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洪拳开始 第543章

作者:九窍八方

张起灵清冷出尘,吴邪温煦俊雅,叶蓝秋明媚青春,洪康古意盎然。

引起众人一阵惊叹。

现实中很少有机会能够碰到形象气质都这么好的人,大家都清楚荧幕里都是经过化妆、滤镜修饰过的。

“老王,还记得我吗?”

叶蓝秋走到一个戴眼睛的男人身前。

看样子他就是老王,果然如叶蓝秋所说,瘦瘦的,头发有点油,现在看起来还有点丧。

王国林瞥了一眼,看起来不太热情:“你是……?”

叶蓝秋提醒道:“《俄罗斯文学讲稿》。”

王国林眼神虚幻一秒,然后恢复神采:“你是叶蓝秋?变化挺大的,我都认不出来了。”

叶蓝秋对着洪康、吴邪他们介绍道:“当初有学姐推荐了我一本纳博科夫的《俄罗斯文学讲稿》,说写稿必读,网上买不到,我跑遍江城所有书店也没找到,最后在百草园才寻到。”

“老王他记性可好啦!曾经上过《最强大脑》这个节目,3000本书的作者、出版社、价格,他对答入流。”

王国林没感觉这有什么值得吹嘘的:“当你店里的书都是你自己一个个亲自选的,你也可以的。”

叶蓝秋道:“我记得后来评委和主持人承诺向山区捐赠一千多本书,老王他把节目的1万元奖金买成书,也全部送给了山区小学。”

这种行径,让几人对眼前的眼睛男人多了几分敬意。

单纯送书,可能不算什么,但连自己的店濒临倒闭的时候,还能这么做,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了。

王国林不想再说这个,问道:“你今天来买什么书?”

叶蓝秋道:“我先看看,话说,你真的要闭店了吗?”

王国林喝了口水:“人家装备处不租给我了,有什么办法?还给我断电了……”

叶蓝秋问:“那你下一个店面找到了吗?”

王国林摆手道:“我不弄了,不做这个了。”

叶蓝秋道:“你不经营书店了?”

王国林道:“对,我准备去做出版,做出版策划。”

叶蓝秋道:“你这儿生意不是还行嘛。”

王国林直接道:“大多是生客,来捡便宜的……”

他在笑,可笑起来并不开心。

……

在两人叙旧闲聊时,洪康、吴邪等人各自逛步。

吴邪进去书店,看到上方贴着书单,全是手写的作者名,有村上春树、东野圭吾、卡夫卡、井上靖、路遥、黄灿然、奥威尔、博尔赫斯、叔本华、阿兰德波顿、余华、陈寅恪、三岛由纪夫……

他有些知道,有些没听过。

但看得出来,这个书店老板的选书,的确有自己的一套标准。

选了一套博尔赫斯的《书籍保管人》,翻开,是熟悉的引言:

“这里有高高的书架。”

“近在咫尺而又远在天际。”

“像星辰一样隐秘而又可见。”

“这里有花园、廊宇。”

再挑了本《米沃什词典》后离开。

吴邪看到刚才那个老人家在给顾客画漫画,一听,还是免费的。

听旁人介绍,老人家是江城本地人,还是个漫画家,笔名“落子”。

落子自己的说法是,书店垮台了,心里有所不忍,都是喜欢读书的人,喜欢看书的人,自己来给他们一点支持,给读者们一点温暖,一点离别的温暖。

“我自己没有读过多少书,只靠平时看书,来充实知识……还是忧国忧民的人,所以是非常遗憾的,所以感到很沉痛……”

“跟我无关,但看到一个个实体书店到了……不是我没有地方去,是因为……看书的人越来越少,看书的地方越来越少,悲哀,为我们的城市感到悲哀……”

老人家的话很朴实,也很打动人。

他在给一个女孩画画,边画边聊。

“姑娘,哪里人啊?”

“岳阳君山人。”

“君山……”

“对,君山岛。”

“嗯,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

“岳阳楼上对君山,哈哈哈……”

仿佛对上了暗号,两人都开心的笑了起来。

人的生活中,也需要偶尔的浪漫和奢侈。

洪康逛了一圈,来到王国林身前。

“王掌柜,不知道你是否愿意接受投资?”

……

诗有恒裁,思无定位。

《文心雕龙》

第667章 守护心中的理想主义

听到洪康的话,王国林并没有表现出多么激动的样子。

他说道:“你知道吗?你不是第一个对我说这话的人。”

“但他们都无法和我达成共识。”

洪康笑道:“是什么原因呢?”

“是因为分成的比例问题?还是因为你对理想主义的坚守?又或是情怀,匠心什么的?”

王国林干笑着,一边撸着猫,笑容有几分苦涩。

“我都活成这个鬼样子了,还讲什么情怀、匠心……”

“我现在觉得这些东西就是纯扯淡的……”

叶蓝秋不禁道:“老王,你可别自暴自弃啊!”

“我就觉得你是人才,你选的书比那些专家推荐的可好多了,当初华师很多教授不都经常来你店里嘛……”

王国林自嘲道:“人才?人才能把书店开倒闭?”

