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第156章

作者:歪打不留一

梁邱跟闫周平都是红军老兵,就给老战友多说了一些隐秘的消息。

“那以后可咋办?等鬼子有了那个探雷器,咱们的地雷不就是白废了?”闫周平关心的问道。

“嘿,我们队长说,没有铁雷造石雷啊,满山的石头开了花。说是石头炸开了也能伤人的!你看那些鬼子的伤员没有?手榴弹的破片可是在粪水里浸泡过的,这些鬼子到了医院,也难逃个死!”

“再说,听工兵们说,队长教了他们好多对付探雷器的办法,什么真假雷、子母雷、夹子雷……总之,小鬼子玩不过咱们!再说了,你以为探雷器能有多少?放心吧!走了,热闹是看不成了,就等着鬼子打邱县从小李家庄路过喽……”梁邱说完了,从柴火垛子上翻了下去,其他人也跟着下去。

转身进入空无一人的村落,闫周平来到了一家人家,直接跳进了人家的井里面……好吧,老闫身手不错,一只手抓着井沿,脚踩井壁上的凹坑,快速的下到三米多的位置,进入了地道中。

而在公路上,鬼子们分作几队行动,炮兵们在十分钟的准备后,对着香城固就是一通炮击,顺带给周围的村庄也是炸了一通;遣的渡边中队,也嗷嗷叫的占领了空无一人的沙岗;此外,就是工兵们一路排雷了。

工兵们的工作是徒劳的,因为反坦克雷本就埋得深,还是埋在硬土层下头的,探雷针扎上去的手感都差不多的样子。所以工兵们轮番了几拨人,也没有找到一个地雷。

“八嘎,我就说土八路的地雷不可能有那么多吧?来,让带来的侦缉队们走在前面,车队跟着继续前行!”半个小时后,等的不耐烦的鬼子,终于决定再次上路了。

第433章 准备

邱县正东,小李家村,良种场游击大队的战士们,跟新一团的特务连守在了这边,等待着鬼子的到来。

小李家村距离邱县有十里地左右,本是个小小的村落。这里距离后来的老沙河,现在的沙岗谷地(漳河故道)很近,百姓世世代代以种粮为生。

后来,听说鬼子打进来了,县城守军跑了,县长跑了,大财主们也跑了……然后,百姓们没迎来鬼子,土匪跟溃军却来了。而且土匪们还占据了县城称王称霸,使劲的压迫百姓们。

后来,八路军来了,打跑了土匪,收编了一些溃军,还组建了一个叫做新一团的放在了曲周县,邱县也是新一团的防区。百姓们搞不清楚新一团倒地是个啥样的编制,难道还有个旧一团?

实际上,在以771团为骨干组建了新编第四旅之后,新一团就取代了771团在386旅的位置,就连旅长有时候也会把新一团称作771团来称呼。

李云龙的防区在曲周县,也包括邱县,而小李家庄这个村子,是李云龙选的一个邱县的防御前沿,也是拿来打地道战的一个试点村落。

别问地道战是跟谁学的,有胡长义给赵奉年支招,李云龙这边自然也学了来。

只不过,地道战这种战法,大家都没有经验,所以在匆匆的从山上回来后,也没有想着利用这边做文章。倒是旅长知道这里有一个通往外头的长有几公里的地道,反而拿来用上了。

现在,小李家村的村民们能够投奔亲友的就去投奔亲友了,为的就是躲避鬼子的屠杀。村里留下的,有积极分子,有堡垒户,有民兵队,还有就是一些老弱等走投无路的村民。

“李队长,不得不说,你们村的地道挖的是厉害!我们这一千多人藏在地道里,竟然没觉得有多拥挤。甚至到现在,我这个脑子里都嗡嗡的,搞不清楚你们村的地道到底是个啥走向!”

村子里,赖东星对着小李家庄民兵队队长李志刚的手说道。边上的胡四海也是一个劲的点头表示赞同。

“赖队长,这可是乡亲们用了半年的时间才挖出来的!实话说吧,这个地道,我也说不准到底是个啥走向,反正我们成天在里面钻来钻去的都习惯了,真要讲还真讲不出来!”李队长挠了挠头说道。

“哈哈哈,自己知道就行!我们不知道也不打紧,只要乡亲们能凭借地道躲开鬼子的祸害,咱们就是胜利!这一次,我们就借助着贵宝地,好好的给鬼子打一下!”

