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洪拳开始 第447章

作者:九窍八方

洪康的神道法身转瞬便来到九天之上,一指点在虚空,刹那间,虚空犹如水面一般荡开圈圈縠纹,伸向那极远之处,洪康闭目,细细感应。

“三个……九个……十七个……”

“……二十四处……!”

“区区这周围数百里左右的地界,就有这么多残留小空间?!”

洪康微微咋舌。

闪身来到最近的一个小空间,刚刚进入,便听到“啵”的如气泡般的破裂声,洪康面色一僵。

他没想到这方小空间已经这般脆弱,根本承受不了自己的体量,一时没注意探查就直接进来了。

无奈,身影再闪,这一次,洪康先感应了一番小空间的强度,确定不会立刻崩塌后才打开空间通道进入。

内部是一座残破的塔,神光暗淡晦涩。

洪康回想起自己当初第一次进入这种小空间的时候,因为错误操作引得小空间崩灭,于是,他又退了出来。

神魂如无形的触手探出,以神力拨动空间规则之力,牵引着这一方小空间的周边,使之朝着自己开辟的第一层小洞天偏移。

“啵~~~”

一声似有似无的声响下,第一层小洞天顿时轻微的摇晃荡漾起来。

就像是一颗小气泡融进了大气泡,洪康能够感应到这第一层小洞天的空间似乎更加坚固广阔了一分。

而那方残缺的石塔,在维持的小空间消融后,就孤零零的飘荡在第一层小洞天内,见其暗淡晦涩,神光无踪,洪康蓦地想到,能不能修复这些残缺的神器?!

想到便做,洪康调集了一丝神力,隔空输入这方残塔。

顿时,如同干涸的河床久旱逢甘霖。

残塔发出弱不可见的光晕。

很弱、很浅,近似于无。

若非这第一层小洞天是由洪康开辟,连他都差点没注意到残塔的变化。

洪康目光一亮。

“真的可以修复!~”

“也对,这些本就是以神力祭炼过的神器……”

确定自己想法可以后,洪康就没再继续输入神力,而是把残塔搁置第一层小洞天的一隅,等将来神力充沛不缺,再行此事。

一回生二回熟,有了一次成功融合小空间的经历,接下来,洪康把剩下的二十二处小空间全都照此处理了。

感应着第一层小洞天强化不少的空间稳固性,甚至有部分空间之力溢散到了第二层,洪康喃喃自语。

“由虚化实,神明所成……”

“便叫‘虚神界’吧!~”

洪康本想取为“乾坤界”、“大玄天”之类高妙之称,可最终还是选择换个名字。

既然“虚神界”已成,如此空荡荡的未免没有人气儿,洪康自然想要如同在上一方世界那般捣鼓个“镜天”出来。

而且,他的搭建神力平台计划已经基本完成个框架,之后慢慢填充就好,那如何联通精神网络,又成了新问题摆在洪康面前。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感应并可以运用自己的精神力量的!~

……

或许是时来天地皆同力,洪康自己的本体和神道法身的修行都在稳步向前,其他人的实力也没有停住。

麾下扬州,方方面面都欣欣向荣,一派生机。

军备方面,新兵已经完成了半年的集训,全都正式踏入了“炼体”层次的中等阶段,虽然仅仅是武道第一境,可这是足足五十万的数量啊!……

当然,消耗的物资亦是巨大的。

好在“炼体”层次,只需要不断地吃就好,还无需进补宝药。

妖鬼之流的统辖管理亦是初见成效。

陶醉依旧是白袍素带,腰插竹笛,只是,之前的温润潇洒,如今,也带上了几分肃杀冷冽之气,和微弱的上位者生杀予夺的气概,可见,收服妖类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少不了厮杀。

但,只是半年多的光景,如今的他,更带着些许清寒料峭之风度。

至于雪千寻这边反而轻松不少。

滞留阳间的鬼怪相对于妖怪的数目来说,终究是要少的多。

毕竟,阳间的环境对于鬼物来说,实在是太不友好,由于存在本质之异,鬼物一旦被阳光照到,便是直接烟消云散的下场。

若是实力强大一些还好说,可以及时躲避,可终究不如阴世地府。

故而,滞留阳间的鬼物大多实力普普通通,稍微强大一些的,都会选择进入阴世地府生活。

而凭借一手“皓月神光”和一记“月金轮”的雪千寻,自然是稳稳地坐住了她的鬼部首座之位。

其间,也不是没有隔壁州府的人过来一探虚实,但都被【太平军】给打了回去。

洪康可没什么“远交近攻”的想法,以【太平道】的整体硬实力,足以横推南方六州之地,现在只是在积攒软实力的时候。

但就算如此,洪康也不想跟那些人虚与委蛇。

如此各方按部做事,终于过去了一年。

诸葛卧龙来找洪康。

“主公伟略,仁加东南,柔服以德,明并日月,无幽不烛,名慑天下,万民信服。”

“愿主公以天下万民为重,择日开国建制,以正人心!”

