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洪拳开始 第114章

作者:九窍八方

推开门,发现彭乾吾就站在屋门口。

洪康看着他,他也看着洪康。

谁都没有先开口。

“嗬!”

洪康忽然失笑一下,他已经拿到了《九龙合璧》,完全可以先去静心钻研一番。

但看来,待在【太极门】的话,彭乾吾一定不会让他过的安生。

他倒不是畏惧彭乾吾,只是觉得麻烦。

真要是生死仇敌的话,他一掌毙了彭乾吾就行了。

但彭乾吾对自己算是有传艺之恩,而且他做的事,在洪康眼里,也就这样,还不够成为自己取他性命的理由。

就像那些来围杀他的人,洪康只是下重手废了他们,并没有要了他们的性命。

“师兄,等我再回来的时候,这【太极门】的掌门也就该换人了。”

说完这一句,洪康转身就走。

他不是周西宇。

虽然不杀彭乾吾,但是洪康也没了半点和其交谈的兴趣了。

对于以后要做的事情,洪康也就放下了心里的负担了。

望着洪康这幅姿态。

彭乾吾背在身后的拳头攥得死死的,指节都捏的青白了。

……

到了自己的住所。

洪康听到屋内那均匀的呼吸声,微微一笑。

推门进去,躺在床上的是一跟彭七子差不多年纪的小男孩。

洪康叫醒了小男孩:“小川,收拾一下,我们走了。”

小男孩迷迷糊糊地睁开眼:“走?师父,我们要去哪儿啊??”

“大江南北,五湖四海,都可以。”

“啊??!”

“哈哈,别发懵了,先起来了。”

小男孩名叫赵心川,今年七岁,是洪康收的弟子。

【太极门】会定期的收养一些机灵的孤儿,以作储备弟子;本来他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有一次被洪康碰见了。

在知道他叫赵心川后,洪康就决定收他为徒了。

因为洪康想起原本轨迹里,彭乾吾有个徒弟叫赵心川,年纪不到三十岁,就打败了彭乾吾,资质可谓奇佳。

虽然有偷学功夫的污点,但是想想他是从小在彭乾吾手下长大的,也就稍微可以理解了。

现在嘛,赵心川还小。

洪康相信,在自己调教下,肯定会成长的不一样。

……

洪康走后。

彭乾吾没有像对周西宇一样,宣布洪康叛门。

只是说其外出游历了。

不然,短短几年里,【太极门】两个天才弟子叛门,谁都会知道其中有蹊跷,而且对【太极门】的名声也不利。

总是出叛徒,谁还敢加入【太极门】学艺啊!!

洪康在【太极门】的人缘,没好到有人为之发声。

只有彭七子找过自己父亲。

“爹,小师叔真的是去游历了吗?”

“……当然。”

“那小师叔他还会回来吗??”

“……他说过,他会回来的。”

……

洪康带上赵心川,离开【太极门】后。

一边教导赵心川修行《太极拳》和《金钟罩》;一边自己研究琢磨《九龙合璧》。

本来在赵心川这个年纪,教他《雷音桩》锻体是最好的。

但是修行《雷音桩》的最低要求,是对自身的劲力把控入微。

达到“一羽不能加,一蝇不能落”的境地。

赵心川可不像洪康,有着两世的武道经验在,能够几日间跨过【易骨】、【易筋】,进行【易髓】!!

所以,还是只能修行由浅入深的《金钟罩》,而且《金钟罩》修行深了,也能强化肉身。

赵心川的天资真的很好。

起码,比洪康最初学武的时候好多了。

对于《太极拳》的所有招式套路,已经练熟。

只是对劲力的掌握还很粗浅。

赵心川身微下蹲,两肘微屈,两掌心朝下,两手有合劲之意,眼向前平视。

“【金刚捣碓】。”