“就是打完了,鬼子会报复,希望乡亲们能够理解跟支持!毕竟,抗战可不是为了我们自己,而是为了所有的乡亲们,为了咱们的娃娃们长大了不再受鬼子的祸害!”胡四海笑着说道。

“理解理解!你们要是不打鬼子,我们早晚都是亡国奴!去年尖家那边的事情我们可是去看了,几百个村民啊,就那么被鬼子杀害了!还有这北边的威县……唉……这个世道,不抵抗,死的太窝囊了!”李队长说道。

“是啊,不抵抗,就只能跟猪样一样的让人家随意的宰杀啊!”胡四海说道。

“好了,不说这些了,等我们转移了,你们一定要藏好了,保重!现在,就让乡亲们看看,我们是怎么打鬼子的!”赖东星看着正在村南的围墙上忙活的战士们,意气风发的说道。

“队长,我们回来了!”梁邱领着几个人跑了过来。

“退路看的怎么样?鬼子到哪里了?”赖东星问道。

“退路都看好了,能到香城固北边!我们完全可以从那边穿插过去!鬼子……哈哈哈,咱们的反坦克雷可是立了大功了!队长我跟您说……”梁邱把鬼子的遭遇绘声绘色的说了一遍,听的边上的民兵队长眼神放亮。

“梁同志,您说的那个反那个啥雷,就是埋在公路上的那个?”李队长问道。

“嗯,比那个威力要大一点,南边公路上的也差不多,到时候你们也看好戏啊!”梁邱笑道。

“好了,大家准备吧,范师傅那边快做好饭了,大家轮流吃饭,吃饱了等着鬼子上门!”赖东星说道。

“是,队长!”大家散开,各自去做着最后的准备。

“呲啦……叮叮当当……”在平原作战的好处,就是炊事班可以借助百姓家的锅灶做饭。而在根据地就更有好处了,不但能借用百姓家的锅灶,甚至百姓们还自发的帮着烧火打水淘米和面……

“给你,小馋猫……”范大厨把一条白花花的肥肉从大锅里面捞出来,放在碗里,又捞了一些粉条放进碗里,递给了边上一个冒着鼻涕泡的小娃娃。

“谢谢大爷……”小娃娃礼貌的感谢,不过从他看碗里肥肉的样子,就知道馋坏了。

“哈哈哈,去吃吧……同志们,开饭了!”范大厨一声吼,游击队开饭,准备吃饱喝足打鬼子。

游击队在吃饭,相隔数公里的香城固那边,小鬼子却是在吃气!

就在鬼子的工兵们探雷无果之后,鬼子们把随行的一些侦缉队的汉奸放在了队伍的最前头趟雷。

趟雷啊,这可是个要命的活,汉奸们都不想干。可是看着身后明晃晃的刺刀跟黑洞洞的枪口,不干也得干!

不过这一次,这些汉奸们是幸福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趟的是反坦克雷,压力200公斤的那种。这样的雷,就是汉奸们那小小的身板,在上面翻跟头都触发不了。

所以,在鬼子车队再次出发,走了大概数百米的距离后……轰……又是一辆装甲车被地雷炸坏了。

可能这次的地雷当量小一点,装甲车并没有直接解体,只是炸飞了一对轮胎,在底盘上开了个洞,装甲车也180度的翻了过来。至于里面的鬼子?被震死震伤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八嘎……”西大条胖不知道今天是第几次骂人了。

“联队长,根据我们专业的推测,我们遇到的是八路军布下的反坦克地雷。这样的地雷,凭借着人踩是无法触动的!”终于有井上小队长长给了西大条胖一个准确的判断。

第434章 来了,到咱们了

“八嘎!啪啪……”西大条胖直接对着井上小队长就是两个耳光子。

“哈伊!”井上挨了打,直接鞠躬低头。

“按照你的猜测,这样的地雷还有多少?能不能保证排除?有没有什么办法来替代?”西大条胖问道。

“联队长,我不敢保证这样的地雷还有多少,也无法保证能不能排除!除非,我们的八九式探测器能够轻便化并且大量装备给我们!现在,我们能做的选择有两个:一个是全部步行;二就是原地返回!”井上说道。

“八嘎!废物,猪猡,我们是大日本地国蝗军,区区两个地雷就吓回去?这就是我们的耻辱!现在,我命令你们继续排雷前进!或者,想出其他更好的办法!”西大条胖训斥一番,继续闭目养神,但是看他颤抖的双手,就知道他在强压着怒火。

“哈伊……我们继续排雷……”井上能干啥?只能听命令啊。

鬼子们又开始了排雷之行,只是那效率根本就难以打到行军的要求。

其实排雷的方法也有,用炮弹开路就好,但是炮弹不要钱啊?

终于,有聪明的鬼子想到了办法,也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两辆平板车,在车上装满了石头足足近千斤,让汉奸们推着走。没错,人踩不行,就加份量么,总有办法的。

这次,汉奸们就没那么好运了,推着车子走了没有几十米,轰的一声车子炸飞人炸没,就连车上的石头也被炸飞了。

“哈哈哈……多田的办法就是不错,让中国人去送死,给我们开路,哈哈哈……”两个汉奸被炸飞了,鬼子们却是高兴的在车上拍手大笑,似乎跟他们没多大关系。

只是,他们高兴的太早了点,只听的空中风声作响,突然之间无数的石块从天而降,直接砸在了鬼子的队伍中,直砸的鬼子头破血流,骨断筋折,甚至还有倒霉的丢了性命。

好吧,人家是搬石头砸自己脚,鬼子这是……炸石头砸自己头?

