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洪拳开始 第239章

作者:九窍八方

在花了大半天的时候,他终于把全本的《龙象般若真经》看完了。

洪康闭目凝思,推敲其中精奥。

在看完了整本的《龙象般若真经》后,洪康推翻了之前自己对其的认知。

“这岂是简单的炼体武学可以形容?!”

洪康先前认知,修炼所谓的《龙象般若功》,可以成就【十三龙十三象】之大力,那么应该会让自己有所启悟。

可他发现自己还是小瞧了这门神功。

洪康惊叹道:“这最后三层竟然涉及到‘炼神入窍’的法门!!”

“我的‘体’之一项,终于可继续突破了!!”

先前,洪康就推断并验证自己下一步是“练窍”修行,可以由于缺少具体法门参考,他迟迟没有方向。

从无到有,自创法门本就是困难重重。

但若是有参考,举一反三则要轻松许多。

而且,按照之前洪康认知中的《龙象般若功》,其实叫做《龙象功》更加合适。

何谓“龙象”?

水行中龙力大,陆行中象力大。

在佛经中,“龙象”代指“大伟力”、“大武功”。

而“般若”呢?

在佛教里意为“终极智慧”,“辨识智慧”,指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智慧。

所以,真正的《龙象般若真经》,不仅是修肉身大力,亦是开发精神智慧。

若只是只练修炼“龙象”部分,那么所耗的时间颇长。

第一层功夫十分浅易,纵是下愚之人,只要得到传授,【一二年】中即能练就;第二层比第一层加深一倍,需时【三四年】;第三层又比第二层加深一倍,需时【七八年】……

如此成倍递增,越往后便越难进展。

只是人寿有限,密宗中的高僧修士,想要在天年终了之前练到第七层、第八层,便非得躁进不可,可这一来,往往陷入了欲速不达的大危境。

所以,密宗有高僧终究智慧,创出了“般若”法门——《大摊尸法》。

隆钦巴说道:“这是天竺古瑜伽,密宗断灭生死法,以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的‘大圆满法’中组合的东西。”

“顾名思义,这《大摊尸法》就得让自己像一具尸体,精髓就是‘用死人之躯活出真正的你’。”

隆钦巴以一种悠长舒缓的语调说着:“你摊在那里,表相为死尸,可是你的觉知却在,你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去品味一下你【那时】的各种觉受,无论是肉身的,还是精神的,你就躺那里这么品味‘享受’着你的所有。”

庞青羊插嘴问道:“那如果睡着了呢?”

隆钦巴咧嘴一笑,露出四十颗牙齿。

他道:“假如睡着了,也无妨,睡着就让他睡着吧,美美地睡个觉,其实真的很不错的。”

庞青羊不理解。

这种也是修行之法吗?

哪有修的睡着都可以的?!

洪康开解道:“青羊,你现在暂时不必想这些,只管精修剑道即可。”

洪康看了这《大摊尸法》的修行法,便知其是最为独特的一种法门。

说它独特,是因为该法门看似有为,实乃是准无为之法,所以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大摊尸法》是洪康见过的精神法门里唯一没有【心流】的法门。

不像洪康所学的《洗髓经》,由浅入深,一步步使精神纯化蜕变。

这门《大摊尸法》,虽然简单易学易上手,但它要求不意守,不观想,不观呼吸,不观照念头或思想,不祈祷和听音看光……

总之别去做需要专注凝神,需要觉知力的事,故而,极易在摊尸中睡着。

……

因此。

真正的《龙象般若真经》,是力量和精神双修的大法!

为什么只流传出去前六重法门,因为能够把前六重修习完的,要么是根骨资质极为出众,靠着苦练而成;要么是武学奇才,悟性过人。

但到了第七重开始,这《龙象般若真经》的修行难度陡然拔高。

这个时候,若是《大摊尸法》还没有入门,那么修行起来奇慢无比。

就算是根骨资质百年一遇,但到了破关第十重的时候,精神驾驭不了自身的力量,容易遭到反噬。

隆钦巴语气深沉,道:“北宋年间,藏地曾有一位高僧天赋异禀,一路破关练到了第十重,自觉无人可比。”

“可他并没有修行《大摊尸法》,没有‘般若’智慧,在继续勇猛精进,练到第十一重时,心魔骤起,无法自制,终于狂舞七日七夜,自终绝脉而死。”

洪康眼神一凝:“第十一重??”

这《龙象般若真经》第十一重正好是开始涉及到“练窍”之秘,不曾想竟然有如此凶险的前科!

庞青羊担忧的看过来:“大哥……”

她想劝一劝洪康,可不知道从何说起。

洪康看向隆钦巴,问道:“大师,你目前练到了第几重?”

隆钦巴说道:“壮年的时候,曾练到第九重,现在嘛,虽然境界还在,但是气血大幅度下降,不如当年啦……”

即使这么说,可隆钦巴脸上并无可惜之意。

到了他这个年岁,世俗里的绝大多事,都已经看开了,

随心所欲不逾矩,说的就是他。

他可以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拉洪康进入精神世界;也能把秘传的《龙象般若真经》拿给洪康阅览,完全不在乎秘法外传什么的。

洪康说道:“大师,你觉得以我的精神境界,是否能驾驭第十一重的龙象大力?!”

