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第432章

作者:歪打不留一

当农田整治完毕,起垄也弄好了的时候,气温也就起来了。这时候,那些地瓜苗床中,一块块地瓜上已经长满了秧苗。别看一根根瘦弱的顶着一两片叶子,样子很是瘦弱,但是种在地里面,浇上水就能活。等收地瓜的时候,一根秧苗就能长好几个大地瓜,还有很多小地瓜蛋子……

春耕春种工作,就在这种看似缓慢,但是却极有效率的活动中,慢慢的结束了。

不过,各个根据地的情况就有所不同。首先是太行区这边,除了县城,周边的村子都顺利的完成了耕种工作。九支队这边,就以蛤蟆滩为节点,东边河滩地都种上了庄稼,甚至三大队的战士们,还带着民兵在山坡上开出了好些旱田,甚至还磊了梯田。

而馒头山据点的鬼子伪军,就一直待在据点中装鸵鸟。甚至,隔三差五的,哪只鸵鸟一个不小心,就会被飞来的子弹给带走了。

整个太行区,跟这边的情况都差不多,就是把庄稼种到了鬼子的据点最外围,保证了最大的种植面积。

然后,就是晋西北那边,情况就更好一些,因为挤出来好多的根据地,种植面积更是大增。

冀中区这边,遍布了纵横交错的公路网、封锁沟。此时封锁沟里面也被利用上,种上了庄稼,公路也成了生产路。虽然那些鬼子控制的县城跟据点,有一些异动,但是出来搞破坏的日伪军,都被那些基干团给打了回去。

情况最特殊的,还是胶东这边。去年冬天鬼子扫荡一番,竟没有影响大家的生产。而为了保障农业种植工作,以赵虎同志为代表的民兵们,就趁着夜间,再次给鬼子的据点跟县城附近布置了雷区。嗯,你们好好待着,看着我们种田就行,出来就炸你们!

太岳区这边,旅长也在开会的时候做出了布置:“用最大的力量,保障农业耕种面积!”

于是,在几番考虑下,沁源周围的十几个据点,连夜就给拔掉了。于是,沁源就成了孤城,周围竟没有据点环绕了,可谓是危险至极!

就在县城的鬼子们,站在城墙上,看着围过来,摆开进攻阵势的八路,等待接下来的战斗的时候,八路竟没有攻城?然后,那些百姓在……种田?

闹不清状况,鬼子们也不敢随便开枪,大家就这样隔空相望,却老死不相往来的样子。就这样几天后,八路撤走,沁源周围的农田也种满了庄稼。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我们今年调动了……”总部,首长们听着各个军区、军分区的报告,然后做出了计算。结果,就是今春的粮食种植面积,比去年多了两成。两成啊,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而下一步,就是保证这些农田的庄稼能顺利长大,顺利收割,咱们就能积攒一部分的家底,也有了扩编的物质基础了。

第1324章 消息

如果说抗战最难的一年,非1942年莫属。这一年,八路发现了努力扩充带来的战斗力减弱,果脯也在断绝了各种物资支持后,加大了封锁力度。

最关键的,是小鬼子从春到冬,不停的扫荡,扫荡,扫荡……

而1943年,就相对于42年要平淡一些。至少,今年春季,小鬼子没有对八路发动大规模的扫荡,也就让八路有了缓冲跟发展的时机。

不过,从2月份开始的苏北扫荡,却是一直在持续的进行着。新四军战斗力很强,但是整体数量跟八路是没办法比的,即便是得到了武器弹药补充,也跟八路没办法比。严格来说,八路军属于分路军队,能自行募兵,筹集军饷,后来还强加了一个十八集团军的头衔。

而新四军,军级单位,比八路军在先天上就弱了一个级别。再加上某个开挂的家伙在太行山,八路军近水楼台,也就让八路军愈发的强大。

时间匆匆,已经进入了4月份。在这段时间里,也有事情发生。

比如在2月21日,鬼子占领了广州湾,比如3月25日,新四军反扫荡,攻占陈家集,比如3月11日,中国第14航空队成立,比如刘老庄战斗,比如某光头出版了《中国之命运》一书,发起了第三次反共高潮。

