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洪拳开始 第242章

作者:九窍八方

于是,密宗千年收藏,对洪康大开门户。

什么一百年的雪莲花、两百年的何首乌、三百年的灵芝草、四百年的冬虫夏草等等等等……

藏麝香、藏红花、红景天、藏菌陈等平常按斤两计算的珍贵药材,现在都是一包一包的送到大雪山……

壕气!!

简直是壕无人性!!!!

庞青羊虽然专修剑道,但也不是不识货之人。

她啧啧道:“密宗不愧是传承千年的大派!!”

“我们这些年经营【黑水楼】虽然积攒了些家底,可想要为大哥你搜罗到这些宝药,那是远远不足啦!!”

洪康笑着轻点她的脑门。

“眼馋啦!”

“放心,大哥怎么会忘了你呢!”

“我调配好药膳时,你到时候也喝上一点,对你内功提升有益。但不能过量,不然你真气一下子增长太多,无法做到如臂使指。”

庞青羊嘴角带笑,声音清脆:“谢谢大哥!”

在隆钦巴“壕无人性”的支持下,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洪康就感觉到自己体内真气充盈,有种饱和感。

这得益于开辟了一颗穴窍后,炼精化气的速度都快了不少!!

“就算现在!”

洪康有种感觉,这一次,一定会成功。

这一次的穴窍位置在“脐轮”附近,洪康内视己身,才找到这颗穴窍,它是在命门下一寸。

说是一寸,其实虚指。

因为每个人的身材体量都不一样,洪康花了两天时间,才确定了其所在。

真气、气息、精神力量、武道意志,各种力量统合下,如同一把电钻,硬生生的钻开了铁门。

“轰隆隆~~!!”

虚空之中仿佛响起了霹雳雷音,震天动地。

“尾闾窍,开!!”洪康心中震吼。

如潮水般的能量霎时间喷涌而出。

一回生二回熟。

驾驭者这股能量,洪康的精神意志始终不敢放松,待到许久后,这股能量缓和下来,才放松心神。

接着,洪康才来细细感受自身的变化。

“咦?!”

洪康立刻就发现了这股能量带来的不同。

“这股能量的特性和上次的……似乎不大一样?!”

他的生命力这一次并没有得到提升,或许有,只是太稀少,变化不大。

但是他的气血在体内奔腾如潮,滚滚而流。

仿佛得到了什么神秘物质的滋养,洪康不仅气血量长了两成,在他的内视视角下,气血颜色变得愈发鲜红。

红的晶莹!红的纯粹!!

一颗颗血珠如同红钻,蕴藏着惊人的能量。

洪康只感觉身体传来无穷的精力和耐力,他感觉自己现在可以狂奔一天一夜都不会叫累。

……

经堂。

隆钦巴感应到洪康那儿的异变。

他精神一感应,眼皮顿时一睁。

眼中有骇异,有不可思议,还有几分惊喜。

“顶上三尺,血色烟柱!?”

“这是记载中……气血蜕变,精气生烟!!!”

第297章 南张北孔

翌日。

“顶上三尺,血色烟柱!?”

“气血蜕变,精气生烟!?”

洪康在听到隆钦巴说的话后,大致能明白这意思。

但他自己看不到,于是,心念一动,气血滚滚,奔涌如龙。

“大师,现在有没有?”

隆钦巴闭目感应,颔首道:“精气如烟,直欲冲霄!”

接着,洪康平复气血,内敛成圆。

“大师,现在呢?”

“血色烟柱消失,但洪居士体内如大火炉。”

这么一来,洪康对自己情况有所了解。

气血暴增,一时间还无法做到之前那般处处成圆。

眼神一动,洪康想到了什么。

“大师,你既然能认出这是‘精气生烟’的异象,莫非是有前人把这《龙象般若真经》练到过这种境界?!”

“或者就是那位开创者??”

隆钦巴合十道:“非也!在洪居士练成前,老衲也以为记载里的只是传言。”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的胞弟李元霸,面如病鬼,骨瘦如柴,但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力。有擅长望气的佛道之士,曾言其精气成烟于顶上九尺。”

“如今看到洪居士,才知记载恐怕非虚。”

洪康心中一动。

若关于李元霸的记载属实,那其力量肯定还在自己之上。

就是不知道是天生此神力,还是靠修行成就的?!

洪康赞道:“贵教真是源远流长,记载广博啊!”

