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医生,别怂! 第377章

作者:手握寸关尺

孟义超看着陈南,然后在角落写了个自己的名字。

随后说道:

“有些东西可以不争不抢,但是……现如今,有些东西,得争,而且得用力抢,要不然……没有人在意你的话。”

“中医,也得如此。”

“年轻人,我看好你,别怂!”

陈南楞在原地,有些凝重的看着老爷子。

“谢谢孟老。”

“我懂了。”

……

人群散去,陈南离开了教室。

脑海里一直都是孟老爷子的那句话。

“得争。”

“陈医生,别怂!”

陈南忍不住笑了笑,朝着学校外面走去。

今天收获很大。

这是……离开教学楼没多久,陈南看了一眼职工公寓,随后笑了笑,起身离开了。

“我回去了。”

他给刘恋发了个微信说再见。

刘恋没有回复他。

陈南有些失落。

或许中午应该去那儿休息休息的?

呵呵……

陈南离开了。

虽然学校还有他大学舍友,晚上可以聚餐一顿。

但是,距离中医青年人才考核,只有一周的时间了,而他的朋友,也在准备规培考核,等待着真正毕业的到来。

自从医学改革出现规培以后。

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需要在获得规培证以后,才能完全获得学历和学位证书。

这段时间,大家都在积极准备这个。

陈南也不好打扰。

至于刘恋,正如名字一样,这是陈南对于青春的留恋,是对于那个青涩懵懂时期,那个美丽不可方物性感可人的老师的留恋。

有些东西,留在记忆里,反倒是最好的。

陈南走的很匆忙。

他可能是害怕自己舍不得。

毕竟……

有谁能拒绝呢?

如果刘恋再主动一点,陈南可能也没有那样的能力……

等到陈南匆匆离开之后。

张学海这才反应过来一件事儿。

他竟然没有留下这个小伙子的联系方式……

这好家伙……去哪儿找这个人呢?

张学海忍不住叫住张绍庭:“你过来!”

张绍庭屁颠屁颠的跑了过去:“大伯。”

张学海黑着脸:“叫张校长!”

不过……很快,他问了句:“陈南你认识吗?”

张绍庭摇头:“我也不知道哪儿蹦出来这样的一个人物!”

“说实话……我还准备拿这个最佳辩手的。”

张学海翻了个白眼:“就你?算了吧!”

张绍庭顿时无语。

他看向周围几个同伴,王鹤宇等人。

“他们也不知道……”

这个时候,孙沐忽然说道:“我知道他。”

“他是源城市人民医院中医科的。”

孙沐的话,瞬间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张学海好奇的问了句:“小孙,你们认识?”

孙沐摇头苦笑:“我认识他,但是……他不认识我。”

当然了,孙沐也不可能把前些日子发生的事情说一遍。

太丢人了!

你们要去认识,自己去吧……

反正,我,孙沐,短时间内是绝对不会踏进源城市人民医院半步的……

嗯,肯定不会!

我他妈又不是抖?

一行人出来以后。

张绍庭越发好奇了起来:“哦哦……源城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啊!”

“改天我得去看看!”

孙沐闻声,想要说什么,但是又闭上了嘴巴……

他本来想要劝劝张绍庭不要想不开的。

但是转念一想……

去吧,快去吧!

王鹤宇却想到了什么,他姑姑就是源城市人民医院妇科主任。

他决定晚上回去问一问陈南的事情。

……

……

陈南晚上回去以后,回到房间,打开了孟老的那一本心得:《伤寒杂谈》。

不得不说,老爷子真的是没有藏私,把对于伤寒杂病论的感悟写的清楚明白,关键是透彻!

书本不厚,只有五十多页。

都说真传一句话,废话万卷书。

陈南不得不承认。

最重要的是,孟老爷子的无私,才是真正感动的。

他没有把这些东西留给自己的家人后代,形成一个新的中医家族,反倒是写成了一本书,等待完善之后出版出去。

这是难能可贵的一件事儿。

陈南越看,越觉得感悟颇深。

看到高深精彩的地方,陈南直接点击打开了【感悟卡】。

这两天的时间,陈南什么活动都没有参加,包括科室聚餐一类的。

他全部的精力都用在这一本书上。

等到第二天晚上的时候。

看了将近二十多个小时的陈南,把这本书看完了。

他闭上眼睛,静静地感悟着这一本书里的东西,感受着六经辨证和八纲辨证结合理论……

忽然!

一阵系统提示音想了起来。

【叮!恭喜您,通过自己的感悟,让伤寒杂病论的心得提升至专业级!】

陈南没有太多兴奋!

反倒是觉得理所应当,水到渠成一般。

果然,中医还是需要自己去理解的。

这个时候,忽然一阵提示音再次响起。

【叮!恭喜您,获得孟义超老先生的专家级技能:病机感悟。】

陈南听见系统提示音之后,顿时沉默片刻。

病机?

说实话……

陈南现在的临床水平,真的达不到孙沐所说的大师级别。

能清楚把握患者疾病发展规律,察觉动向的能力。

这需要的是不断的临床经验积累。

想要真正感受到病机的发展,是需要时间的。

而庞福叶为何能料事如神,他心里很有数,是因为系统模拟实验室的能力。

可惜……孙沐不知道这些,要不然,他也不会道心崩溃了。

陈南现在学的很杂,但是基础很稳。

他现在临床能力,因为这些大量基础的作用,以及专家级脉诊、舌诊的帮助,让他有了底气,总体临床水平称得上是高级。

但是……距离大师,他心里还谱。

可病机,就是关键的一步。

感受到病机的变化,理解疾病发展的规律,这是很重要的本事。

甚至,可以说是新人很难把握的东西!

伴随着奖励提示音的响起。

大量的信息朝着脑海喷薄而来。

“岐伯曰∶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此之谓也……”

说的就是想要知道疾病的发展,要知道一点:病随气动,必察其机,治之得其要,是无失气宜也。

这样才能更好,更加精准的治疗疾病。

什么是病机?

五运六气各有太过不及,而天时民病变必因之,故有淫胜、反胜、客胜、主胜之异。盖气太过则亢极而实,气不及则被侮而虚,此阴阳盛衰自然之理也。

这些气机的变化这就是病机的变化。

所以,藏五气六,各有所主,或实或虚,则亦无不随气之变而病有不同也。

恍惚之间,陈南仿佛跟着孟老爷子不断行医……

上一篇: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