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第173章

作者:歪打不留一

“都消停消停,主力部队快回来了,正在路上呢,你们在这里过得还行吧?”胡长义笑脸应对这些老兵们。

“队长,您隔三差五的就过来一趟,咱们过得好着呢!再说咱们不缺吃不缺喝,家里也都好好的,好呢!”实验员们有当地的,伤员抚恤加上工厂给的工钱,一家人过活是没问题的。

“那就好,来几个人,挖坑!要求能埋下这些钢管,倾斜45度对着落弹区域。”胡长义指挥大家干活。

“吴双龙,你不是说这个垫片能改变射程么?正好一样是两箱子,一箱子射程300米,一箱子200米,就这么安排了!那几根试射的就按照这个来!”胡长义给吴双龙安排上了。

“厂长恁放心了!”吴双龙说道。

就在吴双龙他们哥几个指挥着挖坑调整的时候,苏卫爬上了黄龙洞的洞口,找到了正在欣赏子弹落地的张部长,告诉了胡长义的邀请。

好吧,张部长最大的爱好,就是在没事的时候,来到子弹生产线这边,看着一发发的子弹给造出来。

“你说什么?长义让我去看好东西?啥?”张部长听到苏卫的话,第一反应就是:坏了,长义又弄了啥出来?

好吧,张部长觉得现在的兵工厂实在是很不错了,只需要稳步发展扩大产能就好了。可千万别再造新型号的枪炮了。即使要造,也要等等再说。

“报告张部长,我们厂长刚刚跟文主任、刘主任他们去了靶场,还带上了一些钢管武器,说是让您一起去看看!至于具体是啥?我也不知道。”苏卫知道的事情不多,也不愿意多言,就简短的解释了一下。

“走吧……哎呦我这老腰啊……”张部长觉得还是得去看看才放心,便转身向着洞口而去。

黄龙洞的洞口,依旧是之前的样子,并没有再铺成斜的,人员想要上下,就只能爬梯子。不过这样也好,至少能锻炼身体不是?上厕所急了咋办?洞里面有啊,就是得定期清理就是了……

“长义,你个小子又造了啥东西了?”当张部长气喘吁吁的到了靶场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嘿嘿,张部长,这次可真是好东西啊,给游击队也好,给主力团也好,都是大杀器!”胡长义兴奋的说道。

嗯,刚才的时候,他开了系统辅助看过了,知道文承鼎他们造的礼花炮算是成功了,而且效果还真不错。当然,该实验还是要实验的。

“东西呢?”张部长四处寻摸了一番,也没找到铁管子在哪里。

“已经埋起来了,就等着您来了放呢!”胡长义说道。

“埋起来了?地雷?”张部长不解的问道。

第480章 张部长很喜欢啊

张部长的问题很快就有了答案,因为胡长义亲自让他看到了埋在地里,只露着一层管口的礼花炮。

“这个……是个啥?”张部长看不明白了。

“张部长,您很快就明白了!胡双翼,你过来,这次这个活你来干!”胡长义指挥着一个实验员说道。

“是,队长!”胡双翼的左肩膀有伤,整条手臂向前伸不直,向上抬不过头,不过点个火是没问题的。

“部长,咱们去那边看,您马上就知道了!”胡长义把张部长让进了沙包墙的掩体里面,对着落弹区看着。跟在一起的,是文承鼎吴双龙他们,还有一起过来的工人们。

“好了,一号位置,点火!”胡长义大声喊道。

“好咧!”胡双翼嘴里叼着一颗烟,就跟过年放炮似的走到了一号位置,伸手点燃了一根引信。

“嗤……”纸包火药做的芯子飞快的燃烧着,胡双翼也快速的跑出去了十多米的距离回头看着。

嗯,刚才的时候,他们已经知道这些钢管是啥东西了,这会儿的心态就跟过年放炮没啥区别。啥心态?鞭炮塞进牛粪点燃了……多少有些小兴奋,有些小忐忑,还有些期待感。

“嗵……”胡双翼只觉得脚底下一震,前面的钢管喷出一团火光,一个黑乎乎的物件就飞向了前方。

“啾……轰……”很快,那个黑乎乎的物件就落在了靶场的着弹区,还在地上滚了几圈,然后炸开。

“你这个弄了个啥?有点像礼花弹?不过看那东西落地的样子,怎么跟古代的开花弹有些像呢?虎尊炮?虎尊炮的弹丸要多好多,而且封口的弹丸是个实心的……”张部长懂得东西还挺多。

