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 第257章

作者:傲骨铁心

并且,平郡王府由于早年老郡王福彭被皇上打压的事,一直刻意削减护军规模,原本的150名护军实际只有80几人,又多是老弱,平日替王爷看大门那是趾高气昂,门包收得欢快,遇上事还真没几个头脑清醒的。

大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有几个护军马甲发现外面着火了还在大门看热闹。

然而,很快事情就不对了,有护军突然发现一伙人朝王府内投掷火油罐,并不断往里扔火把。

油罐子碎在哪,火就在哪烧起。

等到王府护军反应过来想救火时,已经不知从哪救起。

王府内,很多没有意识到事情严重性的王府中人还在慢吞吞的穿衣服,等他们穿好衣服出来时,王府四周已被大火包围。

“快救火,快救火啊!”

“救命,救命!”

府里的大小主子们再也没有往日主子的威严,骇得放声大叫,不少人腿都软了。

王爷和福晋都在宫里面,没有主事的平郡王府乱成一锅粥。

到处都是火,到处都是浓烟。

有人试图往大门逃,可大门早被人丢了火油,火势大的根本没法穿过去。

风助火势,很快平郡王府就被大火肆虐。

被大火逼的到处乱跑的王府中人在府内开始像无头苍蝇般到处乱窜,可是窜来窜去却是找不到逃生的路,绝望之下有人开始哭喊,有人怔怔的跪在地上望着大火发呆。

更让他们心惊的是,王府外面传来了无数呐喊声,听着像是说什么平郡王造反,皇上下旨满门抄斩,一个不留什么的。

“咳、咳、咳……”

不断有王府人员捂着胸部大声咳嗽,浓烟呛得他们眼泪止不住的往外流,不甘心就此葬身火海的他们疯了似的直接冲向大火,幻想能够瞬间冲出去逃出生天。

结果只是一个又一个被大火吞没,除了在火中短暂的跳来跳去、翻来翻去和发出几声临死前的惨叫,便再无动静。

王爷的侧福晋那拉氏被困在火场中,为了活命只能趴在地上拼命的用鼻子呼吸。

她的贴身丫鬟早就不知跑哪里去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的,那拉氏开始无法呼吸,更无法视物,虽然四周明明是通红一片,可对她而言却是漆黑一片。

“出什么事了,怎么王府失火了!”

平郡王府的大火闹出的动静很大,附近的宗室、旗人都跑出来。

有人下意识要救火,可等他们拿着救火工具靠近王府时,却被一群护军拦了下来。

那帮护军凶的很,不让附近旗人接近郡王府的同时,还不断将从王府里逃出来的人擒住当街处死。

“平郡王犯了什么事,皇上要这么对他!”

人群愤怒了,有胆大年轻的宗室子弟壮着胆子质问护军究竟想干什么,但对方根本不答理他们,甚至有个贝子还被护军直接推倒在地。

“皇上要杀咱们,大伙不能等死啊!”

不知道是谁最先喊的一声,也不知道是谁最先带的头,愤怒的宗室子弟和同样愤怒的旗人冲向了那帮护军。

“宗室造反了,宗室造反了!”

面对愤怒涌上来的人群,那帮护军也是慌了神,砍了几个冲得近的倒霉鬼后,迅速向皇宫方向逃去。

“走,大家进宫问问皇上,他还要不要八旗,要不要大清了!”

人群中,黄带子、恭亲王常宁的后人明范怒火中烧,平郡王府的惨状让这位年轻的宗室子弟再也按捺不住,振臂带领大伙向皇城方向奔去。

明范有个哥哥叫海康,前年去了金川,现在宫中当值。

……

崇文门城楼。

贾六在做排除法。

首先排除的是老富想干掉他这个大清第一名将(仅指北京范围),因为这样压根说不通。

老富一心想将他鬼子六拉上贼船,无非是知道他鬼子六通敌卖国,利欲熏心,没有道德,也没有下限,近来又不断被老四鬼子敲打,从一品的提督被扒拉成了三品管委会主任,囚车都坐了两回。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乾隆对他贾佳世凯都不公道。

所以老富觉得只要开出足够的价码,比如一个军机大臣外加九门提督的好处,再有正本清源的大义在,怎么着都能让鬼子六动心。

退一万步讲,鬼子六真帮乾隆对他也没好处,毕竟他老婆是信郡王府的格格。

眼下这个局面,是宗室同皇室在冲突。

你鬼子六可是宗室那一边的!

