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医生,别怂! 第615章

作者:手握寸关尺

“我们做了什么?”

“我们什么也没有做,却拿到了更多的课题,拿到了更多的奖项,拿到了更多的荣誉,也拿到了更多的地位!”

“但是……我们给国家,给医学,给患者,带来了什么?”

“还是那些曾经的方子……”

“我们,变老了。”

“也变坏了!”

“我们失去了那一颗进取的心啊!”

一番话说出来,陶功书鼻子一酸,竟然有些双目晶莹。

良久!

陶功书再次叹了口气:“呵呵,终究,我们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

“我们也挡住了年轻人的路。”

“晓娟,你去准备一下。”

“我们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合作的紫癜性胃炎的这个课题,你把所有临床试验资料和材料都准备齐全了。”

“然后……关注一下李建波孩子的情况,如果陈南确实可以有效的话,那就……告诉我。”

“我去和天津中医药大学那边联系,争取把这个课题留在晋省,给陈南去做吧。”

“我们不能挡他的路了。”

“这是在自掘坟墓啊,中医不应该把精力消耗在内耗上。”

“这一次,就算是给陈南的一个考验了,想超过我们这群老家伙,也得有几分斤两,要让他知道一件事儿。”

“成功,不是让出来的,是要自己争取出来!”

“如果他真的能努力拼抢出来,我陶功书,让位,又何妨呢?”

“哈哈……”

陶功书看着窗外,忽然笑了起来。

这一次,他笑的很开心。

曾经的荣誉和捆绑在身上的东西,似乎这一刻都丢掉了。

当你成功之前,你是无所畏忌的,你没有偶像包袱,不怕输,但是当你成功以后,你开始留念太多东西了。

你这一路战胜了多少对手,得到了多少荣誉,都会成为你身上的包袱,你不再和当初那样义无反顾,一往无前了。

陶功书这一次,他决定试着打破陈南说的那一番话!

说我是匠工?一辈子成不了匠师?

呵呵!

那就试试!

我陶功书,岂是浪得虚名之辈?

想到这里,他对着一旁的张晓娟说道:“对了,我们上次说的那个肠易激综合征的课题,咱们准备准备。”

张晓娟顿时瞪大眼睛:“主任……这个病……出力不讨好啊?”

“属于小种类的疾病,而且……很难得到太大的关注,国外的重点期刊都不太关注这种类型的疾病。”

陶功书顿时笑了起来:“我们是医生,为的是患者,国外不关注,我们就不做了,我们成什么了?商人?”

“呵呵!”

“去准备吧!”

说完,陶功书起身离开了办公室内。

这一次……

他要打破自己的荣誉,从头开始!

年轻一辈都起来了,我等廉颇虽老矣,但仍能坐望三军,开疆辟土!

陶功书离开之后,找人要到了陈南的联系方式,犹豫一番,但是依然没有把想说的话说出去,有准备给景老打个电话,但也没有拨出去。

他想来想去,觉得有什么能比事实更有说服力呢?

索性先做,成了再说,输了,又有何妨?

……

……

而此时。

晋省源城市人民医院,正在召开一次会议。

张培元有些激动,他看着在场众人,特别是杨鸿年,他越发看的顺眼起来。

“杨主任,你这一次表现很不错!”

“这两天,专家过来对我们中医科进行了参观,称赞有加啊!”

“中医科的这种模式,得到了很多行业专家的认可。”

“这一次,我们能拿到不少附加分。”

“对于我们中医科的排名来说,能提升好多位。”

“说不定能和他们省中医院重点专科媲美了!”

“这是一个好消息!”

杨鸿年此时笑着摇了摇头:“还差的很远。”

“省中医院又名省中医研究院,他们沉淀很深厚,有好几代人的积累。”

“每一位专家都有拿得出手的经验方,这些方子很容易出成绩,陶功书作为脾胃科原来的主任,在脾胃病方面很有见解。”

“专业能力,还是毋庸置疑的,他这些年的经验方,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这些方子,现在已经开发成了院内制剂,销路很广,说不定下一步就是申请国药批号,进入市场了。”

“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杨鸿年这一番话说的十分平淡,却让张培元老脸一红!

他忽然感觉自己竟然还不如杨鸿年有格局!

你看人家?被省里面称赞了,被专家肯定了,甚至被陶功书诋毁了,都丝毫不介意,反而在称赞对方。

这才是气度啊!

