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772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哈哈,灌阿这家伙,虽然没什么能力,但是论对下属的偏爱,没有人能比得上他的,你的儿子在他的麾下,你是完全不必担心的。”

刘章终于忍不住开口询问道:“仲父,您为什么会对启的家事如此上心呢?”

“咳咳,不只是对他的家事,我对你们的家事都很关心,大汉的疆土越来越多,郡县制是没有办法让朕对各地完成实控的,还是得分封诸侯,步步壮大,各地的宗室子弟,我都是比较关注的,若是有可造之才,我一定会亲自培养,让他们能成为庙堂镇守一方的坚石……咱们不说这个了,贾谊的新政确定了嘛?”

“他已经确定了,可是连着三次都被御史公驳回。”

“两人是动上了真火,贾谊甚至请求了姑母出马……姑母出面来劝说四仲父,可仲父依旧不听从,姑母就将这件事告知了大母,大母却将她训斥了一顿,让她不要参与庙堂的大事。”

“贾谊又去拉拢了刘敬,我看四仲父怕是也得稍微松口了……”

刘长只是听着都有些懵,他摇起了脑袋,“还好有个栾布能不偏不倚的,否则这些人要是找上门来,朕可得怎么办啊……”

……

“御史公!我们直接去找陛下!!”

陆贾再也忍不住了,他的脸色通红,坐在刘恒的身边,愤怒的说道:“栾布这个人,没有自己的主张,无论是我们去找他,还是贾谊去找他,他都是一个样子,既不反对,也不支持,还是得直接找到陛下,让陛下拿出个结论来!”

刘恒瞥了他一眼,“找陛下没用。”

“怎么就没用呢?”

“陛下那里,谁能将他哄开心了,那谁就是对的,他压根就不懂这些。”

陆贾沉默了片刻,“御史公所言极是,可是贾谊这厮咄咄逼人,又有刘敬作为他的爪牙,甚是猖狂,我们该怎么办呢?”

目前刘恒跟贾谊的争执点,还是集中在了贾谊所提出的新税收的问题上,贾谊要求废除原先的杂税赋,进行统一规范,这个没有人反对,可是贾谊要重提农税,另外设立增税,购税,肆税,商税,个税,以及山水税,房税,车船税,契税,港税,车舟购置税等等,将大汉原先的较为单一的农商税变成了足足十三种税。

刘恒等人认为,贾谊的步子迈的太大了,别的不说,就是山水税,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他居然要让百姓们缴纳使用山水资源的税,这是想做什么?他又将农税变成了五花八门的,百姓在农忙之余,拿着自己制作的东西或农副品去贩卖,都得缴纳税赋……他们倒也不是反对进步,只是认为进步要一步一步来,若是想要一脚登天,难免会摔进深坑之中。

而贾谊等人却认为,原先那些单一的税赋无法满足如今大汉的财政,想要解决财政问题,就是要多开源,完善税赋制度,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要不设立太高的税率,就算不上是害民之举。

面对陆贾的询问,刘恒轻声说道:“贾谊弄出来的这些新税种,不少都是皇帝亲自授意的,包括他进行革新,都是皇帝的命令,故而我们根本无法赢下他们。”

“啊??那我们还何必去反对他们呢?干脆就让他们去办!!”

刘恒摇着头,“我从未想过能阻挡改制,只是不想让贾谊如此大规模的更改,陛下其实想的很周全,可是他却疏忽了一点,很重要的一点,大汉的朝政是会随着皇帝与大臣的改变而改变的。”

“设立了这么多的税种,若是遇到个贤明的君王,极低的税率,倒也不算什么,可若是遇到个贪婪的,这些税种用来敛财,能害死一半以上的百姓……贾谊他们所设立的税赋,简直是避无可避,做到了所有方面的概括……很完善,可是隐患也很大,而且庙堂所颁发,地方施行起来可就不是同样的事情了,一不小心,当今这盛世,可就变得民不聊生了……”

