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 第208章

作者:傲骨铁心

山东巡抚国泰自承接造办事务未能按限完纳,情愿罚银十四万两。

苏州织造、两淮盐政全德因为收受贿赂被御史揭发,立即上折子愿交议罪银十九万两。

杭州织造奇丰额任内纵容子侄枉法,包庇下属,自愿罚银四万两。希望免罪之余,请皇上能再“赏给苦差”。

皇上给批了三个字——“知道了”。

和珅笑道:“皇上念在这些官员筹措议罪银不易,允这些臣工不能一次交清的,可分数批交付内务府。”

分期付款?

贾六那个佩服啊,乾隆这老家伙算是把金融玩出花样了。

和珅问起贾六回京的目的。

贾六忙将三大工程的事给说了。

“早先你要说这事,还真是没银子给你,现在嘛,”

和珅笑了笑,走到门口唤来一笔帖式,将贾六那份工程项目申请的公文交到他手中,吩咐明日就给办了,把钱拨过去。

“真是朝中有人好办事啊。”

贾六一脸感谢,想给和珅拿两张银票意思一下,又觉得俗了,人和珅肯定不要。

没想到人家和珅反过来还帮了他一个忙,问贾六是不是有两个外甥在旗学上学。

贾六点头。

和珅却摇头:“旗学不成,能教个啥,学个啥?回头我跟咸安宫学打个招呼,让你那两外甥直接到咸安宫学进学便是。”

“多谢和兄!”

贾六喜出望外,咸安宫学那可是大清的清华北大,大宝二宝两臭小子能进咸安宫学读书,那真是祖坟冒烟的好事。

亏得他这当舅舅的没想到把外甥安进好学校,还是人家和珅想到,真是……

当即决定报答和珅,说自己有桩买卖,不知和大人有没有兴趣入个股。

第316章 老太爷坟被雷劈了

贾六说的买卖肯定不是让人家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和中堂同他一块对皇陵考古,而是关于四川钱庄的买卖。

当初搞四川钱庄时,李会长就担心这件事会损害四川境内其它钱庄利益,得罪背后的权贵。

而且自大清开国以来还没有官府出面搞钱庄的,所以弄不好会被御史弹劾,说与民争利什么。

众口烁金,万一老头子信了他们的邪,别说搞钱庄了,就是李会长这个四川巡抚都有可能被撸掉,那损失就大了去了。

四川没有李会长,便如大清不能没有贾大人。

当时贾六说这事他来摆平。

怎么摆平?

还不是指着人家和中堂。

朝中有人好办事这话绝对是真理,要不是和珅当着内务府的财政大管家,贾六的皇陵维修工程能这么顺利有款子拨下来么。

指不定为这工程跑断腿呢。

三品总管大人又如何,搁这北京城里,三品多如狗。

别说内务府的几位总管大人了,就是小小营造司的秦司长,都能把贾六卡的没脾气。

所以想要钱庄买卖兴隆,能为他贾佳大人圈出创业的钱来,就得挂靠中央。

不仅要用大清的钱办贾大人事,也得用大清的官来办贾大人的事。

大清的官,还得是在中央里的,说话比皇帝还管用的,谁好使?

又能处又能办事的和中堂呗。

“钱庄?”

和珅没想到东阁贤弟给他介绍的竟是金融领域的项目,老实说,他虽然管着内库,但对这方面还真是不太了解。

为了让和兄下水,东阁贤弟很自然的就为和兄介绍起很有搞头的四川钱庄的经营模式来。

几乎没有保留,甚至连“劝存”、“诱存”模式都给详细说了,就差说派兵强迫百姓存了。

和珅竟然听的津津有味,不时还就不太明白的地方询问。

贾六自是知无不言,进一步解释:“和兄有所不知,别人的钱庄是收利息,我这个钱庄是给利息……”

和珅好奇:“给利息?给多少?”

贾六说五厘,就是存一百文年给利五文。

和珅笑了笑:“这比放利子的要低的多,不过利息再低,你们收进来的存款越多给的利息也多,不将钱用来生钱以支付利息,这买卖可长不了。”

这就是同聪明人说话的好处了,搁不懂行的人听了得贾六再费半天唾沫星子。

贾六说他的计划是拿四川钱庄吸收进来的存款,在全国各地经营买卖,这样不仅可以拿赚来的钱支付百姓存款利息,还能从中狠生赚上一笔。

和珅突然打住东阁贤弟,问这个四川钱庄除了他贾六这个前四川提督外,还有什么官员在弄。

这就是政治嗅觉。

贾六也不瞒,坦诚这个买卖是他同四川巡抚李世杰一起搞的,并说时省里财政紧张,就连他在小寨办旗员游击营都时常没有经费,所以同抚台大人一合计,本着为给朝廷分忧早日平定番贼的初衷,才想出办钱庄的。

和珅微一沉吟:“倒也不是不可以,但这事由官府出面总是让人诟病……”

贾六道:“我也是觉得易授人话柄,所以才想请和兄入股。”

“我?”

