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第441章

作者:歪打不留一

很快,几个人就出去了这个城防司令部,来到边上一家民居中。这里,已经是他们的临时指挥部了。

现在,辽县被打下来了,也给总部汇报了,接下来的事情还需要遵循总部的意见。

“哈哈……干得漂亮!自身伤亡200多,打下一座县城,歼灭了一千多鬼子,很好!”副总指挥这边,高兴的拍了桌子。

“是啊,干的很漂亮!还有快反大队那边,一个急行军,直接插到鬼子前面,用重火力直接把溃逃的一千多鬼子给歼灭在了公路上。不过根据昨晚的战况来看,得有二百多的鬼子跟大部队分散了。根据观察,这些鬼子是向着咱们根据地腹地逃窜了,二分区的部队正在围追堵截。”参谋长说道。

“这些小鬼子都是丧家之犬,翻不起什么浪花来!告诉二分区所有的村落,保持高度警惕,绝不能让这些鬼子对百姓造成伤害!另外……”副总指挥看向了地图说道:“769团坚守辽县,7支队立即返回防区,2分区1团返回榆社。下面,还有36师团北上的那些大队。”

“老总,特勤大队的侦察兵正在侦查那些大队的动向,我们随时能掌握他们的位置!而刚刚接到的情报显示,这6个大队正在向潞安地区返回。”

“返回?这是真的放弃了啊……”副总指挥听到鬼子竟然撤了,竟有些意犹未尽的意思。不过想了想又说道:“让特勤大队保持关注,不要跟鬼子发生冲突,关注他们的动向就好!另外……还剩下的和顺跟昔阳,就一起拿下来吧!”

第1357章 嘿,这下好了

平辽公路,九十多公里的长度,有4个县城在沿途。而从今天开始,辽县已经被拿下,平安县也被拿下,剩下的俩县城就不要放过了。

于是,在特勤大队密切关注36师团的鬼子的情况下,2分区这边就制订了针对和顺跟昔阳的进攻计划。这个计划,把1分区都给带上了,毕竟俩分区挨着,刚好把横在中间的俩县城给打下来。然后,大家就能尽情的去发展军事民生了。

上午,10点,已经进入浊漳河河谷的6个大队,在冈本保之的命令下,后队变前队,快速的向着潞安地区返回。而在北平,岗村也叫停了那些增援的部队,让他们哪儿来的回哪儿去。当然,原独立混成第四旅团的三个大队还是要返回阳泉的。

“八嘎……”岗村枯坐在办公桌前,看着地图,嘴里除了骂一句,还真的没有别的办法。

他能有什么办法?兵?兵不行;将,将不听命令;装备?似乎八路的装备比自家要好……总之,诸事不顺啊!

“目前的办法,就只能希望汪精卫能够挺起来,完成以华治华的方针策略了!”岗村无奈的叹息,目前能做的也就如此了。

实际上,到现在,鲁中那边的八路,还在不停的对鬼子的一些据点进行攻击着,各种游击队也在行动,地雷都埋到了据点门口……而正是这些不是正规部队的所谓民兵、游击队,每天都在行动,偶尔还能带走一两个据点的守军,让鬼子的伤亡不断增加。

现在,鬼子国内的兵力越发紧张了,好多师团都在往东南亚跟太平洋战场调动,新兵根本就供不上了。而从中国战场抽调,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抽调部队有那么的简单?这不,这一次的攻势,还没开始呢,就已经能被歼灭了7000多的兵力了。7000多兵力,看似还不过万,但是对于华北的日军来说,足够伤筋动骨了。关键是,这一次,又要丢掉4个县城的掌控区域了,这让岗村感觉到了挫败感。

“明明,我下达的命令是没有问题的!其实冈本的命令也是没有问题的。1个大队北上,按照以前的战斗力对比,这个大队完全能够果腹军队的一个团或者一个旅。可是面对八路……”岗村自己觉得已经十分的重视八路的战斗力增长了,但是每一次都是低估了八路的战斗力。

“难道,这就是军心跟民心?”岗村开始思索这样的问题了。因为他也了解过中央军的情况,更是了解八路的情况。

中央军那边,别看是中国的正规军,有充足的军费跟给养补充,但是大部分的军费军粮,却是被贪污了的。底层的士兵,军饷发不下来,军粮也不够吃的,长期处在饥饿状态的部队有的是。这样的部队,战斗力就别想了。

可是,一向被称为叫花子部队的八路,却是在尽可能的保证士兵能吃饱饭,甚至还有文化学习等等的教育措施。更可怕的是,他们在保证军队供养的时候,竟没有压榨百姓,甚至还能保证百姓们的生产生活,让百姓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岗村想不明白八路是怎么做到的,但是他知道一支有文化,能吃饱,还有思想教育的部队,比果脯那些军队要强的多。但是,他没想到会强那么多!

