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第372章

作者:歪打不留一

“大桥,八路……八路的武器比我们的好,枪法也比我们准!我想,我们注定要失败了!就是,很不甘心啊!”一个鬼子伤兵,悲叹到。

“不甘心又能如何?我本该在北海道打渔的,结果现在却上了战场,而且马上就要死了!”大桥哀叹一声,看着正在流血的伤口,不言语了。

轰……炮楼的大门被炸开了,脚步声在鬼子跟伪军们的耳边响起。同时,还有喊杀声以及缴枪不杀的喊声。鬼子们听不懂八路在喊什么,伪军们却是听的清楚明白。所以,伪军们眼神闪烁的相互对视,立刻就有胆大的拔出刀子,逼近了鬼子伤兵们……数分钟后,五里铺据点被拔除,伪军投降,鬼子被投降的伪军当作了投名状。而这样的战斗,在今天一直在进行着。

长治城,鬼子们没有派兵出城,只是收拾了一下城门口跟军营附近的鬼子尸体,然后召集工匠,把东、北、西三个城门给堵上了。与此同时,邱元德电报不停的发着,让第一军军部跟华北方面军的总部不得安宁。到了现在这个时候,鬼子们也知道36师团被歼灭大部,甚至八路还在反攻。

可是,鬼子们又有什么办法呢?调动兵力围剿?那得调动至少5万的兵力,而且还要有更多的火炮,更多的飞机助战才行。

“是时候做出改变了!只是,山本一木殉国了,我们还有更多的特战部队么?对付八路,尤其是太行山地区的八路,就得用小规模的精锐部队突袭的办法!八路擅长游击战,那我们就用游击战来对抗游击战!”筱冢义男很怀念已经死掉的山本一木,所以给方面军发出了自己的看点。

“那就……调动竹下俊吧!竹下俊在胶东还是在哪里?把他调入第一军的战斗序列吧!”冈村宁次想了想,觉得特种战似乎可以试验一下。

“小子,这次鬼子打不了咱们兵工厂,往后也打不了了!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里,你就可以尽情的发展了!嗯,还有好多的技术人员,也趁着这个机会从各处往这里调集,到时候你想搞什么,就不是一个人单兵作战了!你的手里,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才,好些还是留美的!”

“所以,用你的聪明,用你的组织跟协调能力,去发展咱们的工业,发展咱们的军工吧!”兵工厂的办公室,张部长对着胡长义说道。

“张部长,其实我还是喜欢搞枪,毕竟那是咱的强项!不过,我们需要搞身管火炮,搞飞机,搞坦克了!不过这个我不是专业的,但是我保证能协调好,或者能跟那些专家跟技术人员们一起商议协调,造出适合咱们的武器!就是,在这些事情之前,我需要改造一下子弹了。”胡长义说道。

第1105章 终于到了中间威力子弹

“子弹?你小子又要整什么幺蛾子?”张部长的心头肉可就是子弹生产线,一听这话就精神了起来,面色不善的看着胡长义。

“就是……把现有的子弹生产线改造一条出来,然后造一些中间威力的子弹出来,专门给九支队用!”胡长义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中间威力??这个词我好像听你说起过,怎么你觉得到时候了?”张部长脑子好使着呢,立刻就想起胡长义之前似乎提过这个概念。

“是啊……我觉得到时候了!”胡长义把手里的烤蜜薯撕开一点皮,美美的吸了一口,满嘴的香甜。享受了一下,这才说道:“张部长,将来的弹药发展,将会是往小口径上发展。在小口径之前,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是中间威力子弹的天下。或者说,中间威力子弹,永远不会过时。”

“咳咳,当然,现在这个还是新东西。相关的研究,国外早就已经有了,甚至也投入到了生产中。我从鬼子的资料中查到了消息,德国已经在生产7.92×33毫米步枪弹,弹壳长由原7.92×57毫米标准步枪弹的57毫米减至33毫米,装药量由约3克减至约1.6克。”

“张部长,您是管军工的,应该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吧?这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减少,意味着子弹重量的降低,意味着相同的负重,一个士兵可以多携带几十发的弹药上战场!子弹啊,咱们就害怕子弹不够用,都是尽量多带,甚至都减少了其他的物资数量。”胡长义说道。

