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洪拳开始 第461章

作者:九窍八方

由于考试成绩优异,他被分配到了理想中的财务部做事,进去后又因为能力出众,踏实肯干,这一次又被分到了一小部分的调配工作,负责全部军队的军粮……中的配菜……里的黄豆~~~

黄豆虽微不足道,但是管中窥豹,要能够分到每位军卒头上,宁采臣粗粗一算,脑海里便闪过一个惊天数字。

“嘶~~!”

“供养这般庞大体量的战兵,简直是个无底洞……!”

“还好【太平军】不是完全脱产……”

宁采臣听说,在训练之余,【太平军】也要进行开荒屯田、畜牧种植。

而那些山门修士,这次更是惊骇无比。

他们有大半是第一次目睹玄国的强横军力,那几十万大军汇集起来的军煞之气,凶戾无比,隔着老远都叫他们心惊肉跳。

“我还以为这玄国也就是顶尖高手无匹,哪曾想还有如此难却之师?!!”

“这就是军队集众之力啊!~”

“十个二十个不过如此;数百人便不可小觑,已经能够造成麻烦了;数千人更是正面难敌;而这……可是数十万的甲士啊……!”

“谁人能挡~?!”

……

全员骑兵,【太平军】的行军速度自然不慢。

军队前头。

已经到了分岔路口。

孙庆之望向韩冰,目光里充满战意。

“韩帅,不如我们来打个赌,看谁先拿下一州之地?!”

韩冰面容平淡,眼神斜视一眼。

淡淡道:“没意义啊……”

这种仿佛胜券在握的语气,气的孙庆之反笑出声。

“哈~!”

“韩帅这是觉得自己赢定了?”

韩冰缓缓摇头。

“不……”

“我是意思是,这种赌局,无论如何都无法保证绝对的公平……”

“各州之地的面积、守军情况、地形地势……等等,都会有差异,而且……”

韩冰目光一凛,如电射向孙庆之。

“这是军国大事,关系到几十万将士的生死,岂能因意气之争而行什么打赌之事?!”

“你忘了出征前君上的命令了?!”

这番铿锵有力的话,直看得随行的白秋练异彩连连。

孙庆之也是意识到自己莽撞了,可是叫他跟韩冰认错,那是绝无可能!

嘴硬道:“当然没忘,速战速决,减少损失嘛……”

“我说打这个赌,不也是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嘛~!”

韩冰掏出【传声玉符】递过去。

淡然道:“在这里应该还联系得上建业那边,只要君上同意了,我没有二话。”

孙庆之没有接手,瞪着眼,可韩冰平淡依旧。

“行,算你厉害。”

韩冰淡笑一声,收回玉牌,率领大军往左,那是前往荆州的方向。

走了十几米后,韩冰的声音传来。

“其实,我是不想你在全军面前失了面子,哈哈哈……”

孙庆之切齿道:“嘁~!”

“还不是觉得赢定我了,这家伙的自傲脾性还是让人讨厌。”

他麾下一位将军问道:“孙帅,韩帅自傲吗?我就感觉他表情总是淡淡的,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孙庆之笑了一声:“这就是那家伙的自傲之处。”

“只是,人家是傲在脸上,他是傲在骨子里。”

他虽然心里佩服韩冰的战略,可是在其面前,嘴上是永远不会服的。

“走吧,去豫州。”

“驾~~!”

……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悬秋水太平刀。雷鸣甲冑乾坤静,风动旌旗日月高。

《太平宝卷·军争》

第555章 攻城×惜才

玄国的举国出兵,被天下人看在眼里。

或者说玄国根本没有做丝毫的掩饰,六路大军同时出发,朝着四方而动。

还在《新民文摘》上发了拨乱反正的檄文,邀请有志英豪和仁人义士,为重整乾坤,扫除不正……

和扬州接轨的府县内的一些人,得知消息后,胆战心惊。

也有许多百姓翘首以盼,满怀期待。

玄国成立两年,其内部运行的政策、制度自然传遍了附近的州府县,对于那些作恶多端的士绅官僚,那是抓的抓、杀的杀、抄家的抄家;而对于普罗百姓,是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前提是,要遵守玄国的法律。

有官员飞速准备求救奏报,传达应国朝廷上京城,可是这种书信的传播速度,又如何比得上【太平军】的行军速度呢!~

而且,应国的官员体系冗余糜烂,这些官吏士绅让他们欺压良善没问题,叫他们殉国以全忠义……

哎~!