“现在,平辽公路没有了,阳泉必须要保住!62师团,必须保证阳泉一线的安危!”岗村喃喃自语。他的心里,已经把和顺跟昔阳送给八路了。

此时,明眼人都能明白这一点,岗村自己也是明白,八路不会放过另外两个县城。而这件事情的主角之二,驻守在两个县城的鬼子们,此时是作何感想的呢?

和顺,听了一夜战斗的鬼子,此时已经收拾好行囊,准备好汽油,焚烧了文件。当渡边中队长确定了接到的命令是突围后,最后叹息一声。

“点火吧!”渡边冰冷的声音中,城防司令部所在被付之一炬,顺便还把边上的建筑给点燃了。听到了百姓的哭喊,当即就有鬼子开枪击毙。

就这样,他们一路烧一路走,直接出了城门,向着东边的山中而去。此一行,他们不知道要面临什么?但是命令就是命令,突围必须突围。

跟他们一样,昔阳的鬼子也是带上了物资出了城,向着东边的山区而去。只不过他们比较倒霉,因为刚出城10里地,就迎面碰上了新二团老孔的队伍。没错,老孔在得知李云龙打下平安县后,就安排了防区的防御,最后带着一个营,直接奔着昔阳而来。

在老孔看来,昔阳会威胁到李云龙那边,需要一支部队侧翼掩护一下。然后,阴差阳错的,就跟鬼子打了个对头。

“啥?对面一个中队的鬼子,带着百十个伪军,正在冲着咱们来?”老孔第一个反应,就是咱们被鬼子发现了?

“团长,刚接到总部的电报:小鬼子在和顺放了火,已经向着东边逃窜;昔阳的鬼子也逃窜了!”此时,通讯兵把最新的情报送到。

“嘿……这下好了,小鬼子这是一头撞进咱老孔的怀里了!”孔团长这回高兴了,这鬼子就是昔阳那一队啊。

“传我命令,就地布置防御阵地!1连在北边,2连在南边,3连跟团直属队跟着我在这边。动作都快点,藏好了,能打伏击就打伏击!”

老孔一声令下,在鬼子们毫无所知的情况下,新二团的战士们直接构筑了一个小小的伏击阵地。新二团在这边活动了多久了,地形熟悉啊,小鬼子可没有这个便利,直接一头撞进了伏击圈中。

接下来的战斗,实在是没啥可说的,老孔新二团武器也不赖,掷弹筒也足,人多欺负人少……总之,轻松解决。

三天后,胡长义这边的军事地图上,红色的区域增加了4个县城,整个太行区北区一片红色,再也没有了碍眼的那块区域。

“好了,打鬼子的事情告一段落,咱们各部人马也都返回了。美中不足的是咱们炮兵营,这次白跑一趟。不过没关系,你们继续加紧训练,我已经得到消息,总部有意扩大炮兵部队。根据你们的战功,辛路同志升任新的炮兵团团长是没有问题的。还有雷大鹏同志,火箭炮团有你的位置!”

