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88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长啊……宫外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你不必在意,荣辱不惊,才能感受到道……”

“荣辱不惊?前些时日,叔孙通过来的时候,您可不是那样,差点就跟他对砍起来了……”

“所以我还在追求大道,若是已经达到荣辱不惊的程度,我也就不必继续读书了。”

盖公看着刘长,说道:“只是,得让你背负恶名了……”

“恶名?有恶名又如何?只要我将大唐变得强盛起来,手握大军,天下人谁敢说我恶?!”

“竖子!要以德服众!以强服众者,必亡!”

“以德服众?以德服众是什么样的,我也见识过了,朝议跟坊市一样,群臣各说各的,没有人拿定主意,群臣互相批评,大事全由相国决定,才没能导致政策混乱,若是曹贼不在,我都不敢想朝议会变成什么样子……”

盖公一愣,随即感慨道:“不一样的,陛下有德足以服众,却不为之……唉……”

“长啊,千万别让这些事情影响到你,将来去了封国,切记,不可以权势欺压百姓,要以德行让百姓服气……否则,百姓即使畏惧你的权势,也会在心里骂你……不会真正的为你所用。”

“哼,什么以德服众啊,我若是前往唐国,一定会全力欺压百姓……若是有个黄老的大贤在一旁辅佐,我或许还会收敛一些……师傅您觉得呢?”

“怎么?你以唐国百姓威胁我?”

“不是什么威胁,反正我说了,若是师傅不在,只有上天知道我能对唐国百姓做出什么样的暴行,到时候别人要是问,我就说是你教我的。”

事实证明,刘长耍无赖找错了对象,盖公并非是楚墨,不是“长安樵夫”就可以拿捏的,当刘长被盖公用木剑打的在地上乱嚎的时候,他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师傅!我以德服众!以德服众!嗷~~别打啦~~~”

就这样,在皇宫里待了十几日,刘长只觉得煎熬。

此刻,气候也逐渐变得寒冷,狂风呼啸。

刘长终于得到许可,可以出宫,他刚刚走出皇宫,三大舍人便站在了他的面前。

“大王!”

几个人拜见,张不疑笑着凑上来,说道:“得知大王做得大事,吾等心悦诚服!”

刘长一愣,随即叫道:“人根本不是我杀得!”

张不疑急忙点着头,眨着眼说道:“对,对,根本就不是大王杀的!臣明白!”

“栾布啊,尚方那里的事情如何?”

“曹相亲自前来,看到那水车,也是格外的惊讶,还赏赐了那些匠人和墨者……说是要在全国之内推广。”

“呵,他现在才想到推广?我很早就告诉了他,如今我大唐只怕都已经造完了几十架水车,他这才想到要推广?”

“亲兵那里呢?”

“他们还在操练……大王给我的兵法,已经送到了刘不害的手里,大王可要出城去看看?”

“唉……陛下有令,不许我出城。”

刘长眯着双眼,不知想起了什么,忽然咧嘴一笑,“你们几个,陪我去一趟陈府。”

栾布有些惊讶,他问道:“大王不是要去找淮阴侯吗?”

“晚点再去找师傅吧,我们先去找陈侯,他对我有大恩……我可得好好报答他呀!”

看着刘长龇牙咧嘴的样子,栾布劝道:“大王,陈侯乃是朝中重臣……”

“哎,你放心吧,我知道的!我视他为仲父!不会对他无礼的!”

第139章 不装了,摊牌了

“栾布!”

“还不把我准备的厚礼拿上来!”

刘长满脸堆笑,恭恭敬敬的站在陈平面前。

陈平的脸上,没有半点的惊讶,荣辱不惊这四个字,刘长没能从师傅身上看出来,却在陈平身上看到了。

“仲父啊……寡人早就该来报答您的,只是因为唐国事务繁忙,没能抽空前来拜见,还望仲父勿要怪罪啊。”

“臣不敢,请大王入座。”

刘长与陈平两人面向而坐,跟栾布所想的不同,刘长表现的很是恭敬,低着头,满脸谄媚,将小人德性展现的一览无余。而陈平居然抬起头来,傲然的吩咐着刘长,给鼻子上脸,完全以长辈的姿态自居,一点都不像平日里的作态。

栾布有些担心,稍后要是大王忍不住要揍陈侯,自己要不要挡着呢?

当他看向身边两人的时候,召公已经抓好了稍后抱住大王的准备,而张不疑呢,已经卷起了衣袖,就等着大王下令了。

可是,刘长一反常态,居然不生气,看到陈平这个样子,反而是愈发的谦卑,两个人,都开始变得不太像自己。

“仲父啊……我唐国百姓苦啊,张相派人送来书信,说全国有半数的百姓都在挖树根煮来吃……我知道仲父极善治国,不知可有什么策略呢?”