“很多庙堂认为可以善民的政策,到地方上来,却都成为了害民的举动,唉……不好说,不好说啊。”

刘恒的眼里满是担忧。

作为一个极有远见的人,刘恒一直都是思考着以后会面临的诸多问题,并且提前做好了准备,在历史上便是如此,包括对诸侯王的收权政策,在北方的养马政策,对民间的宽松政策,似乎都是在了为以后的事情而做准备……而他所准备的东西,在后来确实都派上了用场,当景帝准备削藩的时候,诸侯国的实力已经不再能与汉帝国持平,民心多向汉,当汉武帝决心与匈奴大战的时候,文帝时开设的马场已经成长到了拥有几十万匹骏马的地步。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呢?”

“迫使贾谊退让,让他一步一步来,当然,我们也得后退几步,先允许商税之变类吧。”

陆贾虽有些无奈,也只能答应了。

面对刘恒的退步,贾谊心里依旧是非常的不满。

“我实在不明白,难道他还能拿出比我提出来的税政还要完善的税政嘛?我结合了陛下所说的诸多税策,与朝中贤明的大臣们一同商谈,方才完成了当下的改制,自认为是没有漏洞的,可我那位舅父,就是不同意,瞻前顾后的,如何能成大事呢??”

刘敬对贾谊的话颇为赞同。

“是啊,这些税政多好,能分担百姓的杂赋,光是商税的那些变种,就能将商贾吃的死死的,还有那些豪强……想躲避都没有漏洞可钻,御史公这个人啊,什么都好,就是有些太胆怯,遇到一件事,不先去想其好处,反而是去想其隐患,我倒是觉得,任何政策,都会有他的利弊,不可能存在没有隐患的政策,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减少隐患,加大其利,御史公却不是这么想的。”

“可惜啊,如此好的税赋!!!居然不能施行!!!”

“这实在是大汉的不幸啊!!!!”

两人的声音越来越大。

栾布终于忍不住了,他缓缓放下了手里的奏章,看向了坐在他面前大声咆哮着的两个人。

贾谊一愣,急忙笑着说道:“栾公,无碍,您继续看您的,我们看您忙碌,不敢打扰,只是自说自话而已,您继续忙。”

“你的口水都快喷我眼睛上了,我还怎么看??”

刘敬忍不住说道:“栾相啊,每次我们来找您,您就低着头看奏章,不理会我们,我们自然也只能用这样的办法,目前这件事只能是您来做主,连太子都出面赞同我们了,您可不能退缩啊。”

栾布很是平静的抬起头来,“我并非是退缩,只是庙堂大事,不能轻易做出结论,既然御史公退让了一步,那你们也就不要这般执着了,一步一步的推行吧,就从商税开始改制吧,需要府邸配合的,尽管来找我。”

“可这些都是环环相扣啊,如何能……”

“不必多言。”

栾布只丢下了一句,继续看起了自己的奏章,贾谊和刘敬无奈的起身,走出了相府,等到他们两人离开之后,栾布这才放下奏章,揉了揉自己的额头,这国相不好当啊,每天都有新的事情,一轮接着一轮,让他寝食难安,而面对群臣的争议,他又不能果断的选择一方,作为国相,最重要的是维护朝中的平衡,无论是激进派还是稳妥派,他都要安抚,不能让一方太过强势。

比起张相他们来说,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是有欠缺。

栾布即刻吩咐下人为他准备好马车,很快就出了门。

而他的目的地,正是张苍的府邸。

张苍已经是非常非常年迈了,过完一百岁生日的他,连牙齿都已经全部掉光,甚至没有办法吃东西,外头有传闻,说张苍目前只能以人乳为食,而对这样的传闻,群臣也是不知真假,尽管听着很荒唐,可放在张苍的身上,似乎又变得合理了起来。

