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 第121章

作者:傲骨铁心

一夜未睡的阿桂看着明显老了许多,精神很是憔悴。

没办法,谁让死的是皇上当儿子一般养在宫中的福三阿哥呢。

“大将军,如实奏报便可,福都统身先士卒,为国尽忠,功虽不成,忠义凛烈……”

明亮昨天得知消息时就琢磨怎么向皇上禀报此事了,最后结论当往最好方面报,使这位皇上“养子”能如温福、海兰察般极尽哀荣。

副都统成果叹了一声,也道:“福康安勇略过人,虽身死殉国,然壮我军威,大破贼胆……”

想再用些好听的忠烈之语表述,却是没法说了,毕竟福康安这是第一次上战场。

用事实说话就是蠢得一塌糊涂,要不是皇上宠爱此人,活着回来都要参他丧师折员。

“大将军?”

丰升额看向阿桂,究竟怎么报,还得这位大将军拍板才行。

阿桂正要开口,贾六突然抬头道:“大将军,末将可否实言?”

“讲。”

阿桂一摆手。

贾六当即说道:“末将以为福副都统虽壮烈殉国,但其死不足以赎其咎!”

此言一出,帐中哗然。

阿桂也是变色,沉声道:“贾佳世凯,何出此言?”

贾六不顾博清额拼命朝他挤眼,坦然列举福康安之罪。

其一,骄狂自大,刚愎自用;

其二,不恤士卒,视将士性命如草芥。

其三,临阵鲁莽,毫无章法。

其四,遇挫即溃。

总之,在贾六的描述中这位福都统典型纨绔子弟,既不懂兵事还死要面子……

帐中陷入寂静。

阿桂也不吭声。

最终还是明亮开口说道:“贾佳世凯,福都统既已殉国,这些话就不要再讲了。”

贾六一愣:“那死伤的上千将士怎么办,就这么枉死了不成?”

结果却被明亮示意博清额将人直接拉了出来。

“你刚才胡说什么,你难道不知道福康安深得皇上恩宠?”博副会长一脸埋怨。

“得皇上恩宠,就不让人说实话了?”贾六表示不理解。

“你还年轻,不知道厉害!”

博清额以过来人的长兄身份告诫贾六万不可糊涂,一切都按大将军上报结果为准。

“他上他的,我报我的。”

贾六不理会,他有密折上奏权力。

“你!”

博副会长急了,这小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贾六四下看了眼,压低声音道:“我要是不如实奏报,皇上必定会派人调查此事,到时我必受牵连。但我报了,此事反而与我没有干系。”

言罢,“老头子多疑,你难道不知道?”

第179章 誓死保卫贾大人

准确说乾隆早怀疑金川不对劲了,所以才会便宜贾六这个忠勇无双的巴图鲁兼职当特务。

当特务的本职工作是什么?

不是把仗打好,是如实奏禀!

问题来了,高级将领们异口同声把阵亡的福三阿哥吹捧上天,差点就要给其定个果烈勇毅啥的,突然有个心腹暗探密报说福三阿哥其实一无是处。

乾隆会怎么想?

老头子肯定不会让“养子”死后被打倒批臭,因此贾六的如实汇报对福康安的身后定性起不到作用的。

但是,却能让老头子对以阿桂为首的金川前线总指挥部产生怀疑。

哪怕阿桂他们其实也是照顾皇帝的面子,也照顾富察家的脸面。

可好心要看体现在什么地方。

好心集体蒙骗皇帝,这个好心就有点死啦死啦了。

把怀疑的种子埋下来,慢慢的就会发芽。

乌能伊巴图鲁是个刚抬旗的汉军子弟,于这金川毫无根基;

挂职镀金的福副都统根正苗红,自幼在姑父眼皮底下成长,也是去年刚过来的,怎么突然间这二人就披甲去啃碉堡了。

事实再确凿也防不住乾隆自行脑补。

温福这个大军统帅怎么就没了?

木果木的总指挥部一众高级将领又怎么一个没溜出来的?

海兰察如此悍勇之人,又怎么会死于番贼之手?

为什么温福死后,一大票官员将领上书弹劾温福?

刑部侍郎同四川总督斗什么劲?