“嘿嘿,要不说还是张部长厉害呢!刚才那个东西,其实就是按照礼花弹的样子来做的。您说的没错,那个圆乎乎的爆炸部,跟古代的圆形开花弹还真有点像。如果那个钢管加个支架,还真就是虎尊炮的样子了。”胡长义在边上说道。

“不是,你这到底是弄个啥?这个射程,跟咱们的掷弹筒有些重复了吧?威力也差不多。咱们有掷弹筒了,再造这个有啥意义?”张部长还是没搞清楚。

“张部长,其实这个钢管,就是用废掉的炮管做的,算是废物再利用了。至于威力……胡双翼,给老子点三号位置,接着再点四号位置,让张部长看看威力如何!”胡长义决定用事实说话。

“张部长,您看到山坡上那一群木头靶子没有?那是我特意让人放的,大概在直径50米的范围内,得有54根木头桩子,就当是一个小队的鬼子在行军了。”胡长义指着前方300米山坡上的一群木头桩子说道。

“嗯,我看到了,你想一次给炸了?”张部长问道。

“嘿嘿,待会儿您就知道了!”胡长义小小的卖了个关子。

“嗤……嗤……”这个时候,胡双翼已经连续点燃了两个多管的礼花炮,一个是50mm的,一个是82mm的,都是把射程定在了300米的位置上。

“你个小子,跟你叔在这里搞起神秘来了……”张部长摇了摇头笑道。

“嗵,嗵嗵嗵……嗵……”这个时候,6个50mm,4个82mm的礼花弹相继从发射管当中飞出,向着前方飞去。

“啾啾啾……轰轰轰……轰轰轰……”一连串的爆炸声在着弹区炸了开来。从落点上来看,这些礼花弹的精度简直可以用毫无精度来形容。

前一个礼花弹还在木桩子南边炸开呢,后一个去了北边,直接跨了50米的距离爆炸。然后,忽左忽右,中间靠后……总之,一切全靠感觉走的礼花弹们,在从木桩子区域所在的50米扩大到80米的范围内给炸了个遍。

然后,硝烟散尽,总数10枚,6小4大的礼花弹爆炸部,给这个范围内带来了7个大小不一的炸坑。为啥是7个?因为还有三个是凌空炸开的。

再看看那54个木头桩子,还竖在那里的就只剩下20多根了。因为要模拟人的站立的重量,所以木头桩子只是浅浅的埋了一层,很容易被炸倒。

“张部长,您看看还竖着的木头桩子上,看看那些弹痕,原先这些木头上可是干干净净的。”胡长义把他的蔡司望远镜递给了张部长,让张部长看木头桩子上的弹痕,那都是破片砸出来的。

“我瞅瞅……你小子,这是得用了多少钢珠啊?”张部长看到了,木头桩子上头确实有弹痕,而且每根桩子上都有好些的弹痕,具体没法去数。

“这个,您得问这三位了,这是他们搞出来的,我只是出了个创意!”胡长义觉得这个事情功绩不小,决定让给手下的人。

“报告张部长,这个50mm的用得少,才三两,那个82mm的用的多点,有6两钢珠。”庞国山说道。

“一公斤5mm的钢珠,大概刚不到2000个,这一个你用3两,这就是小300个啊……”张部长叹道。

“嗯,主要是咱们的胶不够多,没法过多的放钢珠进去。要是能做出双层带夹层的壳体,那就能多放了!”庞国山听话后说道。

“其实用铸铁做与预制破片的爆炸部也行,不过重量上会增加,需要重新测定发射药的用量。”文承鼎说道。

“这个纸做的爆炸部,其实也不太好,有时候落地会摔烂了,能加一个铁皮的外壳就好了!”吴双龙说道。

“那就继续改进啊!铁皮,可以用铁水赶出来。至于做成圆形的外壳,用模具冲压也行,让钳工们想办法拼接也行。不过总体要求就是……简单生产!”胡长义做了最终的发言。

“哦对了,张部长,您觉得这个武器咱们有必要大规模生产么?”发言完了,胡长义才问张部长。

“你说呢……”张部长拖了个长音,接着说道:“要是这个东西造的多了,真放在鬼子的行军路上给来上一下子?那就造!多造,先造100箱子出来!”张部长说道。

“别,没那么多的废钢管啊!”胡长义赶紧打住。

“没有?那就给底下的部队说,缴获到钢管一律上交!嗯……你们也可以试一下用铸铁做一些,这个膛压没那么大,铸铁应该可以……”张部长看样子是喜欢上了这个很粗糙但是威力很大的武器了。

第481章 亲人们回来了

“用铸铁当然也可以,别忘了咱们的手榴弹抛射管,其实跟这个都是差不多的原理。”胡长义接过张部长的话:“不过,既然用铸铁作为发射管了,那么不妨把口径做得再大一点,爆炸部的威力也再大一点。”

