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665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兄弟三人坐在殿内,嘴里不断的呼出白雾。

刘如意打起了精神,露出了一个略微凄惨的笑容,“长弟,恢弟……二哥他……正在跟着大哥和阿父他们在一起……不必太过悲伤……”

刘长和刘恢浑身一颤,因为只有刘盈才喜欢将他们称为长弟,恢弟……而刘如意还在继续劝慰着,“二哥他……立下了这般成就,天下人都很怀念他,纵然见到阿父,阿父也不能再训斥他,如今大汉格外强盛,这都是二哥的功劳啊……若非二哥,怎么会有如今的局面呢……二哥在那边,就不必再被那些太医们纠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喝酒就喝酒……”

“你们不能让他担心,他最希望的还是看到你们开开心心的,而不是如今这般模样。”

“知道了吗?”

刘如意问道。

刘长点点头,“知道了,三哥。”

老大和老二相继离世,老三如意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了诸王里的老大哥。

他说出这番话来,就是想要继承二哥的温情,他要让弟弟们振作起来,就像当初的二哥那样,长兄为父,要照顾好这些弟弟们,让他们能更好的活着。

“恢弟,众人到齐之前,你莫要闲着……去北军那边操练吧。”

刘如意看向了刘长,严肃的说道:“我实在是担心恢的情况,二哥还在的时候,就多次劝他少吃多动,我已经失去了哥哥,不想再失去弟弟,你安排一下,让他好好锻炼一下……”

刘恢不敢反驳,急忙答应。

“还有你,长……你好酒的性格也该收敛些了,这一年的时日,我要你为二哥守孝,滴酒不沾。”

刘长略微迟疑,还是点点头。

看到弟弟们都听话,刘如意又呆愣了一会,然后自言自语的说道:“我一定会照顾好你们的……”

“三哥……那我先去办正事了……你可以去拜见一下二嫂……”

刘如意点点头。

刘长从殿内离开,长叹了一声,吕禄站在不远处,询问道:“他们的情况都还好吗?”

“还好……明明他才是最需要照顾的那一个……”

刘长摇着头,领着吕禄离开了这里。

郡守们倒是不必都去皇陵,只需要在皇宫里祭拜就好,因为祖庙是在皇宫的,而刘盈当然是要进庙的,刘盈能进庙,还是因为禅让的原因,刘长如今的成就,都能算在他的身上,毕竟没有他禅让,大汉就不可能有今日的发展……而刘盈进了庙,又确定了庙号,正式为高宗,有群臣认为,不能以高宗,高字与太祖高皇帝的谥号有了冲突,需要避讳,而刘长却强行下令,并且有意削弱避讳,认为不必为尊者讳。

刘长是不喜欢避讳的,主要是他读书的时候,因为避讳的原因,一些内容是改来改去的,连封邦都不能说,要说封建,这让刘长非常不喜,本来就看不懂,还弄这么多的避讳,搞这些虚头八脑的东西做什么呢?

最终,刘盈的谥号也商定下,是采用了大儒毛亨的提议,为大汉孝仁皇帝。

其实这个仁字不是最好的谥号,每个谥号都带点含义,而仁字是代表着这个人很良善,对待他人很好,就是没什么贡献……拿不出政绩,只能说他为人很好,这在美谥里也很常见,例如武字,说这个人很有成就,可就是文治不足,治国不是很好,政策不善……最好的还是文字,基本上没有其他暗喻了,成就极大,方方面面都沾点边,挑不出什么过错,就是文了。

刘盈也就正式成为了大汉高宗孝仁皇帝,群臣提议,大汉以孝治天下,往后天子之谥,当以孝先。

这就成为了后来的一个惯例,大汉的皇帝谥号都固定带上了一个孝字。

刘长接见了诸多前来的郡守们。

主要是询问他们地方的情况,以及诸多政策的推进程度之类。

“陛下,赵国大臣甚是蛮横……他们的亭长以讨伐盗贼的名义,越界行事,还鞭打了我郡前往阻拦的亭长……我亲自上书,赵王却不曾将人交出来……请陛下为我做主!”