尽管牙齿都掉光,浑身都没有了力气,可张苍的神智依旧是十分的清晰。

他到现在甚至还能在府内钻研一些数学难题,庙堂之政什么的。

当栾布来到他面前的时候,张苍还能下床。

栾布却不敢让张苍坐在自己身边与自己商谈,到了这个年纪,张苍已经算是大汉人瑞中的人瑞了,他现在哪怕抡起拳头给刘长一耳光,估计都没办法问罪,那些手持寿仗,可以免受死刑的老人,在他面前都是孙子辈,想抽就抽。看到栾布前来,张苍很是开心的拿出了一篇文章,递给了栾布。

“这是??”

“我听闻鬼神之说又再次流行,这是我最近写的文章,叫巫蛊之论。”

栾布光是听到题目,双手就不由得颤抖了一下。

张苍笑呵呵的说道:“当初啊,武最等人犯下了错,诅咒陛下,陛下就反驳了鬼神之说,又令国内的方士来咒杀自己,老夫当初就因最年长,请那些方士也来诅咒老夫,可你看看……老夫已经年过百岁了,哈哈哈,那些诅咒我的方士全部都死了,一个不剩,我却活得好好的,还有那赵佗,他比我小了好几岁,可如今还能抡起拐杖与甲士比试,这就是所谓的巫蛊了,甚是无用。”

“无论鬼神存不存在,他都不会因人力而发生变化,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啊……”

栾布看起了张苍的文章,尽管年迈,可他的神智没有受到影响,文章依旧是很出色,将这些鬼神学说批判的一文不值,又以自己为例,结合荀子的学说,写的极为不错。

“不愧是张相啊……百岁高龄,尚且能写出这般文章。”

“这算什么啊……我清醒的很,前不久还整理了些数学著作,拿去给我的儿子们看,他们居然都看不懂!”

张苍得意的说着,随即又看了看自己的双腿,叹息道:“可就是我这双腿啊,越来越无力,很多时候,我都站不起身了……牙齿也掉光了,吃东西也没有什么味道,原先喜欢做的事情,如今也做不了,到了现在,我倒是愈发的想要跟师父相见了。”

栾布急忙行礼,“张相莫要这般言语,国内诸事,尚且离不开您。”

“嘿,这有什么,七十便是喜葬,我这都百岁了,若是我死了,那可是大喜中的大喜葬……”

张苍笑着,眼里完全没有半点对死亡的恐惧,格外豁达。

栾布也很惊讶,这些跟随高皇帝建功立业的老臣们,几乎都是这样的,豁达开朗,根本不惧生死,乃至高皇帝的儿子们,大多也是如此。

“你忽然来找我,是因为胡人的事情?太子的事情?还是税赋的事情啊?”

“回张相,是因为税赋的事情。”

“我已经不是国相了,你称为君侯足矣。”

“张相始终都是张相,不会改变的。”

小老头听到他这么说,心里倒也开心,随即就帮着栾布分析起了税赋的事情,无论多复杂的事情,放在张苍这里,就没有了任何的难度,张苍会层层的分析,就以贾谊的政策为例,他就以贾谊想达到什么目的,要怎么去做为联系,分别解释,原先错综复杂的税赋问题,在他的解释下,栾布很轻易就能听懂,甚至极为的清楚,栾布赶忙记了下来。

“贾谊其实是在维护商贾,刘敬这个蠢物啊,还傻呵呵的陪他打压,可你想想,原先不同类型的商贾都要缴纳同样的税赋,可现在呢?肆税和商行税分开,个税再进行切割,那这大商贾和那些小商贩所缴纳的税赋完全就不是同样的了,这样的税赋对那些大商贾,如吕禄这样的是灭顶之灾,可对小商贾来说,反而是减轻了他们的压力,会让民间的商业更加发达……”

栾布听的相当认真,在张苍的解释下,栾布终于有了头绪。

张苍最后又吩咐道:“处置这样的事情啊,我最有体会了,无非就是退两步进一步,所谓退两步呢,就是对双方都做出让步,让他们都能阐述自己的想法,然后你再取一个折中的,拿出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如此反复拉扯,把握尺度……”

“主要是你还年轻,朝中这些老臣啊,难免会倚老卖老,就是欺你不敢对他们太严厉,这样吧,往后要是有人倚老卖老啊,你就派人来接我,我给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老!!”

