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387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朕并非是滥用民力的暴君,也知道爱惜民力的道理,朕的舍人在离开之前,也曾劝说朕,说朕的政策太过频繁,您放心吧,朕会注意这件事,时刻注意百姓的情况,会给与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

看着面前忽然变了个人似的刘长,王公呆滞了许久。

“陛下圣明……”

“朕乃是黄老嫡出,岂有不近黄老之理?只是如今的情况与当初开国的时候不相同,如今户籍众多,若是庙堂不主动组织他们来做事,怕是要出问题,就例如您说的运河,如今关内户籍太多,从关东运输粮食,每年要耗费的粮食数以百万计,朕若是不发动百姓去修建运河,这粮食迟早都会亏空完,到时候,天下饥荒,岂不是要生灵涂炭吗?”

“你们这些黄老的大家,也要想到这些问题,黄老是要治世的,若是不能治当今世,只能沉迷在过去,用老的办法来治理新的天下,那如何能行呢?”

王公若有所思的点着头,说道:“陛下说的对,受教!”

“朕听闻,黄老学派的书籍很多,可是因为抄写的缘故,不同的人手里的书籍也是不一样的,朕准备召集黄老的贤人们,让他们一同来整理过去的那些文章,再派人去找回失传的古籍,将他们整理出一本书,您觉得如何呢?”

王公大惊,即刻对着刘长大拜。

“多谢陛下!!”

刘长这才说道:“今日朕前往天论府内,那些儒生们居然劝说朕去泰山封禅,言鬼神之事,您觉得这件事怎么样呢?”

其实,作为大杂烩的黄老学派,对占卜之事也格外的上心,祭祀之事也不比儒家要少。

先前侯封拿人的时候,就杀了不少的黄老士,就是因为他们还兼职着算卦的行当。

可此刻,王公却义愤填膺的说道:“陛下!我黄老以实,以治,最是厌恶这些不切实的东西,请您不要听从儒者们的言语,祭祀上天未必能让天下富裕,轻徭薄赋却能,将牲畜杀死投进河里不能阻止洪灾,而用牲畜拉着石头来制作堤坝却可以!这就是切实的治理国家和用虚假的东西来欺骗君王的区别啊!”

刘长对这个回答显然是非常满意的。

他笑着点了点头,“您说的很好,那就请您来负责整理的这件事吧。”

王公走出厚德殿的时候,心里大概已经明白了陛下的意思。

这是准备用自己来压一压这些儒者了呀。

纵然有着大家的修养,他也忍不住的笑了起来,实在没有想到,我们这些黄老都快被遗忘掉了,还能得到再次被看重的机会。

当他走出皇宫的时候,正好遇到了毛公。

毛公也就是毛亨,荀子的高徒,专修诗,这位刚刚学成归来,就遇到了始皇帝大规模的焚书,整日以诗为语的毛亨自然是无比的惊惧,急忙带着家眷一路从齐跑到了赵国,最后在武垣定居了下来,隐姓埋名,直到后来开国之后,他才敢用自己真正的身份,却依旧不敢将藏书拿出来,因为高皇帝也在贯彻始皇帝的思想,民间藏书是重罪!

直到后来刘盈撤销了“挟书律”,他才敢重新整理《诗经诂训传》,并亲口传授给犹子毛苌。

当初高皇帝发现刘长聪慧之后,曾请他来给刘长启蒙。

只是,他只待了几天,就被刘长给气走了。

当时跟地面差不多高的刘长甚至还往他的脸上吐口水。

看到此人,王公一愣,随即想起了什么,笑呵呵的就走了上来。

王公跟儒家众人的关系向来不好,常常争辩,相互排斥打击。

毛亨看到这厮从皇宫里笑吟吟的走出来,整个人的脸色都有些发黑。

“毛公啊!!!”

“好人啊!”

“多谢!多谢!”

王公感动的拉着毛亨的手,“实在没有想到啊,你们齐国的儒者们一番话,居然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我实在不知说什么了,等陛下将他们拉出去斩首的时候,我一定会亲自去送别他们!”

毛亨的脸色更黑了。

“那些是鲁儒……齐儒被他们……”

“哎,不必多说,反正都是儒……您是来拜见陛下的吧?那请允许我先去忙整理经典的事情了!”

王公狠狠嘲讽了一番,得意洋洋的离开了。

毛亨深吸了一口气,强忍着心里的怒火,他实在不知道这些蠢物们怎么敢在天论府内请天子去封禅,武最的事情刚刚才平息,这是嫌自己的三族太多了吗??

