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到生死簿 第81章

作者:世事如潮人如水

逆流而上者,注定不会有好的下场。

就如同逆流而上的瑞海,这已经是我见到的第几次瑞海下来了?

上次记得是被监察使进谗言,没办法提拔,更近一点的是上了天下第一疏,直言圣上的过错,被打入天牢,差点当场凉凉。

而瑞海真真正正得到重用的时候也不多。

之前将瑞海提拔为扬州总督,或许就是一些心怀正义之人想要让瑞海阻止官方饲养妖魔或者说世家饲养妖魔之事。

可事实证明最后仍然失败了,上方仍然有人坚定的支持这一事件,瑞海也无计可施。

新来的剑邑县令不讲武德,不讲规矩,以往各个家族都会从名下分一些田产财富给县令的,这一次没分,因为有瑞海。

没想到这位县令就直接动手了,你不给,那我直接拿。

其手段相当之娴熟,田产财富都没有记在限定的名下,而是一个与他没有亲戚关系的心腹身上查也只会查到他的心腹。

这一看就是老手了,上方来查的时候他随时就可以丢车保帅。

老白手套了。

我看不惯这种行为更无法忍受的是按这样的节奏往下推,要不了多久,我的三个假身份都会暴露,然后被县令把那名下十五万余亩的田产全都充公。

毕竟那三位富商都是锦衣卫做的假身份,做的都尽可能和官方没有关系,以免暴露身份。

如今却成了没有背景的代名词,很有可能被县令杀鸡儆猴。

而且我感觉这个时间会很快。

我三个假身份名下的田产都以极低价格租给当地的租户,虽然时日还短,但在当地已经有极大的威望,名声极好。

三个富商都是远近闻名的大好人,嗯,这种情况就不太好了,名声比县令还好,田产财富比县令还多,这种时代就是找死。

剑邑以往锦衣卫的卷宗之中就不少这种事情。

当地富户太有名了,然后就被县令直接针对死。

我剑邑不允许有这么牛逼的人存在。

第138章 北方乱起

瑞海还在的时候,官场的名声极差。

当然那是私底下,公开场合下所有人都给瑞海几分面子,毕竟号称最为顶尖的清官。

尤其是符合儒家学院的诸多人物的道德观,学院之中,不知多少人在夸赞瑞海之道德法治。

名声是极好的。

瑞海在的时候,张明图还没有太多的感觉,当瑞海真正不在的时候,他才开始真正的怀念这位顶尖清官。

瑞海活着,瑞海还在官场之中为官的时候,即便他没有到一地方去上任,各地的主官也会有那么几分底线,稍微会清醒一点。

毕竟瑞海名声极大,哪天到他们头上围观,再把他们的事情查出来,那会相当的惨烈。

概率很小,仍然有概率,而且以瑞海之名声,在没有入朝为官的很多士子、学生之中名声极大。

这其中难免会出几位摹仿者、崇拜者,到时候场面上就会相当的不好看了。

嗯,剑邑的事情挺好处理的,并不麻烦。

当初我买下十五万亩良田,手续都是公开公正、合理合法的,当然这对于县令来说,屁用没有。

之前己方被破家灭族的小家族,同样也是堂堂正正,公开公正的用挣来的钱买来的田产,完全没有用。

在这个时代说法治,我都觉得好笑。

但或许也唯有我这心中一点坚持,才让我感觉我与这个时代不同,我是来自另一方世界之人。

我把那三份假资料改了一点点,背后都隐约引出一个人,但并不明确,只是说其和官方有勾连,疑似白手套。

嗯,是在锦衣卫之中改了一下资料,然后以协同调查的身份把资料发给了六扇门。

之后就没有多大的风波了,我知道,六扇门之中的部分人物肯定会把这份资料公开共享给县令。

在没有调查清楚之前,县令不会动手,毕竟他还有很多备选选项,没有必要因这件小事而得罪人。

田产嘛,到处都是。

而那三位突然出来的富商他们之前的财富财产很多情况都是不明,没来由的拿出这么大一笔钱,仅仅是这一点就足够让这位县令疑惑很久。

仅仅就是这一条,就可以透露出他们是某些人物的白手套。

小插曲就这么过去了,接下来我继续在隆兴武院学习,有多位未来的兄弟加持,我对于很多知识一点就通,甚至能举一反三,不是因为我悟性极高,而是因为我见识很广。

军事课我悟性极高,是因为我真真正正领兵作战过,虽然上过军事课之后,再回想曾经的领兵作战,感觉到处都是问题,到处都是缺陷。

当初能够一路击败倭寇,也是因为倭寇在建议在江州这一片多是乌合之众,真正的倭寇核心人物极少,同时又有六扇门锦衣卫之中的人物隐藏身份帮助于我,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天时、地利、人和之中的三种,我占了两个,这样还能打输那就相当之菜了。

倭寇入侵江州,各地的居民都愿意帮助我,这是人和,本身就在江州作战,身边的人物都是江州之人,对于各个水脉如何走动很熟悉,运输物资都很方便,甚至即便落败也会得到江州之人不遗余力的帮助。

