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849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两个竖子都不愿意回太子府,刘长索性就领着他们,前往寿殿去找太后。

“阿母!!!”

当野猪带着两只小猪闯进来的时候,吕后的脸上瞬间绽放出了笑容来。

她似是抱怨的骂道:“你何时能学会禀告啊?”

刘长嗅了嗅,他闻到了一股很浓郁的药味。

可是刘长什么都没有说,他坐在了吕后的身边,坐的很近,两个小家伙就跪坐在了他们的面前。

“今天又是去了哪里?”

“去了县学,他们都被祭酒叫了家长……阿母你是不知道,我头次被人这般训斥……这两个竖子啊……”

刘长再次抱怨了起来,吕后听闻,脸上的笑容更是浓郁了几分。

“迁胡闹也就罢了,小猪怎么还跟着胡闹啊……”

两个小东西此刻却大叫了起来,“我们饿~~~”

吕后赶忙令人准备饭菜,刘长不屑的摇着头,“一天到晚就知道吃!”

虽然话是这么说的,可刘长吃起饭来还是不含糊,尽管下午才在食堂饱餐一顿。

两个小家伙说着自己在县学里的趣闻,将老太太哄得很是开心。

吕后劝说道:“迁啊,你往后要对那个同学好一些,不要欺负这样的人,要多照顾他……”

“还有你,小猪啊……”

吕后说着,又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你这都进学的人了,再喊你的小名也不合适了啊,大丈夫岂能无名呢?”

刘长耸了耸肩,“我很早就说了让阿母你给取个名字,可是你什么都没说……”

吕后沉思了片刻,随即看向了小猪,温柔的问道:“我帮你取个正式的名字,如何啊?”

小猪急忙起身,朝着吕后大拜:“多谢高祖母!”

刘长平静的等着阿母取名,吕后缓缓说道:“式辟四方,彻我疆土~~这样吧,你往后,就叫彻!”

“刘彻!”

“啊???”

“啊???”

“啊????”

忽然,刘长,刘迁,包括刘彻本人,都不可置信的看向了吕后。

刘长瞪圆了双眼,他看了看小猪,又看了看吕后,在这一刻,他似乎明白了什么,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膝盖,“你就是刘彻啊!!”

小猪满脸茫然,要说这些年里他最痛恨谁,那当然就是刘彻,因为大父总是在自己面前唠叨,弄得他将县衙里叫彻的人都给打了一遍,结果弄到最后,刘彻居然是我自己??

刘迁也是如此,他茫然的看向了小猪,询问道:“还需要我帮你杀刘彻吗?”

吕后并不知道他们此刻为什么如此惊讶,只是狐疑的问道:“这个名有什么问题吗?”

刘彻赶忙起身,“不,很好,彻拜谢高祖母!”

刘长摇起了头,不可置信的看着刘彻,这样就合理了,我就说这个家伙为什么表现的这般有天赋,各方面都吊打刘迁,小小年纪,看起来就一副雄主的模样……难怪啊,这厮就是历史上的汉武帝啊,我就说怎么找不到了,这都怪那个刘启,好好的,给孩子换什么名字啊,刘彻多好,非要叫什么刘小猪!

在吃完饭菜后,两个竖子带着那种震撼,告别了两位长辈,离开了这里。

吕后看着一旁的刘长,说道:“刘彻将来,定然能成大事啊,这般年纪,就能组织那么多的同学……”

“他把刘迁完全比下去了……这可不太好。”

刘长听闻,却笑了起来,他摇着头,“不,我倒是觉得,刘迁将他给比下去了。”

“哦?”

“阿母,刘彻这般有才能,可是刘迁从未嫉妒过他,也不曾生过气,每当刘彻做成了什么事,刘迁比自己做成都要开心……而刘彻,虽然很有才能,却因为我的几句唠叨,就将学堂内叫彻的都给打了一顿,我觉得,这正好说明迁更适合这个位置,能容人,这不是很好的本事吗?”

