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医生,别怂! 第611章

作者:手握寸关尺

“众所周知,补中益气汤,最早出自李东垣所著的《内外伤辨惑论》一书,被后世医家推崇至极。

明代医家张景岳评价道,“补中益气汤,允为李东垣独得之心法。”

而今日,善用补中益气汤的医者日少,初涉临床的医生使用补中益气汤每每会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感觉。

为什么?

今天呢,我也把自己压箱底的东西拿出来,和大家一起重新认识补中益气汤,重新申视李东垣笔下的补中益气汤,也许有益于临床。”

“但是呢,此方不应该拘泥于此。”

“其实,补中益气汤的适应病证是非常广的,既可治内伤病,也可以治外感病;方药加减(主要是加药)是极其灵活多变的,补药、泻药、寒药、热药都可以加用,不拘一格。

但万变中有其不变的根本,也就是适应症只能是“内伤”,外感病也是在内伤基础上的外感,病脉主要出现在右关,病变的主要病位在脾胃。”

“首先第一点,在使用补中益气汤时也多加减及合方使用,具有代表性的加减有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和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

“我在临床之中啊......”

陶功书讲的很认真,的确,他把好东西拿出来分享了!

没办法,他要是不分享压箱底的东西,今天风头绝对要被杨鸿年抢走了!

今天可是有不少专家的!

他们都是【加分项】的关键因素。

伴随着陶功书的演讲结束,顿时台下掌声如沸腾。

众人都很热情!

陶功书看着那些全国名中医都开始鼓掌,内心多了几分自得,毕竟......他是有实力的,有真才实学的!

很快,在他的安排下,几个人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疑问和好奇。

陶功书不急不慢,绘声绘色的讲解的十分清晰。

甚至还引用了病例和引经据典。

“读《薛氏医案》和《寿世保元》就能看出来,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其实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同样,我们正在研发一款制剂,就是在两方结合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这个东西呢,我也申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目前还在评测中。”

就在众人恭维声中,忽然一个人站了起来说道:

“我觉得,这种配伍方法,是一种错误的方法!”

此话一出,顿时现场忽然安静了下来!

众人寻声望去,发现是陈南站了起来!

陶功书的脸色,一下子难看了起来,不过他还是很有格局的笑了:“哦?陈医生有什么看法吗?”

陈南微微一笑:“当然了!”

补中益气汤治“元气脾胃之虚”,六味地黄丸治“肾水真阴之弱”,“二方兼而济之,乃王道平和之剂”,合用似极为高明。

但是!

你真的理解补中益气汤吗?”

陈南就是秉承着怼人的出发点去的,说话根本毫不留情!

此话一出,赵建勇本能的一哆嗦。

他太他妈熟悉陈南的这个怼人的策略了。

他亲身体会过的!

不过,这一次,他和陈南是一个立场,因此,赵建勇很激动!

陈南的话,真的是一点情面没给对方。

陶功书认真笑着说道:“哦?难道你比我更懂补中益气汤?”

陈南微微一笑:“当然!”

“你从一开始就走错了!”

陶功书努力让自己不愤怒,但其实内心早就炸了,他用仅存的一丝素养强行笑了起来:“哦?愿闻其详!”

陈南直接说道:

“从李东垣“立方本指”去认识,则茯苓、半夏沉降有余,六味地黄丸降入下焦,皆不利于“升其阳”。

可见,你根本不解东垣本意,随意加减极易“动手便错”。

这一番话,语气很沉,如同重剑无锋一般,杀人于无形!

而周围拥护陶功书的人已经开始指指点点,小声议论起来。陈南不为所动,继续说道:

“误用极易坏事,于是后世医家提到了补中益气汤的禁忌症。

如张景岳说:“元气虚极者,不可泄;阴阳下竭者,不可升。”

柯琴说:“惟不宜于肾,阴虚于下者不宜升,阳虚于下者更不宜升也。”

这些论述对后学者的临证是极其有用的。

但从李东垣“立方本指”看来,这只是低层次的、形式上的认识。”

陈南说话从来不留情面的,是非就是是非,哪有什么迂回?

“张元素立方“非为治病而设,此乃教人比证立方之道,容易通晓也”,作为张元素的弟子,李东垣深受其影响,所有方剂皆为“从权而立”。

也就是重在教人立方之法,而不是传授他人所谓效方、验方。

补中益气汤方后有一系列加减法及较大篇幅的“四时用药加减法”,示人方不可执,灵活应用。”

“所以,你从一开始就错了!”