第1358章 影响

“总部又要组建炮兵团了么?”胡长义的话,让参加会议的干部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止不住脸上的兴奋。

炮兵团哎,这可是能决定一场战斗胜利的关键的存在!而且,这一次不仅仅是炮兵团,还有火箭炮也要组建团级建制了,那就更不得了了。按照现在炮兵营10个火箭发射巢的规模来算,炮兵团怎么着也得有30个火箭发射巢吧?再加上三组备弹,那架势……哈哈哈……

“咳咳……”看到大家的神情,胡长义咳嗽一声后接着说道:“好了,这事情是这样的:咱们120重迫,已经在每个旅都有了营一级的作战单位,各个主力团也有了至少4门重迫的炮兵排建制了。总部的意思就是,下一步,加强大兵团的火力建设,也就有了重迫团的来源。”

“虽然,这个团仅仅只有重迫,但是谁也不能忽视它的火力强度!3个炮兵营,下辖3个炮兵连,1个辎重连。每个炮兵连有两个炮兵排,各自有4门重迫战斗班。然后,一个排还分别有一个弹药排负责把辎重连携带弹药的弹药输送到战斗位置。”

“嗯,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构架,或许还会多出一个战斗营作为炮兵阵地的临战近卫部队。但是基本上的,这个团有72门重迫是没跑的!辛路同志,这一次你的压力会有点大,不过组织上相信你能做到的。”

“雷大鹏,你的任务就是帮助组建火箭炮团,在今年底把火箭炮团打造成型,并且形成战斗力。而你下一步的任命,将会是陕北。嗯,你们父子分别也有好几年了,你正好回去学习一段时间,并且跟雷黑子团圆团圆。哈哈,再不团圆,恐怕黑子都不认识你了!”

“嗯,这就是咱们九支队最近也最大的变动。其他的大队人员,编制没有变化,但是每个大队,需要抽调200个含有正排一级指挥员8人在内的老兵出来。这些同志,总部会有新的安排。哦,再说一件高兴的事情,那就是曾经带着咱们打长生口、七亘村阻击战的李大团长,终于当旅长了……”

九支队的连以上干部会议,足足开了三个小时才结束。然后,各自返回驻地,执行会议上的安排。比如,抽调老兵跟排长班长,比如安排调走老兵的后续,比如招收新兵补充编制,比如……跟亲人告别??咳咳,这不仅仅是辛小毛同志的事情。

毕竟,现在九支队的干部战士,还是以九寨以及周边所有防区的村落为兵源的。抽调的老兵跟指战员,谁也不知道总部会有什么安排,但是离开家乡是指定的。所以,他们需要跟亲人告别,然后整理行囊,踏上新的征程。

“老姐啊,俺也是团长了!你就跟姐夫好好过日子,打鬼子的事情,让老弟来!”7天后,胡长义的院子里,辛小毛拉着辛歌的手说着话。

“嗯,去了后,好好干!你也老大不小了,也是团长了,还是党员了,有合适的,赶紧找一个给我领回来看看!”辛歌看着比自己高了一个头的弟弟,很想摸摸头,但是想了想又放弃了。不过,长姐如母,该关心的事情那不能少了。

“呃……啊啊……老姐放心,等哪天咱们打回东北了,咱就找个回来!那个啥,我走了,需要去总部报道了!姐夫,照顾好我姐……”辛小毛匆匆告别后,转身就跑出了院子,嘴角带着笑容,眼角有泪痕在闪烁。从当初逃难,到遇到八路,到现在……他们姐俩一直相依为命。现在,似乎还不错?

“小毛啊,去了好好干!记着,9月17的时候,回来一趟!还有你们……”三里峡北口,胡长义看着站在卡车外的一群人,大声说道:“你们,是我带班的第5批学生。虽然我不是你们的主教官,但是也算是你们的老师。我只希望,你们在炮兵学校学习的所有知识,能让你们在将来的战场上,多多杀敌,多多立功,早日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建设咱们的新家园!”

“是!”整整79个炮兵学员大声回答。

“好了,上车吧!”胡长义挥了挥手,让这些战士上了卡车,去总部报到。不出意外的话,这些人将会是炮兵团的基干力量了。有了这些炮兵,再给配上二炮手弹药手,那么一个炮兵团也就能拉起来了。就是,这个炮兵团的规模有些大??无所谓了,火力至上么!