“何况,迁现在年纪还小,我记得,我年幼的时候,是阿父子嗣里最顽劣的那一个,我的兄弟们都比我出色,四哥不用说,当时的如意,都比我知道的多,我是最无用的一个……安同样也是如此啊,当初的安能比得上启吗?在诸多子嗣里不也是很中庸吗?可是您再看看现在的他,他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愈发的成熟,做事滴水不漏,面面俱到,已经是个合格的继承者了。”

“我相信,给迁几年的时日,他也能成长起来,纵然不能像刘彻那般有才能,但是以这般容人的本事,驾驭帝国还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啊,您完全不必担心这个问题,没有人是生而知之的,就算是有天才,也不过是先走了几步而已,奋起直追,一定能成。”

听着儿子的话,吕后也觉得颇为有理,点点头,“将来他们相互扶持,倒也不错。”

“或许他们,就会成为当今的你与刘恒吧。”

“哈哈哈,反正不要成为如意就好。”

两人说着,刘长终于吃完,用衣袖擦了擦嘴,吕后皱起眉头,再次训斥了起来,刘长却也不理会,只是伸出了双腿,将头缓缓放在了阿母的怀里,颇为享受。

吕后看着这把年纪还要枕着自己的儿子,只是摇头。

“阿母……你是不是又将药给倒掉了?”

吕后的脸色不是很自然,“没有啊,都吃了。”

“我能闻得到……您没有吃药对吧。”

“这些都有天命,我活到现在,已经知足,没有什么担心的,你不必如此……”

“可是我很担心啊……”

“阿母……我怕有一天,我闯进来高呼阿母……却没有人再来回应我。”

“我怕吃饭时脏了衣袖,却没有人再来说我。”

“没有人再理会我饿不饿。”

“没有人再会派人前往书房,督促我早些睡觉……”

“没有人让我这般躺着,阿母……躺在你的怀里,我就会犯困,什么都不会想……”

“哪怕是为了我,也不能再将药给洒掉了……若是你不在了,我还活着做什么呢?”

吕后猛地拍了一下刘长的头,“休要胡说八道。”

“这些话,哪里像是一国之君所说的呢?”

“当一国之君,可真累啊……阿母,我可以睡一会吗?”

吕后伸出手来,轻轻抚摸着儿子的脸,就如几十年前那般,再次将儿子哄入了梦乡。

第878章 夏国

夏国。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强盗。

这是对夏国最为恰当的形容了,自从离开代国,跨越了长城,进入夏国的境内,情况就变得有些不同了,在这里很难区别方向,四周都是看不到尽头的草原,哪怕是刚刚立起来的路标,不是被风吹倒,就是被杂草所淹没,压根就发挥不出自己的真正作用来,夏侯赐跳下下下马来,费力的将一块几乎镶嵌到土地中的路标给拽了出来,重新立在了一旁,看了看上头的文字,无奈的说道:“还有近三天的路程呢。”

众人都有些沉默。

哪怕是向来活跃的刘赐,在此刻也没有多说什么。

从长安出发,他们经历了很多郡国,可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差不多的画面,耕地,百姓,道路,众人谈笑风生,直到他们越过长城,情况顿时就变得不一样了。

走出长城之外,所能看到的就只有茫茫的草原了,放眼望去,没有了耕地,没有了道路,也看不到行人,只有无穷无尽的草原,就仿佛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众人在离开长安的时候,就曾多次听说过当地的情况,都说夏国偏僻,夏国贫穷,说这里千里无人烟,是大汉最为贫苦的地方,可他们的心里一直都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或许在他们的心里,那传说中的夏国就与长安的郊外乡村差不多。

可是当他们真正来到了这里,才开始理解那些话语。

他们走了好几天,期间遇到了几次狼群,遇到了两次盗贼的袭击,除此之外,他们什么都没有碰到了。

脚下压根就没有道路,远处也看不到城池,若不是向导走在最前,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能走到那王城之中去,而按着向导的话,这王城距离长城还是很近的,夏国非常的辽阔,有很多地方比这里要偏僻的多。

众人只是安静的看着周围,都没有开口说话。

刘赐忽然笑了起来,他开口说道:“此处倒是可以随意纵马,几乎没有遮拦……当初我们都夸赞自己的车技,改日,可以找个地方来纵车,看看到底是谁最有本事!”