所以老富不可能想干掉贾六,这对他一点好处没有。

其次肯定要排除老四鬼子乾隆了,老家伙真对贾六不放心,就不可能让他坐镇步军统领衙门提调京师绿营马步兵。

剩下的可能就很明显了。

想干掉贾六的肯定是没同老富掺和在一起的宗室,或者说是不知情的宗室,以及真的热血上头要替大清除奸贼的旗人子弟。

谁让贾六战功赫赫,勇武直比当年圣祖朝鳌拜的。

“野心家!愚蠢的野心家!”

贾六那个恨呐,从古至今皇位更迭都不乏野心之人,毕竟是各载难逢的机会,有人想鲤鱼跳龙门他完全理解,并且也支持,因为这样可以把水搅得更混。

但这帮家伙为什么不动动脑子来拉拢他,反而把他贾佳世凯这个大清忠臣当成要除掉的目标呢。

凡事,都可以商量嘛。

你不谈,怎么知道贾大人不支持你呢。

老富开出军机大臣兼九门提督的价码,你们开出个摄政王不就OK了?

我的道德底线向来是很低的!

有奶就是娘啊!

事情发生了,这会估计想谈也谈不了,贾六能做的就是看看爱新觉罗到底有多少野心家。

扭头问边上的梵伟:“你让他们在宫中放火时注意点了?”

梵伟忙道:“注意了,只烧些无关紧要的便是。”

“嗯。”

贾六微微点头,心中略略放心,紫禁城还是争取能够保持完整的好,毕竟那地方他还没睡过,不管是老四鬼子获胜,还是宗室翻盘,紫禁城就这么一把火烧了未免可惜。

……

慈宁宫,西耳房。

得知畅音阁失火后,统领侍卫处的军机大臣福隆安无比吃惊,然而面前的皇上却淡定的很,一点急色也没有,反而淡淡的问福隆安:“热河的兵到哪里了?”

“回阿玛,热河的兵到顺义了。”

福隆安的妻子是八年前去世的和硕和嘉公主,夫妻二人育有两子,一是丰绅济伦,一是丰绅果尔敏。

乾隆又问:“绥远的兵呢?”

福隆安算了下时间,回说已经在路上,这会应该到怀来了。

“你下去吧,传话给三泰,不管外面乱成什么样,给朕守住皇城就行。”

乾隆挥了挥手,做了四十年皇帝的他,什么风浪没经历过。

他已经压了宗室那帮废物四十年,就还能再压他们四十年!

第399章 皇上是圣祖爷生的

畅音阁起火前,平郡王庆恒同简亲王丰讷亨刚刚从慈宁宫正殿回到延寿堂。

明儿是太后的大殓礼,内务府那边已经将太后的梓宫制成,光漆饰就达四十九次,四周由喇嘛敬上“西番字样”,外边装饰以金,内衬金五色陀罗尼缎五层,各色织金龙彩缎八层,共计十三层。

按照祖制,明儿大殓时,在京亲王以下、顶戴官员以上;和硕福晋,佐领三等侍卫妻以上都要到慈宁宫最后一次瞻仰太后遗容,尔后由近支王公、公主、福晋等护灵前往畅春园。

明日,也要正式定下太后的谥号。

因此国丧委员会成员礼部尚书富勒浑、吏部尚书阿思哈、刑部尚书英廉、户部尚书永贵、军机大臣索琳、和珅连同内务府大臣金简等人拟来拟去,最后拟了个“孝圣慈宣康惠敦和敬天光圣宪皇后”的谥号。

这个谥号正式呈给皇帝钦准前,须宗室代表也就是三位王爷过目。

礼部尚书富勒浑同户部尚书永贵、军机大臣索琳,内务府大臣金简来的延寿堂,信郡王淳颖后一脚到。

“二位王爷,太后的谥号礼部已经拟定,请二位王爷过目。”

富勒浑将拟好的太后谥号递给了坐在右边的简亲王丰讷亨,因为简亲王管着宗人府。

简亲王看后点了点头,将谥号又递给对面的庄亲王永瑺。

永瑺也没什么意见,谥号这东西只是走个过场,况且是太后又不是皇帝的谥号,内中不需要太多讲究。

信郡王淳颖之前就看过谥号,他年纪小,平日也只喜欢读书画画,对礼制这方面懂得不太多,因此根本就没发表过任何意见。

就是进来时有些心不在焉,时不时的掉头朝外看。

平郡王庆恒坐在椅子上,头都没有掉过来看一眼。

永瑺随口问了句:“于中堂和福中堂呢?”

