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第52章

作者:歪打不留一

要知道,即便是游击队这边隔三差五的能见到荤腥,大家也难以敞开肚子吃肉的。现在好了,等这些鱼做出来,大家最起码能吃一顿好的吧?哪怕是喝鱼汤呢,也能喝个肚儿圆吧?

至于抓到的多余的那些鱼会怎样处理?现在可是寒冬腊月啊,浇上水冷风里面一冻,这个冬天坏不了吧?

“成多,三才,二牛,你们仨就在这里烧火,冒了热气记得叫我!”范大厨这边做着剁椒鱼头,还不忘叮嘱跟着他的三个手下。

“放心吧班长!保证不出问题!这里面蒸的是鲤鱼吧?我听说糖醋鲤鱼好吃啊啊!”二牛问道。

“你个小么子就知道吃!糖醋鲤鱼是咱鲁菜济南菜系的代表菜,可是咱们游击队除了醋多点,其他啥都没有!糖没有,油也不多了,怎么做?还是清蒸鱼来的快!我做清蒸鱼的时候都学会了吧?记住了,这要是在饭店里跟师傅学艺,没个几年是不会教你们的!”范大厨笑得憨厚。

“班长,看是看会了,自己上手的话就难说了!”成多在边上说道。

“哈哈哈……你们这三个家伙,训练成绩不好,学手艺也不积极,想干啥?赶紧添柴火……队长把你们放在炊事班可不是让你们享福的,都机灵着点,训练的时候都用力训练,我再给你们加加餐,你们也加加练!”

“等战斗的时候,也让大家看看咱们炊事班的战士也是能顶的起来杀鬼子的!这要搁在古代,咱们就是火头军,薛仁贵知道吧……”范大厨手里忙活,嘴里也不停下,一边干活一边教育新兵。

“好了,装盘子,这个是给李副团长张部长他们送去的!”范大厨把做好的剁椒鱼头装在一个汤盆里,接着从肩膀上拿下手巾擦眼睛。作为山东人,哪怕是经常接触辣椒的厨师,也有些受不了辣椒的辣味。

“好了,把那些洗干净的鲫鱼拿来,咱们做一锅鱼汤!这个大家都有份的!”擦了把眼泪,范大厨继续忙活起来……

不得不说,范大厨不愧是个大厨,游击队加上张万和跟李云龙带来的人,一百多人的午饭,居然没耽误多少大家吃饭的时间。

当然,单纯做菜的话时间也用不了多少,清蒸鱼跟鲫鱼汤都很简单的,主要就是剁椒鱼头这个菜要麻烦点。这也是河里面捞了好多的鳙鱼,胡长义也是照顾李云龙邢德正张万和这些口味偏辣的人,才单独让范大厨做的剁椒鱼头。

至于他们爱不爱吃剁椒鱼头?能有点辣椒就过年啊,何况还有鱼头在里面?

“这个是……吸……香啊!”果不其然,中午吃饭的时候,一盆子的剁椒鱼头成了饭桌上最靓的仔——阿不,是最受欢迎的菜!

李云龙张万和邢德正赵奉年赵长发赖东星……总之包括胡长义在内,这些从红军过来的干部们都是不怕辣、辣不怕跟怕不辣的。

所以,吃到最后,盛剁椒鱼头的汤盆直接被咱家老李倒进大米饭给擦了盆,比狗舔的还干净。

看着大家对辣椒情有独钟的样子,胡长义倒是没怎么伸筷子,反而多喝了点鱼汤。

范大厨做饭的时候,他就在想着要不要把他的“红白炮弹”给弄出来!虽然现在没有造炮弹的条件,但是造一些手榴弹用用也不错啊!

什么是“红白炮弹”?红的是填充了辣椒粉的,白色的是填充了生石灰粉的。这样的炮弹炸不死人,但是炸过之后覆盖范围内的敌人会非常的舒服,简直舒服的要死要活的!