“那你小子是想把咱们的7.92生产线改成那个33毫米的?这样一来,枪支都要改动吧?”张部长面色有些不善。

“咳咳,枪的问题,在我这里就不是问题!”胡长义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表示咱干这个专业。然后他才说道:“根据地缘政治的关系,咱们将来跟毛熊家势必要有军事工业上的深入的合作。将来或许会得到毛熊家的帮助,咱们的兵工技术,会沿用毛熊家的标准。”

“所以,我的新的子弹生产线,就把毛熊家的7.62子弹给改了……嗯,具体的数据我都计算过了,咱们的生产线再造也行,改造也行,都可以。至于枪械,我也设计好了新的半自动跟轻机枪型号。这样,咱们的班用枪械,完全可以用中间威力子弹。甚至,连用机枪也可以改成中间威力子弹的。我觉得如果要跟毛熊家靠拢,咱们的连用机枪就可以考虑恢复原本的口径了。您知道的,这是仿造的DP轻机枪。”胡长义说道。

“我这个脑子啊……”张部长拍了拍自己的额头,才对胡长义说道:“你想搞就搞吧,九支队就是全军的新武器试点单位,用好了,可以推广出去。既然你想该新的武器……那么就把现有的半自动生产跟连用机枪生产下放吧!你组织一下人员根设备,把半自动、连用机枪的生产,送去老沟兵工厂,那边的规模也上来了,你赵叔干的不错!”张部长做出了决定。实际上,胡长义在八路军军工体系中的话语权还是很重的,这个都明白。

“那我就开始安排了!7天后,设备跟工人以及技术人员就可以进行转移了!等空出设备跟工程师,就可以生产新的半自动跟轻机枪了。不过这个不着急,我先把新生产的那两条搞出来,先保证有7.62的中间威力子弹生产,再把枪械搞出来!对了张部长,既然鬼子的扫荡打退了,是不是该考虑开炉再弄一批炮管钢出来了?虽然咱们的炮兵还是不足,但是迫击炮的生产还是要的啊!”胡长义说道。

“嗯……那就等明天,开炉生产一批炮管钢吧!冬天的电力不足,那些发电机都得用上……”张部长想了想,同意了胡长义的话。

他们说的所谓开炉,其实是一个小型的电弧炉,专门给迫击炮造炮管钢的。嗯,电弧炉跟冶炼厂的小高炉配合,才保证了兵工厂有足够的优质枪管钢跟炮管钢用,再也不用胡长义偷偷的从系统中兑换合格的炮管钢给偷偷替换了。嗯?系统虽然不怎么出现了,但是胡长义是个有系统的男人啊!

至于胡长义为啥要急于把中间威力子弹给弄出来?这里头有节约原材料的原因,也有一种情怀在里面。经典的56半自动啊,经典的56轻机枪啊,经典但是生不逢时的63式步枪啊。这穿越一场,不给弄出来,怎么对得起读者老爷们?关键是,81杠啊,ak就算了,81杠总要有吧?

至于说81杠造出来给谁用?特战队全员装备没问题吧?给主力步兵班的正副班长,突击队长装备没问题吧?至于说,为啥不弄81式的轻机枪?81式的轻机枪还叫轻机枪么?56轻机枪才是专业的轻机枪好吧。再说了,我一个班都有至少4支81杠了,轻机枪的作用还有那么大么?