这几天,九寨一直就处在一众离别的情绪中。胡长义就站在三里峡这边,送走一批又一批的战士,跟他们作别,送他们去战斗。只是,此时没有驼铃声,只有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让离别少了几分愁绪,多了许多的激情。

送走了炮兵营的部分骨干跟征服两个营长,顺带把九支队炮兵营的火箭炮一并打包送去了总部后,胡长义也就送无可送了。他相信,离开的这些同志,在将来的战斗中,会发挥处在九寨学到的一切本事,让敌人认识到跟我们做对,是多么愚蠢的事情。

而为了增强这份底气……九寨兵工厂还得继续生产啊啊,这才是基本盘呢。没了强大的兵工保障,你炮打的再准,没炮弹也是白搭啊。

所以,照例把新兵招收的工作甩给胡四海他们后,胡长义继续管着兵工厂的事情去了。

现在怎么说呢?胡长义自己都觉得这个支队长就是个顶着名字的头衔了。算算日子,他有多久没有跟鬼子战斗了??记不清了……

而从九支队被不断的抽调骨干的事情上,九支队的干部跟战士们,也是真真正正的体会到了解放辽县、和尚、昔阳、平安四个县城带来的变化了。

这四个县城,原先就跟扎入根据地的一根刺,让大家不得不全力防备这里的鬼子。现在好了,只需要把兵力集中放在太行区北区就好了。

于是,感觉到防御压力降低的总部,立即就着手组建成建制的这些部队了。谁都不傻,包括独立团扩编的独立旅在内,这些部队绝不会再是防守卫戍部队了……

第1359章 丰收跟饥饿

组建这些将作为拳头的部队,那就需要抽调骨干老兵。于是,三个支队,就成了比较理想的抽调队伍的地方了。嗯,基本上就是如此。

北平,岗村也在看地图。只是,他看地图的心情实在是不太好。只见岗村的铅笔,从北平沿着平汉线一路向南滑动,到了黄河边上停下。接着又把津浦线、胶济铁路、同蒲铁路、正太铁路、一直没有修利索的白晋铁路依次划了一遍,这才长舒口气坐正了身体。

“帝国,名义上占领了华北大面积的土地。但是实际控制的区域呢?就剩下铁路沿线了……”喃喃自语,岗村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行动了。

岗村不知道该怎么行动,但是咱们却有着明晰的目标啊!

轰隆隆……嘎吱嘎吱……陕北某地,一辆辆“大型拖拉机”在野地里形成了编队,向着正西开着。

车内,一个留着大胡子的毛熊老人,猛的灌下一口烧刀子,然后长长的吐出一口酒气。

“亲爱的达瓦力士,这个跟你们以前开的拖拉机是一样的操作!来,看好了,这里是刹车,不过我们一般不需要踩它;这边是油门,使劲踩就是了……”老人满身酒气,面露红光,但是教导学生那是一点都不含糊。

当车队停下的时候,老人已经半醉了,被学员们连拖带抬的请出了“大型拖拉机”。接着,一个比较瘦弱的,毛熊中年,就带着另一批学员进了“大型拖拉机”内部。然后,他就指导这些学员们学习如何装填弹药,如何瞄准,如何测距……然后,还对着标靶区域开了几炮。

这边,在进行某种不为人知的教学活动的时候,在某个大型工厂中,工人们在毛熊工程师的带领下,给一辆带着炮台的“大型拖拉机”安装了最后一个零件。等加满了油,就有人钻进车中,轰隆隆的发动了车子。

“哈哈啊哈……好,好啊……咱们终于,终于造出来了……”看着顺利开出厂子的车辆,大家击掌庆贺,有几个干脆来了个要拥抱。当然,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还不能继续生产,还需要把这辆样车进行多种测试才行。

当然,以上这些事情,保密级别是最高级的,一般人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些工厂存在。胡长义?知道的也不多。

时间已经到了6月中旬,天气炎热,气候干燥,麦穗也在这个时候黄了。

“今年的麦子涨势不错啊!”九支队防区最大的小麦生产基地,南委泉这边依旧是胡长义重点视察的地方。这不,在老村长的陪同下,胡长义又来到了田间地头,查看夏收的情况。

“支队长,瞧您说的!这一大片,可是水浇地呢!还有拿啥肥料,咱们也没少往里撒!您看,这一目的的产量,今年能到800斤!我老汉活了这么些年,也就这几年是越活跃舒坦。看着娃娃们一个个出生,一个个长大,田地里的产出一年年多,我感觉老汉我还能再活50年!”老村长底气十足。

