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 第279章

作者:傲骨铁心

贾六态度很明确,他要礼部和吏部。

户、工、刑、兵四部怎么个换法,他不问,随便色大爷同富大哥怎么弄。

而且礼部他只要满尚书,汉尚书人选由大爷同大哥决定。

之所以推荐奎尼出任礼部满尚书,是因为礼部管着太后移灵安葬的事,而这件事同开启圣祖地宫是贾六密谋已久的大事,必须有个可靠人得帮他主持才行。

礼部本就是个清水衙门,虽尊贵但油水有限,老富如今任了领班军机大臣,正白旗领侍卫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理藩院尚书、正黄旗满洲都统,大权在握肯定也不想再管礼部的破事,当下同意由奎尼接替自己出任礼部满尚书。

不过对于吏部尚书阿思哈留任一职,老富有不同意见,他认为此人贪鄙无能,且胆小如鼠,是个十足的废物。

色大爷也说吏部乃六部之首,同阎王爷一样管着天下官员的升绩薄,这等要职哪里能让一个废物占着。

贾六不认同这个意见,他提醒老富和大爷:“我们要的就是废物啊。”

“嗯?”

老富同色大爷对视一眼,双双露出是这么一回事的神情。

事情就这么定了,三巨头悄悄走出茶水房,各自走人,尔后在钟鼓声中,从不同方向不同班次步入大殿。

首先出场的是军机处众位领导。

原有满军机大臣四人,分别是福隆安、索琳、庆桂、和珅四人,现在福隆安死了,和珅没回来,就剩索琳和庆桂。

索、庆二人在宗室之乱以及昨夜的复辟事件中,表现中规中矩,于两次事件中都是重在参与,没有决策权力。

这不能怪二位军机大臣不忠于皇上,实是军机大臣虽尊贵至极,权力极大,然而却和基层脱钩。

也就是处于领导层高端的他们,在突发大事之后,根本指挥不动任何基层兵马。

于事件中的影响力,甚至还不及一个赋闲在家的洪大德。

如此一来,自是无法发挥本应起的作用,跟个吉祥物似的一会被宗室们带着玩,一会又被复辟有功的老富同色大爷领着玩。

此事充分说明,战乱时期也好,和平时期也好,枪杆子永远决定最高领导层。

老富已经蒙旨升任军机大臣,因此满军机在京领导班子目前就三位。

汉军机那边,原有军机大臣于敏中、袁守侗、梁国治三人,如今还是三人。

要投票的话,三对三,没法形成差额。

所以,这个局面肯定要被打破。

于敏中出局是必然的了,和珅出局也会成为定局。

毕竟,老富、六子、色大爷三巨头不允许有比他们还忠于皇上的人,在军机处影响大家为国效劳的决心和情绪。

贾六跟老富、色大爷通了气,意思让和珅继续当户部左侍郎,原内务府大臣也继续干着,除了军机大臣革掉,其余乾隆赏给他的官职都予以保留。

六子贤弟发话了,老富同色大爷肯定要卖这个面子。

朝堂站位明显,军机处一坨,六部一坨,都察院、理藩院一坨,八旗都统衙门及在京其它衙门官员各占一坨。

相互之间径渭分明的很。

宗室也来了不少,基本都是下五旗的,亲王、郡王有好几个,固山贝勒和贝子们也有一大群,但除了正蓝旗主信郡王淳颖外,其它四位旗主是一个不在。

原先二十四旗的都统、副都统也是大半不在场,倒是多了许多朝堂从未出现过的面孔。

尤其是汉八旗那边,很多只有爵位却没有官职的竟然趾高气昂的同满蒙八旗并站,为首的那帮家伙看着比都统还神气。

并且,所有人都注意到了上三旗的人只来了十几人,其中几个还是乾隆的儿子。

在后面“候场”的乾隆也看到了上三旗那片的空白,心头一凛,正想问问怎么回事时,旁边的镶黄旗护军参领锡贵闷声道:“皇上,该上朝了。”

强忍怒火的乾隆看了眼锡贵,板着脸在两名新挑选过来伺候他的太监陪同下来到大殿。

不想,乾隆刚出现在臣子面前,固山贝勒永庄就惊呼起来:“这个汉人怎么还没死!”