叶蓝秋劝慰道:“这只是一种盈利模式么……”

洪康问道:“你跟那些投资者的相异的点在哪儿?”

王国林道:“在我看来,书店本质上是卖书,但现在很多大型书店,已经把书作为了次要商品,更多的关注点在什么文创产品或者咖啡饮品之类是,从利润上来看,也比书籍赢利点更可观。”

洪康说道:“我并不在乎这些,我只是欣赏你这个人,以及你的品位、审美,我相信你选书的眼光。”

王国林连忙挥手道:“别别别,你可别这么说,你要是这么做事,我就直说,你这样的投资绝对会血本无归。”

“我也不是说单纯靠其情怀,我也希望书店能够盈利,我开书店也是希望能够赚钱,只是我经营不好……”

叶蓝秋道:“不会啊!你选的书很符合人文社科类读者的口味啊!”

王国林摇摇头:“我选书呢,或许有我自己的一套逻辑,但是,我自己开的书店是从没超过100个平方的……”

他脑子很清醒?

“我从没操盘过大型书店项目,这位先生你要是想做那种连锁书店的话……呃,你要是在选书上问我的看法,没问题,我可以提供点意见,这不存在什么收不收费的事……”

顿了顿,犹豫了下。

“但是啊,我说但是……”

“你要是投了很多钱去做,但做的跟外面马路边那种资本型的书城一样的话,我就建议你不要做了……”

“你要是觉得不舒服,可以当我没说,反正我态度就是这么个态度……”

洪康轻笑:“王掌柜倒是快人快语,确实是性情中人。”

“书店的本质就是卖书,文化情怀只能辅助赢利模式,没有赢利模式,情怀再浓亦是白搭。”

王国林这次笑得很开心,他觉得这人说的很有道理。

他想了想,道:“有人说这个时代节奏太快,看书的人变少了,其实读书人并不是没有,也不太少。”

“关键是书店怎么开,买卖怎么做,看书的人可以讲情怀,以情怀推动买书,但书店的经营者不能只用情怀来开店卖书”

“其实,我也关注过很多其他书店的生存模式,做的比较好的是南京的先锋书店搞的文旅模式,就是花费太大……”

叶蓝秋说道:“我觉得老王你现在的模式就不错,顾客群不做大众做小众。”

洪康说道:“王掌柜,我提几个点,你听听看。”

“首先,书店店址选在昙华林。”

叶蓝秋皱眉道:“昙华林?那里商业气息太浓了点吧?”

王国林目光一闪,道:“那刚好,书店的文化气息可以冲淡这种感觉,说明那里正需要一家书店不是吗?”

“但那种地段的房租……”

洪康笑道:“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在那儿刚好有一家商铺,不算大,也就两个店面,我不收你的租金,折算成股份比例就好,放心,你有绝对控股权,布置经营也全按照你的想法来。”

叶蓝秋不禁转头。

洪先生在这里有铺面?他是江城人?

面对这么优渥的条件,王国林不置可否的一笑:“然后呢?”

洪康道:“然后,我的建议是,选书更加小众一些,书籍以【思想、学术、人文】类为主,而一些入门的、常见的流行书籍都不要再选。”

那位画画的老人家不知何时在一边旁听,他道:“这掌柜的本来顾客就少,你这么一来,人不就更少了?!”

洪康不紧不慢道:“王掌柜开了十几年书店,应该也体会到,不能再只是进货、卖书了,一家好的书店应该跟它的读者共同进步,书店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王国林双手环臂,身体前倾。

这个人说的,也是他这段清仓闭店时间在思考的,他期待这个人能够说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王掌柜,你想以书籍为主体,不愿意搞那些资本型书店,那可以充分利用起你这十几年积累下来的出版方面的人脉……”

“除书籍之外,同时做内容生产与出版相关的事情——与国内知名出版品牌合作,搭建出版人、出版品牌、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平台……”

王国林眼睛顿时一亮。

这个点子很好,把他这段时间里脑子里那种模糊的东西,瞬间串联起来。

他的心情变好,身体也松弛下去。

他呵呵笑着:“我现在连你叫什么都不知道,你就告诉我这么好的点子,你就不怕我不答应你,然后直接自己干啊!”

洪康笑道:“有一些东西并不一定要得到,只要能够欣赏到就很好,当我欣赏的时候,那就是一种乐趣。”

这话的语气有点高高在上,但从洪康嘴里说出来,众人没感到丝毫异样。

……

离开阳光码头,洪康从内空间里拿出全部的现金,害怕不够,还拿出一部分黄金让叶蓝秋去兑换,买下昙华林的商铺,登记的是叶蓝秋的名字。

不错,先前洪康许诺王国林的时候,是空头支票。

可现在已经有了家商铺。

在钞能力开道下,手续办理的很快。

等叶蓝秋拿到产权证明,又找律师拟定好了合同,就差王国林的签字了。

这不到一天的时间,百草园的下一家店址已经确定,王国林在找人看了合同后,发现比先前口头说的更好宽松,便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之后的事情,洪康就没管了。

上一篇:龙医下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