值得乾隆怀疑的地方多了去了,光一个耗银上亿就让他如梗在喉。

只要疑心成长为参天大树,不管往哪个方向发展,都有利于贾六从中混水摸鱼。

因为连鬼都不知道贾佳世凯的动机是什么。

还真不怕老头子哪天眼明耳聪。

西北某省大概正在组建上下利益共同体,这个利益共同体可不得了,不仅把总督、巡抚、布政全部拉了进去,连省内有密奏之权的满蒙官员也全部入会,一个个叫糖衣炮弹砸得眼都花了。

要不是阿桂没事闲得蛋疼往京里发报说行军路上老是下雨,甘肃的满汉利益集团能把老头子瞒到死。

就这,都瞒了怕有十年。

有机会的话,贾六都得去那边求个经,学习一下先进经验才行,省得老在金川闭门造车。

此事充分说明,特务也不管用的话,皇帝真就成瞎子聋子。

不过,贾六选择另一条路,他要发挥老头子给自己的角色安排,真凭实据上报,捕风捉影也报,凭空想象也报。

有自己参加的要报,没自己参加的更要报。

这才是八旗好孩子。

因为不管往哪方面报,被他报的那个人一定不干净。

整个金川,就没有人敢说自己是干净的,阿桂也不例外。

老实汇报的好处很多,眼面前就能和平解决福康安之死。

自家养子内侄不争气,乾隆难道还要把有功将士的脑袋砍下来不成。

老头子没糊涂到那份上。

登基以来他是杀了不少高级官员,但无一不是因为败仗导致,而不是因为贪污,更休说杀有功将士了。

乾隆一朝,都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

博罗瓦山战斗,清军是胜利的。

虽然代价有点大。

福康安的亲兵已经被按律斩杀,再要治罪的话,也就郭秀同新达苏这两人了,但最多也就是个降级军前待用。

跟弃营逃跑的刘部堂一个下场。

“这样啊,嗯……”

博副会长若有所思,静静凝视了贾鬼子六许久后,弱弱的问了句:“你给我说老实话,福康安是不是被你弄死的?”

贾六一怔,老博这阅读理解的技能是不是点歪了?

“我没有!”

贾六断然否认,他绝没有亲手杀害福小三子。

“是么?”

博副会长半信半疑,但却无法从中找到事情真相,综合目前已知线索判断,福三阿哥死于鲁莽,死于意外。

在贾佳世凯回来前,总指挥部已经就此事基本达成一致,定性了。

贾六不想跟老博再讨论没有的事情,转而问他:“工程的事有进展了么?”

一提这个老博来劲了,拉着贾六到他办公室细聊。

……

深夜降临,大坪镇西临时开辟的火化场。

搭建好的十三处柴堆被浇上了火油,十三具逝去生命的尸体被用抬架抬着一具具放在柴堆前。

博罗瓦山一战,贾六指挥的旗汉特攻队牺牲八名索伦兵,五名绿营兵,伤者二十六人。

贾六没有将阵亡者直接在博罗瓦山火化,而是享受福康安的待遇一同拉了回来。

与博清额就工程进度磋商过后,贾六便请求对方协助自己火化阵亡将士尸首。

老博自是答应。

“大人,安排好了。”

玛德里有些沉重的走到贾六面前,跟在他后面的是两个索伦兵,两个营兵。

贾六点了点头,看向四人开口道:“每家三百两,一文都不能少,不许遗漏任何一家。哪怕在深山老林,你们都要给我把人找到!”

顿了一顿,看向柴堆前那十三具尸体,“我说过,跟着我,活着我给荣华富贵,死了我养他们妻儿老小,你们不能让我食言。”

这是贾六的承诺,他必须做到。

一家三百两是他给阵亡将士父母妻儿的,清廷也有一份抚恤,但相比他给出的三百两少得可怜。

同时带回去的是他们亲人的骨灰。

这是贾六能力之内的事情,他必须做到。

“大人放心,死去兄弟的钱我等若拿一个子,便叫我等断子绝孙!”

四人同时下跪磕头,起身退到一边。

“开始吧。”

贾六轻叹一声,示意玛德里带人将阵亡将士尸体抬上柴堆,开始焚化。

浇了火油的柴堆很快升腾火焰,十三具尸体完全被火焰吞没。

一众旗汉同仁连同能动的伤员站在火堆前默默看着,哪怕空气充满难闻的焦臭味亦没有人面露厌恶之色。

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次躺在那里的会不会是他们。

博副会长心下觉得贾鬼子这是在收买人心,钱多烧的慌,但不敢说出来。

上前想示意贾鬼子差不多得了,却见对方突然双膝下跪,朝着烈火中焚化的十三具尸体磕了三个响头。

起身看向身后两百多一动不动看着他的旗汉同仁,贾六一脸冷峻道:“如果哪天我不幸战死,我希望你们也给我磕一个,好让我知道弟兄们心中有我贾世凯。”

“我等誓死保卫贾大人!”

索伦兵、旗兵、绿营兵同时跪地,向着烈火前的贾六重重一磕。

不知为何,博清额心底没来由的一股寒气,那火越是烫热,他的心越是冰冷。

第180章 小寨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