“长义,谢了!哎呀,这得多久没好好吃一顿辣的了!”吃完饭,张万和很是怀念的说道。

“其实这些辣椒也是找了好久才找到的,今天就给用上了!对了,我有个新的想法,你们看啊……”胡长义把红白炮弹的事情说了下。

“我看行!真要是配置好了,几炮轰过去,咱们那些川蜀湘赣的战士们就可以挺着刺刀去收割鬼子了!”李云龙说道。

“想法是不错,不过咱们没辣椒啊,生石灰倒是可以试一下!当然,你现在的的任务还是复装子弹!上午我们也都看了复装子弹的成功,等会我会给师部去个电报,让他们派一些工兵过来,跟着学一下子弹的复装!”

“等学会了,就可以深入到各团各营的去推广出去了!”张万和说道。

“别看我,我是一点意见都没有!最好是从各营调人手过来,学完了正好各自归队!”胡长义举手赞同。

“嗯,这是好主意!就是咱们的发射药能供得上?”李云龙问道。

“火帽我这边可以提供,发射药就用黑火药也行!哪怕打的近一点,也总比没得用强!”胡长义说道。

中午饭罢,张万和去发电报,李云龙看着游击队的人继续训练,胡长义带着朱星宇他们继续复装子弹。这些子弹可是给老李的,打出去杀了鬼子自己就能收获功勋值的,胡长义很上心。

其实这样搞起来也不错,就躲在后面搞军工弄武器,杀鬼子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干,总好过自己带着人亲临战场弄死的鬼子多吧?再说手刃小鬼子的愿望,在第一天就实现了啊。

石拐村的河面上,游击队的人走了,冰窟窿还在,村民们也顾不得寒冷,拿着游击队留下的抄网在冰窟窿里面捞鱼。尽管游击队已经把最多最容易抓到鱼的时间用完了,村民们依旧能抓到一些漏网之鱼。

虽然少,但是对于一年难见几次荤腥的村民们来说也是一个食物的补充,都忙得紧。

村民们很安心,一点都不担心黄地主家的护院门过来赶人打人,因为河边正有几十个游击队员在训练。

第151章 不带走一片云彩

“一……杀!”

“二……杀!”

“三……杀杀!”

河边的空地上,赵奉年正带着战士们一人一支上着刺刀的步枪,整齐划一的进行着拼刺训练。

刺杀训练,是游击队甚至八路军的主要训练内容,甚至还是一个大的科目,比射击训练还要重要。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八路军子弹太少了,想进行射击训练也没那个条件。往往新兵的第一次开枪,是在当兵许久,甚至都拿着红缨枪干死过鬼子之后,才能摸到枪,到了战场上开第一枪的。

相对于八路军主力的新兵们,游击队这边要好得多,至少新兵一入伍就摸到枪了,进行一段时间的持枪跟拼刺训练后,还会有实弹射击训练。一个人10发子弹的训练量虽然不大,但比起其他单位就要好得多了。

不信?去问问老孔的独立营,有没有配齐枪支?没有吧……再去看看八路军的主力部队,能给步枪把刺刀配齐了的又有多少?平型关那会儿,115师的刺刀保有量才多点?

也就是八路军那会儿都是红军老兵,作战经验丰富,单兵素质不错,这才在枪、弹、刺刀都不如鬼子的情况下拿着人命拼出来的胜利!

胡长义比谁都明白,这小鬼子的拼刺技术好,跟他们的身体素质好,训练量大有很大的关系。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鬼子的新兵会被老兵带着拿中国的活人进行拼刺训练,直接过了见血杀生这一关。

所以真到了拼刺的时候,鬼子的嗜血兽性会被刺激出来,拼刺的时候也就变得勇猛了。

游击队当然没条件去抓鬼子的百姓来进行刺杀训练,再说咱也不是鬼子,不能搞这么兽性的事情。所以,就只能通过大量的训练,让战士们的刺杀技术提上来了。

你说拍技能?那得多少功勋值啊?这得留着办大事情的!