当然,56半自动胡长义是需要进行改造的,他现在有枪械大师的能力,这个简单。至于怎么改造?改成弹匣供弹、抛壳窗位置改动一点方便安装光学瞄准镜……就是介于63跟56之间的一个型号。从两种枪械设计中找一个一个最优组合选项。

至于为啥还要半自动,怎么不干脆全用81杠的问题?看看张部长那张黑脸就知道了……这是为了推广全军在准备啊。尽管胡长义一直在开挂,但是八路想要进入全员突击步枪的时代还是不可能的。能在抗战结束的时候,做到所有的主力团全部装备半自动就很完美了好吧!而且,这个半自动应该还是现有的半自动型号。毕竟,枪跟着子弹走,在没有大规模的子弹生产能力跟后勤能力的时候,这是最优选择。

其实立国之战之初,用的就是全日系的武器,九二步兵炮都给背到了战场上作为支援炮火在用。胡长义不想在这里待到那个时候,但是总要留下一些什么不是?或许,将来能少牺牲很多同志呢。

第1106章 转移生产

胡长义要造新的枪械,要生产以前从没有过的子弹型号了,这事情其实就是胡长义跟张部长俩人知道。或许,正在盯着新的子弹生产线生产的老朱知道一些,一直负责子弹生产线技术的傅云鹏明白一些内幕。但是,这在生产线下放这个消息面前,都不算什么。

九寨兵工厂,在实际意义上就是八路的最高级别的兵工厂,是所有军工的核心厂。从九寨兵工厂下放到下一级兵工厂的技术、设备,已经好多好多了,都不用去仔细地数,八路现有的装备,都跟九寨兵工厂脱不开关系。

而这一次,一直被九寨兵工厂视为最好产品的半自动、连用机枪这些要下放到老沟兵工厂了,这让工人们多少有些不舍得。但是,命令就是命令,再怎么不舍得也得执行。当然,还有其他的诸如工人的转移、工人家属的转移等等,都要考虑统筹好。

这事情,胡长义直接丢给了副厂长李文英,他自己个儿偷偷的跑去了绘图室,开启了系统辅助之后,专心的先把枪械的成产工艺图给弄出来。

胡长义想的很清楚,就按照九支队现有的装备、人员组成、战斗强度计算,只需要有两条日产4000发左右的子弹生产线就可以保证弹药供应。8000发的日生产能力,一个月就是24万发,足够把全支队的弹药库存给填满了。甚至,还有充足的训练弹使用。

新的步枪,以中间威力子弹为弹药,这或许在未来的一两年,就只能在九支队使用,顶多捎带上386旅的一些部队。可是将来呢?将来,这些武器,必定会替代现在正在使用的武器,成为我们军队的主流武器。因为,这就是事实啊……

绘图需要时间,甚至需要调整一些数据,胡长义还要画一堆的草稿出来,这就更耽误时间了。而这段时间里,外界的好消息不断的传来。

首先就是李月轩他们干的事情!没错,李月轩他们在打了长治城的第二天,骑兵营又进去浪了一圈。在剩下的时间里,他们分分合合的多路合作,直接在潞安府的鬼子控制区域内纵横捭阖,直接把潞安府所有的人数少于100人驻守的据点都给拔除了!

好吧,其实就是除了潞安府的那些县城,所有外围的据点都给拔除了。而小鬼子,似乎也是认命了,在第二天晚上,直接下令所有的外围据点的驻守队伍直接回去各自所在的县城,把兵力集中起来。至于那些据点?八路你们爱怎么搞怎么搞吧,我们不要了行了吧?

嗯,加起来一千七百多人的队伍,充其量一个中型的团级单位,愣是在潞安府如入无人之境。这事情,让小鬼子三缄其口,对外声称的是36师团完成了对八路根据地腹地的扫荡战斗,取得了极大的战果,在战略上取得了极大的胜利。现在需要把内部的安全搞一搞……

时间一眨眼就到了11月中旬,八路停止了军事行动,跟鬼子再一次达成了战略上的对峙。而晋东南的形势,却是武乡、沁县、榆社等县城重新归入八路的控制区域中。太行跟太岳两个军区,除了中间隔着一条膈应人的白晋公路,在地理上已经连在了一起。

当然,用李云龙李大团长的话说就是:这条公路,就是咱们的补给线!咱们守着公路,小鬼子手里有啥,咱们手里就有啥!

