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洪拳开始 第233章

作者:九窍八方

刚才,他被风清扬一连直刺七剑,现在占了上风,当然要还回去!

到了第六刀再下来时,风清扬只觉全身都为洪康刀上劲力所胁,奋力举剑硬架。

“第七刀!!”

刀如冷月下坠,携带大势。

“铮”的一声巨响,刀剑相交。

“崩咔咔……!”

刀断。

剑碎。

第285章 独孤剑理

上午那场刀剑对决,最后落个两人兵刃尽毁的结果,也算是平手吧!

岳不群、宁中则两人的震惊就不说了,在洪康下山的时候,风清扬说了一句话。

“真是没见过你这样的人!剑术刀法都练到了一种极限!”

“老夫现在好奇的是,你到底是以哪种兵刃为主?”

洪康当时说道:“哪种好用,便用哪种!”

风清扬摇摇头道:“人寿有限,岂能面面俱到?洪兄弟,老夫劝你一句,武道之路,还是得至精至纯。”

风清扬觉得洪康是仗着自己天资超人,各种武功俯仰皆拾,才会这般说话。

他忍不住提点了一句。

这几天交流下来,风清扬心中对洪康的印象一变再变。

再怎么说,洪康都是【嵩山派】灭门之人,一开始风清扬认定其是左道之人。

可真正交流之后,风清扬发现,这洪康见多识广,博闻强识,气度非凡,对武功更是不尊古薄今,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理解。

洪康知道风清扬的好意,谢过其指教。

风清扬的劝说,洪康亦是认同其“精纯”之言。

洪康自然清楚,自己在“术”之武学方面,历经数个世界,涉猎颇杂。

所以,他才要与风清扬论剑。

《独孤九剑》破尽世间各家技法武学,是洪康验证自身“术”之武学最佳的磨刀石。

风清扬沉浸《独孤九剑》数十载,洪康要做的便是借其之手,不断剔除自身“术”之武学中冗余的地方,只留下最精华之物!!

这可比洪康独自一人苦思冥想高效的多。

……

第三日。

洪康手持丈二长枪与风清扬相斗。

他的枪,有虚实,有奇正。进其锐,退其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

“金猫扑鼠,鹞子扑鹌鹑,燕子夺窝,凤凰单展翅……”

“倒打紫金冠,翻枪按枪,双龙入洞……”

而且,洪康的枪法还兼揉了棍法棒术,枪棍合一,以力度见长的大封大劈和猛崩硬扎,刚柔兼施,劲力饱满、步活身灵、枪路纵横、变化多端。

就洪康展现出来的枪棒武术,一般人没有二三十年的苦功,岂有这等造诣?!

观战的三人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就连庞青羊都不例外。

她见到洪康长枪回撤时迅疾如风,稳重而大气。

心道:“大哥竟然还会这般枪法?!没见大哥练过啊!?”

风清扬依然是一柄长剑,剑光嚯嚯。

他这次用的是专门针对枪戟矛棍这种长兵刃的【破枪式】。

枪如游龙,剑似飞凤。

寒星点点,冷光赫赫。

洪康挑起一块半个脑袋大小的石头,枪尖一砸,气劲涌入。

“砰!咔唰……”

石头立时崩碎成点点碎石子,呼啸着如雨点射向风清扬。

风清扬听风辩位,长剑一抖。

唰!唰!唰!唰!

【破箭式】!

那些碎石顿时被其剑上气劲点飞,倒射回洪康一方。

洪康手里丈二长枪顿时舞成了一团残影。

搅动空气,气劲如刃。

“噼里啪啦~~”

……

紧接着几日。

那些兵器架子上的各种兵刃,都被洪康拿来和风清扬论剑。

大戟、三尖两刃刀、峨眉刺、三节棍、链子枪……

这些兵刃武术,相对于刀剑之术,洪康练得就不多了,虽然在他手中依然发挥不俗的威力,可跟洪康的刀法剑术,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被风清扬以《独孤九剑》剩下的几门剑诀,花了点时间就破去了。

洪康也没花心思去精研这些兵刃武术,他的目的只是为了见识下剩下的独孤剑法。

虽然,被破解了这些兵刃武术,但洪康一点都不在意。

在这过程中,他一直在精神世界里的“古镜台”复盘他和风清扬的交手拆招,对于《独孤九剑》的剑理奥妙,也有了几分认识。

他之前只清楚,这《独孤九剑》是独孤求败创出的针对各门各派武学,专司如何破招的剑法,最终是朝着“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发展,但是具体剑理是如何,洪康还真的不很清楚。

他觉得,风清扬也未必会告诉他。

这个世界的武者将自身的绝技看得都挺牢的,不似前几个世界,因为枪炮兴起,各家门派不那么敝帚自珍,开始追求开放交流。

洪康经过和风清扬的交手,把自己放在风清扬的视角,推断出了《独孤九剑》的部分剑理。

风清扬在攻击自己的时候,不拘泥于固定招式,随机应变、以最简单、最直接、最精准巧妙的剑法来击向自己招法中的破绽。

有时候同样的一招,他却能用出不一样的意味。

这已经是“无招”境界!