他身体微左转;同时两手左逆、右顺缠,向左前斜角抬至高与肩平。

同时,赵心川的左脚脚尖翘起,以脚跟内侧贴地向左前方铲出。

随着重心前移,渐至左脚踏实;同时两掌仍以左逆、右顺缠,屈肘向前挤出。

洪康在一旁观看其动作要领。

口中同时说道:“《太极拳》讲究运劲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似放箭。”

“所有,这‘缠丝劲’就是构成《太极拳》的核心。它是由两个对立的基本缠丝统一起来的。整套《太极拳》的任何动作,始终不可离开缠丝劲。”

“因此,顺逆缠丝是属于普遍性的基本缠丝。”

“而这招【金刚捣碓】为太极拳十三势的第一势,中间经过了五对缠劲的运用,学好了的话,对小川你体会‘缠丝劲’很有好处。”

伴随着洪康的讲述。

赵心川右掌变拳,由外向上顺缠,左掌由内向下逆缠,同时右脚提回。

但不知是站麻了,还是没保持好重心,赵心川的身体轻微一晃。

洪康注意到了,手探上赵心川的肩膀,手上发出钉劲,

赵心川顿时如钉子般立在地上。

洪康说道:“任何拳法发劲要有根源,《太极拳》劲起于脚跟,主于腰间,形成手指,发于背。”

“现在,捣碓!!”

洪康话音一下。

赵心川左掌落至前,右拳随即落于左掌心内,同时右脚向左脚旁猛一蹬地震脚。

“咄!”

这一震脚捣碓,赵心川的感觉完全与往日里不同。

洪康说道:“记住这个感觉。”

“是,师父。”

……

第136章 《九龙合璧》的缺陷

“除了手上劲力的运用外,小川你的身法也要注意。”

赵心川竖起耳朵,认真听着。

经历过苦难的人越会珍惜幸福,见识过天空的鸟儿更会向往着辽阔的青冥。

赵心川作为孤儿出身,自然很珍惜洪康这位师父。

同时,他也见识过洪康来去如风的身姿,和开山裂石的能力。

弱小的人总是期望强大的。

“你在练习拳架的时候一定要注重身法,记住以尾闾正中为基准。”

“在你前进、后退、左转、右旋时,必须保持躯干的中正,步法上,要严格分清虚实。”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

“身体在前俯后仰、左右偏倚时,上下肢与身法必须配合好,如配合得不好,会直接影响你的身法。”

“身法练不出轻灵感,你之后学《飞云步》的进度就快不了。只有周身轻灵,才能进而掌握行气运动的本领。”

“记住了吗?”

赵心川点头道:“记住了,师父。”

在给赵心川讲述了部分要点后,洪康就让他自己练习了。

而洪康自己则研究起了《九龙合璧》的功夫。

洪康肉身强横,气血旺盛,内气的量虽然比不上彭乾吾,但在质上,却更加精粹。

他按照《九龙合璧》的要诀,沉心静神。

全身似松非松,似紧非紧。

“……气走中脉,过十二重楼……”

洪康顿时感觉背负有股异样之感,似乎有些灼热。

这应该就是内气交汇所导致的。

内气经过手臂经脉,仿佛水流找到了出口。

“要出来了。”

顿时。

丝丝缕缕的内气出现在了洪康手上。

洪康打算仔细观察一下,却感应到内气似要消散。

好不容易导出了内气,洪康自然不会让它就这么白白消散。

他按照秘籍上所记载,以《太极拳》中“怀抱婴儿”的柔劲左右牵引,暂时把这些内气控制在掌心。

接着继续导出内气,等到掌心内气如水面波纹氤氲时。

他立刻两手朝前推出。

“蓄劲如张弓,发劲似放箭。”

这股内气顿时弹射出去。

洪康的前方三米处,刚好有一颗柏树,观其直径约莫有十余年的树龄。

“轰!”

“啪擦擦!!”

这棵树,被轰击的地方顿时炸开一个大坑,树屑四飞。

整颗柏树都被轰击得摇摇晃晃,在簌簌声中,叶儿落得满地都是。

上一篇:龙医下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