这就很让小鬼子感到尴尬了!因为这条公路,确实是隔仨差五的就被打一次,然后运输的物资就被抢个干净。鬼子很想放弃这条交通线,但是战略考虑,却是不得不维系这条公路的运转。看看吧,如果放弃这条线,那么太行跟太岳就真的连在一起了。

关键是,36师团的新兵补充、武器补充、给养运输都要靠着这条公路运转啊。还有从潞安府抢夺的物资,也要从这里运出去。不走这条线?邯长大道已经不通了,长辽公路也截断了,再丢了白晋线,长治城往北就没有其他的通道了。

走南边?就只能从35师团运转,走博爱到晋城的公路输送物资。关键是这边也有八路的部队在行动啊。还有条路就是向西走运城,那就更远了。

总之,小鬼子现在要兵力没有兵力,各处都运转不灵,但还是要勉励维持现有的公路网,实在是难熬的很。

“兵力,我需要兵力!大本营必须给我补齐兵力,我还要强化一下现有的独立混成旅团,还要增加皇协军的数量,还要……”冈村宁次感觉要疯。

而就在11月中旬的某一天,九寨兵工厂所有的车间,包括子弹生产线,全部停产检修设备。与此同时,能用上的发电设备开启,把电力输送到了藏在某个车间中的电弧炉中。这个电弧炉并不大,因为太大了电力供应不上。

还好的是,电弧炉开炉一次冶炼后,生产的炮管钢能保证兵工厂一个月的迫击炮炮管钢的用量,这就很完美了。而趁着这些天,工厂可以打扫一下卫生,检修一下设备,单身的工人小伙子还可以去相个亲啥的,这就当正常的休班了。好吧,九寨兵工厂的工人假日是真的有保证啊。

晋东南的形势很好,而这段时间里,在胡长义的指挥下,在李文英的协调下,一些设备跟工人,甚至工人家属都转移到了老沟兵工厂这边。

“哈哈哈……还有谁?”老沟兵工厂,看着已经开始运转的新车间,赵奉年志得意满,大有一种环视天下独自寂寞的感觉。

“没谁了!咱们八路军的兵工厂,包括九寨兵工厂,都没有咱们老沟这边的生产能力了!当然,仅限于枪械!”李厂长在边上说道。

“嗯……九支队那边似乎搞出来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可惜咱们没得一见!唉……算算日子,我跟九尾狐都好久没有见面了,也不知道这小子现在过的如何了?有没有再犯病?谁能想得到?咱们这一切的武器弹药,都是一个脑子受过伤的二愣子搞出来的?哈哈……”赵奉年大笑。

第1107章 八路这么多人了?

老沟兵工厂,距离九寨兵工厂最近,所以得了个近水楼台的便宜,把枪械的生产线放在了这边。不过相对于九寨兵工厂的电力条件,老沟兵工厂这边的电力就不行了。虽然这边有条河,但是水量可怜,根本带不动水力发电机。而且胡长义也没有机会再给弄出水力发电机出来。

所以,靠着蒸汽锅炉,用蒸汽机带动的加工机械,就成了这边的生产主力。还因为有河水,所以安置在胡家村后山水渠边上的那种水力驱动的膛线床跟钻床,也在老沟这边有很大的保有量。其实若是没有胡长义开挂,老沟这边自己就能弄出来最简单的人力膛线机。

嗯,就是那种简单的用钢轨作为平台,用磨盘的转盘作为动力,一天能加工两根枪管的膛切割机床。这个在工人们口中还有个名称叫做“盘枪管”,很形象的解释了生产的过程。当然,现在这样的设备也有,不过不再占据生产的主力就是了。

送走了枪械生产线,九寨兵工厂现在还保留的就是八一黑星手枪的生产了。而随着手枪的不断生产,八路军的手枪保有量正在直线上升。

以前啊,顶多连长会有手枪,还是老式的盒子炮,固定弹仓的那种,很费劲;后来,有了快慢机,有了20发加长弹匣的盒子炮,这就成了宝贝。

到现在,那些主力团的连长们、排长们、甚至正副班长跟突击队长们,腰间都有一支黑星手枪装备。像是李云龙这样的团,普通的战士都有很大一部分装备了黑星手枪。别看这个手枪的弹匣只有10发子弹,加上枪膛也顶多11发子弹,可是架不住自家能生产啊,能保证保有量啊!

