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12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可是现在,情况就有些不同了,刘邦非常的愤怒,这些时日里,他对近侍们很是苛刻,尤其是在接到各地诸侯们的奏表之后,他的情绪就更加恶劣了,已经不再是从前那样开玩笑了,近侍们初次见到皇帝想要杀人的模样,自然是非常的惊恐。

“陛下……不要难为这些人了,他们与这件事没有任何关系。”

萧何开口劝说道。

就在近侍们离开的那一刻,刘邦忽然变得非常冷静,脸上再也没有方才的愤怒与狰狞,他平静的看着萧何,“朕信错人了……他们果然不肯过来,先是张敖,臧荼,韩信,现在,连他们也准备这么做了。”

“陛下,不全是如此。”

刘邦摇了摇头,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看吧,若是他们肯来,朕绝不会为难他们,若是他们不愿意来,那就只能劳烦你筹备足够朕出征所用的粮食了。”

萧何无奈的长叹了一声。

……

椒房殿内,刘长坐在床榻上,头耷拉在双臂上,一言不发。

或是因为刘长年纪最小,也可能是因为刘长从不讲什么礼数,敢在他们面前打闹。大父和大母是非常宠爱他的,在记忆里,年迈的大父曾背着刘长,在皇宫内转了一圈又一圈,大母跟在一旁,手里拿着玩具,哄着刘长。

小刘长每次见到大父大母的时候,都总是将自己这段时间里所受的委屈告诉他们,痛斥阿父和兄长们对自己的欺凌,而大父每次也都会为刘长出头,将堂堂帝国皇帝叫过来痛骂。

刘长之所以养成这样无法无天的性格,一方面是吕后在宫中的地位,另外一方面就是这两个老人对他的宠溺。每当刘邦委婉的告诉父亲,再这样下去孩子就废了,老太公总是大骂:当初老子也是这么把你养大的,你废了吗?

两个老人每次来皇宫,唯一的目的就是看自己的小孙子。

他们相继去世,给年幼的刘长造成了巨大的打击,这是这个崭新的灵魂第一次经历亲人的逝世,若是原来的刘长,或许不会明白逝世到底意味着什么,若是原来的刘常,或许也见惯了生死,不会有这么大的触动,可对如今的刘长而言,这种痛苦就不能轻易消逝了。

吕后皱着眉头,看着原先活泼开朗的孩子瞬间变得沉默寡言,她几次坐在刘长的身边,低声询问:“要不要让宫女给你带点牛肉?”

刘长摇摇头。

“那我带你去看纺车吧?顺便去宫外转一转?”

刘长还是摇摇头。

吕后无奈,沉思了片刻,就离开了椒房殿。

不久之后,一群皇子们出现在了椒房殿里,从刘盈到刘友,刘长的六个哥哥全部都来了,他们围在小刘长的身边,变个法子的逗他开心,刘盈劝慰他,大父和大母年过杖朝之年,无病无痛,按礼法,这算得上是喜葬了,人都有一死,不可如此沮丧。

刘如意则是将最喜欢的佩剑解下来,问刘长要不要玩骑马打仗的游戏,他可以当骏马。

刘恢给了刘长一个温暖的拥抱,连刘友也结结巴巴的说了几句。

刘恒认真的说道:“大父大母逝世,我们都很伤心,作为子女儿孙,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因为我们都很爱他们,可是,这个世界上,也还有很多爱你的人,母后看到你这个样子,非常的着急,她还特意派人找到我们,让我们来陪你玩。”

“大父大母走了,我们不会忘记他们,但是不能一直都沉浸在这种悲伤之中,秉承着他们对你的爱,以及活着人的对你的爱,好好的活着。”

或许是刘恒的话起了作用,又或者是刘如意的佩剑真有那么大的魔力。刘长总算是走出了那种阴霾,几个哥哥陪着他一个人玩,太子都丢下了手里的事来陪他,这真的不多见。

太上皇逝世了,各地的诸侯们都要前来吊丧。

就在刘长跟几个哥哥玩耍的时候,刘肥最先回到了长安城。

听到这个消息,刘长跟几个哥哥急忙前往迎接,不过,刘肥回来之后,先是去祭拜大父大母,随后又拜见了刘邦吕后,最后准备再来拜访太子,他们哥几个就在太子的储殿里等待着刘肥。

当刘肥恭恭敬敬的走进储殿的时候,抬起头来,看到密密麻麻的一堆弟弟,也是被吓了一跳。

刘肥名字里虽然带了个肥字,可人却非常的清瘦,他很高,比刘邦还高,可又非常的瘦,犹如一个竹竿,据说他小时候不是这样的,大概是当王的压力太大,又或许是在封地里夜夜笙歌,不知不觉,就变成了这个模样。

“拜见太子!”