众人这才被他所带动,都不怯弱,纷纷表示可以一决雌雄。

刘赐拿出了水袋,喝了一大口,随即用衣袖擦了擦嘴。

他兴致勃勃的看着远处,“这里正是我们这些人所能施展才能的地方啊,想想看,就这片土地,往后定然会出现宽阔平坦的道路,商贾们来往不绝,这最能彰显我们这些人的才能了……夏侯赐!往后这一带的贼寇都由你来清除了啊!这可都是军功啊!”

夏侯赐大笑了起来,“一言为定!”

图唐有些不悦的说道:“这怎么能指定呢?谁有本事就让谁去!这军功我是拿定了!”

“那我们就先试试,看谁杀的多!”

众人说着,随即便找了个高地,准备在这里过夜,众人点了篝火,做好了准备,三三俩俩坐在一起,吃着肉,聊起了天。刘赐坐在最中间,董仲舒就坐在他的身边。

董仲舒看了看周围的众人,无奈的说道:“大王啊……我们之前将治理夏国想的太容易了。”

刘赐只是看着面前的篝火,出了神,一言不发。

董仲舒皱起了眉头,“这些跟随您前来的人,都是最勇武的,也是对您最忠诚的人,可就是他们这样的人,在看到夏国的情况后,都变得有些沉默,有几个人明显的有些后悔……连他们都是这样,何况是其他人呢?”

郑奇忍不住说道:“倒也不能如此悲观……大汉并非都是贪图享受的人,我倒是觉得,这样的情况才能留下那些不怕艰辛的真正贤人,那些害怕艰辛的人,就算是留在了夏国,又能有什么用处呢?大王不必担心,夏国其实也用不了那么多的官吏,我们这些人就足够了,我看这里的情况,心里有了不少的想法,我们的部族分散在各个地方,彼此太远,治理也很不容易。”

“我们应当在长城通往王城的这一路上下功夫,在这里设立一些乡村,开垦出耕地,搬迁一些人……因为这里几乎没有游牧的人,此处设立一个坊市,专门来接待那些赵,唐,代等地的商贾,我觉得是最合适的。”

郑奇直接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刘赐看了他一眼,脸上方才露出了笑容,“你说的很对,你再好好想想这件事,等到见了国相,就与他商谈。”

郑奇点头,随即就去找别人继续聊天。

董仲舒看了他一眼,方才说道:“郑奇倒是能做实事的……不过,大王,治理的手段有很多,但是治理的核心是只能有一个的,夏国这个情况,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合理的治理方案,过去是以教化为主的,我觉得这个并没有错,但是,教化是需要其他方面的扶持的,百姓们都是很实际的,光与他们讲述圣人的道理,这没有用,得让他们过的富裕,过上好日子,他们的生活好起来,他们才会信封圣人的道理。”

“我不敢说傅相是错的,若不是因为他,夏国是根本就无法成立的,他的安抚和教化也都是对的,但那只是在过去的角度来说,现在,再用教化为核心就有些不对了,就是再多的儒生前来,天天给那些牧民讲述大道理,也起不到什么真正的作用,倒不如我们改变策略,想办法来让这些牧民过上好日子,帮他们解决困难,为他们解决真正的问题。”

“现在一说夏国,众人就说要开耕地,修道路,建县学……可他们都忽视了当地真正的问题,夏国是以牧民为主的,耕地,道路,县学这些,对牧民真的有用吗?我的想法是,我们应当扶持当地的畜牧业,帮那些牧民推广医治牲畜的知识,为他们出售特产,为他们解决供暖,保障他们的医疗,从实际出发,让他们过的好一些,只有真正感受到了改变,那些大道理就不再是空谈了。”

“说一万句夏国百姓应当拥戴天子,都比不上派人治好一个牧民家里的骏马。”

董仲舒认真的说着,随即又看了看远处的郑奇,“他的想法很好,不过是以夏国庙堂的角度来说,陛下曾说,社稷乃是百姓所构成的,故而,治理的重点应当放在百姓的身上。”

“大王觉得呢?”