“哈哈哈……您就安心的活着,将来啊,咱们必将过上吃得饱穿的暖的日子!不但是吃得饱穿的暖,还得吃得好穿得好,住的也好!”胡长义说道。

“这个话咱相信!就是支队长啊,您能不能高高手?俺们村39个小伙子去应征入伍,队伍上就收了12个,这不是然咱们丢人么!”老村长说道。

“这个事情啊,您老可求错人了,我可不管征兵的事情呢。不过,小伙子留在村子里也好么,这么多的田地,总要有壮劳力来打理么!”胡长义道。

“支队长,您这个话说的,是瞧不起俺们妇女同志么?俺们女人也能顶半边天呢!这就是队伍上不要女兵,俺们村子的姐妹们,也都想上战场杀鬼子呢!现在不能打鬼子,还收拾不了这些麦子了?”一个大嫂子擦了把汗,笑着对胡长义说道。

“大嫂子,您带着妇女同志们种地做家务养孩子,那就是对我们抗日事业的最大支持啊!那个豫剧咋唱得来?那个谁,给来一段刘大哥讲话!”胡长义一挥手,跟过来的文工队的同志们当中,就有个女战士走了出来,找了个高点的地方站好了。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

好吧,为了支持农业生产工作,九支队的支队长胡长义同志,把文工团都给带上了,这叫送文艺下乡??

胡长义花了足足9天的时间,才在九支队的防区视察了一圈。这些天天公作美,麦收工作进行的很顺利。收割……打场……晾晒……归仓……等忙活完了,大家才松了口气。今年,粮食够吃的了,还能有富余,这就是好年景!!

得道者天助,今年八路控制的这些根据地,因为风调雨顺,更是增加了许多增产措施,今年夏粮的产量都很高。这事情,总部首长都很高兴,地下的军民们也都很高兴。不高兴的??小鬼子啊!

沁源,小鬼子们一个个缩在城内,都毫无生气的样子。为啥??饿啊!

这麦收了,最怕的就是小鬼子出来搞破坏了啊。所以,旅长大手一挥,直接封锁了进入太岳区的各个通道,以保障太岳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于是,给鬼子运送给养的车辆,就被拦在了防区外面。而导致的后果,就是沁源城内的小鬼子,已经断粮三天了……

咕噜噜……一个鬼子兵猛的喝了一肚子水,却是怎么也压不下饥饿感。眼睛都有些发绿的他,巡视了一圈,没有可以入腹的东西,他甚至看向了战友山田的叫一郎的那条爱犬——这要是煮出来,也是一锅肉吧?狗肉好像很好吃的样子?

“八嘎!麻生,收起你贪婪的目光!一郎已经陪伴了我5年了,我绝不允许你打它的主意!”山田怒视了安倍一眼。

“对了,大雄去哪里了?”这时候,山田才发现他们一组的山野大雄不见了……

第1360章 干活挣粮食

“大雄?”安倍麻生用他身上不多的能量供应大脑,想了好大一会儿,才说道:“我今天早晨起来,就没有见到他。难道是跟着分队长出去了?”

“我下午的时候,见过分队长正在东门的河边抓鱼,并没有见到大雄跟着他的身边。难道大雄殉国了?”山田说道。

“也或许是当了逃兵了吧?大雄君的身体壮,还会说中文,化妆一下还是能逃出这个该死的困境去的!”安倍恼怒的拍死一个蚊子说道。

“能逃走么?能活着逃出去,也是一种幸运啊……还有,别打一郎的主意,一郎会自己找吃的去的!”山田抚摸着一郎的脑袋说道。

“吃的?狗吃……”狗走千里吃屎……安倍想了想,觉得还是放过一郎吧。

两个鬼子兵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躺在树荫里说着话,狼狗一郎乖乖的待在主人身边,还不是的伸出舌头喘喘气。

东门城内,这俩鬼子口中的分队长野比康夫,此时正弯着腰,拿着一个破旧的柳条筐子,在河水中静静的等待着。他所在的地方,原本是城内的一条街道,不过现在这条街道已经被挖开了一条三米多宽,两米多深的壕沟,还接通了南北两侧的沁河。