刘肥并非是孩子,作为大汉诸侯王,他的一举一动都是要合乎礼法的,他很恭敬的朝着弟弟刘盈行礼,而刘盈也非常客气的回礼,“拜见兄长。”

两人互拜,你喊我太子,我喊你兄长,我们各论各的。

在他们的影响下,几个皇子也是依次朝着他行礼。

只有刘盈有资格拜见兄长,其余那几个没有封王的小屁孩,就只能喊刘肥的爵位了。可这种庄重的氛围,却在刘长这里断掉了。

“拜见齐王!”

“拜见齐王。”

“拜见齐王。”

“哥~~~”

刘长大嚎了一声,猛地扑向了刘肥,顺势一跳,就跳到了刘肥的身上,双手搂着他的脖子,忍不住哭了起来,刘肥惊愕,却又很快抱住了他,“你个小毛头怎么变得这么重了??快下来,下来,我抱不动了!”

在刘长还很小的时候,刘肥常常抱着他出去玩,当然,除了刘盈,其余几个弟弟基本都是他看着长大的。可如今的刘长,他的确是有些抱不动了,这家伙死沉死沉的,他无奈的半跪在地面上,双手搂着刘长,轻车熟路的轻轻拍着他的后背。

“别哭了,别哭了,他们只是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

“都这么大了,怎么还是跟原来一样爱哭啊?”

论哄孩子,还是刘肥比较出色,很快就安抚住了刘长,又从怀里掏出了些零食,这些都是刘长小时候最爱吃的果子干。看着刘肥和刘长如此亲昵的样子,几个哥哥看向他们的眼神里带着一丝羡慕和向往。

曾几何时,大哥也曾如此照顾过自己,可是,他们真的没有办法跟刘长一样,大喊一声哥,然后再冲进大哥的怀里。

只是,刘长这么一闹,兄弟几个都是没有原先的那种拘束了,他们纷纷聚在刘肥的身边,叽叽喳喳的开口询问。

“大王,齐国人都吃什么?他们是不是出门都要坐船?”

“大王,你治下有多少百姓啊?他们看到你是不是都特别激动?”

刘肥牵着刘长的手,笑呵呵的回答着他们的问题。

“齐地的事情,都是曹相国在管,我每天就是做自己的事情,很少出宫……”

“楚王和荆王应该很快就要回来了……具体的事情,你们可以去问他们……他们应该是知道的。”

第20章 人间悲剧

楚王和荆王的确是回来了。

可问题是,也只有楚王和荆王回来了。

楚王叫刘交,刘交是刘邦最小的弟弟,也就是刘长他们的叔父。可这位叔父的确很了不起,他跟刘邦是一点都不像。

刘长他们都非常喜欢这个文质彬彬的叔父,刘交长得儒雅,为人也儒雅,模样俊俏英武,配着长剑,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无双儒将。刘邦的儿子们比起父亲似乎更喜欢这个叔叔。

刘交喜欢儒生,或者说,他很尊重有学问的人,他养着一大群门客,当时有不少别有用心的人都将他与先秦时的公子魏无忌来一同比较,认为他就是大汉的魏无忌。

好吧,刘交或许真的是魏无忌,可刘邦却并不是魏王。面对这个文武双全,受人敬爱,养了一堆门客的弟弟,刘邦没有一点忌惮,两人平日里的奏表都不像是奏表,反而像是家书。

刘交上奏说楚地今年丰收,刘邦回信告诉他:知道了,昨晚吃的太多,肚子有点疼。

刘交再上奏说请陛下注意身体,少吃点。刘邦再次回信:御厨做的太好吃了,下次来的时候给你尝尝。

兄弟俩的感情真的很好,刘邦看似无情,却又特别的重感情,是一个很复杂,很纠结的人。他可以笑呵呵的请求敌人将父亲的肉分给自己一碗,又可以将父亲的小妾当作自己的生母一样对待,还弄个太上皇和皇太后,对自己异母的弟弟如此宠爱。

刘交回来祭拜后的第二天,就被犹子们给围住了。

对这种举手投足之间充满了魅力的亲叔叔,几个家伙那是相当的喜欢,刘盈很喜欢跟他谈论学问,刘如意喜欢跟他谈论天下局势,刘恒也会请教治国的策略,刘长喜欢叔叔给他讲故事。

在刘长小的时候,刘交总是喜欢给他讲故事,他会将历史上一些有趣的事情编成适合孩子听的故事,然后讲给刘长听,很多大人物,如战国四公子,先秦时的很多明君,刘长都是从叔叔这里了解到的。

