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洪拳开始 第194章

作者:九窍八方

“沈大官人既然对【桃花岛】那么在意,难不成是【桃花岛】的传人??”

洪康这么猜测,但立刻自己就否定了。

“不,不,不,若你真是【桃花岛】传人,也没必要对此讳莫如深,生怕他人知晓。”

“若我猜测没错,沈大官人你是机缘巧合下得到了【桃花岛】的武功传承。”洪康拿起茶杯呷了一口道,“刚才那几招,应该就是《玉箫剑法》里的吧?!!”

虽是问话,但是语气却有八九分的肯定。

沈三万举起茶杯的手一顿。

而后苦笑道:“洪少侠洞若观火,真是什么都瞒不了你。没错,一切皆如少侠所言,这是我年轻时期的一次机遇。”

这话中情绪有真有假,语气中稍带恭维,说完沈三万眼角余光轻轻打量着洪康。

他以为自己这番表现,应该能让洪康露出几分自得之色,却发现洪康仿佛没有听到般,脸上没有丝毫变动。

这小子,年纪轻轻的,怎么城府那么深??

洪康说道:“只是,沈大官人似乎没有发挥出这《玉箫剑法》的最大威力?!”

“洪某大胆一猜,沈大官人得到的应该没有【桃花岛】配套的内功心法吧??”

这下子,沈三万是真的震惊了。

有这么神吗??

就这么交手了几招,这小子就能知道这么多?!

看样子,这小子关于【桃花岛】知道的消息,比自己还多。

要么是出身名门,要是就是跟【桃花岛】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或许,自己可以从他这里了解到一些情况。

“洪少侠慧眼。”

沈三万先是赞了一句,道:“那次机遇,沈某人从岛上得到了两本武功。一本是《碧波掌法》,另一本就是这《玉箫剑法》,还有一门叫《碧海潮生曲》的曲谱。”

“沈某资质有限,勤学苦练几十年,才有今天这一点成就。”

沈三万隐下了《兰花拂穴手》这一门打穴功夫。

在他看来,这门专门针对人体各大穴位的武功,是最厉害的。

自然不能随意告诉洪康。

“曲谱??”

洪康看着沈三万,目光怪异:“你觉得《碧海潮生曲》是曲谱??”

沈三万说道:“不是吗?”

洪康失笑一声,道:“是曲谱,而且,是会要人命的曲谱。”

沈三万说道:“愿闻其详。”

他仿佛是真的在和一位朋友交谈,根本不像是在面对刚刚差点杀了他的人。

这种心态,让洪康高看他三分。

有时候,与人聊天也要看对象的。

沈三万的表现,让洪康来了谈兴。

他视线遥望天际,似乎穿透了时光长河。

“大约在四百年前吧,这江湖上有五位绝顶人物。”

洪康一开口就吸引了沈三万。

沈三万尤其喜欢听各种绝顶人物的故事,无论哪行哪业的。

比如他自己,就非常崇拜大明开国时期那位天下首富——沈万三。

两人的名字十分相似,其实是沈三万因为崇拜而改了名的。

沈万三的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传说其因为富可比国,受洪武皇帝朱元璋的眼红而被逼出资与大明共同建成了南京城。

所以南京城的建城,沈万三还是有一半的功劳,他那个“沈半城”的名头才是名副其实。

只是,其结局不太好。

所以沈三万牢记教训,虽然崇拜这位传奇,但是行事不像他那么高调。

洪康接着说道:“这五位绝顶人物分别是【东邪】黄药师,【西毒】欧阳锋,【南帝】段智兴,【北丐】洪七公,以及【中神通】王重阳。”

抬眼瞅了沈三万一眼,洪康说道:“而【东邪】黄药师正是桃花岛之主,傲啸东海,无人不服。”

“黄药师正中带有七分邪,邪中带有三分正,且讨厌世俗礼教,颇有魏晋之风。”

“加之,黄药师此人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而且精通五行、八卦和奇门遁甲之术,甚至农田水利、经济兵略等亦无一不晓,在【五绝】之中,论才学,算是最高之人。”

“就算黄药师分心如此多的杂学,可是,他的武功依然可以占据天下前五之列,其人不可谓不惊才绝艳!!”

“更是自创了自创《落英剑法》、《兰花拂穴手》、《落英神剑掌》、《弹指神通》和《玉萧剑法》等上乘武功。”

“虽然,其性子怪异乖张,但是,时人谁都无法否认,黄药师乃是世间第一流的人物。”

洪康在说到黄药师的时候,心情亦是十分激动。

黄药师个性离经叛道,性情孤僻,行动怪异,缺点是太多太多。

但对他的才华,洪康是极为欣赏的。

虽然,同时代,他的武功并非最高。

沈三万在洪康述说时,一直处于亢奋状态。

他没想到,自己的机缘这么大!!