自己当初在达到“化劲”后,也是任何拳脚功夫,也是信手拈来,不固定在【洪拳】的拳架套路里。

只是,在面对强敌时,还是得有一锤定音的杀招。

而且,自己那种属于在功力境界达到一定程度后,习千拳而归一路,在某一时刻,神而花开结果,明之,自然而然。

而这门《独孤九剑》,应该是把人能做的动作,全部拆解,透过分析对手的姿势,他能做的动作有哪些?对手肢体哪个部位、哪条肌肉有动作徵兆,推算他下一步只可能是什么招式?

若习剑者真的能做到这些,便差不多拥有了“料敌机先”的能力。

但知道对手动作之后,在时机战斗厮杀中,又要怎么处理应对呢?

洪康通过《独孤九剑》的剑诀名称,判断独孤求败应该是把主要常见的动作、情形,归纳成几个套路,到后面直接统整所有长兵器、短兵器、软兵乃至于拳脚、暗器,这或许就是后面几门剑诀出现的缘由。

洪康心道:“这么看来,《独孤九剑》其实不是一般概念中的剑法招式,而是一套武学理论,怪不得风清扬会说要看悟性,因为这不是动作有多难,难到做不出来,而是脑袋想不想得到。”

“当理解、消化、超越了这些剑诀之后,不管用哪家的招式,都能拿到理想的战果。”

“就像是解决理数题目一样,公式定理就是书本那儿明摆着的,但是学霸们可以一眼就能看出解题思路来,而有的学生抓耳挠腮一晚,则是没半点头绪。”

第286章 《纵横十字刀》

洪康在摸清部分《独孤九剑》的剑理后,开始着手融汇自己的“术”之武学。

接下来好几日,他没再上“思过崖”。

风清扬有一点说的没错,他的拳脚兵刃会的太多了。

其中拳脚功夫,洪康在之前两年里合成了一门【大手印】之术。

而兵刃武术,经过被风清扬破解,自己演变,他再破解,自己再演变……

其中驳杂的部分被剔除,去掉花里胡哨的招数,只留下最精华的技法。

只是,洪康此时叩问内心。

“最后,究竟是以何种兵刃为主??”

刀、枪、剑、戟……十八般兵器一一闪过。

洪康分析自身所长、喜好和武功风格。

他虽然创出了《一十三式回风舞柳剑》,但本质上,这是在“十三式基础剑招”上演化而来。

虽然他也能做到剑似飞凤,千变万化;但洪康本人其实更喜欢那种大巧不工、大巧若拙的打法,再加上他那一身惊人巨力……

顿声道:“刀,才是更适合我的!!”

心下决定,洪康眼皮一睁,一股锋芒之气仿佛要从他的眸中射出。

既然决定了,洪康立刻开始创刀。

但并不代表,他要把之前所学的剑术全部抛弃,刀剑都是短兵器,在某些方面,还有相似之处。

功夫上说,“剑走青,刀走黑”。

黑也就是狠,说的就是剑法轻盈灵动,而刀法则狠辣利落,势如猛虎。

洪康手持一柄长刀,身随刀走。

扫、劈、拨、削、掠、奈、斩、突。

这是刀中八法,是最基础的刀招。

但是洪康所学的刀法剑术何其多!

不一会儿,他的刀势就开始变化,时而如龙飞九天;时而如蛇潜地深;时而有若天仙乘风,霞雾云影;时而如大江大河,意态万千……

时而又像是书生那笔刀,铁画银钩;忽而又变成了百战老将,杀气腾腾……

空气被刀气切割的呼呼作响,沙尘随风而卷,可是却进不了洪康身周三尺之地,那里尽是刀气纵横。

庞青羊见到大哥洪康这般已经快一个时辰了,却没有丝毫停下了的意思,顿时明白大哥现在处于一个关键时期。

立刻提着【三尺水】警戒,以防意外。

洪康一边挥舞,动作时快时慢,思维高速运转,各种灵感火花不断迸现,精神世界里的【古镜台】亦是微微发光。

洪康注重过往所有刻苦锻练和实战经验的总成果的“心意”,不求刀法有多绚烂和精彩绝伦,只要无誉无毁、不滞于物。

刀随意创、意随心创、心随我创、创即是刀、刀即是创。

把各种武学知识当做阶梯,当做薪柴,当做炉火,一门全新的刀经口诀逐渐浮现于洪康的脑海。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神凝始可意到,意到手随,才可言法……”

“……有法是地界的层次,无法是天地的层次,有法中暗含无法,无法中暗含有法,是天地人三者浑合为一的最高层次!!”

“只有人,才可把天地贯通相连,臻至无法而有法,有法而无法的妙境。”

“至此,人刀合一,大巧若拙,大拙反璞,一刀足以,神是心神,意是拳意,每出一刀,全身随之,神意合一……”

洪康心田不断有口诀流淌,手里长刀也随着招路变少,繁复的招数慢慢消失,变得更加朴实无华,但是庞青羊却感觉洪康越来越可怕。

她的身体在微微颤抖,因为洪康周身数米内的空气变得沉重、浓郁、仿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庞青羊不得已又退开了三米。

心中骇异:“大哥到底在悟出了什么武功?!”

上一篇:龙医下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