与此同时,汪伪政府的清乡团,也对苏中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清乡运动。

而讽刺的是,就在光头发动反共高潮,调动胡宗南精锐,准备对陕北进行大规模进攻的时候,小鬼子并没有对这个事情给予好脸色,而是在4月9日,发动了宜昌战役,目的是抢夺宜昌江面上的中国船只,并打破这边对武汉的威胁。

总之,在经过初春的平淡后,小鬼子觉得自己又行了,又在不断的挑事情了。

就在打宜昌战役的时候,小鬼子华北方面军不知道从哪里又集中了1.2万人的兵力,于4月19日对北岳区根据地发动了扫荡。

只是,经过了这几个月的生产训练,北岳区的兵力在补充原有兵力的同时,装备又更换了一茬,这次小鬼子的扫荡,必定会碰个头破血流。

所以,总部也好,晋察冀军区也好,除了积极的调动兵力,进行积极的反扫荡战斗外,并没有以前遇到扫荡时的那种窘迫感。真就是手里家伙硬,打仗胆气也壮。好多民兵、游击队,在组织的领导下,在鬼子的必经之路上大规模的布置地雷阵,竟让小鬼子一天都走不了5公里。

就这个进攻速度,小鬼子除了不断的被地雷炸死炸伤百余个士兵外,竟没有一点点的战果。

九支队,带好81号的胡长义同志,此时却是在考虑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中间威力子弹,是不是停产一段时间呢?

嗯?为啥会有这个想法?九支队现在的枪支用的是中间威力子弹,总部特勤大队用的也是中间威力子弹。但是这都多久没有大型战斗了?就指望平常训练消耗弹药,日产7000发的产能,他消耗不干净啊!非但消耗不干净,现在都存了满满一仓库的中间威力子弹了。足足80万发啊!

80万发,4个月的产量库存,就这样白白的摆在仓库中吃灰,这绝对是资源的浪费。但是,真的不生产了,胡长义又有些不太放心,所以很纠结。

“有啥好纠结的?就继续生产就是了!子弹不会那么快过期的,咱们把你的那些生产线启动起来,重新造一些中间威力子弹的枪械出来,给其他的部队换装不就行了?比如把所有的卫戍部队,都换装成中间威力子弹的武器,这就很不错!”知道胡长义的想法,张部长却是哈哈一笑说道。

“还是您老高瞻远瞩!是不是毛熊那边有好消息了?”胡长义也开口问道。

“好消息?当然有!熊老大格勒战役已经结束了,毛熊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覆灭了德6集团军。而且,根据我们在那边的同志们得到的消息,这一战到了后期,毛熊已经装备了十几万支的突击步枪,并且取得了极大的战果。对,就是你专门给毛熊的那一款突击步枪(AK47)。”

“这个枪好啊,射程比冲锋枪要远得多,威力也大,射速也不慢,很适合战士们突击作战,尤其是跟随坦克作战。所以,从他们那边的情况,就证明了你们现在用的武器,最终会成为军队中的主流武器!只是,咱们弹药不足以支持这样的武器作战。”

“所以,依旧是小规模的装备吧,总不能让这些子弹闲置,让生产线吃灰的。”张部长带来的消息,胡长义知道一部分。当然,他感兴趣的,还是毛熊大兵们提前得到了AK,那么将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据说,死在AK下的生命,比死在核弹下的生命可是多的太多了。当然,绝大多数是外国人就是了。

有了张部长的首肯,胡长义这边又调整了生产的方向,在保证高射机枪生产的同时,把优选的半自动给重新加入生产之中。

胡长义的半自动,本体是56半,但是加入了一些63的设计理念,让这个枪更加的精准,连射火力也很足,只不过弹匣依旧是20发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从九寨出去的枪支,半自动、轻机枪、突击步枪、高射机枪的枪管,都是用的最好的枪管钢,完全是毛熊那边的工艺配方生产的,而不是廉价的替代品。而且,镀铬了,这个是关键啊!所以,枪管的寿命很高,能达到2万发的使用寿命。

这个有些土豪,也有些不值。就在战争环境下,士兵的生存时间是多少?跟士兵一起战斗的枪支的生存时间又是多少?好些枪,只打了几发子弹,就已经退出了战斗,成为了敌对方的战利品这样的事情,真的不稀奇(我没说是法国陆军的枪支)。

就因为这样的原因,才能保证九支队的士兵,从新兵发下枪支,到最后投入战场甚至退役,这支枪能伴随他的整个从军生涯。

第1325章 啥?鬼子来扫荡了?太好了!