时间一眨而过,这就到了下午三点多,北边的山上下来了一支队伍。不用问,这就是张万和发电报从师部跟旅部调来的工兵们!这些人过来,自然是跟你这学习复装子弹的。

等这一批的发射药装完了,正好再转到手榴弹组装上头来。也就是说,师部来的人又成了兵工作坊的临时员工了。

就在张万和调动的人手到达石拐村的时候,咱家老李这边已经准备动身回去了。

可能是大家越干越熟练了,也可能是中午的全鱼宴给了大家足够的能量跟热情,反正预计傍晚才能完成的数量,下午就完成了。胡长义挨个检查了一下,都不错,绝对能打响的那种。

而且因为是钢芯弹,质量也轻一点,用三八大盖打出去的初速还要高一些,甚至有了一定的破甲能力。

“哈哈,长义,这次哥哥就谢谢你了!”看着一千发子弹装了两个小箱子被战士扛在身上,李云龙拉着胡长义到了一边说话。

“见外了不是?子弹弄出来不就是用的么?这些子弹交给你李云龙,我放心!”胡长义说道。

“哈哈,放心了,不会让这些子弹瞎了的!”李云龙小小的保证道。

“哦对了,中午捞的鱼,我们决定给你们团300斤,也让同志们开开荤!还有专门挑出来的100斤鲫鱼,麻烦你一块儿给野战医院送去,给伤员同志们加强下营养!放心,都是半斤往上的!”胡长义说道。

“哈哈,没想到咱老李又搂草打兔子了!我替团里的同志们跟伤员们谢谢你们了!”李云龙郑重的说道。

“见外了不是?没有同志们舍生忘死的顶在前面,我们也没法搞生产啊!虽然我一直很想带着队伍跟鬼子干仗的,可首长们不允许啊!”

“不过我得托你个事儿,要是有机会啊,你还是得说和说和,让我们游击队到战场上头历练一番才行!”

“哪怕把我自己留在兵工作坊等着也行,总得让他们去战场上走两圈的!看首长的意思,游击队就是兵工作坊的直属保卫部队了,总得让他们都变成老兵了,咱们的兵工作坊才更安全不是?”胡长义说道。

“嗯……你说的有道理!哦对了,我刚想问了,你们下午训练的那个攻击战术是什么?我看着三个人配合,然后几个战斗组远远的相互协调,一个班就能占住老大一条战线,好像很有讲究啊!”李云龙问道。

“哈哈,真不愧是带兵打仗的行家,这都被你看出来了!”胡长义竖了竖大拇指。

“我也不瞒你,这是我到了游击队之后就琢磨出来的攻击战术,就是三三制的攻击战术,具体是……”胡长义吧自己知道的三三制进攻战术给讲了一下。虽然他自己都不明白怎么回事,但是李云龙能明白就好。

“另外啊,我这个班组组成你也看到了吧?比如机枪班,机枪手副机枪手,还跟着个步兵,那个步兵我叫他精确射手,就是神枪手。这样在战斗的时候,机枪压制,精确射手可以保护机枪手,也可以相互配合杀敌!”

“还有掷弹筒,小鬼子的攻击战术我也打听了一下,他们攻击的时候看似前面轻机枪,后面重机枪,但是真正决定胜负的反而就是那个不起眼的掷弹筒!”