……

洞同天地,混沌为朴,造分阴阳,万物未生,神人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

《谈天》

第539章 “今日,玄国立!”

臣下劝进,作为主公,理论上应该要完成“三辞三让”的惯例,哪怕是表演成分,毕竟这是做给天下人看的。

然而,洪康却不搞这些虚头巴脑的所谓“传统”,直接应下,同时召集麾下众文武,商讨国号之事。

有人说道:“主公龙蟠扬州,坐断东南,不如以‘吴’为国号。”

另外有人附和:“吴越之地?大吴~?也不是不可以……”

“此言大谬也!”

有人极力反对。

“按照这位同僚所言,那为何不以‘越’为号?!”

“但这不是臣反对的理由,若是以‘吴’为国号,不利主公问鼎天下。”

“此前亦有吴国,不过偏安一隅者而已……”

诸葛卧龙赞同这个说法。

“主公,若是以‘吴’为国号,固然可以赢得东南百姓的拥戴,可是这种带有地域性的国号,确实太具有针对性,恐被有心人利用。”

洪康自然明白这种道理。

地域性的歧视自古有之。

而他并不需要这种地域性带来的政治资产。

他行大道,修天道,扶人道,堂堂正正,携带煌煌大势。

“《彖辞》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不如以‘乾’为名?!”

这个提议一出,众人眼睛一亮。

“大乾?大乾?……”

有人在不断的重复嘀咕。

这个“乾”字,倒是没有了地域性歧视。

而且,乾为首,坤为腹,乾卦是代表宇宙万有的根源、功能、生命的功能,宇宙万有都是它创造的。

同时,其第二个观念是“乃统天”,乾卦包括了天体,整个的宇宙都在乾的范围以内,乾统率了天地宇宙,这在侧面象征了他们必将成为天下正统。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

这不有人就说了:“那么,为何不用‘明’字呢?”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日月为明,光照寰宇,无央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常大明……”

但此人的话没说完,就有人跳了出来大骂。

“住口!!”

“主公,此人胡言乱语,意图挑起尊者嫌隙,臣请治罪之。”

那人一听,初始还不明吧怎么回事,稍微一思索后,刹那间,冷汗津津,他知道自己犯了大忌。

他提出这个建议,一部分原因的确是因为不喜欢“大乾”这个称呼,更重要的是他看不太惯提出“大乾”名号的那个人。

但是,他忘了,在【太平道】内,可是有一位“明尊”居住在【大明宫】的,他在主公面前公然提议以“大明”为号,岂不是显得他有二心~?!

一念至此,他立刻惶恐请罪。

“主公,臣敢起誓,臣下绝无此意!我……”

洪康浅笑着打断了他。

“我明白李侍郎的心意,李侍郎无需多忧。”

祥和安宁的气场展开,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使得众人心境都变得平和许多。

无他,这种“商定国号”的大事,由不得众人不争。

不仅可以大大的增强自己在主公心中的地位,还能够实名于史册,流传于世,岂不美哉~!

这种事情,都无需洪康以精神感应众人情绪,因为,众文武把这些都写在了脸上。

不过。

一来,洪康不需要考虑什么政权合法性;二来,那种天命轮转、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之类的“天命说”他也不感冒。

他在【太平道】推行的理念一向都是革天应命、人定胜天这种。

“玄。”

“就以‘大玄’为名。”

洪康直接给定下了国号。

话音一落,就有人大声叫好。

“好~!主公此言甚妙!”

“所谓的‘玄’者,幽远也。天玄地黄,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

“玄象者,天象也……!”

然后就是一大截的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从上古鸾文,到近古经典,从历史意义,道人文影响,由浅到深的分析了洪康这个“玄”字的好处。

众文武望着他依旧口若悬河的官吏,神情各异,有人鄙夷,有人佩服,有人默然……

诸葛卧龙一听这个声音,心底微微摇头:“此人谄谀媚上,死性不改!”

这人就是原来的金华知府。

说来此人也有魄力,在认清到双方实力差距后,当初带着孙庆之第一个抄的就是自己家里,直把孙庆之看的一愣一愣的。

然后,凭借自己在财务税收方面的专业能力,协助【太平道】做了不少实事,就这么,一路混了进来。

洪康知晓后,对诸葛卧龙吩咐道:

“此人若是能力足够,而且遵守我们的法令,不要因为之前的事情专门针对。”

说起来,诸葛卧龙和此人也不是没打过交道。

比如,起兵前的打点之事。

上一篇:龙医下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