“我是去过唐国的,先前战乱,有很多人为盗贼,逃入深山,从此不敢外出……大王若是下令,赦免这些人原先盗贼亡民的身份,他们一定会乐意出山,只要户籍足够……唐国做什么都可以做好,治国最重要的就是人。”

“想要增加唐国民力,大王可以从户籍入手,清查隐匿户口这样的事情,张相自己也能做,就不必我来多说,不过,大王若是想要提升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便是人丁税,第二便是就医。”

“人丁税大王也是明白的,就医这件事,则是要说两点,大王或许不知,寻常百姓家中,难产而死者甚多,婴孩半数夭折,若是大王能召集名医与唐,收医家之弟子,分布各地,只要能减少难产,预防夭折,则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唐国人丁兴旺……”

刘长瞪大了双眼,他没有想到,居然还有意外收获,他将将这些建议记在心里。

你的提议很好,接下来就是我的了。

刘长在陈平这里逗留了很久,直到傍晚,这才告别离去。

陈平亲自送别,走出了大门,刘长停下来,朝着府邸大门的方向俯身长拜,看到左右没有反应,他朝着张不疑眨了眨双眼,张不疑急忙反应过来,大声问道:“大王为何要如此惧怕陈侯呢?!”

“曹相与陈侯相比,谁更可怕呢?”

“当然是曹相。”

“寡人连曹相都不惧,怎么会惧怕陈侯呢?”

“只是,寡人杀了人还能躲过惩罚,都是因为陈侯教诲啊!若不是陈侯,我此刻早已在廷尉大牢!寡人如何能不敬陈侯呢?!对不对啊!!!”

刘长大声的说着。

张不疑即刻跟上,“大王有恩必报,实乃令人敬佩啊!!”

“对!!从今往后,寡人要将陈侯当作自己的长辈那样对待!!做什么事都要听他的话!!绝不违背!!”

刘长大声吆喝了几句,带着三位舍人转身离开了。

走在路上,栾布苦笑着,“大王啊,您这是要把陈侯放在火上烤啊。”

“什么话,我对仲父,那是感恩戴德!以后谁跟我仲父过不去,我刘长第一个绕不了他!”

“栾布!你派人去告诉朝中重臣,以后,陈侯就是寡人之仲父,让他们都对寡人仲父客气些,若有不敬,我唐王第一个绕不了他!”

“唯!”

……

“你做的很好。”

韩信得意的抚摸着胡须,继而说道:“以后要切记,对陈侯要非常的恭敬,无论他说什么,都要称是……在哪里都不要说他的坏话,时常提及他,要多拿他与群臣对比,贬低其他大臣……”

刘长呆愣了片刻,“师傅您也与陈平有仇?”

“非有仇……不过,若是能把这人绑到你的战车上,你就不必担任任何敌人了。”

“有师傅在,我也不必担心啊。”

“这不同,我能帮你解决你敌人的军队,他是能直接帮你解决掉敌人本身。”

“哦,我明白了……师傅,那他不会顺带将我也给解决了吧?”

韩信看着面前有些不安的刘长,问道:“怎么?害怕了?”

“原先还不是很怕,可是师傅你平日里对群臣都看不起,连太尉在你这里都是愚钝村夫……却对陈平这么看重,我忽然觉得有些不安啊。”

“你不要害怕,只要你阿母还在,他就是有办法解决你,也不会去解决你的……他这个人,做事谨慎,哪怕你现在将他痛打一顿,他也不会解决你……不过,若是让他找到机会那就难说了。”

刘长点点头,又问道:“那他跟留侯比起来如何啊?”

“良之术多正,平之术多谲,不分上下。”

“好,早晚要把他给弄到我大唐去!”

刘长随即又说起了亲兵的事情,韩信傲然的说道:“这几日,我在府中趁着闲暇时日,写了几篇兵法……都是为将之法,可以送到校场,让他们学习!能学一成,足以为将。”

刘长眼前一亮,急忙拿起了兵法,“多谢师傅!”

奈何,刘长并不能出城,刘盈不许他外出,刘长只好将兵法交给了栾布,“将这交给刘不害,让他讲读给诸将士们……另外,去一趟尚方那里,看看墨者做的如何,顺带恐吓他们一下,设计图都给他们了,若是做不出来,我就先驱逐他们,然后再杀了长安周边的樵夫来泄愤!”

“唯!”