“我现在卖起老来,谁都接不住!!”

第802章 野猪和小猪

庙堂正式采用贾谊之策,开始了税赋之改制。

庙堂里如火如荼的,地方上的官吏也开始随着庙堂的政令来做出调整。

税赋之事成为了如今大汉最为重要的问题,因为刘长那些模糊不清的知识,导致税赋制朝前迈出了很大的一步,庙堂废除诸多杂赋,其中最重要的算赋等被废除,宣告了百姓们从此脱离了按着人丁来缴纳杂赋的时代正式终结。大臣们只怕是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件事到底代表着什么,到底会在历史上留下多么浓烈的一笔。

作为一个崭新的帝国,大汉充满了诸多的探索欲,大臣们坐在一起,异想天开的想出各种政策来,后世所常见的那些政策,在此时都是前所未有且大胆的尝试。

崭新帝国的活力总是无限的,对任何的新鲜事物,他们也都愿意去做出尝试,他们不必遵从什么祖先之法。

因为,他们就是祖先。

贾谊是彻底的忙开了,作为这件事的主要负责人,贾谊并不敢松懈,他对税赋制的所有革新,大多是来自陛下的理论,他虽然觉得陛下说的很有道理,可是面对着谁也不曾尝试过的东西,心里还是有些担心,只是作为革新派,他不能过多的表现出这种不安来,几乎所有的大臣都在等待着他的命令,准备接受他的指挥,在这种时候,他必须要表现出比谁都要自信的模样来,不能被人看出自己的担忧。

虽然装作很自信的样子,可是他的每次试探都是小心翼翼的,如履薄冰。

商税的改制,是整个贾谊税赋体系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代表着大汉彻底将大商贾与寻常商贩进行了切割,主动扶持小商贩来达到市场的繁荣,同时严格管制大商贩来限制他们的弊端,同时,规范化的商税,能进一步使大汉商业迎来再一次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关税体系的规范化,更是重中之重。

栾布身为国相,也确实没有辜负自己的身份,他不断的调节着庙堂大臣的争议,亲自坐镇,多次出面,使得税赋改制得以一步一步的前进,而还有一个重要人物,那便是当朝太子。

刘安亲自出面,书写了多份关于当今税赋改制的文章,并且积极的将这些实际操作与自己的思想结合,给与税赋改制的指导理念。

朝中众贤,齐心协力,使得朝政稳步向前。

就在操办了许久之后,刘恒却忽然没有心思再与贾谊对峙了,因为在这个时候,从吴国传来了一件噩耗。

刘恒的生母薄夫人逝世了。

当刘恒在御史府内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急火攻心,当场晕厥。

太医府几乎是炸开了锅,太医们集体出动,好不容易让刘恒清醒了过来。

刘长急切的坐在四哥的面前,死死握着刘恒的手。

“四哥啊,你可别吓唬我啊……朝事都听你的,税政我不改了,农税全废,我把所有的税都免掉也可以,可是你不要这般吓唬我啊……”

刘恒的脸色极为苍白,他无力的躺在了床榻上,呆滞的看着前方,悲痛到了极点。

刘长从未见过四哥如此失魂落魄的样子。

在记忆里,无论什么时候,四哥好像都是那么一副胸有成竹的平静模样,而此刻的他,看起来却是那般的无助。

刘长非常担心兄长的健康。

这些年里,大汉的医学其实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最初的医生地位并不高,在汉初更是如此,因为鬼神学说成风,故而巫师的地位甚至还高出了医生,地方百姓不敢对巫师无礼,而殴打医生的事情却常常发生。乃至连淳于琼这样的名医都险些被处死,还需要女儿冒死来救……刘长对医学还是很重视,在各地设立医馆,将大量的医生纳入庙堂体系内,让他们成为了庙堂的“小吏”,保障了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能更进一步。

