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第81章

作者:歪打不留一

看完系统界面,胡长义很是满意的给关上了。

第225章 新兵

胡长义发现自己对待功勋值的态度,就跟父辈们的持家传统一样,也象极了国人的消费观念。

没错,把小钱钱攒着攒着,然后遇到大事情才会花出去。

好在,系统的功勋值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通货膨胀,购买力依旧是不变的,这就很不错了。

而且,随着军工的发展,功勋值的积攒反而是越来越快了……

在辽城那边遇到骑四师后,游击队的队伍继续前行,沿着刚刚化冻的河水,走在杂草丛生的河边小路上,向着西井镇而去。终于在晚上的时候,来到了西井镇这边,算是完成了之前的行军计划。

游击队的战斗人员,加上孙郎中他们也就才65人而已,其中8个还是借来的。结果现在变成了55个人,整整少了10个。就这,还是算上了季教员跟胡四海。

游击队的伤兵,留在了旅部那边统一照看,伤兵们的武器被游击队收回来带上了。

胡长义只希望旅部能够给伤兵们找一个安全的修养地,等他们养好了伤归队。

但在许多的时候,八路军的伤员前脚放在百姓的堡垒户中,后脚就可能被汉奸侦缉队或者汉奸地主去给鬼子告密,然后伤员们跟堡垒户也就跟着倒霉了。

并且,伤员们不但要面对来自于鬼子的伤害,还要面对顽固势力,比如朱怀冰他们的杀害,安全上的保障很低很低的。现在唯一的利好消息就是,八路军的磺胺很快就能自己生产了,伤员们的感染关就安全多了。

不要怀疑八路军的能力,只要是有了技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可是极强的。

秋树垣村,叶团长检查完了伤员们的情况,缓步的走进了772团的团部。

“团长,该喝药了,您的药熬好了!”刘浪端着一碗黑褐色的药汤放在了叶团长前面的桌子上。

“咳咳……刘浪啊,有没有多熬些时候?还有,有没有多熬几副药?我发现有好些同志也是在咳嗽。”叶团长端着药碗问道。

“团长,孙郎中开的药不算贵,同志们都有的喝,您放心就是了!就是您怎么总要求多熬些时候?”刘浪颇有些不解的问道。

“哈哈,你小子不知道啊,咳咳,我小时候家里穷,给地主放过牛。记得有一回吧,我生病了,家里没钱给看病,倒在炕上等死。刚好,地主家的傻儿子也得病了,跟我一样的症状。”

“那时候,俺娘就天天的等在地主家门外,等地主家把药渣倒出来,俺娘就上去把药渣捡回来给继续熬。”

“不怕你笑话,我就是靠着喝药渣熬出来的药汁,这才捡回条命!咳咳……刘浪啊,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公平,百姓们也遭受了太多的苦难!”

“你看那曾经的大上海,多少人在那里纸醉金迷,多少人在那里豪掷千金。可是在背地里,又有多少的包身工被困顿于工厂跟宿舍之间,每日只得到勉强维持身体运转的吃食呢?咳咳……”

“咳咳……还有那些地主,那些资本家,过着体面的生活,开着国外的轿车,去睡青楼楚馆的女头牌,去包养那些女明星,女戏子咳咳……可是这背后,又有多少百姓们被逼着卖儿卖女,有多少的工人猝死于工厂车间呢?”

“所以啊,我们要努力,要用我们的命,给我们的后人们拼出一个更加平等的世界!咳咳……至少,百姓们都能吃得饱穿得暖,生病了,发生疫情了,也会有能力得到救治!咳咳……”

“同志们,都努力吧!我们今天流的每一滴血,洒的每一滴汗,都会换来更好的明天!咳咳……”叶团长一边咳嗽,一边说着话,说完了,皱着眉头把一碗苦苦的药汁喝进肚子……

“来来来,喝药了喝药了!”叶团长在喝药,游击队的人也没逃得了。到了西井镇,找好了宿营地,孙郎中就带着他的医护兵开始熬药。好么,晚饭还没吃上呢,一人一碗药汁就灌进了肚子。