经过这一次之后,鬼子们也学的精明了,也不敢再让人推着石头探雷了,直接让工程兵们在一边的农田里修了一条简易的土路出来,绕过了香城固这一块地方。

还别说,大冬天的地里是冻土层,修的平整一点之后还是能走卡车的,就是慢一点而已。

当然,慢一点,总比再炸毁汽车要好吧?汽车也是要钱的!

小李家村,再次打探消息的侦察兵又从地道钻了回来,把鬼子绕行的事情告诉了赖东星。

“鬼子还真他娘的有办法!老毕,把咱们绘制的地雷分布图给看好了,以后有机会把地雷再给取出来!”赖东星对着老毕说道。

“放心吧,我们埋的没一个地雷,都会记住在哪里的!等有机会,就把地雷给排除了!”毕研洲说道。

“好了,同志们,鬼子绕过香城固了,下面就看鬼子的去向了。现在,我来说说咱们的战斗安排……”赖东星开始给战士骨干们讲述今天的战斗安排。

就在赖东星讲述战斗安排的时候,胡四海这边动用了游击队的电台,把鬼子的动向告知了旅部那边。

候村镇,旅部所在地,距离邱县南边20公里的地方,旅长看着新的敌情动态:“小鬼子找不到我们,恐怕就会四处撒欢了!我们这边距离香城固有40里地,还是太近了点!”

“瞎子,咱们跟鬼子来一个南北大对调如何?今晚我们连夜行军,一路穿插到西北边的尖家地区的北边如何?”旅长看了看地图,跟政委商量道。

“你的意思,是我们连夜穿插,半路上再把游击队的同志们接上是吧?”王政委一眼就看穿了旅长的心思。

“是啊,长义打造的这么一支部队,咱们都拿着当试点来看的。试点么,前天的战斗也看到了,今天再试探一仗,让他们拿着鬼子练练兵,正好再给带出去!”

“这么一支队伍,可不能放任不管了!虽然我知道他们这一千多人,真要是一路向西穿插,一般的鬼子还真挡不住他们。可是,不必要的战损还是不必要的么!”旅长说道。

“我同意你的意见!等等看看鬼子的动向吧!”政委说道。

“联队长,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动?”香城固镇,鬼子们并没有找到八路军的踪影,只在北边的香城固伏击现场看到了一排排的尸体,有些还被自家的炮火给炸烂了。

“地图!”早就知道会找不到八路的西大条胖并没有再发火,而是示意地图奉上。

很快,一幅详细的地图就摆在了他的面前,而随车的那个汉奸侦缉队长,却是带着几个幸存的汉奸去了镇子上,通过他们的渠道去了解八路军的动向。

俗话说蛇有蛇道鼠有鼠道,这个汉奸侦缉队长自然有他的门道。就在西大条胖看完地图的时候,侦缉队长带着人回来了。只见他凑到了翻译官的跟前说道:“留氓翻译,您给太君翻译一下?”

“汪队长,喊我老刘,胖爷也行,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的想法!再说名字是父亲所取,不要拿着这个开玩笑!”刘氓皱着眉头,对着汪队长说道。

“是是是,胖爷,烦劳您给翻译一下啊,就说我们侦缉队发现了八路军的去向,就往正南边的候村镇去了!时间是今天一大早的时候,我们有兄弟见他们进了镇子。”汪队长说道。

“等着……太君,是这样子的……”刘胖子一通鸟语给翻译了一番。

“纳尼?南边的候村镇……”西大条胖其实能听懂一些中文,不过带个翻译官有面儿。在听完翻译官的话之后,他拿着地图仔细的搜寻候村镇的位置。

“吆西,现在,分兵两路:我,带着主力部队,带着100辆卡车跟装甲车去追击386旅主力;”

“今村健人,你带着两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带着两辆坦克,一个步兵炮中队,一个山炮中队,乘坐40辆卡车,去攻打邱县!剩下的车辆,就等在这里作为预备队吧!”西大条胖下了命令。

“哈伊!”鬼子们行动了起来。

时间,很快就过去半个小时,鬼子的车队也到了小李家村附近。

“来了,到咱们了!”早就等的不耐烦的游击队员们,终于等来了鬼子……

第435章 如果这是电影?

如果,游击大队的这次战斗是一场电影,那么该如何用镜头来讲述呢?