他在得知这件事后,就急忙找浮丘伯,本来想让他出面保下那些人,可浮丘伯不理会,甚至还说这些人咎由自取,死了也活该!

浮丘伯能这样,毛亨却不能。

他们两人都是齐儒,可是浮丘伯跟当地的儒生不是很合得来,这些人总是痛斥浮丘伯吹捧陛下,说他成了法家的鹰犬,而浮丘伯懒得跟这些人一般见识。

毛亨不同,毛亨跟这些人的关系很好,他的名望其实比浮丘伯更高。

齐儒鲁儒有八十多人被关了进去,很多人都求到了毛亨的面前,都说毛亨是当初给陛下启蒙过的,算是陛下的老师,本身又是荀子的徒弟,陛下那么尊敬荀子,肯定是有机会救下这些人的。

可毛亨自己知道,什么为陛下启蒙那就是扯淡的,当初自己连七天都没有待满就走了,陛下记不记得自己还两说呢。

他来这里之前,还曾找了张苍。

只是,张苍不等他开口,就直接说起了天论篇,毛亨自然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直接离开了。

毛亨无奈,只能亲自来求见陛下了。

而此刻,皇宫内,吕禄对刘长的变化大为惊叹。

那个老头劝谏陛下,陛下居然没有打他?甚至连一声老狗都没有说。

刘长笑吟吟的说道:“这么一来,儒家就会感受到威胁,不会再那么的狂妄,而黄老呢,也不会犯儒家的错误,会改变原先的想法,为了保住如今在朕这里的好感而奔波……朕甚至能让墨和农家都插上一手……哈哈哈~~~”

“这么看来,这些儒者们做的事倒是可以用来做很多的事情,可以让各派都为了踩他们一脚而改变自己那些不中用的东西……”

“朕早就对天子这个称呼不满,想要改成天父已经很久了,这些犬入的还想让朕去祭祀?”

“陛下不是挺厌恶他们争吵的吗?”

“对,可是现在朕发现,他们不吵不行,他们只有吵起来,朕才有更多可以用的东西……这些家伙倒也不是没有用处……”

就在刘长跟吕禄说着这件事的时候,有近侍前来禀告。

“陛下,博士毛亨前来拜见。”

“哦?”

刘长笑了笑,“你看,这就忍不住了。”

“让他进来吧!”

毛亨走了进来,拜见了刘长,随即坐在了一边。

“毛公啊……当初朕还年幼的时候,您曾用板子打了我的左手三下,朕敬重你的学问,没有将你问罪,就已经是很大的宽容了,如今前来,难道是准备为那些儒生们求情吗?”

毛亨愣了一下,好消息是刘长还记得自己,坏消息是只记得自己打过他。

“陛下,这些人罪有应得,臣并非是来求情的。”

“臣知道陛下乃是贤明的君王,胸怀宽广,有容人之量,臣这次来,是希望陛下给与他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哦?这些无用的竖儒,能做什么来赎罪呢?”

“陛下,他们虽然愚钝,可是在地方县学里做启蒙的事情,还是够资格的……”

刘长哈哈大笑,走到了毛亨的身边,坐了下来。

“既然是你亲自来求情,朕又怎么能不答应呢?请您亲自过去跟他们说吧,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然后出来为朕做事!”

刘长看向了吕禄,眨了眨眼,说道:“带毛公过去吧!”

吕禄一愣,随即恍然大悟。

“唯!!!”

第404章 我只是天生神力而已

毛亨之所以敢来劝谏刘长,就是因为自己是刘长的启蒙之师。

虽然只是教导了几天,但是毕竟有这个名分在,就算不论启蒙之师,作为荀子之徒,他跟刘长那也是同门。

就是再穷凶极恶的人,也不会不顾道义对自己的启蒙之师兼同门长者出手吧???

奈何,毛亨还是低估了人性的险恶。

吕禄只负责送他来看望那些儒生,却没有再带着他出去。

当吕禄笑呵呵的俯身告别,转身离开的时候,毛亨都懵了。

他急忙走上前,两个甲士即刻挡在了他的面前。

诚然,此刻的儒生们还是很能打的,就是那些被刘长所看不起的齐儒,也是佩着利剑,偶尔出门,只要不是遇到大的盗贼团体,还是能取胜的。因此,常常有汉朝的贼寇遇到大儒后不去伤他,反而是毕恭毕敬的护送他的传闻。