隆钦巴不答,只是唱了声佛号。

“阿弥陀佛~!”

……

第293章 开窍!!

洪康对着《龙象般若真经》上的记载,开始上手修行。

以他如今的精神境界和超过六千斤的肉身大力,高屋建瓴下,修行起来神速无比。

两刻钟不到,就修行到了第三重;

第四重、第五重、第六重也是迅速修成,至此,花了才不到一个时辰。

若是让那些密宗曾经花了十几年才修到第六重的僧人知道,怕是会惊呼“龙象菩萨”下凡!

接下来的四重内容,是密宗特色的“三脉七轮”修行法,类似于中原的“奇经八脉”之说。

本来这四重需要积攒的气血量磅礴无比,就算是天赋异禀者,也要几十年的苦修;更何况还得打磨身躯!

可洪康精神“见神”,冲关起来马不停蹄、高歌猛进。

最后,在今天日落之前,洪康就完成了前十重的修行。

前十重修行完,对洪康的实力并没有本质上的提升,可洪康能感觉到,自身的气血,变得更凝练了几分,透着一种晶莹沉重之感。

已经修行一天,虽然精神并无疲惫,但终归是不在完缺之状态,洪康决定明日再进行冲关。

……

经堂。

隆钦巴拿着一本墨迹还很新的书册在翻阅,书册上《雷音桩》三个字,在烛火照射下赫然呈现。

洪康自不是强取豪夺之人,学习、交流才是他的首选。

隆钦巴对前面的【易骨】、【易筋】部分,神情淡淡,就算是【易髓】内容,也只是让他老眼一亮,但还谈不上震惊。

他心中略有欢喜,道:“这想法别出机杼,隐隐却自成一路体系,难不成是洪居士自己创立的?!”

不是隆钦巴不信,按照武学的发展,从无到有到成为一套完善的体系,不得是无数人前仆后继的钻研!?

一代人或许可以提出理论框架,但要把方方面面完善,那就不是一人之功了!

不过,那些隆钦巴都不是很在乎,真正让他在意的是,这【易髓】的部分内容,完全可以促进《龙象般若真经》的修行速度。

“而且——”

隆钦巴那佝偻的身躯里,忽然开始响起“嗡嗡”之声。

犹如闷雷滚滚。

隆钦巴竟然在一瞬间就能够进行“雷音易髓”!!

大约有响了小半会儿,隆钦巴才长出一口气。

“呼~~!”

以隆钦巴的精神境界,本早已寒暑不侵。

可这么一会儿,他的脑门上竟然冒出了丝丝热汗。

“可惜,对老衲来说,效果有限。”

“无法彻底换血蜕变,最多延寿几年罢了!”

不是《雷音桩》法门不好,而是隆钦巴实在是太过老迈,他本人已经一百一十多岁,身体机能严重衰败退化。

就算他精神境界高妙,可以洞悉天时,可还是无法抵抗生老病死的自然天理,按照隆钦巴的推断,这门【雷音桩】最多让他激发骨髓的部分机能,无法让他彻底易髓换血。

“终究是……”

“时也……命也……”

……

第二天。

洪康正准备找一处静室开始冲击《龙象般若真经》的第十一重。

但是庞青羊找了过来。

“大哥,你要突破我不拦你,可我想说,我们能不能回家去再突破?”

“这里毕竟是别人的地盘,而且你跟那个老喇嘛之前见面还弄得不是很愉快,我怕他会在你突破的时候搞鬼。”

“回家的话,至少有兄弟姐妹在,可以更好的护法。”

洪康知道庞青羊的担忧有道理,可她不理解心灵精神到了洪康这个境界后,对福祸安危都有特殊的感应。

更何况他亲自和隆钦巴进行过精神交锋。

言语可以骗人,神情姿态能够伪装,但精神情绪却是无法欺瞒。

不过,庞青羊连“剑意”都还没凝聚,洪康哪怕说的再妙,她也体会不到这个境界的奥妙。

“放心吧!隆钦巴他不会的。”

“据记载,这第十一重自从被创出来,就没有修炼成功的前例,我猜测,他们自己可能都怀疑过后三重是否创造者幻想臆言?!”

“我现在上手修行,他正好可以观摩其功法的真实性。”

“我猜,他巴不得我修行成功,这样才说明,这后三重功法确实可行。”

劝走庞青羊后,洪康静心凝神,调整着自身状态。

《混元一气功》默默运转,真气随着心念,运行于全身经脉;同时洪康心意一颤,周身气血的奔涌亦是清楚的呈现其精神观照之下。

两股力量在洪康控制下,运行速度逐渐一致,并朝着“海底轮”的位置冲去。

“海底轮”,在两阴之处,这是密宗的称法。

按照密宗古瑜伽的理论,此处潜藏着巨大超强的生灵能量。

这股生命能量就像是一条盘缠着的“睡蛇”,安静拙定,但是一旦这条“睡蛇”清醒动起来,那将势不可挡,人体潜能得以开发!!

之前在进行“三脉七轮”的修行时,已经初步激发其能力。

但是并没有把其潜藏着的巨大能量,真正的释放出来。

上一篇:龙医下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