电影开篇,是冬日的冀南大地的背景,字幕介绍故事背景:公元1939年2月……

镜头下落,对准小李家村,落入一户人家的堂屋里,对准正在开会的几个人。

最先出现在镜头中的,是一身迷彩服的赖东星,只见他皱着眉头,手中夹着一支烟屁股,然后被烧到了手。

“嘶……想的入神了。这次的任务,大家都明白了吧?这次,才是咱们游击大队的立队之战!打好了,咱们游击队大队可就打出名号了!怎么打,都提提意见!”赖东星抖落烟屁股,抬头环视一周,这才说道。

“队长,外出作战,您是指挥官,怎么打,听您的!”同样是迷彩服戴着八路帽子的周长发说道。

“没错,您安排就是!”(众音)

“既然听我的,那我就说说我的意见!大家还记得咱们队长说的关于火力输出的理论吧?”赖东星说话间,镜头转换,场景换成九寨孙家集的会议室,胡长义出现镜头中。

“我们战斗,在刨除了战略战术,地理地势,伏击偷袭,兵员素质等因素之后,决定一场战斗胜利的因素,那就是火力输出的强度了!谁能在短时间内,给对手输出更多的火力,那么谁就能在战场上取得优势!”

“当然,还有火力输出的持续性跟准确性!而现在,我们的兵员训练程度、单兵素质、士兵的枪法已经可以跟鬼子的野战部队相媲美了。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强过鬼子!”

“而今天的换装完成之后,我们的火力输出强度也会强于鬼子的步兵部队!所以,你们以后组织战斗,就要考虑火力输出的事情了!要注意多重火力配合,多角度打击……”

伴随着胡长义的话,镜头拉回,正对赖东星的脸:“所以,这次,我们就跟小鬼子玩一次火力输出!”

“嘭……”一只手掌排在桌子的一角:“为了做到火力输出,我们需要做到这么几点。一,确定敌人的数量、装备、行进方向……”

镜头调转:一个班的民兵大队侦察兵出现在野地里,拿着望远镜对着前方前行的鬼子队伍。

“好了,确定鬼子数量:共有40辆卡车,两辆中型坦克,鬼子士兵人数在700,装备有4门山炮,4门步兵炮……走,我们回去报告!”

镜头拉回,赖东星继续说道:“第二点,我们需要提前在已经确定的战场,布置阵地,给我们的火力进行有序的配合!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把我们的火箭筒兵跟所有的冲锋枪兵送到距离鬼子车队100米左右的地方。”

镜头调转:场景转换到村南围墙处,一身土的民兵队长入镜:“从这里往南,我们有一条废弃的地道,挖的时候挖到了庄稼地里,影响种庄稼,也就不用了。”

“如果你们想抵近公路一百米,正好用这条地道,还可以在麦田里挖坑藏人!”游击队长伸手一指南边,镜头转换,就是八路们忙碌的在地里面挖掘的身影。

镜头虚化转实,原先忙碌的地方,已经被藏在掩体中的游击队员们取代。游击队员们扛着火箭筒,拿着冲锋枪,目光沉静的盯着南边的公路。

镜头回到赖东星脸上:“第三点,就是给参战的战士们做好弹药配给,做好战前食物的保证!”

镜头调转:战士们在分发弹药,精确射手们把弹匣压满,机枪手的弹链也是满满的;再次转换,战士们吃着白面馒头,一人一碗的猪肉炖粉条冒着热气,边上还有流着口水的小娃子看着……

镜头继续:“这第四点”赖东星微微一笑:“那就是把咱们的反坦克地雷再给鬼子埋一个,让他们的车队停在咱们的伏击阵地前方!”

镜头……游击队的工兵们在南边的公路上埋设了一个反坦克地雷。

“第五点:做好战士们的思想动员,尤其是给新兵们做好心里动员,让他们克服紧张的情绪。”

“第六点:隐蔽,伪装,让战斗打的突然,打的猛烈。还有各个连排班长要做好开打跟撤离的预案,做到令行禁止……”

最后这两段话,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镜头中是战士们作动员的场景,是藏匿起来的场景,是一个埋伏好之后的战场全景……

镜头转换,反面出现,卫生胡子个子小小的鬼子军官出现在镜头中,军官是中佐军衔。镜头拉回,出现长长的车队,军官站在一辆车跟前,对着前方发表讲话。

“这一次没找到八路,联队长是不会放弃的,所以打县城这样的小事情也就落在了我们的头上!而这,才是建功立业的好事情!所以,这一次,我们一定要用雷霆一般的气势,把邱县打下来!”

“另外,为了配合我们战斗,曲周的守军也派了一个中队前来协助。我要说的是,我们自己就能打下来的县城,为啥要让别人帮助?所以,全速前进,赶在曲周援军带来之前,把我们的旗帜插在邱县城门上!”

“哈伊……”鬼子群声应和的声音,伴随着就是移动镜头展示的鬼子车队跟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