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 第170章

作者:傲骨铁心

贾六要是当上大清的主战派领袖,除了名声大大的好,利益也是大大的来。

老话讲的透了,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看着老头子要主和,你世凯在这主战,好像跟老头子过不去,但大营酒疯这事只要传到老头子耳中,那好感度能多拉满一个血条。

道理?

没道理。

自古主战皆忠臣。

怎么当上主战派领袖这件事,贾六全权委托李会长同博副会长操持。

正副会长分工明确。

会长主打文官,副会长主打武将。

凡四品以上官员,不论旗汉,二位会长都要一一接见,阐述为国平乱的道理,坚定继续平乱的信心,让大家团结在敢言敢战的贾佳额驸身边,从而在金川形成声势浩大的反议和浪潮。

总之,想和,没那么容易!

起码得问过额驸先!

不肯支持额驸主战的官员,要么拿银子砸得他主动上书,要么就治他个阿桂余党,要么就查他的账。

什么?

都没问题?

迟到早退总有吧?

议罪银有没有交?

总之,谁不跟额驸走,就请他跟阿桂走。

贾六在北京没有消息来源,始终就不明白乾隆怎么就突然要和了。

印象中这位对小金川的明朝遗民恨之入骨,这才不惜代价想要扑灭汉人最后一团“反清复明”之火。

现在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竟然不准备打了,内中肯定有妖蛾子。

所以,在塑造主战领袖形象同时,必须弄清楚北京发生了什么。

可惜,和中堂这条路子贾六暂时不敢动用,因为和中堂那是定国神器,区区小事就劳动他老人家,将来怎么办。

礼部侍郎奎尼是个待考察对象,给点好处让他帮助搞一两个人可以,让他直接为自己通风报讯,眼下也不实际。

还好,女婿没有门路,副会长却有。

腊月二十八日,贾六刚到重庆还没来得及视察重庆驻防绿营,老丈人的消息就来了。

是关于四川总督富勒浑的。

这位总督大人进京之后并不是如李会长、博副会长以为的那般被皇上治罪,反而被授予骑都尉世职,着军机处行走,给予紫禁城内骑马的殊荣。

事隔两天,旨意又下来了,“富勒浑在军营殊为出力,且在金川办事亦甚妥善,著加恩将富勒浑一族由镶白旗抬入上三旗,补授镶黄旗满洲都统,晋太子太保。”

嗳,他妈绝了!

阿桂的死没让富勒浑掉一根毛,还给他加了几根毛,你说这事闹不闹心。

从常理和常识角度出发,贾六怎么也看不懂这事。

那个互助会难道力量真大到通了天不成?

事出反常必有妖。

贾六寻思议和这件事八成就是老富在搞鬼,也只有此事能让乾隆不仅不治富勒浑的罪,还给他加官晋爵了。

结合之前富勒浑通过富升阿同金川方面的暗箱操作,贾六怀疑弄不好富勒浑是在乾隆面前打了包票。

要么是大金川有变,要么就是小金川有变,否则富勒浑绝不敢打这包票,甚至搞死阿桂也是为了将这桩大功劳收到囊中。

想了想,让人快马加鞭通知小寨自己的小媳妇媛媛,让她回趟娘家把事情摸一摸,也好让自己这个反贼女婿心中有个数。

抬头看了眼重庆城墙,颇是高大。

眼前的重庆城墙是后修的,早先城墙一百多年前被大西军用棺材密封火药给炸塌过。

“大人!”

一身便装的重庆守备、共进会员马大元亲自带人迎接提督大人。

关于提督大人来到重庆视察的消息,除了马大元之外,重庆镇的副将曹国科都不知道。

提督大人这是微服私访。

目的除了视察重庆镇绿营武备情况,就是检查自己前番恩赏政策的落实。

听别人说,不如自己查。

这也是为何不通报重庆镇,直接过来的原因。

提督大人糊弄人惯了,也怕别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马大元问提督大人是否先休息,毕竟舟车劳顿。

“不歇了,先检查。”

“嗻!”

在马大元的带领下,提督大人一行来到重庆城中一户正在办喜事的人家。

户主叫夏国良,是重庆镇的普通营兵,现随队在金川效力。

但该户正在办喜事,是夏国良的儿子夏全友娶妻。

很快,夏国良的妻子夏马氏同儿子全友被带到了提督大人面前。

初始母子二人不知提督大人身份,等马守备说了之后,新郎官夏全友惊的立即就要下跪。

却被提督大人拦住,笑道:“今日是你成亲大喜之日,除天地父母,任何人都不须跪。”

继而问母子二人他家办喜事,可曾领到衙门发的喜钱。

先前贾六行文各地绿营,凡营兵家有红喜,给喜钱八两。家有白丧,给丧事贴补银十两。

夏马氏一妇人,长这么大也没见过一品官,慌的啥话也说不出。

全友还好,见提督大人年轻,面目慈祥,待人平易近人,稳了稳心神说收到衙门发的喜钱。

贾六问多少。

夏全友回了,说是三两。

“三两?”