便宜,耐操,暴躁,这就是咱们家武器的特点!

当然,这样好的武器,除了以九支队为代表的那些精锐,在其他主力团,只有最精锐的老兵才有的装备。比如队伍中的机枪手,无不是老兵担当!精确射手,也是老兵担当。

不管外面的风风雨雨,九寨兵工厂这边依旧在有序的进行着生产。一个月150挺高射机枪,500支半自动的产能,稳稳的。这个数量真心不多,比毛熊家就是个小作坊的水平。但是,咱们就这个能力了啊,还想咋滴?

时间很快,就到了5月份,北岳区的反扫荡工作进展的很顺利。比如某一支被特意放进根据地的鬼子队伍,到现在还没出来,而人数已经被消灭了四成了。若不是北岳区的首长们也想拿着这支队伍进行练兵,估计早就没了。

别人不清楚,胡长义却是清楚得很。北岳区光是炮兵营,就有足足6个120mm重迫炮兵营。这样的火力强度,鬼子的那些队伍,还真不够看的。

只是,北岳区的战斗,轮不到九支队来打。就连防区距离北岳区最近的独立团,也没有战斗的可能。除非,小鬼子再一次进攻太行区,才有战斗。

这就是卫戍部队的特点:没办法主动出击,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防御。顺便,就是发展根据地的生产活动,保证队伍上的物资供应。

就在到了5月初的时候,总部这边的电台却是收到了好几份的电报,汇报了日军的动向,于是,胡长义就被叫去开会了。

“好了,大家都到了,咱们就说一下最新的敌情!”参谋长笑眯眯的指着一个硕大的沙盘,对着开会的众人说道:“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日军36师团的10个大队,带上了部分伪军,在潞城跟辽县集结,目标方向是潞城向东北,辽县向东南;独立混成第3旅团4个大队由沙河、武安等地向西,独立混成第4旅团3个大队由林县任村、东岗地区向北;第37、第69师团各一部由陵川地区向北运动。”

“好家伙,小鬼子憋了这么久,感情憋着这么一个屁呢!”参谋长说完,李云龙就开口了:“来得好,咱独立团都多久没打仗了,咱李云龙的手都痒痒了,这下好了,小鬼子送上门来了!啥也别说了,辽县那边的鬼子,我独立团包了!”

“李云龙,你这久不地道了啊!咱们一支在拔刺,眼看着就要彻底剃干净了,小鬼子突然就增兵了。这事情,不是你独立团一个团的事情,我新一团可不能落下!”丁团长也站了出来,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沙河那边的鬼子,我新二团的了!”孔二愣子没有争抢,而是把直奔他防区的一伙鬼子当作了目标。

“武安方向的鬼子,我机二支队表示可以对他们进行歼灭战!顶了天一个大队加点伪军,千把人而已,来了就是送人头的!”张恨水发表了意见。

“小张,老孔,你们一南一北,是不是忘了我八支队,距离武安是最近的?不说了,鬼子一旦从武安出来,就让他们有来无回了!”赵奉年说道。

“别忘了还有林县方向的鬼子,那边3个大队,还有37、69师团,这是奔着我三分区去的。不说别的了,这一伙,我们的了!”三分区首长说道。

“嗯嗯嗯,既然大家都分好了,那么36师团剩下的鬼子,我机动一支队打了!”赖东星站出来说道。

“36师团……真是打不死的孙悟空啊!这被歼灭了多少人了?还能拉起建制来!不过你那边有6个大队,不好打,我7支队可以帮衬一下!”郭绍兴也站出来,表示自己的作战决心。大家都说完了,才发现胡长义竟然没有说话,都好奇的看着他。