清河郡守严肃的坐在刘长面前,愤怒的说道。

上一位那个天天写奏表询问刘长无恙的郡守因为功劳而高升,去了夏国,如今的郡守叫徐留,是大汉宋子侯。

徐留悲愤的说道:“赵国如此作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那矿场明明是两郡之间的,赵王却独自霸占,不肯让我们获利,我们的人跑到他们那边,就无法追击,而他们却可以越界做事,赵王还下令给我,让我派人去配合他们的人去抓捕逃跑的挖矿官奴!!!实在无礼!!臣非赵王之臣,何以听从他的命令呢?赵相袁盎,欺人太甚,还打压我郡之商贾……”

刘长顿时皱起了眉头。

这件事还真的是有点难办。

“我知道了,这件事,我会派人去查清的。”

“多谢陛下!!”

徐留再次行礼。

而徐留并不是唯一,刘长往后接见的几个郡守,也是或多或少的进行了弹劾,有的弹劾诸侯王,有的则是弹劾周边的郡,矛盾不只是在庙堂之中,甚至已经显化在了地方上,诸侯王和郡守之间出现了很大的隔阂,诸侯国最初是领着郡的,像燕国,麾下就有好几个郡,可是在如今,按着庙堂的命令,诸侯国下不再设郡,一律为县,这就使得国郡相同,诸侯王不再凌驾于郡守之上,你治下是县,我治下也是县,我凭什么要听你的呢?

庙堂为了制衡诸侯王,又加强了郡守的太多权力,这导致郡守在地方上变成了庞然大物,不同郡的矛盾也是公开化。

刘长接见这些郡守们,本来是为了推行医官和启蒙学的全面化,他也没有想到,地方上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局面。

夜里,刘长再次召见了赵王和梁王。

两人坐在他的左右,也不知道刘长为什么忽然将他们叫过来。

“三哥,五哥……我今日听到郡守们说了不少事,三哥,你麾下的官吏追捕逃奴,为什么能公然越界,还敢殴打他郡的官员??”

刘如意愤怒的说道:“是他们私下里开矿,不愿意与赵国合作,还派人鼓励那些挖矿的跑到他们那边去,我不派人去抓回来,难道就要容忍他们这种行为吗?长弟,你放心吧,我定然能为你看好这些奸贼!!”

刘如意说的趾高气扬,毕竟在他看来,他与刘长是一家人,这个天下是他们家的,而郡守是外人。

而在郡守看来,这些诸侯王才是大汉不安的因素,而他们是庙堂的人,他们才是自己人。

连宽厚的刘恢也是有些不高兴的说道:“这些郡守是愈发的过分了,他们居然不让我们的商贾逗留,还驱赶了梁国的商贾……我正要跟你说这件事呢!”

刘长沉默了许久,“我知道了,你们先休息吧,我会处理好这件事的。”

刘长急匆匆的离开了皇宫,吕禄有些无奈,“陛下,这曲逆侯已经不在了,如此深夜,陛下要去那里想办法啊?”

过去,刘长说要想办法,若是在皇宫内想办法,肯定就是去长乐宫,要是在皇宫外想办法,那就是去曲逆侯府,现在这是要去哪里啊??

“太尉府!!”

“嗯??”

吕禄有些懵,太尉这个人,打仗那是没话说,可是这政务上……他还能给出什么好的办法?难道是要让太尉领兵将各地的郡守诸侯王都给打一遍不成??

深夜,韩信在书房内点着灯,正在熬夜读书。

就在韩信耻笑着前人的兵法,在书中加上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大门猛地被撞开了。

韩信顿时跳了起来,急忙拔出了长剑。

“师父!!!”

听到这一声嘶吼,韩信举剑就要砍。

刘长大惊,“是我啊!师父!不是贼人!!”