张培元咳咳一笑:“总而言之,我们进步很大,杨主任再接再厉啊!”

……

而此时。

陈南也在科室见到了赶来的李建波一家三口。

男孩儿叫李远帆,脱掉外套,露出胳膊以后,可以清晰的看见胳膊上的一些红色斑点。

就连脖子上也有不少,小男孩七岁了,却很自卑,见到陈南以后,就一直低着头不敢抬起来。

整个人就如同一只鸵鸟一般,把头埋进沙子里。

按理说,他的出身很不错,父亲李建波是局级,而且母亲是教授,在源城市这样的地方,可以用出身显赫来形容了。

可是小男孩却没有一点点骄傲挂在脸上,反而整个人双目恐惧,见到人就躲到了妈妈的身后。

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他正在经历人生中最晦暗的时刻。

很多疾病,攻克的往往不只是人的身体,率先击垮的是人的心灵!

身为医生,拯救身体的同时,治愈的,其实是人的灵魂!

“你好,远帆是吗?过来这边坐,我看看你。”

小男孩听见陈南的话以后,迟疑了片刻,还是走了过来,乖巧的坐在陈南的一旁,这是……从头到尾,头都没有抬起。

陈南这个时候才注意到,原来小男孩的脸上,也有很多细小的斑点。

而且,小男孩的脸浮肿厉害,如同满月一般。

这就是所谓的满月脸,原因是因为长期服用激素,导致的激素面容。

陈南把手放在小男孩的手腕处,问道李建波夫妻二人:“以前怎么治疗的?有病历吗?”

李建波的妻子叹了口气:“以前的病历还没来得及拿过来,不过……之前是在西医院治疗的,省人民医院,我现在已经让人去拿了。”

“那时候紫癜不明显,但是胃肠道出血比较厉害,当时杨主任是按照消化道溃疡的方案治疗的,主要是胃黏膜保护剂、、解痉剂,严重的时候,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但是……后来紫癜越发严重了,四肢和脖子,以及脸上都有了。”

“医生就是激素治疗为主了。”

“哎……”

“这一次的情况更加严重了,前两天孩子大便是黑的,粪便检测说出血量不少,昨天晚上,孩子肚子疼的厉害!”

“就跟肠绞痛一样!”

“我们也没有办法,只能赶紧送了急诊,但是去了急诊科,却也检查不出问题来!”

“又是让吃激素,怀疑是紫癜的问题。”

“今天早晨,我们去了省中医院,想要中医治疗试试,孩子才这么大,天天吃激素,这时间长了,就是病治好了,身体也垮掉了啊!”

“陈主任,这一次来,也是朋友推荐来的,省中医院脾胃科主任陶主任对您也是十分推崇。”

“还是希望您能帮帮我们,救救孩子!”

说话间,女人的鼻子一酸,眼睛一下子红肿了起来。

陈南听见之后,却好奇了起来。

这……陶功书这么好心?

竟然主动把患者给自己送来!

但是,当陈南把手放在孩子手腕感受脉象的时候,却顿时皱眉起来!

“你张开嘴,伸出舌头来,我看看。”陈南看着小男孩的舌头,内心的疑惑更加无以复加了。

这是……怎么回事?

这个时候,敲门声响了起来。

很快,一个男子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迭资料:“李局长,以前的病历都拿过来了。”

“我先走了。”

男子气喘吁吁的没有多呆,起身又离去了。

李建波连忙把手里的病历本递给陈南:“陈主任,都在这里了。”

陈南拿过病历,翻看起来。

其实,对于紫癜,这个病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夸张。

过敏性紫癜也好,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有,陈南其实也遇到过,中医科虽然不如其他中医院专科那样专业,但是作为综合性的中医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患者,这对陈南来说,并非坏事儿。

话说回来,但是……归根到底的原因是,陈南翻看一番病历之后,却骤然发现一件事儿!

他刚才给孩子诊脉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发现了。

脉象弦涩而沉细。

但,舌象却并非如此。

最重要的是,患者的症状表现,和舌脉又不符合!

这还是陈南头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

说起来,着实有些让他皱眉。

脉证不符,他遇到过,或是舍症求脉,或者舌脉求症,这些东西他遇到过!

但是……舌、脉、症皆不相符,他如何能不震惊呢!

上一篇: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