而且,九寨兵工厂的7.63mm毛瑟手枪子弹生产线可是一直在运转的,日产一万发的生产线,除了例行检修,一个月也有20多万发子弹的产量。而正是因为有了子弹的保证,这些主力团才敢大规模的装备黑星手枪跟盒子炮这些。嗯,这俩用的是一个型号的子弹。

“张部长,咱们的冲锋枪在毛熊家很受欢迎,咱们是不是也装备一些了?”这天,胡长义找到了张部长问道。

“你的队伍上不是装备了么?那些弹药手,突击手不是也有装备么?”张部长有些疑惑的问道。

“我那个意思,就是主力团是不是该考虑给每个班装备以一支冲锋枪了?就跟晋绥军一样,一个班有两支花机关,比鬼子火力都猛。”胡长义道。

“嗯……”张部长看着胡长义,伸手拎起水壶,从炉膛中扒拉出烤熟的地瓜,一边来回倒手,一边慢条斯理的剥皮。过了许久,等地瓜都有些凉了,外面那层焦硬的地瓜皮扒下来了,张部长才开口说道:“咱们一直在储备手枪子弹,而且部队战斗,用到手枪的时候很少。”

“现在,是时候给冲锋枪恢复生产了!至少,保证你们师每个班有两支冲锋枪用还是可以的……嘶……”张部长想到了什么,突然抬起头:“如此一来,你们师的主力班,有至少两支半自动,再加两支冲锋枪,一挺班用机枪,一个掷弹筒,至少3支手枪……这火力……”

“嘿嘿,这都是同志们跟工人师傅们的功劳,不算啥!”胡长义有些自得的说道。

“行吧,你的功劳大家不会忘记的!”张部长把地瓜递给胡长义,这才说道:“这一次,你的特战队,386旅特战队,骑兵营跟突击营可是立了功了!这事情,首长说的很形象:就跟孙猴子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搅腾了一个天翻地覆!”

“从这一战大家也看到了精兵简政的重要性,也见识到了提升武器装备水平,对战斗力的提升有多么重要!而这个,就给了我们一个发展的方向,那就是在现有的兵力基础上,打造一些规模小,但是装备好,训练好的队伍出来。这样的队伍,只需要专心训练,专心战斗,不再参与地方事情。”

“你知道,咱们八路军现在有多少兵力了么?”张部长突然问道。

“大概,得有40万人了吧?”胡长义说出他记忆中的数字。

“40万?哈……那是去年!这几天,总部让地下的队伍报了下编制,报的是实际数字,谁也不能藏私!等把数字汇总起来,让大家都吓了一跳!52万人啊!”张部长拔高了声调,可见他有多么的震惊。

“这,这么多?怎么会有这么多?怎么可能有这么多?怎么养活这么多的兵力?”胡长义感觉自家的小翅膀扇动的有点狠了。

“这就是问题了!都想扩编,都想发展队伍,可是根据地就那么多,生产力在那里摆着,哪怕把你的那些农业发展措施推广开,增产的数量,也满足不了队伍的需求啊!”张部长管后勤的,太熟悉这里面的事情了,难免着急上火。

“我们师长不是一直在搞精兵政策么?怎么还会有这么多?难不成是115跟120两个师?”胡长义问道。

“你们师长是个明白的,知道精兵政策的重要!可是……你去问问李云龙,他现在有几个营了?他娘的足足7个营,还是满编的!他一个团,都赶上一个旅的兵力了!就他这样的,还不是特例,而是普遍情况!你说,他要那么多兵力干啥?”张部长气到。

“李云龙最后都能当师长了,他拉队伍的本事让楚团长都感到可怕!”这话是胡长义内心的想法,嘴上却是说道:“这些兵力他能养得起吧?还有装备是哪里来的?最后总部怎么说?”