“哦对了,鬼子里面也有专职的神枪手,专门狙杀咱们的指挥官跟机枪手等重要目标。还有……”

面对李云龙的问话,胡长义直接竹筒筒倒豆子,把他知道的所有的军事知识给说了一遍,也不管他自己明不明白,反正说出来就好了。

有个成语叫: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自己尚且糊涂,还要叫别人明白),胡长义现在或多或少就有这么个意思。

不过怎么说呢?现在他讲的这些知识,正是眼前这些革命先烈们一点点总结出来并完善的,他就是提前说出来而已。

相信诸如李云龙这样的百战之将,总结了他们自身的作战经验,再加上这些理论,相互结合之下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

“团长,天就要黑了,咱们……”不知不觉间,天已经昏了下来,同来的战士提醒李云龙到。

“哦,哦……长义啊,你小子行!脑袋瓜子是真开窍了!今天你说的这些,我回去好好想想!走了……”

李云龙不是扭捏的人,挥了挥手转身就走,不带走一片云彩……

只带走400斤鲜鱼……

第152章 送来了设备?

老李带着满脑袋的知识走了,估计这些东西他得消化一阵子才行,尤其是三三制进攻战术。

当然,等老李消化吸收完了,恐怕772团在三三制进攻战术上会有极大的助益,战斗力会有所提升的。

三三制战术正经的发挥出威力,那是在咱们的立国之战的时候(专打鹰酱,不疼不要小钱钱)。但是这个战术的形成,却是在之前长期的战斗中逐步总结的结果。

有人说三三制战术需要的装备比较好?看看咱们立国之战时候的装备,跟现在比起来或许会先进一点,但是也先进不了多少。至少,在装备对比上,鹰酱可是比脚盆鸡子强大多了,还是多国联合部队。

所以呢,当老李指挥的三三制战术碰到小鬼子的时候,或许会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

两天的时间,就这么悄悄的过去,游击队跟石拐村的百姓们可是过了几天的“好日子”。

为啥?有鱼吃啊!哪怕缺油少盐的,那也是鱼啊,总比吃地瓜秧子窝窝头强吧?别告诉我你们不知道地瓜秧子是啥?那玩意儿基本上就是拿来喂猪的,现在却是人类食物的一种补充。

两天已过,总部送来的炸药也到了石拐村这边。这次炸药比较多,得有三吨的样子。除了炸药,还有一台钻床,一台车床以及相应的钻头跟车刀。

话说咱老歪在写小说之前好歹也是个车工啊,也是在工厂里干过好些年的!可是等他看完了两台设备之后,却是一脑袋的浆糊……这东西怎么用啊?

好吧,现代的油压车床跟这些原始的设备之间可是差着好几代呢,他能会用才怪了。

不过他不会用不要紧,总部直接送来了八个太原厂的工人,其中就有会操作这两台设备的工人。有了专业工人,自然不需要胡长义去操心。

就是……设备有了,却没有动力啊!一打听,这东西居然是蒸汽机带动的,胡长义觉得满满的恶意袭来……

“也就是说,这两台设备咱们只能干看着,啥也干不了是吧?”胡长义看着张万和问道。

“咳咳,基本上……是这个样子的!不过总部正在跟晋绥军跟中央军协调,争取把其他的那些设备给送过来!等那些设备送来了,咱们就可以开动起来了!”张万和说道。

“哦……好吧……那我们总不能全指望总部吧……算了,我先忙完这段时间再说。对了,我这些天就琢磨着是不是咱们自己搞搞步枪出来。张部长,您说咱们用什么口径的子弹合适?”胡长义问道。

“你小子自己设计枪了?”张万和意外加惊喜的看着胡长义。

“嗯,是有这个想法,正在设计图纸!您知道的,咱们手头上现有的这些枪支型号,我都会修理!我就想着,咱们是不是可以根据这些枪支的结构,造一款咱们自己现有的设备跟材料就能弄出来的步枪!”胡长义说道。

“那就好好设计,不要着急!不过你说的子弹……嗯,咱们的子弹是乱了点,我想想啊……”

张万和是管后勤的,对八路军目前的弹药口径可是真正的深有感触。你想想啊,八路军几万部队,几乎拥有着世界所有型号的步枪,子弹也是各种各样的,想想就头疼啊!