“阿弥陀佛~!”

隆钦巴谦虚道:“洪居士过奖了。如论源远流长,中原南张北孔才是真正的千年不易!!”

“哈哈哈……那毕竟是文宗道脉……”

洪康的话语忽然一滞。

他眼神陡然紧缩,就如同被一道惊雷劈中。

心中如浪头翻涌,暗道:“南张北孔……!我竟忽略了他们……!”

南张北孔,分别是指“曲阜孔家”和“龙虎山天师府”。

洪康之前的目光一直放在五岳剑派、日月教、少林、武当等等武林大派上。

却忽略了这两头大龙!

谁叫这两者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一儒一道,其影响力全在文教和道家这种偏思想和精神的地方。

可是,这不是普通历史世界,能传承千年的两家,洪康不信他们仅仅是作为吉祥物存在。

皇朝数百年就要更迭,这两家要是没点实力,怎么可能在那些动荡之世保全自身?!

此刻,洪康的目标又多了两家。

千年不易的家族,就算中间有过起起落落,但是其典籍记载,定然不是普通的武林门派可比!!

刚好可以让洪康探寻一番这方世界武道的千年变化。

至于,对方不同意外人来看私藏的典籍。

洪康相信,自己能跟他们把道理讲通的,自己最擅长和人讲道理了。

习武练功为了什么,不就是在和别人讲道理的时候,希望对方好好听讲嘛!

“南张北孔,千年不易啊……!!”

……

又过了两个多月。

洪康和隆钦巴相对而坐。

庞青羊和小扎巴分别在两人身旁坐着。

桌上用小火煮着的是酥油茶,是藏地百姓的特有饮品。

隆钦巴说道:“前些日子是‘滚芒嘉’,弟子们送来了一批茶,来尝尝。”

洪康问道:“这‘滚芒嘉’是……?”

隆钦巴解释道:“藏区的各大寺院每年都有一定的收茶节日,那时,信徒们纷纷拿着砖茶到寺院为我们滚茶,发放布施。”

“原来如此。”

酥油茶洪康并不陌生,前几世都有尝过,但是庞青羊却是头回尝试。

小扎巴先用茶壶烧水,待水煮沸后,再把紧压茶捣碎,放人沸水中煮。

约两刻钟左右,待茶汁浸出后,滤去茶叶,把茶汁装进圆柱形的酥油茶桶内,同时加人适量的酥油。

接着,小扎巴加人事先准备好的一个罐子,里面是炒熟、捣碎的核桃仁、花生米、芝麻粉、松子仁等。

然后,在庞青羊微微抽搐的眼角中,又加了少量的食盐、鸡蛋等,接着,盖上酥油茶筒,用力地拉动筒内的拉杆,有节奏地上下捣打。

隆钦巴说道:“这是为了让酥油、茶、作料三者混为一体。”

庞青羊讪讪道:“这跟中原的饮茶方式很不一样。”

洪康笑道:“青羊,这你就不知道了吧!现在虽然是流行泡茶,可唐宋时期,他们盛行的是煮茶,跟这个步骤有点相似。”

“煮茶?”

不怪庞青羊不知道,除非喜欢,不然谁会特意去了解“茶”的历史呢?!

洪康说道:“对,把茶叶碾成碎末,制成茶团,饮用时把茶捣碎,加入葱、姜、桔子皮、薄荷、枣和盐等调料一起煎煮。”

庞青羊听着洪康的话,再看看小扎巴的动作流程,“一副我明白了”地点点头。

一会儿后,小扎巴给几人满上了酥油茶。

那金黄色的茶汤上漂浮着点点细末,庞青羊琼鼻一挺,用力一嗅,一种浓郁的香气冲进了她的鼻腔。

“嗯?还有股淡淡的奶香!”

“那是酥油的香气。是将牛奶或羊奶煮沸,搅拌冷却后,凝结在表面的一层脂肪。”

洪康端起茶碗喝了一小口。

感受着小腹升起来的暖意,道:“咸里透香,甘中有甜,还是这么味美气香啊!”

隆钦巴道:“哦?洪居士以前喝过?”

洪康点点头。

接着,洪康递过去一本册子。

“大师,这是洪某修行《龙象般若真经》第十一重和第十二重的一点心得体会,请大师收好。”

隆钦巴脸色一正,双手接过。

他轻轻抚摸着书皮,心情略微激荡。

上一篇:龙医下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