“当然了,补中益气汤和六味地黄丸,不是不能配伍。”

“实际上,内伤脾胃病证中,肾虚完全是可以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的,只是用药时需斟酌升降浮沉。”

“我请问,您考虑到了吗?”

这句话一出口,就是老阴阳人了!

但是!

杨鸿年内心却激动的难以附加。

这他妈......

自己以后绝对是保皇党!

去他妈的!

陈南,老子这条命,梭哈了!

第238章 严重级差评奖励丰富

其实,杨鸿年又何曾不想跟着陈南在中医领域成就一番事业呢?

但是,天赋这个东西,有时候决定了一个人的上限!

出身不错,拜师名医陶训义,而且跟师好多年,却依然能力有限,杨鸿年内心对于自己情况十分清楚。

他在被陶功书怼的哑口无言的时候,其实何曾没有萌生过也怼回去的心思呢?

可是!

相比自己而言,陶功书作为晋省中医药的业务牌面,全国名老中医,他的水平,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即便是他有心,也无力啊!

但是!

看着陶功书享受众人称赞和恭维,杨鸿年更加气急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陈南挺身而出,他站起来,用他最擅长的方式,一语击溃陶功书的理念。

这种感觉让杨鸿年内心激动不已,陈南这小子真的不错,有事儿他真的上!

而杨鸿年内心…此时只有一个想法:太他妈的甜蜜了!被人保护的感觉,真的是太幸福了。

但是,相比杨鸿年的激动,现场的气氛却瞬间凝重起来。

要知道,这一次会议可是陶功书的主场,也是省中医院的主场,但是陈南却在这样的场合下,直接一言不合就怼的对方无话可说。

此时的陶功书脸色青红泛紫,双目骇然,额纹更是紧紧地皱在一起,整个人浑身所有的素养都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张愤怒的面孔!

你这陈南一点不做人了是吗?别人说话的时候你他娘的乖乖的坐在那里一言不发,我一开口,你就有意见了?

而且,你这相当于直接推翻了我关于补中益气汤的学术理念!

你要点脸行吗?!

淦!

陶功书内心是真的很生气,但是他做不到像陈南这样掀桌子摆挑子那样的劲儿,说白了人家有偶像包袱!

相比之下,陈南反倒是一个混不腻的一样的人,百无禁忌,反正人家就是一个二十五岁的小大夫,你能拿我怎么滴?

【叮!恭喜您,收到来自陶功书的差评,差评等级:高级】陈南听见系统提示音之后,面不改色。

呵呵......高级的差评?

看来还不够劲儿啊!

这一次不搞个严重级,陈南都觉得对不起自己这一次出场费!

不过,不着急......

打击人,不能一下子击溃,要给他反击的余地,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节奏感!

现场一众晋省中医领域的主任们一个个看着陶功书,等待着他说话。

而陶功书这个时候…却没有冲动!

他一直在内心做自己的思想工作,这辈子积攒的所有理智都用了出来,这才强压住内心的怒火。

毕竟是五十大几岁的人了,他的情绪管理,相比年轻人,还是要沉稳太多了。

陶功书开始思考陈南刚才说的话!

而此时,现场更多的人,此时都在思考陈南刚才的那一番发言。

关于张元素和李东垣的学术思想,这些都是大家十分在意的问题。

张元素被誉为现在的脏腑辨证的大佬之一,他的追随者很多,最重要的是他和现在的学院派的中医大夫而言契合性很高!

大多数人在思考“补中益气汤”的正确用法。

但是......

此时台上的六位国医大师,却在思考一种理念!

那就是陈南刚才那一番话中,对于关于张元素和李东垣之间的传承变化。

陈南刚才那一句话,直接如同一剂强心剂一般,直接打动了耿鹏兴老爷子的那一颗心:

“所立此方,非为治病而设,此乃教人比证立方之道,容易通晓也!”

这句话说得太有意思了!

耿鹏兴似乎找到了新一代关于中医人培养的新思路。

现代中医,缺乏创新性,多以经方使用,高明点的使用经方化裁加减,或者是组方,这是一种十分容易上手,也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是!

作为河南中医药大学校长,耿鹏兴这辈子在学校待得时间远超于其他国医大师,所以,他更加看重的是中医人才培养方面。

而陈南刚才说出的那些话,让耿老爷子内心触动不已!

自从民国后期诞生的那一批国手还在开辟新思路之外,现在的学院派中坚力量,反倒是成为了保守派!

他们对于新方的开发,逐渐失去了耐心,也失去了信心。

耿鹏兴没想到陈南这个年仅25岁的中医人口中竟然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所立方剂皆为“从权而立“!

也就是重在教人立方之法,而不是传授他人所谓效方、验方。

上一篇: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