“于中堂在军机处,福中堂陪着皇上呢。”

说话的是吏部尚书阿思哈,不知道算不算因祸得福,被那个前山东总理军务大臣贾佳世凯弹劾畏敌如虎,结果皇上不仅没罢他的职,反而让他做吏部尚书,还赏了紫禁城骑马的特权。

“于中堂年事毕竟已高,可不能让他步了刘中堂后路,该歇着还是要歇着。”

丰讷亨说的刘中堂是两年前突然过世的军机大臣刘统勋。

福隆安是皇上的女婿,这会陪着皇上也在情理之中。

永瑺看了眼简王叔,问阿思哈:“和珅呢?怎么刚才没见他的。”

阿思哈道:“回庄王爷话,湖广总督陈辉祖、湖北巡抚郑大进急奏,打金川出来的番军已经围了武昌,陈辉祖请求朝廷速发大军,皇上着急这事让和珅去军机处办了。”

永瑺有点纳闷:“这些个番贼,怎这能打的?前些日子本王还听说他们在打荆州,这一眨眼就围武昌了?”

“王爷有所不知,这帮番贼久在金川与我官军搏斗,甚是凶悍,这次又是突然出川打了我军一个措手不及……”

在场的人没有比富勒浑更清楚大小金川反贼厉害的,也没人比他更清楚湖广现在是极度空虚,所以番贼这才能在湖广大肆流窜。

“可不能让那帮番贼再得手了,赶紧调大兵去剿啊……真是的,这几年我大清怎么就年年不顺呢,是不是真跟圣祖爷地宫渗水坏了风水有关系?”永瑺眉头微皱。

这话,富勒浑他们几个就不好答了。

简亲王丰讷亨开口问泰东陵那边修得怎么样。

“前几天托恩多那个奴才说太后的吉地有些破败,需要修缮,该拨银子就拨银子,用人手就调去,别耽搁了太后入土。”

内务府大臣金简忙道:“王爷说的是,内务府已经把款子拨下去了,也派去不少人,估摸着最迟一个月就能修好。”

“也不知太后当年怎么想的,跟先帝合葬不是挺好的,非要另择吉地。”

平郡王庆恒突然冒出来的这话让金简也不好答。

要说这事也是奇怪,乌拉那拉氏皇后,敦肃皇贵妃年氏、纯懿皇贵妃耿氏都是和先帝合葬,偏太后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决定死后不与先帝合葬,在先帝陵寝东面重建吉地。

礼部尚书富勒浑摇头苦笑一声:“太后躲着先帝,咱们做奴才的有什么办法。”

这话让众人都是一怔。

“富大人莫要乱嚼舌根,什么叫太后躲着先帝?难不成太后做了什么对不起先帝的事?”

丰讷亨微有不快,却在富勒浑“躲”的基础上又更进了一步,隐指太后不守妇道?

在场众人肯定都了解最近风传的谣言,说不定其中还有人看过《不正经太后》一书,要说太后生前真是做了什么对不起先帝的事,死后躲着先帝,倒真是能解释得通!

可这话,除了你们宗室的王爷,做臣子的哪个敢说?

庆恒在边上幽幽一句:“当年先帝理应在东陵择取吉地,然而最终却是破例选了西陵,看起来也像躲着圣祖爷的意思。”

军机大臣索琳赶紧说道:“先帝选择西陵,是因对吉地要求太高,想要十全十美。”

庆恒却看向丰讷亨,问道:“简王叔,你还记得当年圣祖爷入葬地宫时,先帝不是按照祖制步上宝顶后再双膝跪地,将第一把土捧入宝顶,而是双膝跪行爬上宝顶的么?”

丰讷亨点头道:“此先帝对圣祖爷至诚至孝之心。”

庆恒却哼了一声:“为何不是先帝心中有愧呢?”

众人惊顿,这平郡王胆也太大了吧。

“为何先帝继位后再也不住乾清宫,改以养心殿?又为何先帝从此再也不住畅春园?是先帝对圣祖爷至孝,还是先帝压根不喜圣祖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