贾六眉头顿皱,又问夏家年节的肉果可曾领了。

结果领了是领了,但只领了猪肉二斤,糖一斤,果子半袋。

马大元看了眼提督大人,道:“较应领数少了大半。”

贾六微微点头,继而让杨植拿十两银子给夏家母子,道:“国良为国征战,连儿子娶媳妇都不能回来,我这提督大人内心有愧,这十两银子权作我一番心意。”

夏马氏接过银锭,还是不知说什么好。

“要不大人留下喝杯喜酒?”

夏全友这完全是客气话了,提督大人哪会在他家喝喜酒呢,没想到提督大人竟然点头道:“也好。”

说完竟真的与随从进入夏家,进门前又吩咐马大全将副将曹国科请来也喝上一杯喜酒,算是与民同乐。

尔后径直走到夏家院中摆在角落的一张桌子,坐了下去等着人家开席。

第257章 提督大人就是仁义

贾六是真要吃人家喜酒的,因为份子钱都出了。

十两呢,昨的也得吃个八钱回来吧。

坐下之后,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也说不上来,就是浑身不得劲。

看到隔壁桌有个老头正好奇的看着自己,估计是在想这人是夏家什么人,怎么没见过的。

“老乡,”

贾六满脸堆笑,亲切开口,“您老高寿啊?”

说话间习惯性的摸兜想散烟,结果发现压根没烟。

老头耳朵还好使,放下正抽着的烟袋,说道:“今年七十有三了!”

“好,好啊,七十三,八十四,阎……”

贾六生生把话头给咽了回去,把凳子往人老头面前一挪,“看您老不像是七十三的人呐,刚瞅着还以为才五十咧。”

“您是?”

老头不知一身便服的提督大人是何方神圣,瞅着虽然年轻,但气质却是与众不同,像是个做官的。

贾六打个哈哈,说他是国良军中的同僚,今儿过来喝喜酒的。

“老人家,家里有几口人啊,日子过的还行吧?……”

提督大人正与老乡攀谈时,夏家人过来了。

来的是夏国良的弟弟,也就是新郎官的亲叔叔夏国栋。

听嫂子和侄儿说提督大人到他家来了,夏国栋是又惊又喜,再见提督大人竟然坐在边角落,赶紧过来请提督大人主席就座。

只是夏家人不知道的是,提督大人为人最是重视礼节,摇了摇头说道:“主席我就不坐了,天大地大,舅公最大,我这个提督再大也大不过舅公啊,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但不能坏了规矩……”

言罢,看到几个晚上要陪新郎官吃“状元席”的小孩聚在一张桌上正玩着,不由笑呵呵道:“本官这么大的人了,也不能跟小孩坐一桌,我看这里挺好,你们去忙,莫管我。”

话是这么说,夏家人哪真能不管提督大人,这是他家请都请不到的贵客!

回头事情一传,街坊邻居哪个不得高看他夏家一眼。

还在那要请提督大人移步,重庆守备马大全见状直接将夏国栋拉到边上,吩咐道:“提督大人说坐哪里就坐哪里,你不必再请,这里没你们什么事,自去忙便是。”

“好,好,那大人有什么需要就吩咐小的一声。”

夏国栋怕招待不周,赶紧让人给提督大人泡上茶,端来果子小点心。

“……家里孩子多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什么呢,要开枝散叶,多子多孙,将来子孙中总有一个出息的嘛。坏事是什么呢,吃不饱,穿不暖,但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还是要想办法让孩子们读书,读书识字才能有出息……”

提督大人正忙着同来贺喜的宾客聊天呢。

夏国良在绿营当兵,营中肯定有些朋友,他人不在家,这些做朋友的能不过来给他家捧个场?

也是正常的人情往来。

有人听夏国栋说朝廷新任的提督大人也在,当下就过来见礼了。

这下好了,把提督大人身份给暴露了,惊的那老头一口烟没回过来,差点呛着。

“坐,坐,大家都坐嘛。”

提督大人真是人见人爱,不仅请人家坐,还亲自拿凳子给人家坐,这举止,这派头,可把一众营兵给激动坏了。

先是家长里短的聊着,聊着聊着很自然话题就到了最近颁下的恩赏政策落实情况。

先前还有人不太敢说,可在提督大人的鼓励下,那顿时就滔滔不绝起来。

没多大功夫,提督大人就基本上将重庆绿营的情况摸得透透。

热闹的、亲切的、让人回味的场景被急匆匆赶来的重庆镇副将曹国科给搅了。

“叭叭!”

内务府包衣出身的曹副将以旗人礼给提督大人打千请安。

“起来吧。”

贾六笑眯眯的问曹副将,“夏国良是你重庆镇的兵,人家娶儿媳妇,你这重庆镇的当家人是不是得随份礼?”

“要得,要得。”

曹国科赶紧摸口袋,却是急着出门没带碎银子,倒是有张一百两的银票,是昨天下午人家刚孝敬他的。

当着提督大人面,只能一咬牙将这一百两的银票当份子钱交给新郎官。

新郎官哪敢收这么多钱,愣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