“李云龙还真能养活这么多的兵力!不得不说这小子也是个有本事的!而且他现在守在杨村那边,周围的地域广,他把部队派出去,就能养活了!至于装备?他缴获的还少么?还有从你这边弄到的,是真不缺!可是全军也就只有一个李云龙啊,其他的团长,本事是有,可是驻守的地方……”

第1108章 特战队回来了,一切照旧

“别看我们屡次打胜仗,可是果脯那边对咱们的政策是越发紧张,摩擦不断,封锁也不断!所以,其他的团,即便是有那么多的兵力,也很难养活那么多人!所以总部跟中央那边的政策就是精兵简政。把一些不重要的部队,放归地方,帮着地方进行发展。”

“这时候,就看出李月轩他们这次闹腾的重要性了!有了他们的实验呢,总部就刚好组建一些小编制的团级单位,让装备更好,老兵更多!唉……说起老兵,不得不说全军都在瞅着你的九支队,都想从你这里弄走一些老兵呢。”张部长笑着说道。

“咳咳,不给!谁要都不给!我这里整个支队,从指挥官到普通士兵,哪怕今年刚入伍的新兵,也是有了战斗经验的!这样的部队,那就是宝贝,是定海神针,可不能给拆分了!”胡长义赶紧表明态度。他知道八路努力扩编,后果就是老兵被稀释再稀释,甚至好多班长都没打过仗,这能行?

其实原本世界中,八路军之所以在这些年这么艰难,除了鬼子的囚笼政策,果腹的反共政策之外,就是发展太快了,军队战斗力直线下降。而且,发展快,还没军工体系辅助,一切武器都只能靠缴获,那怎么会有战斗力?

后来为了提升战斗力,好多兵工厂,甚至都放弃生产枪械,努力的生产弹药跟手榴弹,就是为了保证士兵手中能有武器。

当然,现在不一样,有他在开挂,手榴弹不缺了,步枪、手枪也提前几年实现了量产,子弹生产线也有了,扩编的八路不至于没有武器用。

另外还有制造简单,学习快速,使用也很方便,近战杀伤力很大的霰弹炮,八路的战斗力不至于降低太多。嗯,还是那个道理:新兵想把步枪打准了,至少要有50发子弹的训练量,才能保证100米的精准度。可是霰弹炮不需要这个,轰就是了。

但即便是这样,许多部队整体的战斗力真的比不了之前那两年!这里头就是老兵被稀释后造成的后果了,没有会打仗的,装备弥补不了这个差距。

再一个,就是这众多的根据地,也难以养活这么多的兵力,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而且胡长义还知道明年,河南大地会有大饥荒,果脯的不作为,把百姓凄惨的五行给补齐了。这个饥荒虽然跟山西这边没关系,但是总要做点什么吧?而且那边饥荒,这边能够得到的粮食也就少了个来源。嗯,现在还能通过晋商,从中央军买来军粮,明年就不行了啊。

“不给就不给,也没人向你要!嗯,除了你们旅长,其他人也没脸开这个口啊!”就在胡长义思想跑火车的时候,张部长的话音给拉了回来。

“那,眼看就11月下旬了,转眼就过年了,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胡长义问张部长。

“计划?大的计划就是精兵简政,实行主力军地方化,分期分批将一部分主力旅与军分区合并,加强地方武装力量。这个事情你们师其实早就在进行了,现在啊推广到全军。这样一来,增加地方武装力量,也能解决一部分生产的劳动力问题,也能养活一些部队。”

“然后,就是各个军区军分区,根据你这边的经验,成立一到两个机动能力强,武器先进,老兵数量足够多的战斗部队。这些部队就是为了打仗而存在的,是尖刀,是重锤!怎么说呢?总部跟中央做了个计算,得出一个30万的数字。”

“就是八路所有的主力部队,能进行大规模战斗的部队保持在30万这个数字。这些兵力负责正面对抗鬼子的扫荡,也负责开辟新的根据地,负责重要的军事战斗。然后,就是地方武装力量加强装备跟训练!嗯,这跟你好像没啥关系了,你这里都不造枪了!”张部长笑了笑说道。

“不是还有手枪么?这个其实可以发给游击队用啊,反正游击队也好,区小队县大队也好,对武器也没啥要求!”胡长义说道。

“滚蛋!手枪够多的话,给所有的主力部队,做到人手一支手枪不必什么强?至少跟鬼子拼刺刀的时候,霰弹枪跟手枪配合,那场面足够漂亮!”张部长也是个打过仗的,自然知道打仗的事情。