“至于要求么,还是45度角发射,300米的射程。至于抛射管的口径,就放在82mm到100mm之间,你们三个商量着办。具体多少,就看两个战士能否提动一组进行山地行军作战为准。一组的数量,在4到9个发射管之间,你们自己商量着来。”

“当然,你们要是有兴趣,可以试着多造几组出来。比如弄一个9根发射管的我也没意见,但是要考虑到行军负重问题。嗯,可以放在小推车上推着走也行。”

“这个,是一个新的武器,就是为了近战防御跟预选战场打伏击用的,都没有具体的要求,可以多做实验。当然,这样的铁板底座你们觉得麻烦,完全可以去掉,直接把几根发射管箍在一起也行。”

“对于这样的武器,其实真的没啥要求,简单,粗燥,使用简单,制造容易,威力够大就好!”胡长义说道。

“嗯,长义说的没错。就是简单,生产方便就好。还有那个导火索,可别再用东西点了,参考一下炸药包的样子,到时候一拉就着最好。还有防水问题,可别一下雨就坏了。”张部长补充到。

“两领导放心,我们这就去改进,不过这个需要时间……”文承鼎说道。

“给你们三个月,这没问题吧?”胡长义给了他们一个宽松的时间。

“没问题,三个月绝对够用了!”吴双龙在边上说道。

“那我就找人研究加固战斗部壳体的问题啦,你们只管造管子,到时候咱们一起研究具体的药量配比。”庞国山一直在琢磨着壳体的问题,这会儿开口说道。

“行,你们就放心的去研究吧!还有没有?有就再来!”张部长说道。

“当然还有!胡双翼,继续点火……”胡长义对着靶场喊道。

嗵嗵嗵……很快,靶场上又响起爆炸声,在群山中回荡着……

两天后,在弹药车间中的一个单独操作间里面,胡长义正在紧张的忙碌着。

弹药车间,就是之前集中了3条半人工的子弹生产线的那一个车间。后来火车上“缴获”的子弹生产线也放在了这边,越发的拥挤了。

不过再拥挤,也没有耽误胡长义有一个单独的小办公室以及一个大概十多个平方的操作间。

作为有着系统的男人,作为一个枪械设计大师,胡长义的手动操作能力是相当高的。当然,仅仅只是给半自动步枪配上缴获的2.5倍狙击镜而已,没啥难度。

从早晨忙活到中午,30支带狙击镜的半自动步枪完成了最后的安装,被苏卫整齐的排在了操作间一侧的木头架子上上油。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生产启拉利轻机枪弹匣的经验,新出的半自动步枪都是20发的满弹匣了。

当然,跟启拉利一样的是,为了保证质量不咋地的弹簧不至于压坏了,胡长义是预留了一点空间给弹簧的。

“苏卫啊,有了这些狙击枪,咱们部队的战斗力又能提升一大截了!”胡长义对正在刷油的苏卫说道。

“队长,您打算把这些枪都留在咱们大队么?”苏卫问道。

“我很想都留下,可是呢,这得看张部长的意思。要是可以,给每个排安排两个这样的专职狙击手是最好的。咱们有两个营六个连十八个排。等把剩下的狙击镜都安好了,给咱们用正好。”胡长义说道。

“我看能行!咱们就要一些狙击枪而已,张部长不会不同意吧?”苏卫说道。

“难说啊,如果留不下,那就先给咱们主力步兵班把半自动都给换上再说。至于狙击手,有李月轩他们也就差不多了……嗯,咱们短期内应该没有战斗任务了,可以再攒一些好枪出来。”

“你要知道,就现在的这些枪,可是我从几百支半自动当中选出来的最好的那些。”胡长义说道。

“报告厂长,我们回来了!”操作间外,传来了报告的声音。

“嗯,办公室等着!”胡长义在一边的水盆里洗了把手,去到了隔壁的办公室。

“厂长,我们已经完成了今天上午的巡查,各个车间运转良好,物资调动也没出问题!”办公室里,一个20岁左右的青年给胡长义汇报到。

“没有问题就是好事情啊!今天下午,你们继续去车间学习统筹调度,争取尽快熟悉各车间的操作流程。等你们把工作熟悉的差不多了,就去车间担任生产副主任,协助车间主任们调度工作。”