而说起医学的贵人,大概非刘安莫属了。

刘安亲手为不显的医家送去了自己的主张和理论,这东西是不能轻视的,因为学派只有拥有了这些才能更进一步,拥有话语权,参与庙堂政策的编订等等。很多人都觉得医家搞那些主张是无用的,其实不然,这对医家的社会地位有一个巨大的提升,对他们积极参与庙堂政策决策是有很大好处的。

后来庙堂设立医学,大规模的培养医学人才,召集天下的名医,整理原先的医学经典,攻克那些危害地方的疑难杂症,这也极大的促进了医学的进步。

最关键的还是刘安的科学修仙理论出现后,一大群黄老开始四处探索,他们探索了人体,进行了专业的解剖,甚至出了几本书,讲述人体的情况,虽然很多学派非常反对这样的行为,认为黄老这是侮辱尸体,是极为可恶的行为,可是刘安在前头顶着,他们说不过刘安,只能是在背地里谩骂,可不能否认的是,黄老的探索欲使得医学进步更快了。

原先很多只能偷偷进行的解剖学,成为了大汉医家能搬到台面上的事,他们不必再担心因为这种的事情而遭受刑罚。

当今的医家,不说能跟黄老,儒,法,墨这些学派相提并论吧,但是也绝对不算是薄弱的,各地的医馆越来越多,庙堂甚至专门设立了医部来负责这些事情,规范各地的卫生,预防传染疾病等等,而尚方的科技,也给医学极大的助力。

到了现在,医生的地位已经是不低了,比起当其他官吏,当医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接受庙堂的俸禄,升迁的路甚至能达到九卿级,很多从县学出来的学子们,都很希望能前往医学里深造,然后在地方上担任医官。

医学的进步,使大汉也攻克了不少的医学难题,大汉的疾病死亡率大大减少,很多原先只能等死的疾病,目前的大汉都能拿出一些合理的解决办法来。

其余人察觉不到,而刘长却能感受到这种变化,那些待在长安里的众人,似乎都比自己在梦里所看到的要活了更久,这大概就是因为医学发展的缘故,而在梦里,刘长依稀记得,自己这位四哥并不是很长寿,他很早就逝世了,大概是四十多岁的年纪,可现在,自己这位四哥就是四十多岁的年纪,最年长的如意已经半百了,刘长都不好再羞辱他了,不能羞辱太多喽,只能羞辱一点点。

刘长很担心,自己这位兄长又跟梦里所看到的那般早逝,虽然在这个时代,四十多岁并不算是早逝。

“四哥啊,你说句话吧……生老病死,这是人生所必须要经历的……”

“长啊……”

刘恒终于有了反应,他呆滞的看向了一旁的弟弟,问道:“你相信鬼神吗?”

刘长沉默了片刻,没有说话。

“年纪越大,我就越是想要相信鬼神,我想逝世之后,能看到那些亲朋好友,能看到阿父,阿母……这些年里,我一直都是在做着自己的事情,没能报答阿母的恩情,我本来还想再忙上几年,就回去陪着她……”

“我是不是再也见不到她了……”

刘长开口说道:“我不相信鬼神,但是我相信,当我们合上双眼的时候,他们会来迎接我们……阿父,大哥,二哥,舅父,还有那些仲父……他们会一起前来……”

刘恒再次落下泪来,“我未能为她做任何事……”

门外传来了沉稳的拐杖拄地的声音,随着甲士推开了门,吕后出现在了门口。

刘恒挣扎着起身,连忙行礼拜见。

“阿母……”

刘恒说着,却忍不住再次落泪。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