此言一出,大殿为之一惊,永庄身后的贝子永玒忙拽了兄长一下,不想兄长却气乎乎的从人群冲出,看向一众宗室:“我爱新觉罗还没有死绝,岂能让一汉人做我满洲之主!”

说罢,竟是握拳冲向乾隆,口中大呼:“吾为大清诛此贼!”

第434章 朕不是汉人!

妈啦法克!

永庄代表宗室正义天诛时,身为兵部右侍郎的贾六同顶头上司、兵部尚书伊勒图大人正就湖广战局交换意见。

伊勒图比起连襟老富来,还是挺靠谱的。

早年不仅跟傅恒、阿里衮同缅甸人真刀真枪干过,还出任过伊犁将军在新疆独当一面过。打沙俄境内东归的土尔扈特部落就是伊勒图负责接应,并给予安置。

出任兵部尚书以来,往金川调兵遣将,协调钱粮也是极有章程。

贾六在山东剿匪时,伊勒图主持的兵部也给予了最大程度配合,钱粮枪弹供应很是充足,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这位都是才能仅次于贾六的大清贤臣。

就是摊上个倒霉催的连襟,结果一步错步步错,成了三巨头的“帮凶”,如今想跳船都难。

当然,不排除伊勒图也信了乾隆不是满洲人的谣言。

毕竟,随着更多证据浮出水面,最先造谣的贾六现在也有点信了。

他可是亲眼看到和珅带人从慈宁宫搜出一大批乾隆是汉人罪证的。

什么汉服、汉冠、汉画、汉物……

多了去了。

老富还说乾隆在太后死后派人搜过慈宁宫,这么一印证,不是乾隆心里有鬼又是什么?

当然,现在乾隆是不是汉人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以后听不听话。

伊勒图说湖广那边很危急。

荆州失守后,湖广当局就向北京八百里告急求援,结果正当乾隆准备大举调兵围剿时,“叭”的一声,太后崩了。

太后之死犹如第一块倒塌的骨牌,瞬间在满城中带起连锁反应,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终酿成死伤数万的不祥事件,更是直接瘫痪中央政府,得不到中央果断支援的湖广战局自是随之变得崩坏。

伊勒图不无悲观的认为,可能武昌已经失守。

武昌如果真的丢了的话,湖南肯定也保不住。

据有两省之地的兴汉番军已然超过其“本宗”金川贼,成为大清当下最大的反贼力量。

“不是我军无能,实是番贼太狡猾。”

贾六唏嘘叹气同时,提出两点个人不成熟的意见。

一是由朝廷传旨让定西将军丰升额领围金川的大军全部入湖广之地,以数倍兵力与兴汉番贼来一场大决战。

二是建议定西左副将军博清额出任四川总督,同四川巡抚李世杰一起重启对大金川番贼的和议,这样可以避免大清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

伊勒图身为兵部尚书,自然知道大金川是高原人势力,小金川则是前明遗民同当地苗、瑶及部分高原人组成的势力。

两者之间虽并称,相互之间却没有隶属关系,属于两个不同的武装分裂力量。

因此只要大金川肯和谈,小金川那边就没有实力牵制入川大军,这样自然能让丰升额腾出手率军入湖广。

这其实也是富勒浑早前在四川总督任上精心谋划的破局办法。

“此事当尽早安排,不过……”

贾六没想到伊勒图竟然打起了他的主意,认为最好由贾六这个前巴图鲁统领京营八旗前往湖广战场支援,毕竟他对番贼是相当了解的。

贾六下意识朝正在同军机大臣庆桂说话的索琳看去,他觉得不是伊勒图希望他贾图鲁带兵出征,而是老富希望他离京,那样老富就能加快谋杀乾隆的脚步,从而把他老相好的儿子推上皇位。

这是肯定不行的!

说好三年,怎么能变卦呢!

再说,打仗哪有在京中捞钱来得痛快。

景陵、泰陵包括世祖爷的孝陵,哪一座地宫不能弄个千八百万两?

