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医生,别怂! 第181章

作者:手握寸关尺

良久之后,朱民生笑着说道:

“好了,占用了这么多时间,小陈你快去忙吧!”

“对了,中药方子,我这边已经想好了。”

“你平平胃散加小柴胡汤即可,克数你听好了,”

“苍术9克,厚朴6g,陈皮……”

陈南点头,认真记录下来。

说实话,陈南对于朱民生敬佩有加,这是一个有想法的老爷子。

中医思维不拘泥于六经八钢,别出心裁,却又别具风格。

对方开的中药,陈南也十分认可。

平胃散可燥湿健脾,消胀散满。治疗阳明脾土不运,湿浊困中。

而小柴胡主要功效为和解少阳,和胃降逆,扶正祛邪。

两方合用,对于调和少阳阳明合病,有着奇效。

说实话,陈南也是学到了!

眼看着陈南就要起身离开。

忽然朱民生叫住了他。

“小陈,稍等!”

陈南转过身子,好奇问道:“朱主任,怎么了?”

朱民生认真说道:“你基础扎实,熟读经典,积累深厚。”

“但是……有一个缺点,却同样明显。”

“你知道是什么吗?”

朱民生的话让陈南顿时愣住了,他驻足沉思良久,看向老爷子:“还望朱主任解惑。”

朱民生好奇问了句:

“我经过和你刚才的聊天,发现你很奇怪,你的中医储备知识很多。”

“这很罕见。”

“但是,一般情况下,这种人是很容易跟随一家之言,形成思维的,你却没有。”

陈南顿时眉心紧促。

因为朱民生说道的中医思维,他爷爷陈景亭也说过。

陈南认真说道:

“我爷爷就是中医,家里医术很多,但是……爷爷只是让我熟读,甚至背诵,却不让我全部效法。”

“他说,中医思维不要着急,因为很容易走偏,在我基础扎实的时候,便会自然而然的形成。”

这一番话,让朱民生忽然瞳孔微扩:“你爷爷是谁?”

很显然,陈南刚才的这一番话,让朱民生忽然意识到,这陈南口中的爷爷,并非一般人,水平而且不再自己之下!

陈南:“陈景亭。”

顿时!

朱民生忽然瞪大眼睛:“你是陈兄的孙子?”

“难怪!”

“难怪啊!”

“世家传承,多有真言啊。”

“呵呵,我跟你爷爷,也算是老友,你爷爷年轻时候煤气中毒,能活到八十多岁,实属不易。”

“小陈,你爷爷说的对。”

“我想跟你说的,便是这个道理,中医思维,不要着急,更不要急促。”

“多博览众书,看看百家之言,然后在形成不迟,一定不要着急!”

陈南听见朱民生的话,点头,起身离开了。

“多谢朱老师指点!”

朱民生摆了摆手:“不要叫我老师,就叫我朱主任吧。”

陈南不解,但是也没多说什么。

虽然朱民生嘴上不让陈南叫老师。

但是……接下来的这几天!

每天早晨八点钟交班之后,陈南肯定会被朱民生叫到房间里去。

让他感受自己今日舌脉变化。

让他来感受服药之后的起伏。

“用药之妙如将用兵,兵不在多,独选其能,药不贵繁惟取其效!”

“作为中医,你需要知道,你给患者的药,吃了以后能有什么效果,这才叫登堂入室!”

……

每一天,朱民生的帮助下,陈南都能有珍贵的收获。

每天一到两个小时的感悟卡加持,陈南可以清楚的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可是……

入院一周左右的时候,老爷子的情况虽有改善,但却没有明显改变!

陈南倒是不着急,因为在他看来,老爷子根深蒂固,想要有显著效果,还不够时间!

但是……

却有人着急了。

这几天,每天来看望朱民生的人很多。

有医院的现任领导,有老患者,也有亲朋好友!

这让杨鸿年的工作也繁忙了很多。

送走了一个老领导以后。

陈南跟着杨鸿年回到了病房。

而此时,朱民生躺在床上,却眉心紧促,眼神里没有了往日的风采,甚至多了几分落寞。

“哎……”

“怎么还没有好?”

“是不是我开的方子出错了!”

“也是,平胃散和小柴胡汤虽然可以解少阳阳明合病,但是……此药寒凉居多,又长期使用抗生素,日积月累,容易伤到脾胃根本啊!

可是里热已经成实,不去也不行!”

“该怎么办?”

朱民生沉声思考,面色凝重。

这几天,他的压力很大。

以前的学生们、小大夫们都成了主任、院长、领导。

那些病人也都康复了。

可是……

自己给自己治了这么久,却没有很好的疗效。

这就让朱民生有些着急了。

感觉自己是不是开错了药物。

这个想法萌生以后,朱民生自己就多了很多顾忌。

“小陈……你来。”

“你把我的中药,换一换。”

“你把这个黄芩去掉,换成芍药。”

陈南闻声,微微皱眉起来。

这可不行啊!

黄芩苦寒,以养阴退热为小柴胡的臣药。

少了黄芩,小柴胡就如同失去了灵魂,虽然芍药同样可以有养阴的功效,但是……力度比起黄芩少了不少。

柴胡苦平升散,黄芩降泄,二者配伍,为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和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以祛邪为主,兼补正气,邪气得解,胃气调和。

这才是小柴胡的灵魂所在。

但是!

如果换成了芍药,虽然依然可以升降结合,但是却力道不足!

朱主任这是……怎么了?

陈南忍不住问道:“为什么?”

朱民生认真说道:“黄芩太过苦寒,不能再用了,换成芍药,依然有升降结合的功效,而且芍药敛阴调血,柔肝止痛,还能平抑肝阳,归肝脾经,可以换的!”

陈南皱眉:“芍药力度不足啊!”

朱民生摇头:“不,我的体质现在比较差,不敢用太多苦寒药物了!”

陈南听见朱民生的话,有些犹豫了!

因为他辩证很清楚,老爷子的情况,按照原方治疗,效果就行,虽然慢,但是……这种病,岂能着急?

可是,朱主任却最近有些太过于敏感了。

古代有一句话,叫做:医不自医!

陈南感觉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医不自医是由于医者对疾病、医理、药理都比较明白,给人医病时能根据病情客观进行辨证论治,处方用药以病而立,多无顾忌,所以常常显效。

而给自己或者家人医病时,往往联想较多、顾虑较多,担心某药热、某药寒、某药有害、某药有毒,如此掂量来掂量去,下不了决心。

开起药方来,小心翼翼地把药味换了又换,把药调了又调。最后形成的处方,其药味与君臣佐使配伍法则有违,战斗力锐减。

其药量与寒热温凉四性不符,目的性不明确,造成既扶正不力,又驱邪无果的结局。

朱民生对于自己虽无师徒名分,但却有传道之恩。

陈南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于是,陈南直接说道:“朱主任,不可!”

“黄芩该药,为解半表半里的灵魂,缺之不可啊!”

“芍药可替换一二效果,但是却无黄芩之根本。”

“而且你里热未清,现在换成芍药,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啊!”

可是,此话一出,朱为民却皱眉了。

“换了吧!”

“听我的,我对自己身体更加了解。”

“小陈你虽然说的有道理,但是我心中有数。”

看见朱为民的倔劲儿上来了,一旁的杨鸿年也是给陈南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多说了。

但是,陈南依然摇头。

“我不赞同您的考虑。”

上一篇: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