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到生死簿 第87章

作者:世事如潮人如水

按如今,老者的年纪不小,身上却有一股昂扬向上的磅礴朝气。

那是一种名为希望的物品。

街边的一角,张明图还看到了来此购物的王麻子。

王麻子推着一个木质的推车,脸上带着往日极其难以见到的相当温和的笑容。

推车上是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那老太太腿脚明显有问题,但一身服饰却颇为干净,仪容也整理的颇好,明显看得出来是用了心的。

王麻子身边还跟着一个容貌颇为秀气的女子,三人有说有笑,就这么逛着西门市场。

张明图看着,都略略呆了一下。

之前王麻子还竭尽全力的练武,在粮船帮,在青帮奋力的向上,想要爬到更高处。

那时候他脸色阴沉,每天都绷着一张脸,张明图还未曾见到过他这般放松的姿态。

不过这个时候张明图也没有主动上前去攀谈。

思索了片刻之后,张明图回到锦衣卫的府邸,然后抽出相应的情报。

锦衣卫众人汇报的情况依然简短。

“清帮由于有帮派斗殴,同时在帮众之中互相抽成,被瑞海测查之后,相应人等都受到处罚。

未受到处罚者被瑞海统一安排,组织在码头上搬运货物,有了半官方的身份,如今青帮名存实亡……”

相应的调查报告并不很长,相反,颇为简短。

照明图还需要仔细思索一番,才大概理清楚了情况。

青帮被瑞海调查一番,学着往日里粮船帮那样鱼肉百姓,为虎作伥的人物该杀的杀,该抓的抓。

要是寻常的帮派被这么处理一番之后就会纷纷瓦解,但不久之后又会有新的帮派出现,权力从来不会有真空,你不占据其他人,自然而然会把这部分权力填充掉。

报告之中说的很简短,瑞海相对于其他的官员只多做了一步,但却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极大的问题。

码头混乱是因为不同团体之间互相要争抢活干,同时还有相应的势力范围,有极多的矛盾在这其中,不同的村、不同的镇,不同的分工都会导致矛盾迸发。这些问题矛盾极多,官方往往不愿意去管,往往的会随意的去判罚,久而久之他们也不会去报官。

但这些矛盾终究要处理,官方既然不愿处理,自然而然就会有帮派应运而生。

瑞海把青帮打死,所以我没有完全打死,打了个半死。

扶持出了一个解决各方面问题,协调各方面矛盾的协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把官方的手伸到了这里面,但同时官方又不需要付出太多的精力。

以往那些在帮派之中没有出头的人物或者说没有太多违法记录的人通常都会是忠厚老实一些的。

即便不忠厚老实,有过官方这一波清洗,他们也会学会变得忠厚老实,处理各方面的问题也会更平静和谐。

王麻子应该是在青帮这一轮巨大变化之中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不过从他没有被瑞海打入大牢来看,想必往日他也并未做太多的恶事。

张明图结合另一方各地村民的生活状况,尤其是相关婴儿塔,还有婴儿存活率的报告来看。

王麻子或许在这一轮清洗之中决定退出江湖,毕竟之前他也得到了不少的好处,而且是通过正当手段得到的。

很多田产是他帮张明图购买的,他自身也得到不少。

若是没有王、李二家这样的人物剥削,他也不需要去青帮混一个位置,以保证自己的田产不被人谋夺。

“或许这就是瑞海存在的意义……”

张明图心中思绪翻滚,原本刀口舔血,每日辛苦练武,只为了生计的黑帮人物,在瑞海到来之后,也愿意老老实实踏踏实实的过日子的。

不仅仅是有强大的武力镇压,也是因为整体的环境变得好,让他们有了另一条出路。

锦衣卫的情报记载之中没有他们的位置,官方的报道之中通常也不会有他们的痕迹。

卖炭翁、老渔民或者是王麻子这个黑帮之中不足为道的人物,从锦衣卫和县衙方面的角度来看,没有人在乎他们。

但他们能够迸发出的力量也极其强大和凶猛,真正到了绝境时刻,他们就如同那水灾一般不讲道理,无惧无畏。

或许瑞海在乎。

张明图低头沉思了片刻,低声道:“或许,我也在乎!”