至于荆王,叫刘贾,是刘邦的远房堂兄,也算是刘长他们的叔叔了,可刘贾跟他们就没有那么亲近了,毕竟他跟刘交不同,不可能随时去见刘邦的家眷。而且这人脾气暴躁,也不太喜欢孩子。

他是凭自己的军功加上姓刘才得到了王爵,平日里总是板着脸,易燃易炸。

来祭拜的刘氏确实不少,这也算的上是刘氏宗族的一次大聚集了,除却这两个大王,还有原先的代王刘喜,他如今是合阳侯,在汉帝七年,也就是三年之前,匈奴攻打代国,身为代王的刘喜跑了。

刘邦勃然大怒,将他贬为侯。

除了他,还有原赵王张敖,他如今是宣平侯。

他也算是宗室,主要原因是他迎娶了鲁元公主,鲁元公主是刘长的大姐,年纪仅次于刘肥,是刘盈他们等人的姐姐,而张敖就是刘邦家的“赘婿”,他继承了父亲张耳的赵王爵位,成为了大汉的诸侯王。

但是很快,“反了,反了,刘家的赘婿反了!”

事情是这样的,刘邦曾去北方巡视,经过赵国,张敖看到岳父来了,那肯定是要脱去外衣,从早到晚亲自侍奉饮食,态度谦卑。但是,刘邦嘛,我们都知道这家伙是什么德性,他席地而坐,像簸箕一样,伸开两支脚责骂张敖。

其实,刘邦倒不是看不起张敖,这是他对亲近之人的一贯做法,何况张敖还是他的女婿。但是张敖麾下的国相贯高、赵午等人却不这么想,他们非常的愤怒,认为刘邦对张敖不尊重,决定除掉刘邦,推举张敖做皇帝。

于是乎,一年后,刘邦从东垣回来,路过赵国,张敖急忙给岳父献上了美人,这个美人因此临幸,怀有了身孕。因为这个美人已经有了身孕,张敖不敢再将她放在皇宫里,就在外头修建了宫殿,让这个美人去住。

而张敖的国相宾客们,却决定在半路上截杀刘邦,但是,刘邦很小心,没有留宿任何地方,可很快,就有人将这件事告诉了刘邦。刘邦勃然大怒,直接将张敖以及他麾下的大臣们全部抓进了牢里。

吕后急忙求情,认为有鲁元公主在,张敖是不可能造反的。

刘邦则是骂她:“若是让张敖占据了天下,难道还会考虑你的女儿吗!”

刘邦开始审讯张敖的那些门客们,可是无论如何折磨,那些人都死了心,说张敖不知道这件事,造反都是他们所策划的,十几个人准备自杀。最后,连刘邦都觉得这些人很讲义气,并且赦免了张敖,还准备赦免那几个谋反的头头。

可是这些人得知张敖被释放之后,就在牢中自杀了。

刘邦赞叹:有这样的宾客,真的是令人羡慕啊。

张敖虽然被放了,可是赵王位是保不住的,被贬为宣平侯。

很多人都觉得刘邦杀功臣……可是,韩信想要造反,他没杀,张敖的门客造反,他也没杀,刘喜丢下国家跑了,也没杀,唯一被杀的只有燕王臧荼,毕竟这货是亲自领兵来攻打刘邦的,被刘邦击败后杀死了。

还有不少人说臧荼谋反是因为刘邦大肆祸害项羽的旧部,且不说他们根本说不出刘邦到底是祸害了哪些人导致臧荼那么害怕,甚至不惜谋反,就算真是这样,登基后清洗原先敌人的麾下,也说不出什么毛病来,毕竟这些敌人的旧部下可是王爵,是有兵,有粮,有人的诸侯啊。

还有值得一说的地方。

还记得那个张敖献给刘邦,然后有了身孕的美人嘛?这个美人叫赵姬,这个名字就很不对劲,而她怀有身孕后,生下了一个儿子,那个儿子叫刘长。

在张敖谋反的事情泄露之后,赵姬也被抓紧了牢狱里。

赵姬在囚禁里对狱吏说:我曾受到陛下宠幸,已有了身孕。

狱吏被吓了一跳,急忙向上头汇报这件事,可是刘邦此刻正在处理张敖的事情,就没有理会。而赵姬的弟弟赵兼则是托辟阳侯审食其将这件事告诉吕后,希望吕后能救下他们母子一命。

吕后听闻,却非常的愤怒,你去外头巡视,都要给我弄出个小三和小杂种??