水太凉了~~!

但在所有人都还没有开始表态的时候,就直接投诚……

不妥不妥,出头的椽子先烂,还是先看看,先看看……!

“轰隆!”

惊天巨响,大地传来轰轰震动。

在他们还没有商量好对策,孙庆之已经斩破了城门,八万人马,恍如滔滔洪流涌进了城关。

“喊话!”

随着孙庆之的命令,一名膀大腰粗的将军运足罡气于咽喉,猛然出声,仿佛虎啸山野。

“太平军下,降者不杀!”

声波远远传出,突如其来的暴喝声吓得某些人心跳骤然一停。

而后,

万人军卒齐齐大吼。

“太平军下,降者不杀……!”

山呼海啸般的吼声掀起了滚滚音波,震动的大气颤动,大量房屋的窗户纸被吼破。

凶烈的军煞之气冲天而起,浓厚的炽烈气势把城里的某些鬼蜮小人吓得脸色一白。

“他们来了……!”

“现在投降还来得及吗?我听说投降输一半……”

越是富贵权势者,越是惜命,因为他们牵绊更多,能够审时度势,果断舍弃一切的极为稀少,故而,像原先的金华知府那样的确实是个“人才”。

攻破城关,孙庆之平静如初,并无多少喜色。

八万武道高手组成的大军,加上军气大阵联结,实力更是倍增,攻城拔寨几乎毫无阻碍。

如果这样他都攻不下来,那就愧对君上这十多年不计资源的培养了。

打下一县之地,孙庆之麾下无一死伤,接着就是熟悉的封存档案文书,派麾下将军去肃清动乱、安抚民心。

经过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攻势,不到一日,便荡清了欲要乘机作恶的地痞流氓,这些人的下场,自然是投到大基建里面去。

掏出【传声玉符】,联络了尚书台派来的人,移交档案文书后,孙庆之笑了。

“这些琐事,终于不用我来管了。”

在经过两年的培养,大玄有了足够多的行政人才,不用如同最开始那会儿,实行军事管制。

军部的人自然是回归到他们最擅长的战斗之事。

……

半个月,孙庆之率军连克一十三城。

议事大堂。

“地图。”

一声令下,随行亲卫展开豫州的地形地势图,众将围观。

孙庆之手指一点。

“下一站,荥阳。”

荥阳的府城,守军力量不是县城可比,而且守将亦是有才干之人。

守将名为衣青莲,名字柔弱,可性子刚毅。

他们已经接到【太平军】的人连克一十三城,上下一片惊恐,甚至逃兵者亦不在少数,若非衣青莲果断斩杀了三十多人,怕是会不战而溃。

荥阳知府是文人,却也略微知兵。

而且其竟然没有弃城而逃,反而与衣青莲联合组起了一道防线。

只是,其并不乐观。

荥阳知府忧道:“贼之前锋必是轻锐,与战若捷,不足为功,如其不利,沮我军势,兵法所谓以逸待劳,不如勿击。”

衣青莲看了荥阳知府一眼,对他能够坚守于此,心中刮目相看,又望了望身边的同袍。

轻轻道:“贼人远来,皆已疲倦,去我既远,必不见疑,及其未集,须挫其气,出其不意,必无不败之理。且闻虏所据营,林木甚盛,必不夜出。诸君若疑惑,青莲请独取之。”

语调温和,听了让人很舒心,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尤其的刺耳。

虽然,荥阳知府以往并不太喜欢衣青莲,觉得此人脾性太直接太硬。

但在战场之上就是战友。

何况,身后便是荥阳一城的百姓。

虽然《新民文摘》上说的【太平军】如何如何好,可是二人只当是对方在自吹自擂,从古到今的叛军,哪有良善的?!

可是,【太平军】的战绩是实打实的,攻城拔寨的速度之快,闻所未闻!

荥阳知府觉得衣青莲这是打肿脸充胖子,但也不会让自己的同僚自寻死路。

即便要死,自己也会在所有人之前,正如三十多年前,他刚到荥阳的那个夜晚一般。

这就是他的为官之道,做人之本!

荥阳知府一叹:“也罢!最多就是一死,老夫牧守荥阳三十年,今日能够与之共存亡,也算是有始有终。”

衣青莲慷慨激昂道:“府尊大人何须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大家都是一个脑袋两条胳膊,脑袋掉了都会死,谁还能例外不成?!”

沉默,依旧沉默!

众人保持这个状态已经快一炷香了。

上一篇:龙医下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