而真正在海外败北,就是因为失去了天时、地利、人和。

在苏州作战,杜家都已经全面倒向倭寇。

人和直接丢了,在不熟悉的海上作战,还是倭寇的主场,他们主动掀起海啸丢了地利、天时,输的一点也不冤。

至于更加具体细微的领兵打仗,排兵布阵方面,更是有很多可以补足的。

我感觉收益良多。

在隆兴武院学习三年多,以多个科目第一名毕业。

当然只是在我熟悉的领域可以拿到第一,在武道、军事、调查之类的项目上我基本都能拿上第一,但在文化等其他领域,我学的不多,了解的不多,就只能算是中等水平。

天下在这三年的时间,越发的混乱。

隆兴武院消息本身是相对来说比较闭塞,但挡不住隆兴五院学习的人物有很多是来自大家大派的,他们的消息渠道极为通畅。

很多消息真真假假,但我能够判断出一条非常准确的消息,那就是北方出了问题。

武院之中优秀的毕业生都可以选择去各个军队之中任职,也可以去往朝中,算是平衡文官的一个独立的体系。

实际上由于承平多年,去往军中的少,很多人都不愿意,毕竟根本没有多少提升的机会。

多数时候都是在此地等着,一旦有文官职位空出来就让这些人物去填补。

而在这一届毕业生之中,上方选出一大半的人物要去往北方,去军中述职。

如此大的风波,自然有一些流言传出,北方乱了。

当年太祖时期,就与北方异族有仇恨和矛盾,太祖荡平天下,一举立国。

之后大下立国八百余年与北方的纠葛一直都在,从来没有断过。

大夏第二代皇,赵初汉也曾经在北方域外之地和异族大战,甚至曾经被围困,差点被俘。

而这两位可都是大下立国以来的武力担当。

赵初汉曾经仗剑斩蛟龙,太祖更是不需说,真真正正的一代武圣。

如此情况,北方异族都能成为大夏心腹之患,可想而知北方战局有多么混乱,大夏立国八百余年,主要对外战争就是针对北方异族。

最为危难时机,大片北方土地都为之沦陷。

而如今承平多年,北方再一次需要大批军官,其中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尤其让我感觉特殊的一点就是,那些往日里一看身份高贵出自大家豪门之中的人物,一个也没有被选往去北方。

学院公布的名单之中,一眼望去,全都是寒门子弟之中天赋出色的人物,没有一个例外。

而,一切的一切都在昭示着一点,北方是真的出了问题,而且问题绝对不小。

值得提议上一句的是,名单之中张明图位列榜首,毕竟我是军事方面各个科目的第一,武道也是第一。

第139章 血手人屠

北方的确是出了问题,问题还相当大。

当年被多次击败的异族再一次卷土重来。

边关一次又一次的被叩,在那白山黑水之间。

可是来此之前我从未听说过北方有大的战乱发生,朝廷一点消息都没有,最多会在一些奏折上小小的提上一嘴,北方异族不足为惧,偶尔扣关。

来了之后我才知道甚么叫偶尔。

小规模的南下已经是常态,真正的大兵团作战才是偶尔,但也不偶尔了。

一旦温度开始下降,大雪将要封山之际,他们就会不顾一切地南下,掠夺物资。

不过这样的生活倒也算是不负男儿。

金戈铁马的生活,总要经历一番。

自从生死簿不再预示我的未来,我都清楚的知道,我是那位本体的时光碎片之一。

那么在这样的活动之中,在这样的行动之中,我可以尽可能的大胆的去尝试那些以前我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事情。

因为我是武院的优秀毕业生,一入职就是都伯,手下有五十人。

而且我只要立上一些战功,或者说在基层呆上一段时间,很容易就能够提升成百人将。

前提是能活下来。

北方异族一直被文官鄙视,认为其不足为惧。

实则他们的实力非常强大,在官方称呼中,他们被称为北方蛮族。

体型高大的健壮,能够在最为苦寒之地,活下来的都是体魄异常强大的人物,自然筛选让他们一代比一代强壮,弱小的都已经死去。

他们的体质类似于妖魔,极其出色。

而且他们也不像文官所写的书籍之中那样不通战事,只会凭借蛮力。

他们的智慧并不逊色于大夏之人,不然也不会和大夏相持数百年有胜有败。

在武器上他们比不上大夏兵部专门冶炼出来的兵器、铠甲、弓弩、火炮,但在战事上,在勇猛上,他们并不逊色于任何人。

我和他们正面较量过,遇到过多股小规模南下的蛮族。

他们实力强大,动作迅速,小股精锐不断南下,相当难以抵挡。

真真正正的军中生活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令行禁止,时时刻刻都让人感觉压抑。

我在边关待了多年,印象最深刻的只有那仿佛要沁入骨髓一般的寒冷。

最寒冷的时节,刀都要粘在手上,冰冷的铠甲都能把身上的肉撕下来。

而在这这个深沉的寒冷之前,就是北方蛮族大规模南下的时期。

他们会不计代价的疯狂南下,为了掠夺到足够的过冬的物资。

在边关待的第三年,我都有点记不清到底遇到过多少次北方蛮族。

却依然记得第一次见到北方蛮族时心头的那种激动、悸动,还有那滚烫的鲜血。

我成了牙门将,手下已经可以管理五百人。

但心中已经没有了最初的那种兴奋,军中也不像我想象的那般纯粹,同样也有着各种各样的派系。

我来自江南,毕业于隆兴武院,属于诸人眼中纯纯的南派。

各方面升职都会受到影响,前期还不明显,继续往上提就越来越明显。

三年之中,我奋勇向前。

杀敌数量极多,最巅峰的一次战役,曾经歼灭过一支千人队。

按理来说,这是辉煌的大胜。

但也只让我升到了牙门将,连骑督都不是。

这其实颇为让人气愤。

不过上方也给出了解释,我的资历太浅,仅仅来到北地三年,虽然立功极多,但资历太浅,不符合升职流程,我想了想,勉强接受了。

虽然我能够看得出他们的的确确就是不想让我提升到更高,多年生死簿的经历,我其他方面没涨很多,但眼力方面确实涨了不少。

对于种种人情世故都颇为了解。

上一篇:陈医生,别怂!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