“嗯嗯,你们就在外线跟鬼子好好打!谁家需要我炮兵营配合作战的,我这边积极配合!我建议是,把特务团派出去,帮着三分区战斗。而总部的跟师部的安全就交给我九支队了!毕竟,总部就在我的防区中,这事情就得交给我!”胡长义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哈哈,小鬼子来势汹汹,但是在咱老李看来,这是来给咱们送人头的!九尾狐你就放心的待在你的防区,我绝不会放过一个鬼子到你的防区!”李云龙看着胡长义,表示咱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嗯……别看小鬼子这次调动的兵力,加起来有2万人左右。但是,咱们的兵力,也有3万多,足够对付这些鬼子了!以往遇到这样的扫荡,咱们都是转移机关,跳出主力,在外线作战。但是从去年开始,咱们就能把鬼子放在防区外面打了!今年,也是如此!”总部首长说道。

既然各自确定了需要应对的鬼子方向,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安排具体的防御部署问题,安排兵力调动后的守备空虚。最后,就是针对反扫荡结束后的情形,却确定是不是顺手就把那根刺拔除出去。

而会议的最终结果,就是看预期的作战要求的完成度如何?然后再进行战术调整。

会议开完,各个团长、支队长、政委,就回去了自己的防区。等他们把会议摘要给战士们说完后,这些部队就炸开了!

“好啊,好好好,终于有小鬼子上门了!李团长,您放心,二道梁一线,我们区小队包圆了,决不让鬼子从那边过来!”这是在独立团。

“这一次,向咱们进攻的鬼子数量有些多,而咱们手上就只有5个基干团,不好正面打。所以,还是老办法来……”这是三分区。

“日他先人,小鬼子你终于想出来送死了!太好了太好了,这都多久没打仗了?”好吧,这是九支队。

太行区的兵力不少,129师控制的兵力更多,但是,太分散了啊!所以,面对鬼子的这次战斗,主要还是卫戍部队们。

而这些部队,不管是干部还是士兵,听到鬼子进攻了,那都兴奋地直蹦高。鬼子要来了,赶紧抄家伙干他们去!

第1326章 扫荡,反扫荡

算算日子,这都半年没打仗了,早就心痒难耐了啊!九支队还好,一直在轮番对着鬼子袭扰,反而是八支队这边,真的是许久没打仗了。

让士兵们知道要打仗的消息后,胡长义等人就回到了孙家集这边,然后直接在军营中的办公室,开了个战前会议。

“其实严格说起来,咱们这一次,能跟鬼子战斗的机会也不会很大。当然,我也不希望我们能跟鬼子对上,因为那样,就说明鬼子打到咱们总部跟师部跟前了。”会议开始,胡四海当先发言,说了这个结果。

“我同意政委的看法!说起来,咱们九支队所处的位置,刚好是腹地中的腹地,核心中的核心。咱们北边,有新385旅769团驻守;西边是七支队,东边是八支队,俩机动支队在黎城跟涉县,边上还有三分区的基干团在那边。西边也是如此,二分区的主力团也在那边。”胡长义肯定的说道。

“所以呢?支队长,咱们这次怎么打?总不能还是被动防御吧?咱们的战士们积极性可是很高呢,都想着跟鬼子大干一场!”周长发说道。

“我就听从支队长的安排了!话说,我那些火箭炮的发射架已经准备好久了,是不是再来一次?”辛小毛问道。

“咳咳,好了,就说一下咱们的安排吧!说一千道一万,总部的安全是必须要保证的!而且,这一次师部也准备搬迁一下,跟总部待在一起。所以,我们九支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保证总部跟师部的安危!这一点毋庸置疑!”

“所以,你们三个大队,都老老实实的待在防区中,把民兵给调动起来,侦察连都派出去,通讯兵也派出去,要时刻掌握最前沿的战斗情报!”

“而我们的薄弱点,其实一直是黎城方向。别看小鬼子屡次在黎城周边吃大亏,但是黎城就只有机动一支队跟3分区2团跟游击支队。整体的防守兵力上,也就4000多人,比鬼子兵力要少。所以,老办法,辛小毛带着你的炮兵营,带上所有的炮火,去支援机动一支队!”

