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第55章

作者:歪打不留一

“对!你们俩开什么玩笑?坚决不行!”李云龙跟孔捷也是声色严厉。

“好吧……小珍、小强同志,你们来!其实这事还是很安全的,你们把这两只枪,就这么斜着绑在这里。”

“对,这条凳子就是个支架,把枪绑上,这个黑管子拧在枪口上,手榴弹……”

胡长义亲自指挥着俩实验员把汉阳造斜着绑在凳子上,然后把抛射管跟手榴弹也装配好,一人分了一个空包弹放进枪膛,还给扳机绑了拉绳。

为了防着凳子不稳固而被拉倒了,马全有还带人从河边搬了一堆石头把长条凳子的凳子腿给埋住了……

“好了,你们俩就蹲在这个防护坑里面,我那里哨子一响,你们就拉绳子!”距离凳子7米远的地方,胡长义把俩实验员给安排进了防护坑。

好吧,安全无小事,为了安全,胡长义可是做足了准备。

躲在更远处的沙包墙后面,胡长义掏出了他心爱的蔡司望远镜,示意边上的王邯吹哨子。

“吱……”尖锐的哨音响起,阿珍跟阿强两位实验员就拉动了手里的绳子。

“砰……砰……”随着枪声响起,两个手榴弹在空包弹打出的气体的冲击下飞离了抛射管,向着斜上方飞去。

在抛离的过程中,绑在抛射管上的拉绳被拉动,拉着了拉火引信。

本来这个拉动的力量,会把手榴弹带偏的,可是抛射管里面的四条突筋稳稳地控制了手榴弹的飞行方向。等手榴弹完全离开抛射管的时候,其实早就把拉火引信给拉着了。

打从心里讲,胡长义对这个抛射管的效果是一点数都没有,谁知道月色小轩从哪里找来的资料?看那本书泛黄的书页,胡长义没底啊……

不过好在……那些曾经的老教材还是很靠谱的。

只见枪响过后,两个手榴弹从抛射管飞离,然后在空中划出两条抛物线,远远的落在了河边……轰,轰……

好吧,相同的发射角度,相同的发射药量,甚至重量相差都不超过10克的两个手榴弹,居然有20米的落点误差,这也是没谁了。

当然,手榴弹落点的距离还是很远的!因为前方就有标杆,这俩手榴弹的落点正好在90米到115米之间的位置上,还算是可以。

“好,再来!”看到这俩落点,胡长义的心里有些发凉,这东西误差太大了的啊,精准轰炸是别想了。

“哈哈,还不错啊!是吧老孔?”李云龙倒是没觉得如何,而是问起了老孔的意见。

“是不错……换成高爆的手榴弹,再找到合适的伏击距离,数量再多一点,会给鬼子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孔捷说道。

“这个跟咱们的榆木炮跟大抬枪是不是有些重复了?”张万和问道。

“不会的!你们是没想到重量的问题,还没想到这个是曲射的问题!”李云龙说道。

“怎么讲?”张万和问道。

“这个东西,其实就是战斗的一个辅助武器,虽然精度差了点,但是它却能把手榴弹抛射到九十多米的距离。这要是打阵地战,战士们完全可以躲在战壕里对着鬼子的冲锋队伍发射几波。”

“这只是其一,其二就是咱们看到的那些鬼子的据点,那些检查站!再打鬼子的检查站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夜里接近到检查站百十米外,然后用这个把手榴弹抛进鬼子的据点里面。攻击鬼子的阵地的时候,这个也可以拿来用的。”李云龙说道。

“嗯,老李说的有道理!这东西用好了,也不失为一个好武器!而且这个不是还能打那种霰弹么?一枪两用,差不了!”孔捷说道。

“吱……”俩人说话的功夫,阿珍带着阿强已经完成了第二波实验弹的准备。随着哨音响起,又是两声枪响。

“轰……轰……”这次手榴弹的落点远了不少,在接近150米标杆的时候炸的,有一枚还是凌空炸开的。

“哈哈,我说不错吧?能打那么远呢,就是炸不到鬼子,吓也能吓唬他们一下!”李云龙说道。

“老李说的没错!不过这样的装备还是太差,不适合主力部队使用,我们独立营缺少装备,我看这第一批放在我们营就比较合适!”孔捷说道。

“那不行……老孔啊,你们营这装备还没凑齐来呢,给你们有啥用?也就训练训练了!你看我们团,齐装满员,随时可以战斗,这得放在我们团才行!毕竟啊,我们要拿到战场上经过战斗检验的!”李云龙说道。