和珅怔了下。

“不瞒和兄,我获罪调离四川,李大人那边就有点动摇……”

事情是同样的事,但说法就不同了。

贾六给和珅的说法是希望他的入股能稳住四川巡抚,这样他在四川精心筹备的钱庄事业不会因为他的离开而胎死腹中。

至于为什么和珅入股就能稳住四川巡抚,大家就不必挑开说了。

和珅却是摇头,说旗人是不可以经商的。

“和兄,这不是经商,这是给朝廷解忧。”

贾六知道这会的和中堂清廉着,不能用黄白获利之说打动他,得从国家层面讲。

然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和珅竟然还是不肯入股,但却说道:“你与李世杰所担心不过是朝廷不许,有人参劾,但此事乃是为皇上分忧的好事,百姓也能得实利,只要有章程,办好了,不出事,真有人参劾此事,皇上那边我会替你们解释的。”

贾六想要的是不是和珅替他们说话,而是要他实际参与进来,用不了多久,和珅真就成和中堂了,而且还是巨无霸的存在。

因为,和珅一生大敌阿桂被他搞掉了。

嘉庆那小子还嫩着。

故而,只要和珅肯把腿伸进来,四川钱庄就相当于有了最大的保护伞,任它风吹雨打,我自巍峨。

“你的意思我知道,不过我眼下真无意掺和你们的事,不过,”

和珅虽不肯当股东,但却给东阁贤弟指了点路。

“若按你们的搞法,四川钱庄存银必然可观,单以寻常买卖见效太长,不如将这银子拿出来与洋人做生意,那样获利比之国内寻常买卖数倍都不止。”

和珅说他最近盘苏杭织造及茶叶账时发现,大清的丝绸、茶叶、瓷器在西洋诸国极受欢迎,洋商将东西运过去后就会被当地百姓抢之一空,每年大笔白银从西洋诸国流入大清,做这个买卖的两国商人都赚得盆满钵满。

反之,西洋诸国的货物却是无法进入大清市场,因此根本赚不到大清的银子。

和珅的意思是东阁贤弟与那四川巡抚可以将钱庄的银子拿到广东,委托十三行的人帮他们生钱。

要是自己干的话,他这边可以给出内务府的关防。

贾六同样听得津津有味,说回去写信问问四川巡抚的意思。

待东阁贤弟走后,和珅却摸出一枚墨西哥鹰洋好生打量起来。

这枚鹰洋是内务府在广东的人呈递进府的,说是这东西在西洋诸国都通用,好多洋商都用此结算。

要是大清的货币也能如这鹰洋在西洋诸国通用就好了。

和珅无限遐想。

贾六这边打内务府出来后便回了家,刚到家还没来得及去抱女儿,他爹大全就将他拽了过去,一脸晦气跟死了老子似的。

贾六纳闷了:“爹,咋了?”

“老家来信了,说是老太爷的坟被雷劈了。”

贾大全难过的样子不是装的。

第317章 迁坟,利国利民

老太爷坟被雷劈了,父子两人的态度截然不同。

大全是真难过,贾六是真高兴。

脑海中闪过的头一个念头就是活该!

冷静下来突然又有点畏惧。

难不成这世上真有天人感应?

上天知道他鬼子六不地道要考古人爱新觉罗的祖坟,所以特地雷劈贾家祖坟以示警告?

越想越有道理,不禁对给圣祖仁皇帝装修坟地一事产生思想动摇。

与人斗争,乐趣无穷。

与天斗争,他贾六没有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就感觉自己斗不起。

这回雷劈的是祖坟,下回别再把他给劈了。

要细究的话,他鬼子六双手可是沾满满蒙八旗子弟鲜血的。

直接的,间接的,死在他手里的阿飘怕有两个团。

人家死的还不明不白,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死。

这事干的,缺大德了。

正动摇时,杨植开口了,给出客观看法:“少爷,我觉着吧,这是好事。”

“好在哪里?”

对自家卧龙,贾六愿闻其详。

杨植一针见血:“雷劈老太爷的坟,说明老太爷的坟肯定会冒青烟啊,这祖坟冒青烟,不是预示少爷您要坐大位么?”

这个分析相当有道理,正常人和不正常人听了都会心情开朗。

贾六不迭点头,自古都说祖坟冒青烟是富贵逼人,这雷劈贾家祖坟更是玄得不能再玄,日后让栓柱包装一下,未必就不能成为第二个香孩儿。

心思一热,巴不得爷爷的坟也被劈一下。

好事成双嘛。

既然是好事,贾六自是不理会,一心忙着操办女儿满月酒的事。

就这么一个妹妹,外甥女的满月酒做舅舅的淳颖肯定要来,郡王大驾光临贾府,阖府上下还不得好生接待着。

为这事,如秀不知道交待了多少下去,唯恐哥哥嫂嫂来了后哪里怠慢了。

她倒不是怕自己在哥嫂面前丢脸,而是怕夫家在哥嫂面前丢人。

贾六也帮着张罗。

其实也没请多少客人,除了淳颖两口子,就是贾家其他几房,另外就是舅舅陆家那头。此外就是至亲姐姐、姐夫。

他的部下大多在四川,没法千里迢迢来贺贾大人的喜。

刘德同杨遇春跟林爽文昨天启程去四川了,没直接去福建渡海到台湾,原因是得先到四川把400条火枪带上。

另外考虑起事初期战斗力问题,还得抽调100名信得过的绿营兵过去加强起事实力。

务求打好第一枪。

贾六要求对去台湾的营兵,除了双饷之外,每人再给一年三百两的“出差”补助,伤残什么的抚恤加倍。

并承诺将来回归之后,最少也给个千总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