刘赐此刻瞪大了双眼,盯着一旁的董仲舒,董仲舒都被他看的心里发毛。

“大王若是不同意,我可以亲自与国相谈论这件事,您别如此看我啊……”

刘赐摇了摇头,“不是,我以为你只是学问不错……没想到能说出这些话来,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啊,犬入的太有道理了!”

“教化不能空谈啊,就是要让人感受到变化,治理夏国不是纯粹的教化,还要切实的治理,你说的很对!”

董仲舒明白了他的意思,“大王是不相信我会治国啊,难怪当初不愿意带上我。”

“不是,我以为你就是擅长空谈,哈哈哈,怪我,怪我,我自罚!”

刘赐以水代酒,自罚了几口。

董仲舒打量着面前的众人,认真的对刘赐说道:“大王莫要小看这里的众人啊,这些跟随您前来的人,都是有才能的,都是能办事的,多听听他们的想法,或许就有想不到的惊喜……”

刘赐以为然。

他们这一晚并没有休息好,半夜又遇到了盗贼的袭击。

夏国的盗贼问题很严重,可目前夏国的盗贼,并非是本地的牧民,主要都是长城以内的罪犯,这些人犯了事后,在当地无处藏匿,就逃到了草原上,这里是不容易被抓住的,来到这里后,他们就做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偶尔还会袭击一些小部落,弄得当地也是苦不堪言,刘赐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夏国防线太长,不可能像其他国家那样认真的核实进出人员。

“必须要设立巡逻队,每个地方都要设立!亭长是不现实的,太大了,但是巡逻队可以,就如中原的戍边那样!”

刘赐大声的叫嚷着,而这个建议则是图唐为他献上的。

“大王,当初匈奴单于获得这些地方的时候,国内也是盗贼四起,他当即设立了巡逻队,主要就是征召各个部族的勇士,构成巡逻队,以一年为期,划分各个地区,让他们进行巡逻,此举让各部互相交流,加深了彼此的联系,并且有效的遏制了盗贼的情况……”

图唐对草原上的事情还是很熟悉的,毕竟他是个月氏人。

月氏人过去作为匈奴的宿敌,对自己的敌人还是非常了解的,匈奴人过去的诸多制度都被他给翻了出来。

刘赐在听到这些想法后,心里更加确定,想要治理夏国,大汉那一套不太行,得搞匈奴那一套!

他们又走了两天,这才遇到了前来迎接他们的国相。

远处飞尘滚滚,地面微微颤抖,一看就是有大规模的骑兵接近,刘赐与众人都做好了杀敌的准备,结果看到了夏国的旗帜缓缓出现在了远处。

傅清骑着一匹白色的老马,走在了队伍的最前头,他看起来明显沧桑了不少,脸色却很是和善,带着笑容,而在他的身后,就是数不清的骑士们了,这些骑士们的打扮很是怪异,没有统一的穿着,乍一看,这就是当初的匈奴骑兵,他们背负着弓箭,压低身体,似乎是贴在了马背上,眼里满是狠厉,令人不敢直视,他们的阵型也不是很整齐,但是浑身都有一股凶悍气息。

看到这支骑兵,刘赐眼里亮起了光芒。

夏国因为是以游牧为主的诸侯国,因此全员骑兵,大汉骑术最高超的骑兵基本都在这里了,而唯一的缺陷是后勤,只要能给他们解决后勤的问题,给与强大的国力支持,那夏国这铁骑,还真的就是一路纵横,能重现当初那匈奴的强盛……甚至超过巅峰的匈奴。在看到大王之后,傅清与众人纷纷下了马,傅清打量着面前年轻的诸侯王,笑呵呵的上前行礼拜见。

“臣拜见大王!”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