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484章

作者:寂寞剑客

目送王辅臣走远,洪承畴却还是有些担心。

侯方域便劝慰说:“洪部堂,你的声西击东计已然奏效了,明军正将东岸铳台的物资向着西岸转运,甚至连兵力也在朝西岸铳台集结。”

“不出意外的话,东边铳台应该已经空了。”

“至少,防御力量已经比之前减弱了许多。”

顿了顿,又说道:“所以这没什么好担心的。”

“焉知不是假象?”洪承畴却还是有些担心。

“我们可以声西击东,明军也可以将计就计。”

侯方域便不再吭声了,脸上神色却不怎么好看。

很显然,洪承畴的抢白让侯方域感到有些不高兴。

……

阎应元美美的睡了一觉,直到日暮时分才被解元才叫醒。

解元才下午根本就没睡,而是一直在西岸铳台之间巡视。

“星斗兄你好像没睡觉?”阎应元说道,“你这样可不行。”

“无妨,小弟还撑得住。”解元才摆了摆手又道,“倒是运河西岸的建奴大军一直在挖掘壕沟,东岸却完全没有动静,皕亨兄你不会判断错吧?”

“不会。”阎应元断然说道,“东岸越是安静,就越危险。”

见解元才还是担心不已,阎应元终于解释道:“星斗兄你不妨想一下,倘若建奴的目标真是运河西岸的铳台,并且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夺回了运河西岸之铳台,然后我军主力回援,届时会是一个什么局面?”

解元才愣了一下又说道:“就是腹背受敌局面。”

“腹背受敌乃兵家大忌,除非洪承畴是个白痴,否则断不致出此下策。”

阎应元摆摆手,又问道:“那么洪承畴是白痴吗?显然不是,所以我料定洪承畴的真正目标是东岸的铳台,且看吧。”

解元才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两人正说话间,就有斥候骑兵回报说运河西岸的建奴夜不收已经大肆出击,已经有不少伏路军遭到了猎杀。

解元才的心立刻又提起来。

然而阎应元却更加笃定了自己的判断。

“星斗兄勿忧,这不过就是建奴的障眼法而已。”

阎应元哂然道:“再接下来,东岸也该出现建奴的夜不收了。”

话音刚落,便又有斥候骑兵回来报告,运河东岸也发现大量的建奴夜不收。

“星斗兄,如何?”阎应元哂然一笑,又说道,“传我命令,斥候骑兵及伏路军全部撤回,不必与建奴夜不收过多纠缠,因为没这个必要。”

很快,明军的斥候骑兵和伏路军就撤回大营之内。

建奴的夜不收就完全控制了陈官屯大营外围荒野。

……

王辅臣接到消息,便立刻率军趁着天黑摸了上来。

一路上十分顺利,既没有遭遇明军的斥候骑兵,也没有遭遇明军的伏路军,一直到大同镇的八旗汉军抵近到外围铳台的一百步内,明军都没有察觉异常。

王辅臣心头暗喜,看来洪承畴唱的这出声西击东非常成功啊。

明军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吸引到西岸,东岸的守备极其松懈。

很快,身披重甲的王辅臣就第一个摸到了护坡前,隔着五十来步宽的壕沟,对面就是第一重铳台的正面护墙。

护墙上插着数支火把。

并不算明亮的火光中,杵着几个哨卒。

这几个哨卒十分松懈,甚至懒得朝东岸看上一眼。

王辅臣无声的狞笑了一声,再一挥手,便有一队精兵顺着麻绳下到了壕沟,这队精兵专门负责清扫壕沟底部的铁蒺藜。

只要清扫出数条通路,就能发起进攻。

护墙上的明军哨卒仍旧没有半点警觉。

下到壕沟的精兵很快就清扫出几条数步宽的通道。

王辅臣再回头一招手,一架架梯子架到壕沟边上,然后一队队的八旗汉军便顺着梯子下到了壕沟。

第六百一十五章 第三回合:欲擒故纵

负责守卫外围铳台的是朝鲜军。

而且阎应元并没有告诉朝鲜军,建奴真正的目标是运河东岸的铳台,正因为这,外围铳台的朝鲜军才会如此松懈。

是的没错,阎应元就是故意的。

阎应元甚至没在外围铳台的壕沟内布置铁蒺藜或鹿角。

当然,阎应元驱使的是那些还没有入籍华夏的朝鲜军。

对已经入籍华夏的五千朝鲜军,阎应元当然不会这样的残忍,但是拿其他的朝鲜军充当炮灰,阎应元就没有任何心理障碍。

心慈手软,可当不了三军主帅。

直到八旗汉军将梯子靠住护墙,铳台上的朝鲜军才终于发现。

“有建奴!建奴夜袭!”守在护墙后面的哨兵凄厉的大吼起来。

“呯呯呯!”随即就是一阵密集的枪声响起,却是壕沟对面的建奴火枪手纷纷开火,密集的弹雨倾泻过来,瞬间就将朝鲜军的哨卒摞倒。

借着这个间隙,王辅臣腰挎钢刀,手脚并用快速往铳台上攀爬。

王辅臣身高原本就高,腿脚就长,因而没几下就已经爬上了总共不过两丈高的护墙,随即拔也腰间斩马刀,从护墙猛扑下去。

首当其冲的那个朝鲜军下意识的举起燧发枪,试图格挡这一刀。

说时迟那时快,王辅臣的斩马刀就已经重重的斩在了燧发枪上。

王辅臣的这把斩马刀,可不是一般的斩马刀,而是一把加长加厚加重的定制斩马刀。

明末其实有很多猛将,说起来就不像是人类,比如书生从军的卢象升公,所使用的大砍刀居然重达136斤!