“至于你兵工厂……你的子弹生产线继续造,继续改造你的那个中间威力子弹。然后,你就鼓捣适应这个子弹的枪械出来。然后,我拿去找人给毛熊那边联络一下,或许还能换来一些东西呢!不得不说,咱们自己战斗力强了,手里面有了好东西了,说话也硬气!”张部长为叹一口气。

张部长还有话没说,胡长义也没问,反正毛熊对咱们是个啥态度,明白的都明白。能有现在的情况,胡长义已经很满意了。

“半死不活的毛熊才是最好的毛熊啊!”胡长义突然想起后来网上流行的一句话。内心轻叹之后,才说道:“张部长,那个火箭炮,就不要拿去给毛熊家换点东西了,咱们手里怎么着也得有个能拿得出手的武器才行啊!火箭筒已经给毛熊家了,火箭炮就算了,再说人家自己也有。”

“毛熊家的好东西太多了,可就是不给咱们啊,都给了果脯了!咱们能扣扣索索的弄来一些,也是不容易!你那个火箭炮,还能不能再便宜一些?要是造价够低,咱们也可以多造一些出来。这个东西,好多人都在研究,发现用法很灵活呢!”张部长脸上露出莫名的笑容。

“造价……可以,就是得积累熟练的工人,继续弄设备!您也见到了,现在的火箭炮连刷漆都免了,外壳用的也不是什么好钢板,实在是不能再简化了……”胡长义感觉自己好难,107这东西,本来就是廉价、好用的代表吧?关键是廉价,我防锈漆都不刷了,还能怎么降低成本?

跟张部长的谈话结束后,胡长义继续管着兵工厂这一摊的事情。或许是赌气吧,战斗结束后,他都没有去过问三个大队的事情。

不过,有张部长在这里顶着,三个大队已经各就各位了。当然,还有人事调动,比如没啥存在感的赖东星,被调走了,似乎是打造张部长说的那种小精简主力团去了。

谈话后的第二天,李月轩他们终于回到了九寨。一起回来的,还有突击连的卡车,运输连的车队。

第1109章 归来

三里峡北口,曾经炮击鬼子跟伪军,曾经灭掉鬼子装甲兵中队的地方,胡长义笔直的站在这里。胡长义今天格外的精神,崭新的迷彩服外面照着一件军大衣,脚上是一双长统的马靴,是从中央军那边购买来的,新的。

三里峡北口,曾经毁在这里的鬼子坦克跟装甲车,已经被拆掉了所有能用的东西,只留下一堆没用的废铁。现在这些废铁被拖在了路边,安置在一个新开辟出来的平台上。平台前面,还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灭倭纪念碑”五个字,俨然已经成了九寨一个独特的精致。

胡长义就站在纪念碑的一侧,跟纪念碑平行的身体,似乎成了另一座丰碑。

轰隆隆……卡车的发动机轰鸣在三里峡中,让守在两侧工事中的战士们不仅抬起头,从射击孔想外看去。

“哈哈……还别说,就这样的防御体系,咱们都顶不住,就别提鬼子跟伪军了!”一辆卡车上,装甲突击连长彭子珍笑着说道。

“其实也不难打,就是用坦克突破,用喷火器喷射射击孔或者用火箭弹对着射击孔打!不过,要死人,死很多人!反正,这样的地方,强攻我是不会干的,顶多夜里偷袭一下。”同车的李月轩说道。

“同志们好啊……来盒子子弹,鬼子那边缴获的!”卡车的车斗子里,有特战队员对着边上的碉堡挥手,顺手把老刀香烟丢进射击孔。

“同志们辛苦了!都不用客气,散了吧散了吧!”还有战士对着碉堡挥手,似乎自己是什么大领导,不过一个苹果却是丢进了碉堡中。

“都赶紧吧,支队长在前面等着呢!”碉堡中,有战士大声的招呼道。

“谢谢啦,咱们走着……接着!”车上的人一路说笑,一路发东西,很快就通过了三里峡,也见到了站在纪念碑跟前的胡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