“我砍的就是你!!”

刘长熟练的躲开了太尉的袭击,嘀咕道:“师父,持剑砍皇帝,是违法的!”

韩信只觉得脑袋嗡嗡的,“你有要事,半夜来找我,我也认了,为什么连门都不敲?!你阿母说的对!林中野猪!!林中野猪!!”

韩信骂骂咧咧的,再次坐了下来,板着脸,脸色阴晴不定。

刘长直接坐在了他的身边,长叹了一声,“师父啊,出大事了。”

韩信一愣,“身毒人叛乱了?”

“不是,郡守上书弹劾诸侯王,诸侯王上书弹劾郡守,郡守之间还相互上书弹劾……”

“你就是为了这个来找的我???”

“师父,目前各郡都有兵卒,诸侯王又被压制的太惨,不说这个,就是说他们的权力,郡守一人把持着政,财,兵……若是不想个办法缓和矛盾,削弱他们,这些人早晚得打起来……而且地方不合,会严重的阻碍我的诸多政策……太合的话,庙堂里的大臣又坐不住。”

刘长挠了挠头,“我实在是没办法了,都怪那曲逆侯,他逝世的太早,我也找不到人来想个对策,就想着您曾与曲逆侯多次打交道,而且也是在地方上作威作福的,在这方面颇有经验……您应该知道如何对付这些人吧?”

吕禄急忙抬起头,看着天色,装作什么都没有听到。

韩信的脸色很黑。

可他居然没有将刘长赶出去,只是平静的问道:“你想让我做什么?”

“您是太尉,执掌天下军政事务。”

“我想,这军权还是要分割出来,不能交予地方长官之手,只要没了军权,他们就不能肆意妄为了……无论是诸侯王还是郡守,而诸侯国设有太尉,郡里有郡尉……我在想,若是将兵权脱离出来,交予太尉,郡尉,县尉……直接由您来指挥……将军队的管辖,粮草物资的供应分割开来,让几种不同的权力相互制衡……削弱地方之长的大权,收回庙堂,我只是想了点大概的,具体的做法,我还不太明确,就想听听您的想法……”

韩信瞥了他一眼,“你想在一郡内设立三个两千石?共同办事?”

“还是师父看的通透,说来也差不多是这个思路。”

“不可,如此一来,会造成更严重的地方不合,还是郡内不合,一旦有战事,各部配合不当,没有统一指挥,压根就无法阻挡敌人……”

刘长长叹了一声,“那就没有办法了吗?”

“晁错不是要搞那个刺史吗?你为什么不在这上头想想办法?”

“或许晁错已经有了办法呢。”

刘长一愣,随即抚摸着胡须,“我就怕这厮正迫不及待的密谋着要除掉诸侯王啊……我去找他,他就以我的名义来肆意妄为……这厮不是个良善的,认定了的事情,豁出命去也要做……不怕死的大臣,太难管了……”

“我知道了……我明日就去找他来商谈这件事。”

“不愧是师父啊!我什么都没说,就明白了我的心思,师父智谋无双,陈平张良远不如也!当初云梦泽被抓,纯属失误!压根就不是您的正常水平!!”

“滚!!!”

第686章 虽是陋室

天色尚未明亮,晁错惶恐不安的坐在了下位,可谓是坐立不安。

韩信坐在上位,肆意翻看着案上的文书,看了几眼,就丢在地上,又捡起另外一个。

晁错此刻很慌。

无论是谁,大半夜的忽然被甲士给摇醒,说太尉前来,估计都是他这个模样,早听闻太尉作息不规律,常常熬夜读书,没想到,这都快天亮了,居然还有兴致来自己这里找书看……若是换个人在这个时日来拜访,晁错非要让他知道大汉三公到底有什么样的权势,可是太尉这么干,那晁错也没什么要说的了,只能是连夜令人准备吃的喝的。