他现在心中有点后悔了,后悔跟洪康说了自己的机缘。

可沈三万心里又想到:“这家伙那么清楚黄药师的生平,自己就算不说,他应该也能找到这儿来。”

更何况,自己练了那么久,都没有这家伙的武功高。

想来,自己得到的应该也只是残篇吧!

这么一想,沈三万心里好受多了……才怪!

听了洪康对黄药师的推崇,沈三万心中简直在滴血。

自己怎么不早点找到【桃花岛】呢,要不然也不会只找到几本秘籍。

想想那些绝世武功和自己就这么错之交臂,沈三万心里苦啊……

第235章 碧海潮生曲

洪康翻阅着三本册子。

分别是《碧波掌法》、《玉箫剑法》还有《碧海潮生曲》。

在洪康的要求下,沈三万把这三本册子拿了出来。

他倒也想拒绝,可是想到洪康的武功,终究还是按捺住了心思。

这就看出沈三万的商人本色了。

要是换成那些武林门派,那是死也不愿意让武功外流。

洪康先翻得是《玉箫剑法》,毕竟他刚才就领教过这门剑法。

问沈三万借了一支洞箫,洪康按照记载一一使出。

这洞箫也不是随随便便的。

对于长短、孔距都有要求。

「箫史乘龙」、「山外清音」、「金声玉振」、「凤曲长鸣」、「响隔楼台」、「棹歌中流」、「玉漏催银箭」……

一开始,洪康还不好把握剑招和箫音的配合。

当施展了五六遍之后,洪康终于能够很好的掌控住箫音了。

洪康发觉这门剑法着实精微奥妙,剑化玉箫,以箫为剑,以攻敌穴道为主,剑式潇洒俊雅,有飘逸出尘之姿。

当以真气催动,箫声如龙吟。

这箫音还有短时间扰乱对手心神的作用。

洪康赞道:“奇思妙想!真不愧是黄药师啊!!”

但是《玉箫剑法》精妙虽然精妙,可对洪康的帮助却没那么大。

只是对洪康在招数和真气的协调上有所启发,可对武道修为的突破意义不大。

沈三万已经在一旁看呆了。

这门《玉箫剑法》他从得到,就开始练,可他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修炼,还比不上洪康这不到一个时辰的效果。

他是眼睁睁地看着洪康从生疏到熟稔,再到每出一剑,都有箫音如龙吟。

沈三万酸了!

他是真的酸了!!

这就是真正的天资绝世吗!?

怪不得这家伙的武功这么高!

有这种资质,武功能不高吗?!

沈三万感觉嘴里很苦涩,当你几十年的修炼,却被别人短短时间内超过,那种体会,如同打翻了五味瓶,复杂难耐。

洪康看到沈三万的神情,稍一思索,便明白了他的心理。

“沈大官人无需如此颓丧。”

洪康说道:“洪某的内功修为比你高,学起来自然要快得多。若是沈大官人你的内功修为提上来,想来想把《玉箫剑法》用到洪某这个程度,不是难事。”

洪康这话自然是安慰之语。

其实,像洪康那样每次的箫音都宛若龙吟,其实并没有完全掌握这门剑法。

因为这《玉箫剑法》最大的精髓在于“剑出箫音随”,而且每一次的箫音都是有低有高、有缓有疾,可短促可悠长。

这需要对真气有精微的控制。

控制力,这一直以来就是洪康的优势。

但对于这个世界的武者来说,这个过程需要长时间的修行。

洪康要是花时间,有信心在七天里就完全吃透这门剑法。

可是没有意义啊!

这对于他的武道修为又没有什么提升。

沈三万叹息道:“话是这么说,可是一门上乘内功,又岂是那么轻易得到的?!”

说完,沈三万突然看向洪康。

神情里带着期望,道:“不知洪少侠师承何门何派?能教出洪少侠这样的青年才俊,令师之能,叫人钦佩不已。”

“小女安琪,年方二七,性情温婉,尊重师长,不知道令师还收不收徒弟?”

洪康嘴角一抿说道:“要叫沈大官人失望了,洪某并无师承,所以,收徒一事,也就无从谈起了。”

“是这样啊!”沈三万貌似理解般的点点头,“是沈某唐突了。”

心底却是根本不信。

你没有师承?

那你的武功怎么来的??

难不成是从娘胎里带来的?!

至于自学成才,沈三万是压根不信。

像洪康表现出来的对武功的见识,对江湖轶事的了解,没有人专门教导,怎么可能知道那么多??

所以,要么就是洪康的师父叮嘱其不能随便透露门派;要么就是洪康心里对于自己派人试探其的举动还有芥蒂。

沈三万以己推人,觉得后一种可能性更大。

上一篇:龙医下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