有了钱,自然没有反贼了。

再说,眼下也不是他贾图鲁三次披甲出山的时候,因为长江下游的清军还没有往湖广调呢。

不把长江下游的清军调上去,他拿命打江宁和杭州的满城啊,又怎么把共进会的触手伸进这片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呢。

正想打哈哈时,固山贝勒永庄天诛了,把贾六吓了一跳。

同样也把老富吓了一跳,本能的第一眼就看向站在连襟伊勒图身后的六子贤弟。

他以为永庄跑出来挑事是贾六的授意!

贾六急忙摇头:天地良心,这一次真不关他的事!

完全是贝勒爷自发的清君行动。

那边永庄已经挥拳朝乾隆奔了过去,大殿中几百人全他妈跟傻子一样怔怔看着。

跟着乾隆入殿的两个太监更是呆若木鸡,不知所措。

殿后和殿中的护军及侍卫也没有反应过来,眼看永庄就要扑倒乾隆,贾六惊叫一声:“护驾,护驾!

一把推开前面的伊勒图,奋不顾身就朝永庄冲了上去。

“护驾,护驾!”

有反应过来的官员也在大声惊呼,殿后的塞冲阿同锡贵等人也反应过来,一帮人七手八脚的冲了过来。

“狗贼,拿命来!”

永庄动作却是飞快,已经奔到距离乾隆不到一丈处,吓得这位当了四十年皇帝的天子魂飞魄散,仓皇跑上平台。

永庄紧随其后也冲了上平台,乾隆无处可躲只好绕着龙椅同永庄转圈圈。

可毕竟年纪大了,虽然经常吹牛说自己六十多岁比三十几岁还壮,可跑了几圈下来乾隆就接不上气了,结果脚下一滑摔倒在地。

永庄趁势一个虎扑,骑在乾隆脸上对着这个汉人贼子的脸“砰砰”就是三拳,打得乾隆当场头晕眼花,面红耳赤,鼻血也叫打出来了。

眼看贝勒爷的第四拳挥到,乾隆本能闭上眼睛,不想耳畔有劲风吹过,继而身上一紧,眼睛再次睁开时,发现永庄已经被贾佳世凯抱着一起滚到了台阶下。

“扑通扑通……”

永庄的脑袋不断在台阶上磕碰,贾六的脑袋同样也在磕碰,疼得险些喊奶奶。

苍天在上,这可是他贾图鲁从军以来第一次与人如此激烈搏斗啊!

没经验。

“抓住他,快抓住他!”

塞冲阿等人一涌而上,将头撞的晕乎乎的永庄擒住。

“贾大人?”

参领锡贵将地上的贾六扶起,见贾大人额头磕破正在淌血,赶紧撕下一块布替贾大人止血。

“我没事,没事,皇上要紧,皇上要紧……”

脑子有些晕乎乎的贾六迷迷糊糊想看乾隆在哪,定睛一瞧,乾隆坐在阶上,愣愣的看着他以及旁边被擒住的永庄。

满殿文武宗室、侍卫鸦雀无声。

许久之后,乾隆有些无力的起身,看向被擒的永庄,积压许久的情绪一下爆发出来,颤声指着永庄道:“朕不是汉人,朕是先帝之子,你们叫朕怎么做才能相信朕!”

“开棺验尸!”

殿中有人喊道。

贾六听的一愣,朝声音传出方向看去:咦?这不是祖应元他爹祖建昌么!

边上的老常福拽了下祖建昌,急道:“错了,不是开棺验尸,是滴血验亲!”

第435章 皇上,有把握吗?

对,滴血验亲!

祖建昌反应过来,刚要纠正,旁边下五旗那边有人出来了,扬声对殿上一脸愤怒、委屈,还带了一丝凄凉的乾隆道:“对,开棺验尸!先帝死的不明不白,皇上必须给天下人一个交待!”

说这话的是黄带子、奉恩将军弘晙,其父就是当年党附八阿哥廉亲王胤禩的十阿哥、敦郡王胤?。

雍正年间胤?一直被圈禁,乾隆登基后将其释放,给胤?一个辅国公爵位,死后以贝子礼安葬。

胤?的后人却只给最低等的奉国、奉恩将军爵位。

弘晙他爹胤?的王爵就是雍正革掉的,按理当对雍正恨之入骨才对,这会却跳出来说什么先帝死的不明不白,看着像要给雍正讨一个公道,实则不过是满城不祥事件的副作用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