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洪拳开始 第198章

作者:九窍八方

洪康想到:“以童杨的能力,想要中举,这三年也得发愤图强才行。”

在周巡选择科举这条路后,洪康了解过大明的考试制度,一个省参加乡试的秀才有数万人,最后只选取百多个为举人。

全国数千举人,到时候只选取百来人为进士;在这百多个进士里面,也只有十几个才能入翰林。

可见科考之难!!

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洪康曾跟周巡这么分析过。

周巡的确出现过一些动摇,毕竟这一听就知道很难。

加上他只是个孤儿,不像别的世家子弟一样,有人脉、有师长,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去拼。

但,

也正是孤儿的身份,加上一直练功习武,周巡的性子很坚韧。

他说道:“大哥,我还是想继续在这条路走下去。行走江湖,终究是在刀光剑影里生活,跑江湖终究有不稳定性。要是我能当上一方主官,那样以后也好给兄弟姐妹们庇护。”

“更何况……”

周巡头一扬,自信笑道:“大哥你不是勉励过,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嘛!”

……

时光飞逝,潮涨潮落。

一年的光景很快过去了。

周巡在【石鼓书院】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因为每次书院里留了课题,周巡总有别具风格的角度来解读,而且,周巡还总是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

这都是他跟在洪康身边五六年,耳濡目染听来学来的。

洪康在教他们六人的时候,自然会从自己的习惯去教,他更看重的是六人看待问题、了解世界的眼光和角度。

所以,周巡的思维方式就跟书院里这些传统的同窗有点不一样。

加上,【黑水楼】在庞欣瑶等人的经营下,蒸蒸日上,周巡平日里不缺钱财,多次邀请同窗吃喝谈学,这一来二去的,大家的关系不就好了嘛!

毕竟,不是所有的秀才,手头都那么宽裕。

那富家学子虽然不可能被这点吃食打动,但至少觉得周巡还挺会做人的。

甚至,在书院的时候,周巡还露了一手行云流水的剑术。

能不能打不知道,但至少看起来挺赏心悦目的。

他们本以为周巡佩剑,只是为了做装饰,没想到还真的会舞两下。

学子们虽然不屑粗鄙武夫,但对于会剑术的同窗,又啧啧称叹。

毕竟,书生舞剑,那是雅趣。

就连山长叶钊也抚须称赞道:“童杨颇有古之君子之风!!”

但同时也告诫道:“偶尔舞剑没事,但不要荒废了学业,需知,科举才是正道。”

周巡把这事儿说给了【黑水楼】的几人听。

周三周四还没说话,庞青羊就不乐意了。

“哦,书生舞剑就是高雅,江湖人练剑,那就粗鄙了?!这什么人啊!”

利剑出鞘。

“铿~”

唰唰两下剑光,顿时满室生辉。

庞青羊收剑回鞘,傲道:“这叶钊要不是你老师,我非得让他见识见识什么叫武夫的剑!!”

“就是,就是。”庞娟歪着脑袋说道,“这不就是大哥说的双标嘛?”

周巡擦了擦还没冒出来的冷汗。

一脸“后怕”恭维道:“青羊的剑法是越来越高了。”

看到周巡这副模样,庞青羊才“哼哼”地心情变好了。

……

而洪康这边。

经过一年时间,他的肉身力量又提高了八九百斤,真气也增强了一倍多。

最关键的是,可能是经常去钱塘江的缘故。

那首《碧海潮生曲》,其中的变化,他已经完全掌握了。

那种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蔚为壮观的曲调,吹奏起来令人激亢振奋。

因为,经常面对潮水吹箫的缘故,洪康也吸引了一些人的关注。

只是,为了避免伤到无辜,洪康都是寻了山间僻静处练习。

时间一久,倒是传出一些隐逸传说什么的。

而对于真气水劲,洪康找到了一些应用法门……

第240章 祖千秋?姓得好,名儿也好

凭借对真气的精微控制,洪康依靠水劲特性,自己研究了一种近似于“弹指神通”的技巧。

手指在水中一沾,水劲发动,湿滑的水流顿时形成一颗圆滚滚的水珠。

屈指一弹,水珠可以射穿二十米外的木桌。

以此伤人,自然不成问题。

这一日,洪康在湖上泛舟饮酒。

这小舟乃是洪康买的,至于钱嘛,是庞欣瑶他们送来的。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洪康也喜欢上了饮酒。

他躺在小舟上,任其顺着水流自由飘荡。

这是难得的闲暇时刻。

“好酒,好酒!”

忽然,岸边传来一阵叫好声。

洪康寻声望去。

只见岸边柳树下,有个衣衫褴褛的落魄书生,右手摇着一柄破折扇,头仰着,用力嗅着从小舟上飘去的酒香,说道:“果然是好酒!”

