四下瞅了瞅,却没发现装“工资”的包,不禁有些奇怪。

其他人也注意到贾队长是空手人回来,不由都有些困惑。

“这个,大家先坐下。”

贾六轻咳一声,示意众人团坐在大通铺上,然后告诉众人他们旗的饷银上头没发。

众人听后,顿时一片“嗡嗡”。

“没发?不对啊,正红旗那边不是发了么?”

舒文庆不解,明明看到正红旗那边发钱了的,怎么到他们正蓝旗却没发呢。

“贾队,怎么回事啊?”王福也奇怪问道。

“别的旗什么情况我也不清楚,但咱们旗是真没发,”

贾六示意众人莫要着急,道出自己的意思。

“我把大伙叫过来,就是想让大伙跟我一块进城到总督衙门问一问,凭什么不发咱们的饷银!是咱们旗的子弟矮人家一截,还是我们真是后娘养的!”

贾六脸上的愤怒不是作假的,一点也不虚伪。

只是,众人似乎并没有与他产生共鸣。

“去总督衙门?”

有几个拜唐阿面露迟疑之色,显是思索为了一个月的饷银没发就跑到总督衙门闹值当不值当。

舒文庆琢磨了下,问道:“不能请阿大人给咱们问问?”

“阿大人明天就走了,这种事怕是不会帮咱们问。所以我寻思带大伙直接去总督衙门问,看看是不是有人把咱们的饷银给吞没了。真要是这样的话,咱们也不是泥捏的,不能就这样被欺负了!”

贾六一脸不平。

“弟兄们大老远打京里过来,路上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上头好不容易给咱们发点钱,还他娘的有人扣了不发,有没有天理,有没有王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