“我说你个李云龙,就这样的装备你还好意思跟我抢?你是主力部队不假,但不能有啥好东西都是你李云龙的吧?总之我老孔不乐意……”孔二愣子上脾气了。

“我说二位,这武器才试验阶段呢,您二位是不是急了点?哦对了,第一批的汉阳造已经修的差不多了,能上战场继续使用的有175支,剩下的有50支被我改了成了霰弹枪。我想具体怎么安排,很快就有定论的。”胡长义说道。

“修的这么快?还有这么多好的?”孔捷这边问道。

“嗯……其实这里头主要还是生锈的多点,应该是晋绥军换装备的时候替换下来的,没保养好就生锈了。我给做了去锈跟保养,还不错,至少能用!”胡长义说道。

“能用就好啊……李云龙,这个你可别跟我争!”孔捷说道。

“切,老子看不上!”李云龙说道。

“我说您二位还是该干啥干啥去吧,这里的实验还得继续,今天不抛射200个手榴弹完不了!等我这边测定好了,有了具体的数值的时候,就会把他们上交,你们二位自己想办法!”胡长义说道。

“别啊,我这里还给你选了几个战士帮着实验呢?”李云龙说道。

“没必要,真的,这东西就是我一时头脑发热弄出来的,算不得重要的武器!”胡长义说道。

很快,李云龙跟孔捷就各自归建,该干啥干啥去了。

第160章 这样的老李

“副团长,您怎么对那个抛射管那么上心?”问话的是三营长,这会儿他们就在三营的防守阵地上。

三营的阵地分在了石拐村两边,这边是西侧,距离胡长义的试验场并不远。

“上心,当然上心!能把手榴弹打出去一百多米,都赶上小掷弹筒了,这不是好家伙么?”李云龙说道。

“团长,咱们团的掷弹筒少说也有8具了吧?虽然打的不怎么准,但是总比那个铁管子准吧?”三营长问道。

“嘿,你小子倒是看得通透!我问你,你也没有仔细的看长义拿来抛射的那些手榴弹?”李云龙问道。

“看到了……我明白了!”三营长恍然大悟的说道。

“嗯……算了,这次不跟老孔争了,他带着独立营也不容易!按照长义的脾气,这么一个抛射管,怎么也得配上4到8个高爆手榴弹啊!再加上那个步枪还能近战打霰弹,是好东西啊!”李云龙略有些遗憾的说道。

“团长,您不会就在惦记那些手榴弹吧?听说上头给铸上了破片凹槽?”三营长问道。

“对啊,上头密密麻麻的凹槽,这要是炸开还不得一炸一大片啊……算了,不想了……”李云龙说道。

“吱……轰轰轰轰……”李云龙跟老孔走了,胡长义这边的实验依旧在继续。原先的两个抛射管已经测试的差不多了,胡长义干脆让人把剩下的抛射管加汉阳造霰弹枪都装了起来,排在一起进行实验。

还别说,阿珍带着阿强,俩人干得还不错,装填,拉绳子,一人控制5个抛射管,一点意外都没出。

“老马,记下来:手榴弹抛射管可集中使用,只需要用木架制造集中发射架,即可单兵操控多个抛射管对预定目标进行定点轰炸!”胡长义吩咐道。

“明白!”老马也看出来这种抛射管是可以集中使用的,就是会耗费好多的手榴弹就是了……

手榴弹抛射管的实验很快就做完了,剩下的事情就是选出10个专门使用这种新武器的战士进行短暂的实弹训练了。等训练结束之后,就可以投入战场上检测实战效果了。

选择专职士兵的事情,胡长义没有参与,直接把抛射管连同霰弹空包弹等等的交给了张万和,让他看着去分。

结果等下午的时候,孔捷的独立营就多了10个专职的投弹士兵,也算是弥补了独立营在重武器上的不足。

无事可干了的胡长义,又回到了质检员的位置上,连着忙了几天的老马也奉命睡觉去了。

“我现在,要不要把没良心炮给放出来呢?那个构造更简单,就是会耗费很多的炸药,有些费钱!”坐在手榴弹组装厂棚里面,胡长义的思想开始发散,想着还能弄出什么东西来?