“我说郎中,您这药是干啥用的?”李铁牛咣咣几口喝完了,这才问道。

“调理身体的,主要是驱寒祛邪的!放心吧,喝不死你!真要是毒死你,抓把砒霜告诉你这是白糖,你自己就能塞进嘴里!”好吧,一向装作老城的孙郎中也学会开玩笑了。

“嘿嘿,还别说,我还真想尝尝砒霜是个啥味道?听说那东西吃一点点死不了人是吧?有没有,给点尝尝?”李铁牛反而对砒霜来了兴趣。

“……想要砒霜是吧?拿出一支三棱刺,自己舔舔就知道了!听说做三棱刺的时候就用到砒霜了!”边上的刁启贤说道。

“算了,三棱刺粘了鬼子的血了,不要!”李铁牛直拨楞脑袋。

吃过晚饭,安排好岗哨,游击队开始休息,一直到了第二天蒙蒙亮。

“队长,长义,我们这就出发了,你们在这里等着吧!”镇子外面,邢德正跟胡四海跟大家告别。

在他们身边,是赖东星带着的主力一班,准备跟着邢德正他们一起去九寨招兵。

胡长义其实很想去九寨看看的,但是游击队这边的事情不少,他也需要看看这周围的地形,干脆就不去了。

等邢德正他们走了,胡长义带着李铁牛辛路雷大鹏跟王小二出了镇子,向着南边的南委泉而去。

他当然不是去村子里,而是去了周围的山上,查看一下四周的地形,看看是不是合适建立防御。

“这周围都是山,山上树很多,恐怕开了春,树林子里跟山上会有好些的药材!当然,这需要郎中来判断。”登上东边的北山,看着周围的群山,胡长义暗自感叹。

“还有,这一路酸枣树不少,嫁接枣树可行!”胡长义又在心底记上了一笔。

“其实想要挣钱,烟草行业也是不错的,如果能弄到卷烟机跟卷烟纸,可以考虑弄个卷烟厂出来,那东西是真挣钱还不容易引起别人的觊觎!”这是他记下的第三笔。

“好了,你们仨都看好了,这个把子肉,必须要选择上好的五花肉,切的时候一定要切得厚薄一致!至于多厚,你们看我这一刀就知道了!”

好吧,胡长义在考虑游击队的发展,范大厨这里却来了现场教学,给三炊事兵传授大米干饭把子肉的做法。

把子肉,需要在酱油当中浸泡才行,所以西井镇这边市面上的酱油似乎一下子就少了起来,一些上街打酱油的小娃子提着空空的瓶子回的家。至于酱油哪里去了?都被范大厨买走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这天的傍晚,游击队临时驻地的厨房里传来把子肉特有的香味,还有大米干饭的米香。

这个时候,出去了一天的邢德正他们回来了,还带回来60多个精壮的小伙子……

第226章 一块,两块,三块……肉

胡长义跟赵奉年就等在镇子外面呢,看着远远的走来的队伍,都不禁眼前一亮。再看看走在队伍前头的邢德正,看着老邢怎么也收不住的笑容,胡长义跟赵奉年就知道这一次可是收获满满了。

63个,这是邢德正跟胡四海带回来的新兵数量。而且他们带来的都是精壮的小伙子,年龄最大的不超过20岁,最小的也在16岁到17岁之间。不用说,这绝对是一起长大的同龄人了。

再看看这些小伙子的身上,都带着白色的头巾,身上穿着最新的粗布棉衣,棉袄的外面是一色的黑羊皮做的对襟坎肩,黑色的羊毛外露,把一个个本就精神的小伙子打扮的更加的彪悍。

这还不算,这些小伙子每个人都带着武器,身后还背着个包裹,应该是带着的口粮。

关键是他们带的武器还不少,近乎一半的人扛着长枪挎着腰刀,另外的人也扛着戚家刀带着短刀,胡长义竟然还在队伍中发现了六个刀盾手,甚至还有两个人的身后背着四个破甲锥的……

好吧,这么一支队伍走在路上,恐怕一般的山贼是不敢劫道的,除非是有枪的大土匪绺子。

“立正!”队伍走到了胡长义他们跟前,胡四海喊停了队伍,自己跑了过来。

胡长义没在意跑过来的胡四海,反而仔细的看着一个个站的笔直的小伙子,脸上不禁露出跟邢德正一样的笑容。没错,这些小伙子都是地地道道的百姓,但是这些小伙子却有着一定的纪律性,这就很难得了。

“报告队长,胡四海奉命征兵结束!这一次,共征调九寨青壮63人,每个村寨各出7人,都是各家的次子,还自带了武器干粮,报告完毕!”胡四海报告道。

“哈哈,不错,不错,都是好小伙子!”赵奉年笑道。

“胡四海同志,这些新兵都受过训练么?而且一个个都穿着新衣服,这是你们九寨的规矩还是什么?”胡长义问道。

“哈哈,这个问题我给说一下吧。”邢德正笑着走了过来。

“这次我跟着去,算是开了眼界了。这个九寨地处偏僻,但是却保留着一些戚家军的规矩。而且村子里武风颇盛,小伙子们人人练武,还经常组织编队训练,纪律不错。”邢德正说道。