“咱们的规模会越来越大,人数也会增加,工作量也上来了,你们一定要尽快的投入工作中!”胡长义看着不管是里的三个年轻的学生说道。

“是,厂长!虽然我们投身革命,很想去一线战场去战斗,但是既然组织上把我们分配到这里来了,我们就一定会把工作干好的!”刚才的学生回答道。

“夏子学,于友忠,金森,你们三个是组织上特意派来的学生干部。你们有激情,有知识,欠缺的只是工作经验而已。所以,尽快的成长起来吧!”胡长义说完了,起身离开了办公室,苏卫已经等在了外面。

“苏卫把东西都放好了吧?门锁上吧。小夏,你让保卫科的同志们多多留意我的操作间,我今天下午不会过来了!”胡长义给夏子学他们说道。

“放心吧,厂长,保卫科的同志们一定会保证安全的!”夏子学保证道。

“你替他们保证啥?你又不是保卫科长?行了,争取这个月底进入新的工作岗位!”胡长义拍了拍夏子学的肩膀,笑呵呵的走了。

“厂长下午要干啥去?”胡长义走了,于友忠问道。

“应该是主力部队回来了吧!”夏子学用肯定的语气回答道。

小夏猜的没错,今天下午,完成了平原作战训练的游击大队一营二营,终于回到了九寨。

他们去的时候1300多人,回来的时候还是1300多人。只是其中有一百多人的面孔改变了模样,还有些战士的身上带上了轻微的伤痕。

孙家集的大校场上,两个营的战士们站在一起,成了两个方队。在方队的前方,是他们的霰弹炮、连用机枪等不便于在队列中携带的武器。倒是带着启拉利的机枪手们没事,启拉利抱在怀里跟突击步枪差不多的样子。

噢对了,这两个营的方队可不包括范大厨孙郎中他们的队伍,他们早就提前赶路回到了九寨。这会儿,范大厨正领着几十个炊事兵以及上百个年轻的妇女在军营的伙房里忙活着呢……

而在校场外头,却是围满了各村的百姓。看百姓们或是期待,或是激动,或是悲伤的表情,就知道这些都是战士们的家属,这是来看自家亲人的。

“全体都有……立正!”校场的小高台上,赖东星换了一身新的迷彩服,拿着铁皮喇叭喊道。

“唰……”战士们整整齐齐的站起了军姿。嗯,只有一百多的伤复老兵跟不上节奏,但是却是站的直直的。

“好了,下面,欢迎咱们队长讲话!”赖东星伸手一让,也是换了一身干净迷彩服的胡长义闪亮登台。

“同志们……”胡长义看着底下的面孔,大声喊道:“欢迎回家!”

“哗啦啦……”不知道是谁率先鼓起了掌,然后就是一大片的掌声响起。

是啊,回家,只是一个简单的词汇。而此刻,这个词汇却是如此的温暖人心,如此的令人激动。

“同志们,经过这一个多月的战斗生活,我想大家信里面最想的,应该就是咱们的九寨了!毕竟,大家有半数以上都是九寨的子弟兵,是咱们戚家军的传人!”

“而你们在战场上的表现,也确实证明了戚家军的威名并没有丢掉!你们,继承了先辈的荣光!”

“但是,我们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你们是戚家军的传人,但你们更是我们党领导下的革命战士,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现在,经过儿血与火的考验,经历了生与死的战场,你们,终于成为了合格的一个兵!”

“一个以抗击日寇,解放民族,争取我中华民族独立自主为己任的革命军人!军人的使命,是保家卫国,你们也证明了可以完成这个使命!”

“好了,别的话,我就不多说了!你们或许不知道,但我会告诉你们。今年这个春节,是九寨最安静的一个春节。听说你们的父母、妻儿、兄弟,都把过年的年货留着,鞭炮也留着。”

“他们留着的目的,就是等你们凯旋归来的这一天!现在,你们凯旋归来!所以,乡亲们,鞭炮点上,秧歌扭起来,咱们过年了……”胡长义大声的喊道。

“噼里啪啦……咚咚咚……”在鞭炮跟锣鼓声中,乡亲们用自己的方式欢迎自家的孩子们凯旋归来。

当然,在军营的角落里,却有着聚在一起的军属们,他们没有参与欢庆。因为,他们的儿子、丈夫、兄弟、父亲……永远的离开了他们。

战斗,就要有牺牲,这是在所难免的。而游击大队的战损比,其实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

只是……牺牲总归难免,伤痛就是荣誉。

一番热闹的欢迎仪式之后,战士们回到了久违的宿舍,安置下一身的行装,纷纷拿起脸盆肥皂毛巾,向着澡堂子的方向跑去。

没错,孙家集的军营里是有澡堂子的。一部水车把河水带到高处,然后通过管道流到军营的水塔。再然后,一根管子流到锅炉房分流。冷水一边,热水有锅炉专门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