“另外,就是把快反大队布置在西井镇,帮着一大队,看好我们西南方向的敌人。其他的,就没什么可以安排的了,大家先带着运输队,去仓库,各自领取20万发子弹再说!然后,九支队这边的两个民兵大队,也集结待命吧!”胡长义最喜欢做出的布置,就是在战斗之前,送弹药。

当然,现在他能送的,就是给自己的几个大队,把战斗仓库填满了,保证他们每个普通士兵,都有500发子弹的战斗配额。

一个大队送去20万发,只是补充一下库存而已。而现在,每个士兵的身上,至少是有150发子弹的负重的。就这个,还不包括大队后勤仓库跟各连的指导员管理着的连属战斗弹药备份。九寨兵工厂那两条子弹生产线的子弹,除了放在支队仓库跟训练消耗,都在各连、大队存着呢。

命令下达了,部队调动起来了,民兵也忙碌了起来。战士们把心爱的步枪拆开,擦拭,上油,保证枪械的最佳性能;后勤管理人员,也把堆积的大木箱子拆开,把装散装1000发子弹的转运箱拿出来,做到随时可以输送弹药;炊事班那边,加紧制备战斗口粮,九寨的人参粉再次消耗一些。

而民兵们,在接到消息后,也是把心爱的迷彩服从箱子底拿出来,麻利的穿在了身上。然后,八路帽子带上,同样罩着迷彩布外层的钢盔带上,;老式的半自动也擦拭一番背在身上;榆木板做的“护心镜”插在胸挂内层,再把装满子弹的弹匣插在弹匣带袋中;当然,手榴弹是不能少的,还有水壶,工兵铲……总之,等这些民兵们装备完善之后,谁都看不出他们跟主力部队有什么区别!

或许,但从外在装备上看去,九支队民兵跟主力之间的区别,就是胸挂的样式有所不同,用的步枪也有所不同了。

九支队在积极备战,太行区其他的地方,也都是在积极的备战。比如武乡东,原监漳据点附近的那些堡垒村的民兵们,也是在积极的准备战斗。

说起来,他们自打去年帮着主力打退了鬼子的抢粮作战后,也是很久没有战斗了。这不是今年,在主力部队的保护下,他们把粮食种满了所有能耕种的土地。就连鬼子挖的封锁沟的沟边,都种上了红薯跟皇竹草,让整个浊漳河两岸都成了大片的绿色,还是能孕育生命的绿色。

蟠龙镇,七支队跟二分区的领导们又把前敌指挥部放在了这边。因为现在只是知道鬼子的调动方向,但是具体的出兵路线还没有查清楚,就只能如此积极的准备。跟他们相同的,是机动一支队,把部队调动了出来,隐藏在了黎城周边的山林中,以做到随时出击。

也就在这一天,辛小毛再次率领炮兵营的所有战斗力,进驻到了机一支队的驻地,组成了联合作战支队。

小鬼子自然不知道八路在积极的备战。不过仅凭借着猜测,也能猜测的到的。八路可不会被动挨打,积极的做好防御那是必定的。

而且,小鬼子也知道这一次的进攻,其实自家并不占据太大的优势。只是太平洋战场上连续失利,东南亚战场也不顺利,让华北的鬼子,急需要把这边变成一个安稳的“治安区”,以方便给前线提供物资。所以,硬逼着打这一仗。

“既然小鬼子还能调动三万多人,对着北岳区跟太行区扫荡,那咱们也别闲着!命令:鲁中,鲁南,胶东,滨海,渤海等各个军区,立即发动以扩大根据地,缩小敌占区为目标的夏季攻势!小鬼子不是在打咱们的太行区么?那咱们就在鲁省,跟鬼子抢地盘,让他后院失火!”