要说晁错这个人,他是个不怕死的,为了办成一些想办的事情,他甚至能公开顶撞皇帝,根本不将自己的性命当回事。

在当今的长安里,能让晁错真正害怕的人有两个。

头一个当然是长乐宫的那位老妇人,第二个就是韩信了。

因为他们两人跟皇帝是不同的,晁错跟随刘长很多年,他非常的了解自家的陛下,自己做事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天下,而陛下绝对不会因为自己一心为公而处死自己,或者说打断他的进程……太后那里也是一样的,太后可能会杀了自己,但是她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她能明白自己的做法是有利有弊,因此她就是杀了自己,也会保留自己的想法,可能还会继续推行。

唯独这位太尉吧……怎么说呢,在打仗之外的时候,比皇帝还不靠谱,他会杀了自己,还会中断自己的所有政务,因为他大概是不会明白自己的政策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晁错害怕韩信的原因,居然是因为轻视他。

他认为韩信在治国和大局观上远不如皇帝和太后,不能被这个人给记恨上,这个人在开国大臣里又是年轻强壮的,鬼知道他还能活多久,被他记恨上,人亡政息,起码十年开外,自己所留下的想法都不会被庙堂所重视……

太尉显然是不知道晁错内心的想法,只是看到向来无法无天的晁错对自己颇为惊惧,心里还是挺开心的。

其实太尉跟某位皇帝,在性格上有着高度的相似……同样的自信自负,轻视他人,还都喜欢听奉承,喜欢人前显圣,不拘束与礼法,口出狂言等等,这糟糕卑劣的性格,如出一辙。

韩信随意的翻看了一下晁错近期内所书写的东西,然后拿起了其中几篇,直接收进了衣袖里。

晁错目瞪口呆。

陛下好歹还是来偷,您明抢是吧??

韩信显然也不打算给他什么解释,只是询问道:“你近期内的文章,都在这里了吗?”

晁错急忙点着头,“都在这里了,都在这里……”

“老师,您昨晚不是还将两篇上书带回内屋修改去了吗?”

张汤忽然开口询问道。

晁错的话戛然而止,正要开口,太尉大手一挥,对张汤吩咐道:“去将那上书带回来!”

张汤急忙跑了出去。

“太尉拿这些有什么用啊?”

晁错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韩信也不回答,只是说道:“长这竖子大半夜的不睡觉,前来打扰我,非要我为他想个办法,来权衡地方的情况……这竖子是愈发过分了!”

啊,对对对。

晁错点着头,深有体会的说道:“确实,陛下大半夜的冒昧拜访,也不敲门,入门后强取豪夺,犹如强盗般的行为,是应该被劝谏的!”

“放心吧,我会好好劝谏他,让他不要再这般行事的,不过,他所忧虑的问题,你这里似乎都有答案啊,你不错,我还在想到底该如何解决呢……方才看了你写的论,刺史,还有分其权,你想的还是很周道,不错,陛下既然将这样的事情交给了我,我就必须要全力以赴,要为陛下解决这忧患……因此,天亮之前,你必须要拿出能解决这件事的办法,否则我就杀了你。”

晁错瞠目结舌。

韩信语重心长的说道:“我还是挺看重你的,在庙堂这些人里,唯独你是能拿出办法来的,张苍办事还可以,让他拿主意就不太行了,你的想法很独特,总是能想出些他人所不敢想的,而且很有可行性,如今乃是大治之世,就更需要百官团结在一起,我们三公,更是要团结一心,协力为王事,这一次,你我强强联手,办好了这件事,我会亲自为你上表功劳!”

“知道了吗?!”

“唯!唯!”

晁错说着,眼里却闪烁着别样的光芒,原先他是不准备在这段时日里做事的,可如今太尉主动找自己,披上了太尉的皮,那自己可就敢去做事了。

太尉一眼就看穿了他的想法,冷冷说道:“我会全程跟在你的身边,若是你敢滥用我的名号,为己谋私,我最先杀了你!”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