第150章 明心

明明什么也没有做,明明未来一片惨淡,但当张明图看过各方面的情报,了解了最近剑邑的情况之后,他的心情莫名的就舒畅了几分。

锦衣卫的各种情报,实际上有不少是对于瑞海的抱怨,对于各地的民生还有相应的情况做的总结都很粗糙,但张明图有过多年的实践,可以从部分情报之中倒推出很多真实的情况。

对于剑邑整体他了解的也更充分。

“我的尝试,我的改变,毫无意义吗?我做错了吗?”

“不,终究是有意义的。”

“我没有做错,我未来的兄弟也没有做错。”

无论是前期的剑邑扳倒王、李二家,还是在后期尝试着将倭寇扫平,端掉倭寇的基地,击毙倭寇暗中饲养的妖魔。

做到这一步一点错误都没有。

后续把倭寇的相应情况,还有他们饲养妖魔的手段往上报,也没有错误。

真正的错误是做出要将平民当口粮,饲养妖魔的人,是处在那上方的决定者,而不是张明图。

真正应该解决的是做决定的人,而不应该是自我内疚。

北方边关的事情同样是如此,张明图未来那位兄弟做的事情都是对朝廷对国家的有益的事情,公开边关养寇自重的事情。

然后找机会一举把北方蛮族这个巨大的隐患彻底解决,从想法上,从操作上来看都没有任何问题,真正出问题的反而是大夏方面。

因此而恐惧,不敢做出改变,不敢去尝试朝更好的方向发展,才是因噎废食。

就像张明图曾经看到过的一段非常有知名度的话。

“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是的,如今的整体环境也是如此。

剑邑的普通人活得更好,更有尊严,能够吃得更好,有余钱进行交易,购买衣物,用蔬菜瓜果换肉类鱼类。

不是因为如王、李二家这样的人物有了良心,而是因为瑞海来过,而是因为有张明图在暗中默默努力。

“我的努力,我未来兄弟的努力看上去是毫无意义,甚至是失败的,导致结果更惨。”

“但没有什么改变,是确定一定会变好的。”

就像那句流传十分经典的话语一样,哪有革·命不经过流血牺牲的。

张明图一开始尝试扳倒县令,扳倒王李二家的时候,手段和动作也看起来也是滑稽可笑。

张明图只是收集了他们一堆的犯罪证据,然后拿到隆兴府去公开散发,导致不少无辜的人因此受到牵连死去,但不能说这种事情没有意义。

这种尝试整体是对所有人都有益的。

不能以圣人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然后以最宽松的标准去要求敌人。

那既不现实,也不公平。

“大胆往前走吧张明图,如今有能力,而且能把伤害降到最低的或许也唯有我。”

张明图对自己说。

上一轮那位未来的兄弟惨烈的经历还是给张明图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刺激,如今他才对自己重新做了一轮心理建设,心态比之前要平和的多。

要说做的事情整体有很大意义吗?