“哇哈哈……吆西吆西,这里有三条泥鳅鱼……今晚我们能喝一口汤了……”等了许久,野比康夫才抓到了三条泥鳅,高兴的像个孩子。

“分队长,这里,这里有好多的小小鱼……”另一个鬼子兵,手里拿着破旧的簸箕,里面有十几条大拇指长短的小都吃鱼。

额,这条人工挖掘的壕沟,俨然已经成了城内鬼子们的生命之河了。虽然这条壕沟,跟东边流淌的百米多宽的沁河没办法比,但是从城墙底下穿过的沟渠,在城外呈现喇叭口一样的宽度,成功的把北边沁河的水流引入了城内,并从南边的开口排出去。

城内,其实是不缺水源的,随便往下挖挖就能见到井水的。而这条河的意义,就是能时不时的接收到一些顺着沟渠游到城内的河鱼。而有了这些河鱼,城内的几百日军在没有给养的时候,还能有点吃的。去城外捕鱼??之前还行的,后来被八路狙杀了十几个鬼子兵后,就没人敢去了。

旅长当初的作战计划,到现在已经被大家深刻的认识到了意义的所在了。

此时,城南某个村子外的打谷场里,谁都不知道去哪儿的大雄,此时正在挥汗如雨的干着活。只见他手里死死的攥着一根麻绳,帮着肩膀上的绳套加力。而他的脚步,却是异常坚定的一步一步的踏在一层麦穗上,努力的转着圈圈。在他身后三米多的地方,一个一米半长,半米多粗的青石碌碡,被他拉的不停滚动,稳稳地从那些麦穗上面压过去……

没错,鬼子大雄并没有去当什么逃兵,而是在今天还没亮的时候,就换上了一身老百姓的衣服出了城。至于在这里干活?他可不是被抓了,人家这是在——打工呢!就是打工,麦客懂不懂?就是帮着收麦子的。

至于为啥“小驴小驴爱打场,打了麦子打高粱”变成了“小鬼子小鬼子在拉碌碡”??看边上老村长那憨笑中透着精明的眼神就明白了啊。

“大雄啊……”看到大雄脚步虚浮,浑身发颤,大汗淋漓了,老村长开口了:“来来来,停下喝一口小米汤,让村里的小青驴子干一会儿!”

“哈……好的,好的,谢谢村长……”大雄几近虚脱了,艰难的把勒进皮肉的绳套给摘下来,摇头晃脑的到了村长跟前。然后,一个木头的大海碗就放在了他的手中,里面是黄色的米汤,透着小米的香味,甚至碗底还有厚厚一层小米。

大雄已经快要晕厥了,见到温润清香的米汤,也顾不得隐藏什么身份了,直接端起来咕咚咚就灌进了肚子里,然后长长的舒了口气。

“大雄啊,你家里还有兄弟姐妹么?这个鬼世道啊,人活着太难了!你看这片地方,就这点麦田,放在以前啊,根本就用不到麦客,俺们村的小伙子们伸伸手就能干完了,可是后来小鬼子来了,青年人不是被杀了就是被抓了,都没人干活了啊!”

“哎呀,看我这老头子,上了岁数就话多,知道你说话结巴还跟你说话,罪过罪过啊……不过大雄你放心啊,咱们这里干活,中午管顿饱饭,晚上有一斤小米的工钱,咱们天天给,绝不坑人!你可以去十里八乡打听打听,咱郭老汉说话算数哩……”郭老村长说完,拎着旱烟袋站了起来。

“那个二娃子,再给这个熊麦客加一碗米汤,没见他都出了透汗了么?这么没眼力劲儿!”训斥着村子里的后辈,郭老汉很是而威风,还悄悄打了个手势,表示不需要下一步的行动。

然后,二娃子不情不愿的拿着木头勺子,给大雄再次乘了一碗米汤。看大雄拿着麦秸秆扒拉米粒子的样子,撇了撇嘴角。

歇息了十分钟,大雄感觉体力又回来了,赶紧主动上前,替下了正在拉着碌碡还悄悄的偷吃麦粒的小驴子。

咕噜噜……看着碌碡一圈圈的从麦穗上压过去,郭老村长满意的点了点头。抓了把麦粒,吹走了麦糠,老郭更满意了。

这时候,有人在远处招手,郭老汉不紧不慢的走出了打谷场,来到了麦秸垛后面,见到了李二牛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