“这也是没办法!自打先人们躲避朝廷的打压而进山之后,我们就开始结寨自保。后来朝廷换了,我们也就继续结寨自保,自然要练武强身了。”

“现在,世道变了,倭寇再次犯境,也到了我们戚家军子弟出山的时候了。当然,组织上进驻的工作组的宣传才是主要的原因。”胡四海说道。

“哈哈,好吧,看来组织上是找了一个好地方了!”胡长义没在继续往下说,他知道既然找到这个地方了,那么兵工作坊也就要往这里搬了。没得说,他之前给组织上提的意见,肯定是被重视起来了。

“哈哈,好了,都先别在这里站着了,都进去吧!为了迎接新同志,炊事班特意做了大米干饭把子肉,今晚大家都吃的饱饱的,明天我们返回驻地!”赵奉年说道。

“好,全体都有,齐步走!”赵奉年说完了,一班长赖东星直接带队进村。看得出来,这些新兵们已经在接受赖东星的队列训练了。

队伍进了镇子,镇上的百姓们有些好奇的探头观看,有些直接回家关门,倒是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偶有几个认出新兵里的小伙子的人,这个时候也不敢跟自己的熟人打招呼。

队伍进了游击队的暂住地,接到通知的范大厨已经在条案上摆上了一碗一碗的大米饭,米饭上是泛着油光的把子肉。肥瘦相间的把子肉,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彻底的吸引住了大家的目光。

游击队的老兵在外面站岗值班,新兵们坐在了条案前面等着开饭,一些嘴馋的已经想要做小动作了。

“咳咳,好了,大家都注意了!”赵奉年站在了条案的一侧,让新兵们看向了他。

“欢迎新同志们参加八路军游击队!我是你们的队长赵奉年,那边的是你们的副队长胡长义。”

“我们游击队,是党领导下的129师的下属部队。我们的宗旨,是团结抗日,坚持到底,誓把日寇赶出中国去,建立一个老百姓能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好了,别的不多说了,咱们游击队的条件有限,这些米跟肉,是我们刚刚消灭了鬼子的运输队缴获的。现在,为了欢迎你们,特意做了好吃的大米干饭把子肉!”

“现在,我命令,吃饭!肉只有一块,米饭管够,肉汤想要的自己举手!”赵奉年简短的几句话后,新兵们吃到了进入游击队的第一顿饭。

这样的饭食,在大家们来说就是过年也难以吃上几回的,所以一个个吃的格外的香。

范大厨拎着大勺,边上是煮猪肉的大桶锅,有谁想要加汤的,就给加一勺子,一点都不怠慢。

等新兵们吃完了,老兵们依次坐下,炊事班的人开始上饭,上完了饭,炊事班的也坐下,胡长义邢德正跟赵奉年胡四海还继续站着。

然后,胡长义拎着桶锅,赵奉年拿着勺子,把一块块的把子肉放在战士们的米饭上,还浇上一勺子肉汤。

不过跟新兵们不一样的是,老兵们的碗里有的是一块肉,有的却是两块,杀鬼子最多的李月轩碗里是三块。

“好了,大家也都看到了,这次的肉,大家都不一样多!至于为什么?那就是咱们游击队的规矩了!”

“咱们游击队里,虽说人人平等,但是那些有本事的,立了功的,却会有额外的奖励!”

“这一次战斗,我们的李月轩同志,靠着一支步枪,击毙了31个鬼子的司机,还开着车帮着一营运兵,战斗中又击毙了8个鬼子!就这个,还没算上神头岭击毙的57个鬼子!”

“所以,这一次加餐,咱们李月轩同志就是三块肉,大家鼓掌欢迎!”赵奉年当先鼓掌。

“啪啪啪哗啦啦……”几十个人一起鼓掌的声音还是很大的。

“至于两块肉的,辛路同志,这一次在战斗中……郭京烈同志,一挺重机枪扫射,稳稳地压制住了鬼子的车队,郭德柱……李二牛,神头岭一战,李二牛表现的十分勇猛,这次帮着开车……”

赵奉年把一些表现好的战士以及战绩简单的说了下,尤其是有杀敌数的,都说了出来,羡慕的新兵们抓耳挠腮的,恨不得现在就上战场跟鬼子拼命去。

“咳咳,这就是咱们游击队的规矩,有本事的吃肉,没本事的喝汤!好了,大家开饭吧!”说完了,赵奉年跟胡长义他们也坐在了条案边上,除了胡长义是两块肉,赵奉年他们的米饭上就只有一块肉了……