送走了栾布,刘长急忙返回皇宫,开始写信,不过,并非是给留侯,而是给张苍。

“师傅,我最近想到了一个解决唐国户籍问题的办法……”

……

又是一次朝议,陈平刚刚下了马车,就感受到了不同。

在平日里,他下了马车,那一定会有群臣前来拜见,可是这一次,他却看到群臣那敢怒不敢言的面孔,众人恨恨的看着他,没有一个上前来拜见他的,陈平还是一如既往的冷静,半敛着双眼,独自站在一旁,等待着开门。

“哈哈哈,陈侯……”

王陵来到了陈平的身边,“您还不知道吧……昨日,唐王那个叫栾布的舍人四处送唐王口信,说谁敢对你不敬,就要惩治……就连曹相都收到了书信,还有人说,是你为唐王出谋划策,偷偷的帮助他,更有人说,连那五百亲兵都是你帮着挑选的……奈何,陈侯一世英名啊……今日却成为了群臣公敌啊。”

陈平眯着双眼,根本不回答。

王陵却挺开心,他跟陈平的关系也不错,看到陈平吃瘪,心里别提有多畅快。

“没想到啊,陈侯居然也有吃瘪的这么一天啊!”

陈平忽然睁开了双眼,盯着面前的王陵,大声的说道:“王陵!你对我不敬!难道就不怕唐王的惩戒吗!?”

那一刻,还在笑着的王陵懵了。

他呆愣的看着陈平,说道:“可这不是……”

“哼,当初先皇驾崩之前,曾多次对我说,安天下者,必唐王长!我因此扶持,将其视为安汉之人,如今看来,群臣只顾着私利,不顾家国大事,就连一个开垦的事情,都要反复的争吵,需要曹相定夺,欺君罔上,太祖皇帝果然没有说错!等唐王力壮,这些乱臣贼子,我当与他共杀之!!”

看到陈平那副“爷摊牌了,爷投唐了”的模样,在这里的群臣,都是惊愕无比,却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反驳陈平的,气氛异常的沉默。

王陵沉默了许久,颤抖着问道:“陈侯这是想要做什么???”

第140章 长安有三绝

“盖公,我真的很生气!非常的生气!”

“你不知道啊,那张相仗着自己儒家的身份,居然在晋阳建立儒家学宫,教导唐地的年轻士子,想让他们都变成儒家……我听闻,您那些弟子们在学宫里备受儒家的打压,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可以张相辩论的大家,因此,唐地对黄老学说甚是看轻!”

“张相还往楚国写信,召集自己的师弟前来相助!”

“这让寡人很是生气啊!您如今走不开,听闻师傅在齐国认识不少的隐居的大家,能不能给他们写信,让他们前往晋阳学宫去跟张相他们辩论呢?”

盖公抚摸着胡须,淡然的说道:“我倒是认识不少人……可就怕他们跟我的弟子一样,进了唐国就出不去啊。”

“师傅!”

刘长抱着盖公的手臂,可怜兮兮的说道:“师傅就帮帮我唐国吧,我唐国百姓有多苦,您是知道的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千里无人烟,我唐国甚至都没有道路,百姓们去坊市乞讨都需要翻山越岭的去……”

“我那些弟子们给我写的信里,可不是这么说的。”

“他们说唐国之富裕,远胜齐楚……”

“那是怕师傅您担心,所以故意说好话来哄骗您啊,我唐国可穷了……为了治理好唐国,张相修建了一个学宫,想要召集天下的贤人,培养出更多的士子……那学宫,是我大唐最好的建筑了,比王宫还要奢华……我哪里认识什么大贤啊,我知道师傅您在齐国的时候,常与百家辩论,认识的隐士学者数不胜数,请您帮帮我吧。”

看着刘长抱着自己的手臂撒娇,盖公一时间也是沉吟了起来。

“长啊……我那些老友,都已经年迈,无心政务,只想要安心的度过晚年……我若是还去烦扰他们,实在是不好啊。”

“师傅!躲在山洞里修书,能琢磨出什么道理啊?我大唐乃是天下第二个设立学宫的,楚国的学宫我也打听过了,楚王根本不尊重贤才,只要那儒家的腐儒,他们聚在一天整日互相吹捧,这样也做不出学问!”

“我唐国可不同,我唐国讲的就是包容,别说其他学派的学者了,哪怕是匈奴的学者,我也给他抓过……请过来!”

“不同学派的人聚集在一起,友好的商谈学问,互相交流,这不是很好吗?说不定还能让他们的学问大有长进呢!”

盖公有些迟疑,还是点了点头,说道:“我可以写信告诉他们这件事……但是不会帮你请他们过来。”

“这就够了!!”

“多谢师傅!”

刘长挂在盖公的脖子上,很是开心。

盖公无奈的看着这“猴子”,摇着头,说道:“你要效仿楚国设立学宫,这是好事,不过……要提醒一下张相,不同学派的人聚集一起,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楚王只聚集儒家,除却他自己是治儒之外,其实也是担心出乱……”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