洪康目力过人,这落魄书生只见他四十来岁年纪,焦黄面皮,一个酒糟鼻,双眼无神,疏疏落落的几根胡子,衣襟上一片油光,邋遢的简直不能在邋遢了。

但洪康却感应到此人的实力不弱,大约比米为义强上一筹。

可对洪康来说,这种实力,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只是,一个人喝酒也挺无聊的。

于是,洪康邀请道:“若是兄台不弃,可上船一叙。”

一般的酒鬼,遇到别人相邀,那是迫不及待。

可这人不同,他用力的嗅了嗅酒香气,才一脸惋惜:“你我素不相识,萍水相逢,一闻酒香,已是干扰,如何再敢叨小兄弟美酒,那是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哟,还挺有原则!

有意思!!

洪康想了想,又道:“那么,我问兄台一个问题,兄台若能答上,那便请吃上一杯酒,如何?”

邋遢书生说道:“好!这样好!还请小兄弟出题,不过,可别问些刁钻古怪的难题啊!”

“好,既然是因‘酒’结缘,那在下便以这酒为题。”洪康问道,“请问,这酒的年份大约几何?允许有上下三年之差。”

“哈哈哈……”

邋遢书生开怀大笑起来:“小兄弟,要是问其他我可能不知道,但是对于酒嘛……”

“嘿嘿嘿……今天你这酒啊,看来我是喝得上了。”

“这醇香的酒气一闻,我便知道这是藏了五十六年的三锅头汾酒,怎么样,我说的对不?!”

洪康竖起大拇指赞道:“兄台当真是酒国前辈,猜得竟一年不差!!”

这酒洪康在买的时候,酒家就是这么介绍的。

洪康把船靠了过去,起身邀请:“兄台,请上船。”

邋遢书生呵呵一笑,深深一揖以示感谢。

说道:“晚生姓祖,祖宗之祖。当年祖逖闻鸡起舞,那便是晚生的远祖了。晚生双名千秋,千秋者,百岁千秋之意。不敢请教兄台尊姓大名。”

洪康瞧得有趣。

这人年约四十,却对自己这“小年轻”依然口称晚生。

要是放到一般人那儿,都要自称老夫了。

洪康念道:“祖千秋?姓得好,姓得好,这名字也好!”

忽然洪康想到了一个名号:“【黄河老祖】??”

邋遢书生一愣,道:“诨名罢了,没想到兄弟也是江湖人?!”

【黄河老祖】不是指一个人,而是“老爷老头子、祖宗祖千秋”二人的合称。

“在下洪康。洪波之洪,建康之康。”

祖千秋眼睛一眯,当即拱手道:“原来是黑水楼主当面,祖某有礼了。”

江湖上实力为尊。

祖千秋虽然虚长洪康几十岁,但是一身本事却是不能相提并论,所以不敢托大。

对于他们这种在江湖上厮混惯了的人,自然知道洪康的名声。

“什么黑水楼主的,祖先生客气啦!”

洪康拿出酒坛,道,“今天,这里只有两个酒鬼罢了!”

见得洪康态度热情,祖千秋也笑了。

“可惜,洪先生你这儿只有好酒,却无好器皿。”

“俗话说:宝剑赠英雄,这好酒,自然不可马虎品尝。”

洪康说道:“想来祖先生在酒道上颇有研究,洪某正想请教。”

祖千秋摇头晃脑道:“洪先生你这坛汾酒虽妙,可你对酒具如此马虎,于饮酒之道,显是未明其中三味。”

“饮酒须得讲究酒具,喝什么酒,便用什么酒杯。”

洪康笑问道:“那么喝这汾酒,需用什么酒具?”

“喝汾酒当用玉杯,”祖千秋吟道,“唐人有诗云:‘玉碗盛来琥珀光。’可见玉碗玉杯,能增其酒色。”

“是极,是极。”

洪康同意道:“可惜,出来时候匆忙,没准备齐全。”

“嘿嘿嘿……既然来喝洪先生的酒,祖某自然不能只带一张嘴来。”

祖千秋笑着从怀里一摸,就掏了一只酒杯出来,光润柔和,竟是一只羊脂白玉杯。

洪康上下一打量祖千秋,他身材瘦削,十根手指甲中都是黑黑的污泥。

“这盏羊脂白玉杯,祖先生竟随身携带。若是拿出典当,所换银钱足可以让祖先生换身行头,不至于如此。”

祖千秋却是毫不在意,反而对洪康得意说道:

“这你就不懂了吧?行头有什么要紧的?我这些宝贝才是最重要的!!”

祖千秋一边说一边继续往外掏。

只见他一只又一只,不断从怀中取出酒杯,还跟洪康介绍每一只是什么杯子。有翡翠杯、犀角杯、古藤杯、青铜爵、夜光杯、琉璃杯、古瓷杯。

上一篇:龙医下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