第227章 回

游击队别看人不多,但是战场上的表现可是很亮眼的。尤其是拍了技能又花费子弹训练出来的李月轩跟王小二,更是击毙了众多的鬼子兵。

他们的战绩,都已经给组织上汇报了上去,也都做了核实。怎么奖励他们,那是组织上该考虑的事情,游击队这边的奖励就是会餐的时候多吃肉。

哪怕是一块把子肉,也要看出来那是奖励。

其他人眼热?想要多吃?很简单,上战场多杀鬼子,说不定下一个就该你多吃肉了……

当然,胡长义这边是另外算的,他的战功算起来几乎为零,但是把兵工作坊的事情算上,又是一个说法了。

一顿算是会餐,也算是新兵的“入伙饭”的晚饭后,游击队继续安排岗哨休息。

第二天天一亮,游击队继续出发,从西井镇沿着山路向西而去。

这回出发,因为有了63个新兵,所以老兵们携带的辎重就放在了新兵们的肩头上,老兵们带着武器负责警戒四周,甚至还有个尖刀班在前面探路。

63个人分带55个人的辎重,分量自然是不多的,所以游击队算是轻装上阵了。

轻装上阵,新兵们是走惯了山路的,老兵们是跑惯了越野的,所以这一路就走得飞快了。

唯一拖累行军速度的,就是季教员跟小毛驴了。嗯……把吉岛片郎同志跟小毛驴算在一起是不是不合适?

一天的行军过后,游击队的人终于在傍晚的时候赶到了榆社县的韩家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兵工作坊。

而时间,也就到了1938年的4月3日了。

就在这些天里,在中国另一处战场上,也正进行着惨烈的战斗。

战斗的双方,一方是日军板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矶谷廉介的第10师团。而另一方,是孙连仲,阿汤哥带着的中国军队。

阿汤哥不必多说,这是中央军的嫡系,整个战斗除了打酱油就是拖后腿(桂军老李说的),反而是孙连仲带着的各路杂牌军表现的极为英勇。

三月中旬的时候,日军开始进攻。也就在神头岭伏击战的第二天,川军王铭章将军殉国。

这一战,将军带着川军122师血战滕县,最终因为没有援军,日狗还用了毒气弹,川军弹尽粮绝之下藤县失守,将军喋血,全师除了少数突围,其余殉国。

没错,这一仗是正面战场上极为惨烈的一战,曾经在旧关一线被鬼子打的找不着北的川军122师,终于用他们的鲜血跟壮烈,告诉了世人“川军永不负国”这句话。

注意了,川军,可不是光头蒋的中央军,别搞混了,光头蒋可没把川军当回事的,只想着如何消耗川军的。

否则,阿汤哥的援兵怎么会不到呢?

光头老大:“嘘,别瞎说,小四家的地盘大,女娃儿长得那叫一个水灵,小四死了,他家的地盘跟女娃儿就是我的了……咳咳,日记上可不能这么写,得写成……”

孟良崮老张:“援军,那是啥东西?你个杂牌部队还想要援军?我正经的中央军整编74师都没的援军,你个破川军算老几?”

藤县失守,鬼子兵峰直逼台儿庄。

然后在娘子关一线被20师团按地上摩擦摩擦的那些西北军、东北军、陕军、滇军的杂牌军们,似乎是找到了跟鬼子对战的诀窍,硬是顶着鬼子的炮弹,把鬼子拖在了台儿庄这里。

这一战,也就有了血战台儿庄,有了敢死队夜战,有了众多的英雄人物。

等到八路军打响堂铺伏击战的时候,中国军队29万人就完成了对台儿庄日军的包围。然后准备了两天,也就是3日,发起了对台儿庄日军的全线反攻。

还好,这一仗打得还不错,中国军队伤亡5万多,毙伤日军两万多。

嗯,这就是台儿庄大捷了,算是打的比较不错的一次战役。只不过这个伤亡数字来算,真正打死的鬼子,也就在几千人左右。不过怎么说呢,伤员更加拖累鬼子的医疗跟后勤,也算是不错了。

就是没有直接弄死,或者弄伤了也救不活来的痛快啊!

时间到了4月4日,小鬼子是真的很狂妄,也是真他娘的有钱。

本来台儿庄一线就被打的有点晕的小鬼子,竟然还是没有放弃对晋东南的行动计划,三万多的小鬼子就分成了九路,对着晋东南发起了九路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