张明图觉得有,如今剑邑的生活看上去美好,不少人都很满足。

但放眼整个大夏,这样的生活却只是短暂的幻境。

倭寇入侵时的那种惨状,张明图亲眼见识过。

那群人物在屠杀平民方面绝不会有任何的手软。

基本上没有人能够在他们的攻击之下活下来。

即便是主动倒向他们的人物,在短暂的蜜月期之后,他们也会把这些倾向于他们的人物全都杀干净。

东南沿海一片糜烂的场景,张明图亲眼见识过,可以说是千里无鸡鸣。

这群倭寇不仅仅要这片土地,还不要这片土地上的人。

而北地蛮族的话,是另一个方向,他们是想寻求一片能够容纳他们的土地。

北地的环境过于恶劣,他们很难活下来。

为了活着,他们必须不断的南下,他们想在大夏的北方占据一片土地。

由于他们的人数比较少,他们是愿意容纳一定的大夏人给他们当奴仆。

嗯,这就是沿海倭寇和北方蛮族唯一一点的不同。

一个是想让你做狗,一个是让你做狗的机会都没有。

千里无鸡鸣对于两地来说都是常态,张明图并不愿意,也不允许那样的环境出现。

他不是非要只手挽天倾,而是一旦大环境恶劣到无法挽回,他们张家想要偏安一隅,也根本不可能。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还得从长计议啊!”

张明图叹了一口气,虽然决定尝试着要去改变,但他又一时之间不知从何处下手,好在意念比较坚定。

无论是北方蛮族还是沿海倭寇,都是死的比活的要好。

“最先要解决的问题还是沿海倭寇,也就是饲养妖魔的问题。”

“必须得弄清楚他们为何要饲养妖魔……”

大厦能立国八百余年,张明图觉得有很多人还是有骨气,有良心的,如瑞海一样的人不在少数。

或许他们很难做到如瑞海一般尽善尽美如圣人一样,但如薛成一般心中还装着很多平民的人,不在少数。

但他们本身有自身家族,有家庭的考虑,做事情不可能像瑞海一般偏向极端,容不了一点沙子,但也不能说他们完全是坏的。

若是可以,他们还是愿意站在广大的平民这一边,能够让这大批的人都保持沉默,同时同意饲养妖魔,张明图觉得,或许还有一些他不知道的原因。

找到这个原因,然后尽量去把它瓦解才是真真正正的解决倭寇问题的关键。

“就是不知道这个问题症结在哪里,为什么大夏无敌于天下,还要这么疯狂的提升实力,难道说大夏还有我不知道的敌人?”

张明图皱着眉头,有些难以理解。

但不管如何,这也是未来的一个调查方向。

“一点一点去查吧,反正还有一段时间九江郡那边的情况才会爆发。”

第151章 瑞海的邀约

“所有相关的流程都走完了吗?”

“走完了,相关的数据都已经统计好了。”

“锦衣卫那边呢?”

“所有活着的被巧取豪夺良田的良民,都已经把田划分到他们的名下去了,但还有一千四百二十一户人找不到痕迹……”

处在最中央,布置着各项任务的瑞海,听到这个汇报,沉默了片刻,才道:“把这些户籍登记清楚,统一造册,要送到户部去……”

张明图点头答应,按正常规矩不应该他在这里汇报相关的工作,应该是由县衙的相关人等负责这些。

但人被瑞海杀的太多,工作组织不了,因此只能调集锦衣卫负责这方面的情况,反正锦衣卫往常也是负责情报相关的。

张明图倒没有多少排斥,他做这些驾轻熟路。

即便锦衣卫人不是很多,但他脑海中基本上有大概的剑邑的相关情况,只需要做一些零星的调查补充,把相关的文件还有调查工作当做场面走上一两趟就可以了。

具体的报告都是由他来起草、上交。

整个剑邑的情况不是说王、李二家倒台之后就彻底算完成。

后续的工作才是真正的繁重,简直压的人喘不过气来,把所有以前没有登记过的民众登记在册,注册好相关的户籍。

简单来说就是把以前所有这些大户人家隐藏的户口人数全都查出来,然后登记造册,该分他们良田的分田,没田的让他们在官方的良田下种植生活。

这份工作不像之前那般轰轰烈烈,但却更得人心。

以前这些大户都有相应的避税手段,即便名下田产数十万亩,但实则基本不用交税,反倒是有很多之前拥有良田的良民身上的赋税极重。

通常都有百亩甚至数百亩的赋税压在他们身上。

上一篇:陈医生,别怂!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