“没良心炮啊……暂时还是先缓缓,因为即便是放出来了,八路军也没法大规模的应用到作战上去。不为别的,就因为八路手里的汽油桶太少了,恐怕整个师里面都不一定能找出来多少?”

“另外,就是给八路找一个可以替代歪把子轻机枪的武器出来,最好是6.5mm口径的,毕竟歪把子太烂了,捷克式又太少了,而且子弹也不统一……”

“要是系统能够兑换到56半自动的图纸工艺就好了……可惜,系统级别不够,没法兑换……”

“还有阎老西拉来的那些废枪,枪虽然废了点,但是那些莫辛纳甘的枪管却是极品品质的,再给修起来或者仿造成莫辛纳甘就太亏心了!我若是有56半自动的图纸工艺,必定不会放过这些枪管的!还有波波沙冲锋枪……”

时间并没有因为胡长义的思想跑马而放缓脚步,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

或许是因为人多了,又或是因为手上又熟练了,这一批四万多个的手榴弹居然没用三天就给组装完毕了。

然后,这些前来帮忙的工兵们就带着分给各团各营的手榴弹各自归建,还带走了数量不少的拉火引信。恐怕用不了多久,底下的这些战斗单位就能用上他们自己亲手造的手榴弹了。

报告部长,769团陈团长来了,还带来了大量的物资,说是要根据条例兑换手榴弹!

就在组装结束的当天傍晚,刚刚给手榴弹清点入库完,正在跟游击队一起聚餐的张万和就接到了村外面哨兵的报告。

“小陈来了?怎么不提前吱一声?就这么给杀过来了?这是想夜袭石拐村啊?”张万和说道。

“哈哈哈……”张万和一席话,让大家都笑了。没说的,人家陈团长的成名之战就是夜袭阳明堡机场。

“长义,咱们去看看吧?”张万和笑道。

“好啊,前两天就听说769团在平定东边的柏水井打了个大胜仗,伏击了鬼子的车队不说,还烧了十几辆卡车,这是带着缴获来换东西了!”胡长义笑道。

“嗯,我想也是这么回事!哎呀,这眼看就过年了,769团这一下能过个肥年了!”赵奉年说道。

“肥年?能有咱们肥?恐怕现在全八路军,吃的最好的就是咱们游击队这边了!你看李铁牛,这家伙才多少天?又壮实了不少,恐怕该跑不动道了!”邢德正说道。

“指导员,俺现在扛着三百斤的猪,照样能跑四十里山路!”李铁牛放下碗说道。

“哈哈哈……铁牛的体量涨没涨我不清楚,不过这话量可是涨了,当初还是200斤的猪呢,这一下多了100斤!”赵奉年说道。

“哈哈哈……”众人继续哄笑,不过李铁牛毫不在意,趁着没人跟他抢,抓了个玉米面的窝窝头继续吃着。

“走吧,咱们出去看一下吧!”张万和很喜欢大家这种其乐融融的气氛,笑着出了院子。

很快,胡长义他们就见到了等在村外的769团一行人,也看到了陈团长带来的一堆堆东西。

769团来的人不少,东西更多,就在那放着。

769团的人胡长义没去关心,他的注意力都被他们带来的东西给吸引住了……

第161章 咱们有汽车了?

放在最前面的,是还连着皮的二十几个马腿,被冻的硬邦邦的就放在地上,看来是被战士们扛着过来的;

在一辆平板车上,放着两扇猪肉,看颜色,有好几天了,不过坏是没坏,也不知道是缴获的还是买来的;

剩下的物资,有些是装在袋子里的粮食,上面日文标识着白米字样,大概有二十几袋子,得有一千多斤。还有些,像是铁板啥的。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不是这些,而是——一个一个的轮胎,似乎是战士们一路推着滚过来的,上头手印的样子清晰得很。