没错,就在鬼子调动了兵力,开始对太行区发动扫荡战斗的时候,山东军区统一指挥各个军分区,发动了夏季攻势,主动对着鬼子进行攻。与此同时,对和平建国第十军发起了讨伐战斗。不知道和平建国军的意思?看看汪伪政府的旗帜就明白了。

第1327章 孙东陵,老庞

汪伪政府的旗子,就是在青天白日的旗子上方,加了个三角,上面写着“和平建国”“和平反共”“和平反共建国”。

而和平建国军,就是汪伪政府收编的许多原果腹军队,打着曲线救国的旗号的汪伪伪军。嗯,伪军也分好几种的,国内遇到的是满伪、汪伪等。

不过说起汪伪,就有两个比较著名的任务,在今年4月份,以一种很不光彩的形象,抗战的史书上。

总部这边,为什么会知道鬼子的行动计划,以及大体的调动方向?除了我们情报工作的卓越成效,也跟小鬼子在4月份的行动有关联。

4月,也就是鬼子调动部队打北岳区的时候,就已经在调动军队,对太行区进军了。

太行区,可不是一个小地方,毕竟太行山连绵了400多公里,大得很。而太行区,大体分布范围是正太线以南,一直到豫北、冀南、冀中交接的着大片地区。而小鬼子在4月份,就对林县这边发动了进攻。

林县这边呢,此时驻扎着一个中央军的新编第五军,比新编第四军完了一个号,但人家却是中央军的。不过这个军的头头,就是著名的东陵大盗孙东陵。于是,就在4月23日这天,小鬼子就把孙东陵的部队给包围了。

孙东陵抗日么?众说纷纭,但是他确实是跟鬼子打过仗的。就比如38年,他就守在涉县,跟鬼子打了一仗,不敌就撤走了,还坑了川军一把。

但是后来的日子里,他就开启了左右逢源的墙头草模式。他手里没兵了,就去找光头蒋投靠,得了个新编第五军的番号,归于庞炳勋的手下。而就在这段时间里,他的驻地就有三个招待所。一个是招待果脯的将领的,一个是招待日本鬼子的,最后一个是招待八路的,妥妥的狡兔三窟啊。

就在这一天,小鬼子包围了他的队伍,孙东陵桥头草的本姓爆发,直接投降了事,摇身一变就变成了伪军。小鬼子正愁兵力不够呢,一下子就多了一个军的伪军,自然是很高兴,也就收编了这个队伍。

而为了表忠心,孙东陵一投降,就很果断的把自己的顶头上司,24集团军的司令老庞给出卖了。

老庞当初在台儿庄战役期间,也是跟鬼子死战过的啊!奈何后来的这些年月,除了消极抗日,就是积极的跟八路制造摩擦了。

就在鬼子收编了新编第五军后,鬼子继续进攻老庞的队伍,在陵川地区发生了激战,打散了老庞的部队,让老庞成了光杆司令。后来,老庞带着儿子跟几个卫兵,在百姓的帮助下,躲在了凤凰山黑风洞,期间还有个百姓打着放羊的名头给他们送水送饭。

也就这个时候,孙东陵果断的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日本鬼子,还派出自己的秘书,跟着鬼子去找老庞谈判。最终,老庞也投降当了伪军。

这就很有戏剧性了吧?当初老庞打鬼子可是很下死力气的。只是后来发现自己这些杂牌部队,往往是被光头蒋送到最前面当炮灰,也就心冷了下来。接着,在大势的裹挟下,站在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位置上。现在,摇身一变,成了伪军暂编24集团军总司令(番号都没换)。

说句题外话,到了抗日后期,许多伪军队伍,摇身一变,又变成了中央军的部队,真真的是“曲线救国”了。毕竟,咱们这几十万伪军,可是鬼子给养活了的,消耗了鬼子的粮食军饷跟物资了呢……

小鬼子本来的兵力就有两万多,现在又多了这么多的伪军,兵力一时就强大了起来。不过,新投降的伪军,鬼子也信不过,就安排在了新乡那边去训练去了。而正式的进攻,也就在这个时候,向着太行区发动了。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的是,最先打起来的地点,竟然是八支队跟新成立的6分区的防区。这个6分区,区域在武安北,沙河,邢东,邢西这一片区域,部队是已经撤编的385旅旅部直属队以及13团。旅部机关,769团,13团划归了三分区。

不过,为了加强九支队北边的防御能力,769团还是被放在了粟城、芹泉镇这一片区域,帮助防御北边,顺带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