王辅臣没有卢象升猛,但是也没差多少。

王辅臣的斩马刀有五尺长,五十多斤重!

只听咣的一声,朝鲜军手中的燧发枪居然一下从中间断成两截。

当然,燧发枪的枪管并不是被斩断的,而是从焊缝被生生撞断,建奴打造的燧发枪质量到底比不上大明生产的燧发枪。

王辅臣这一刀撞断了枪管,余势未竭,又将朝鲜军的脑袋劈开。

这一切说起来话长,其实就在转瞬间,所以对于铳台上的其他朝鲜军来说,所造成的震撼根本无法用言语形容。

反正就看到一个身高接近七尺、身披重甲、头戴着佩有面甲的兜鍪的巨人,挥舞着一把比人还高的斩马刀突然间跨过护墙杀进了铳台,然后一下就把他们的把总朴成泰君的脑袋劈成了两半,脑浆溅一地。

“鬼,鬼来了!”剩下的朝鲜军一下慌了神。

王辅臣可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紧接着就是一招夜战八荒,寒光闪烁间,离他最近的两个朝鲜军瞬间被腰斩,内脏流一地。

必须承认,王辅臣真是一员猛将!

这个时候,其他的八旗汉军也跟着杀入铳台。

王辅臣便立刻后退几步,靠着护墙微微喘息。

虽然远远未到体能极限,但是刚才的这两刀,还是消耗了大量体能,再加上明军的第一重铳台已经被突破,他就不愿意身先士卒往前冲。

不过就算没有王辅臣,八旗汉军也胜局已定。

因为驻守外围铳台的朝鲜军已经兵败如山倒。

……

“洪部堂,你的声西击东计奏效了。”

侯方域手指前方说道:“东岸最外围铳台的明军已经溃了。”

站在数丈高的巢车上,通过望远镜可以清楚的看到运河东岸的战场。

洪承畴却皱着眉头没有接话,内心反而感到一等隐隐不安,按理说,以阎应元的盛名不该如此大意呀?难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洪部堂,你是在怀疑阎应元不该如此大意?”

“难道不是吗?阎应元不应该窥不破本部堂的声西击东计。”

“欸,俗话说淹死的都是会水的,摔死的也都是会上树的,马失前蹄这种事对于名将来说总是难免的,多智而近妖的诸葛亮不也在陈仓关被郝昭打得丢盔弃甲。”

“侯参军,那是小说里边的故事。”洪承畴的脸色垮下来,“并非史实。”

“史实中这样的例子难道就少吗?”侯方域哂然一笑又道,“前明战神徐达一生之中几乎未尝败绩,却在岭北之战一败涂地,直接葬送掉了乘胜追击、灭亡蒙古的天赐良机,这才有了前明与北元持续近三百年的对峙。”

这次洪承畴没有反驳,也无法反驳。

岭北之战,徐达的确是有些轻敌大意。

这么说来,阎应元这次也是轻敌大意了?

就在洪承畴思忖之间,八旗汉军就已经顺利的夺取了外围所有的铳台,并且咬着明军屁股向第二重铳台发起进攻。

……

阎应元、解元才就在第三重的其中一座铳台上。

见朝鲜军顺着壕沟溃退下来,解元才便有些慌。

“皕亨,这样真的不会出事?建奴咬着朝鲜军的屁股追过来,我军没有办法瞄准,总不能直接对着朝鲜军开枪吧?咋办?”

“咋办?”阎应元道,“那就再送建奴一重铳台。”

“啥?再送建奴一重铳台?”解元才吃惊的反问,“这样一来,运河东岸岂不是就只剩一重铳台?万一再失守怎么办?”

“老子曰: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阎应元道:“总得给建奴些许甜头,才能让他们栽一个大跟斗。”

说此一顿,又低喝道:“传我将令,第二重铳台之各哨守军随便放几枪即行撤退,不过撤至第三重铳台两侧壕沟之后不可再撤。”

十几个国子生领了军令顿时飞奔而去。

很快,守在第二重铳台上的11哨明军便跟着后撤。

八旗汉军不费吹灰之力,很轻松就夺了第二重铳台。

不过,当八旗汉军准备再接再厉,接着夺取运河东岸第三重也是最后一重铳台时,却遭到了明军的顽强阻击。

刚刚还在溃逃的明军突然就停下,摆开线列阵回击。

这种在“溃退”途中突然转入就地阻击的战术动作,以前只有八旗满洲能够做到,可是现在明军也可以做到,甚至比八旗满洲做得更加的出色。

其原因也很简单,明军已经拥有一大批高素质军官。

大批受过系统的军校教育的军官入役,使得明军的指挥调度如臂使指。

守在第三重铳台的明军同时开火,将暴雨一般的铅子倾泻到追击的八旗汉军头上,毫无防备的八旗汉军顿时间一排排的倒地。

……

这下八旗汉军真被打得猝不及防。

八旗汉军身上的布面甲根本就扛不住。

霎那之间,八旗汉军就被摞倒数百个。

“退回来!”缩在后面的王辅臣见状赶紧大声下令。

“退回来,快退回来,退到第二重铳台与明军对射!”

并不是只有明军配了自生火铳,八旗汉军同样配了自生火铳,而且是人手一杆,他们完全可以凭借人数以及火力优势压制住明军。

王辅臣的想法是很好的,然而现实却是极其残酷的。

撤回到第二重铳台之后,王辅臣才错愕的发现,明军居然把面向西边的后半边护墙还有护坡给刨掉了,这就很恶心。

因为明军可以躲在护墙后开火,只露出个脑袋。

但是八旗汉军没有护墙作掩护,就全身都暴露。

一边只露出脑袋,一边却是全身暴露,这还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