于是乎,吕后审食其大骂了一顿,让他不要再管这样的小事。

赵姬在牢狱里生下了刘长,因为心中的怨恨,在生下孩子之后就自杀了。

而狱吏抱着孩子送到刘邦面前的时候,刘邦后悔莫及,下令吕后收养他。

按理来说,吕后应该是恨透了这个孩子,可是抚养的时间久了,吕后也渐渐忘记了他的身世,将他当作了自己的亲生孩子。在历史上,吕后想要毒杀刘肥,毒死了豪爽的刘如意,杀了宽厚的刘恢,杀了默默不起眼的刘友,就连早早逝世的刘建的儿子也被杀死。

刘盈因为母亲的一系列行为悲愤死去,没有遭受吕后任何打击的,就只有她最喜爱的刘长,以及她不讨厌的刘恒。

可是,历史上的刘长在长大之后,依旧是无法无天,最终企图造反,被刘恒抓住,刘恒没有杀这个顽劣的弟弟,想要将他送到蜀地,有大臣劝说他,说这个弟弟被您宠坏了,您现在这样对待他,他要是受不了咋办?

刘恒自信的告诉大臣,没事,让他经历一下挫折,就让他回来,当个侯爷什么的,他这种性格不改不行。

结果,无比刚烈的刘长在囚车里无比的愤恨,因为他天生蛮力,都没有人敢接近他的囚车,他大呼:“活在人世里,怎么能忍受这样的郁闷呢?”

于是乎,刘长绝食自杀了,那个酷爱吃肉的家伙,硬生生饿死。

刘恒听闻,嚎啕大哭,将那些押解弟弟的官吏们处死,他认为这些官吏不负责任,怎么能眼睁睁看着犯人饿死??

后来又将他的三个儿子封为王。

汉初,是一出悲剧,最喜欢弟弟们的那一个眼睁睁看着他们被母亲毒杀,无能为力,抑郁早逝。看着弟弟们长大的那一个,因为笼罩在被毒杀的恐惧里,也没能挺太长时间。胸怀大志的那个,在阿父离开后不久就被逼着喝下毒酒。

宽厚善良的那个也是同样的结局,而看到唯一在乎自己的哥哥被杀的那个,也是在痛苦中逝世。最混账贪吃的那个被饿死了,最年幼的那个也没来得及看到这些场景。

在最后,只剩下了一个孤独的灵魂,孤独的坐在未央宫里,也不知道,他偶尔会不会想起,天禄阁里玩闹的那几个身影,若是想到了,又是否会为他们而落泪呢?

第21章 混进去了个什么奇怪的东西

刘邦坐在上位,神色肃穆,比起以往,此刻的他更像是一个帝国的统治者。

诸侯王与宗室皇亲们坐在他的左侧,从刘盈,刘交,刘贾,刘肥,刘如意,到张敖,刘喜,樊哙,吕释之等等。

嗯,里头似乎混进去一个什么东西?

没错,混进去一个樊哙,樊哙是吕后的妹夫,与刘邦也算是亲戚。

你问刘如意?哦,他是赵王,虽然只是在名义上,还没有去自己的封地,可他的确是赵王。

而那些开国功臣们则是坐在右侧,以萧何为首,在结束了祭拜之后,刘邦将他们所有人找来,进行了这一次另类的朝议。

“陈豨说自己快要死了,腰部以下烂掉了,来不了啦!”

刘邦这么一开口,下方的几个大臣险些笑出声来,但是,太上皇刚刚去世,他们是不能笑的,在此刻发笑是重罪。刘邦也没笑,他很是认真的说道:“朕看啊,他这个国相,得换个人来做了,还是让周昌兼任吧。”

原先刘邦将刘如意封为赵王,以周昌为赵丞相,让陈豨管理代地。可赵国是没有王的,因为刘如意年纪小,还没有到出宫的年纪。

陈豨是刘邦麾下的一名老将,在秦二世二年,就加入到了刘邦的起义大军里,在秦王子婴元年,就因为军功而赐爵封侯,他这个爵位可是实打实的,因为当年跟他一起封侯的人,是樊哙,周勃,曹参,夏侯婴,靳歙,周緤。

纵然是不知道这个名字的人,在看到这些与他并列的名字后,也就知道这家伙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人绝对算得上开国第一批的猛汉,可能比不上韩信这种天花板,但是绝对是一流的。

值得一说的,这位陈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韩信的部将,他跟随韩信参加了不少战役。

提到陈豨,诸侯们并没有觉得有什么,而大臣们这边,却是神色有异。诸侯们不知道,周昌是一个非常耿直刚烈的人,他曾去赵国看到过陈豨的车架,陈豨的随行宾客有一千多辆车子,宾客们可以将邯郸所有的官舍全部住满。

而陈豨对待宾客用的是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方式,每次都谦逊恭敬,屈尊待人。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