如汉末的大儒康成公郑玄,就曾遇到过盗贼不伤反而护送的事情。

这当然是因为这些大儒本身名望很高,有能力,有气节,连盗贼都不愿意伤害他们,也可能是因为这些盗贼手里没有弩,不确定面前这位大儒的剑法如何。

可是这些儒生再能大,遇到甲士那也是白给。

军中能披甲的,都不是什么普通士卒,在此刻,甲士还不等同于士卒,只是再往后,甲士方才成为了士卒的普称。而能驻扎在长安,执行刘长命令的甲士,那就更不得了,浑身武装到了牙齿,持矛的,持短戟的,持盾的,持强弩的,各个身经百战,十个甲士就能将这屋内的大儒们全部屠掉,一个不留。

在强弩面前,若是没有披重甲,就是刘长项羽也是白给,哪怕披了重甲,若是近距离挨了几下,那还是白给。

因此,在此时,你可以佩剑,可以拉弓,你可以收藏各种武器,唯独甲胄和强弩是不能私藏的,哪怕你是三公九卿,只要私藏了那就廷尉见。

毛亨看着远处那几个甲士手里闪烁着寒光的强弩,很是知趣的转过身来。

“毛公??您怎么也被抓过来了?”

“我……”

“一言难尽啊……”

毛亨无奈的摇了摇头,实在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在众人之中,似乎只有辕固生看出了毛亨此刻那复杂的心情,他坐在这里,也没有像其他儒者们那么的害怕,他说道:“毛公怕是因为劝谏陛下而被关到这里的,毛公为什么不去效仿您的仲父,像您仲父劝谏楚王那样去劝谏他呢?”

辕固生笑吟吟的说着,别的不说,他这心态还是不错的。

毛亨瞥了他一眼,无奈的说道:“我没有仲父的勇气,楚王也没有陛下的勇力!”

毛亨的仲父在后世也是小有名气的,叫毛遂。

当初秦国围邯郸,赵平原君求救于楚,毛遂自荐请从,到了楚国,平原君和楚考烈王大谈合纵,未能说服,毛遂“按剑而前”,胁迫楚王,说以利害,楚王遂许纵约,歃血盟于堂下,并遣春申君率军救赵。

而辕固生的意思,就是让毛亨去效仿他的仲父毛遂,也给刘长来一波“按剑而前”。

说不定这么恐吓一番,刘长就会跟楚王那样“唯唯”。

毛亨坐在了辕固生的身边,看着悠闲自得的他,问道:“你看起来怎么半点都不慌张呢?”

“陛下又不曾要杀我,为什么要紧张呢?”

“你既看的清楚,又何必做这种事呢?你可知道,陛下接见了王生,他笑得可开心了……”

辕固生摇着头,严肃的说道:“所谓封禅,本意不是为了祭天,而是为了安定天下之心,陛下如今因为巫咒之事,连带着对祭祀的事情都非常的怠慢,这是不对的……祭祀是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凝聚百姓,安定人心,若是不能准时的祭祀上天,就会迎来灾祸,但凡是贤明的君王,就没有不诚心祭祀的……”

辕固生是真正相信自己所说的这些,而师出荀门的毛亨对这些就没有什么兴致了。

本质上,毛亨跟浮丘伯一样,都是很纯粹的学者,在政治方面没有什么造诣。

不然,毛亨也不会傻乎乎的来劝说刘长放人。

他们只是闲聊了片刻,侍卫们又端来了水盆,让他们继续书写,他们一天到晚,都要不断的书写天论。

毛亨看着面前的清水,若有所思,“你们可能解出其意?”

辕固生认真的写着,根本没有理会他。

一旁的儒生说道:“有人曾解出:陛下让我们在水面书写天论,是想要告诉我们,世界的一切运行都有自己的规律,哪怕祭祀了也不能改变,就像这水面,永远都写不出字来。”

“那陛下是怎么说的呢?”

“陛下将那人放出去了……可不曾放我们……”

“那你们为什么不去效仿他说同样的话呢?”

“说了……您看,这给我打得……”

毛亨了然,合着每个人只能想一种是吧。

“我懂了!我懂了!我懂了!”

忽然有儒生大叫了起来,他挥舞着双手,就冲到了门口,对着甲士迅速说道:“请取笔墨来。”

随即,他开始书写自己得理解,其余的儒生们非常的好奇,都围了上来。

这位儒生开心的对他们说道:“这水,就跟上天一样,是没有灵魂的,没有想法和情绪的东西,对没有任何倾向的上天进行祭祀,不就像是在水面上写字,只是做无用功吗??”

众人一听,好吧,这勉强也能说得通。

很快,这位儒生也被放了出去。

众人则是围在了毛亨的身边,“毛公啊,您可是荀子的弟子啊!”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