“长义啊,我想了想,咱们现有的子弹口径太多了!你要是真的能造出步枪来,那子弹的口径最好是跟小鬼子的子弹口径一致!”张万和说道。

“您的意思是,咱们新造的步枪,就用鬼子的6.5mm有板步枪子弹是吧?”胡长义再次确定一下。

“对,就用那个!你看啊:咱们呢,现在自己造不了子弹,顶多复装一些。咱们主要的弹药来源,一个是从果脯那边领取一些,另一个就是指望战场缴获!”

“咱们跟蒋光头的关系,你小子也知道的清楚,别看咱们现在还能从他们手里领到子弹,但是有多难你也该想的到!而且一旦事情有变,他们把弹药来源给掐了咱们也会陷入被动!”

“所以啊,你要是真能弄出步枪来,那就用鬼子的弹药来弄!这样咱们在战场上缴获到弹药就可以直接拿来用了!而且即便是自己复装子弹,咱们从战场上捡到的子弹壳也多是鬼子的子弹壳,捡回来就能用!你说呢?”

张万和虽然不怎么相信胡长义能造出枪来,但是依旧根据自己的判断,给出了一个答案。

“好,那就用6.5mm的子弹!我先试着设计一下,看看能不能用最简单的办法跟材料造出来!实在不行,咱们还可以照着原版仿造鬼子的三八大盖么!”胡长义说道。

“嗯,这个可以有!”张万和一听仿造,觉的这事情还比较靠谱。

“嘿嘿,张部长,既然这样,那您就受受累,帮忙给盯着点子弹复装这块儿,我找地方画图纸去!”胡长义看着张万和笑着说道。

“你个小子,倒是会使唤人!去吧,这里我给你看着点!”张万和很好说话一个人,答应帮忙给盯着点。

“那谢谢您了!您不用全天都在这里,就是时不时的过来看看就行,朱星宇会把活干好的!”胡长义交代一下就回了自己的小屋子。

作为游击队的副队长,胡长义是没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的。但是作为兵工厂的实际负责人,他有一间小房子当作临时的办公室跟绘图室,还有自己的实验室间操作间。

“哦对了,肥皂明天就差不多了,得想着给咱家老李送几块过去!”走过实验室门口的时候,胡长义想起了自己弄的肥皂还在屋子里放着。

当然,他也只是想了一想也就走过去了,因为他现在正在满脑子的搜寻可兑换的资料图纸。

其实张万和说的6.5mm口径,胡长义也是比较同意的。毕竟直到抗战结束了,鬼子的三八大盖依旧是八路军手上最好的步枪,直到立国之战后期才被莫辛纳甘全面替换掉。

所以,抗战时期给八路军最好的武器口径,就该是6.5mm的子弹,除非自己有几条子弹生产线来生产子弹。

第153章 子弹的选择

但是,即便有自己的生产线,6.5mm的有板步枪子弹也是没法放弃的一个选择,除非胡长义跟自己书中的主角胡一舟一样抛开八路自己搞部队,然后只给自家弄新的武器。

毕竟在战场上,八路们用着6.5mm口径子弹的步枪,战斗结束后直接就可以从缴获中补充弹药,战斗的续航能力要强得多!

“系统,花费200功勋值,兑换爱德华木质膛线机全套图纸资料!花费500功勋值兑换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八一式马步枪全套资料(包括脑沟兵工厂膛线机资料,手动深孔钻资料。)花费300功勋值,兑换磺胺简易化生产资料!”

没错,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胡长义又花钱了,又从系统购买资料了。这里头,爱德华木质膛线机是比较理想的膛线切割设备,因为这个不需要蒸汽动力跟电动力,人工就可以了!

再加上更简单的脑沟兵工厂膛线机,基本上也就解决了膛线的加工问题了。

深孔钻……那是咱们八路军的兵工大佬们搞出来的,也是全手动的简易钻床。

至于磺胺的资料……胡长义看了看,真的是很简单,就一张纸完事,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