这些东西,769团的人就没藏着掖着,所以胡长义看到,大家也就都看到了。

“小陈啊,你这是把鬼子的卡车给拆了送过来了?”张万和问那位看上去有点胖的陈团长。

“张部长啊,咱们不是打了鬼子的车队么,本来是想把这些东西都给一起烧掉了的,可是太浪费了,干脆就让人拆了些东西带了回来!”陈团长说道。

“嗯,会过日子了啊!知道咱们的物资来源不容易!不过这些东西可不少,你带这些东西回来,还得翻山越岭的,要不就得穿过鬼子的封锁线,没伤亡吧?可别为了换东西,再给战士们造成大的损伤了!”张万和说道。

“怎么可能?咱们反围攻结束后,鬼子的兵力稀薄,后面还急着给前方补充物资,正好叫咱们得了便宜!至于鬼子的封锁线?在我眼里跟没有一样!”陈团长说道。

“哈哈哈,要的就是咱们这种藐视一切敌人的气势!可是你带来这么多的汽车轮子,咱们也用不上啊,你要是能弄来一辆汽车该多好?”张万和说道。

“我还真弄来一辆汽车!”陈团长说道。

“还真有?哪儿呢?”张部长看向村外,也没见到汽车在哪里。

“就在啊……这里呢!这一仗我们打完之后,我发现还有点时间,就让战士们用鬼子车上头的工具拆卸零件下来带走。结果我们团一个新兵,以前在天津的洋行里头干过,知道怎么拆汽车,就带着人把一辆车给拆了个七零八落。”

“我一看这不行啊,车都拆了,不带回来太亏得慌了,就让战士们给带了回来!”

“说实话,为了把这辆车的零件都给带回来,我们团可是费了劲了!”陈团长说道。

“我看你们是学的771团吧?听说人家把鬼子的小坦克给送来换手榴弹了,你也来了一个?”张万和说道。

“其实也有那么点意思,就是我们这一路远了点,用了这么久才带了回来!张部长,您看,这就是我们带回来的那些零件,我保证一个螺丝都没少!”陈团长说道。

“我瞅瞅……”张万和好奇的看向被战士们放在一边的那一堆零件……

话说,汽车的零件是真不少,当然,拆的话也不会拆成细碎的,只是拆成一两个人就能抗动的样子就行了。是在没法拆的,也可以几个人一起抬。

所以,张部长看着放在路上的那一堆堆东西,也没看出个什么来。

“长义,这就是拆了的汽车吧?”张万和问边上的胡长义。

“看样子应该是……吧?”胡长义也搞不准,毕竟他是车工,跟修车造车这个行当的差距太大。

“那你能不能给装起来?”张万和问道。

“如果有装配图纸……大概能行吧?”胡长义用最快的速度搜索系统的技能栏,准备找到跟九四式卡车相关的资料跟技能。话说,如果有被打死的鬼子司机跟修车工,这问题就能解决了。

“也对,人不是万能的!你的精力都用来弄武器了,跟汽车可不搭边。”张万和看胡长义不说话了,就说道。

“小陈,你来说,你们团那个新兵能不能把这个汽车再给装起来?”张万和看向了陈团长。

“咳咳……我问了,那个小家伙说他拆可以,能保证一个零件不少;要是装起来的话,就会多出很多零件来了!你说这叫什么话?”陈团长无奈道。

“这……好吧……”张部长糟心得很,这都是什么事儿?

最终,也不知道张部长批给769团多少手榴弹,反正陈团长他们走的时候都满意得很。

当然,兵工作坊这边的仓库里,又多了好多好多的各种零件,塞满了两个北屋。

剩下的日子里,似乎生活又归于平淡了。胡长义继续领着人修枪,兵工作坊的几个小组继续忙活自己那一摊事情,一切都继续进行着。

如果说有什么改变?那就是拉火引信的生产那块儿,又多出来8个干活的,使的拉火引信的产量提高了不少。当然,胡长义在带着人修枪的同时,也没有放弃汽车这边,因为他总想着把那辆汽车给组装起来,也好进行一些运输的工作。毕竟,人力有穷时,有辆汽车总归是好事。

“副队长,我想试试!”就在胡长义愁于如何把卡车装起来的时候,傅云鹏却主动请缨了。

“小傅?你不是学习机械的么?跟汽车也不搭边吧?还有那个木质膛线机很重要的,你能行吧?”胡长义问。

“放心吧副队长,我在德国的时候去他们的汽车厂车间工作过一段时间,对于汽车的构造还是很了解的!至于膛线切割机,您放心吧,我已经把图纸吃透了,保证能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