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第143章

作者:歪打不留一

这个时候,战场打扫的工作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缴获的三门九二步兵炮,4门迫击炮被当作宝贝放在一起;边上是8挺九二式重机枪跟二十几挺歪把子机枪。

当然,更多的却是三八大盖,只不过放在一起的不多,只有大概200支左右。至于其他的哪里去了?看看有些战士们当宝贝一样背在上的崭新的步枪以及腰间的子弹包,就知道去哪里了。

嗯,这个行为是严重的犯纪律的行为,有眼尖的战士看到旅长来了,这才蛮不情愿的把还没捂热乎的步枪给放在战利品堆里,然后找出自己的步枪背上。

当然,还有些战士放下枪后就没了武器,只能无奈的从一边的土坡上,抄起自己的红缨枪,憋屈着脸的继续打扫战场。

“哈哈哈,看你们那个委屈的样儿!一切缴获要归公,这是咱们铁的纪律,你们表现的虽然有些瑕疵,但是总体还是不错的!政委,我决定,给716团的一个营全部换成新缴获的这些日式装备,同意不同意?”

张旅长怎么会不了解战士们的情绪?穷八路啊,见到好装备还能走得动道?那么提高战士们的士气的最好的办法是啥?就是分发装备啊!

“哈哈哈,你啊,还想着绑架我的意见啊?不过你不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同志们……”政委往前一步,站在了一处突出去的山崖边上:“今天的战斗,你们表现的十分英勇,作战风格极其强硬,这充分体现了……”

十分钟后……“所以,旅部决定,给你们716团,装备一个全日式装备的营出来,大家欢迎!”

“哗啦啦啦……”716团的战士们高兴了。

“哈哈,底下该有人嫌我啰嗦了,但是呢,我讲话可是掐着点的,正好给你们十多分钟的休息时间。现在,休息时间到,继续打扫战场,咱们尽快撤离!”政委也是个妙人,十分了解战士们的情绪。

还别说,被政委耽误了这十多分钟后,大家的体力都有所恢复,打扫起战场来就更带劲了!当然,知道自己团能分一个营的装备到手,也是大家干得起劲的原因。

总之,打了胜仗了,缴获了武器弹药了,分到手里了,358旅这边从上到下的都感到开心。

“咱们是开心了,恐怕有人该骂人喽!”张旅长说道。

“是啊,一举歼灭一个大队的兵力,还是全歼,这样的战绩放在全国都是数得着的!可是,即便报给军政部,恐怕也不会给予哪怕一点点的嘉奖吧?”政委说道。

“嘉奖?或许会有!但是更多的却是质疑战果真假的声音啊!这样的战果,要是放在老蒋那些嫡系的手中,不管真假,恐怕不用两天,就能闹的全国人尽皆知了!升官发财也是妥妥的!”旅长说道。

“呵,你说的有道理啊!所以,想要抗战,想要给咱们的国家民族打出一条自己的道路,还是得靠咱们自己!得靠咱们党的领导,靠咱们身后的军工人努力!”政委说道。

“没错,这点我同意,尤其是这个定向雷这个东西,是真他娘的好用!”旅长说道。

第398章 外包啊

358旅在全歼了蚋野大队之后,就连夜撤离了。原本时空中是打了一夜的,战损也比现在多出了十几个人的损失,甚至还跑了二十几个鬼子。

不过这都无所谓了,清平世界之下,又有谁会仔细地去记住先烈们的每一次战斗呢?或许,哪一天某个穿越客来到这个世界,发现鬼子家的文娱活动匮乏,甚至少了好多老师的时候,或许会参照资料找找吧?

不过至少,在某个平行时空中,某个体重升到201斤的胖子,会趴在电脑桌前,从网络上的只言片语中去感悟,去聆听,去体会,去感动于先烈们的无私奉献跟牺牲的精神。

而那个胖子想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小说的形式,让年轻的读者们去了解一些那些不为人知道的事迹,总好过去关注那些明星,去看那些神剧……

九寨,兵工厂厂区,胡长义很是干脆的把自己的办公室临时搬到了半自动子弹生产线的车间边上,正好距离出成品的地方不远。

他这么干的目的,一是方便根据现有的各车间的产能,来调节机加工车间的工作;另一个,就是质检了。

没错,相对于德国造的的那些子弹生产线,胡长义对于这种半手工半机械的生产线多少有些不放心,干脆就每天用系统辅助给成品的子弹进行质检了。而且,那一颗颗子弹落入箱子里的声音,听起来是那么美妙。

就像军火商听到这个声音,会听到收银机的声音一样,胡长义听到这个声音,听到的却是子弹打在鬼子身上的声音,是鬼子的哀嚎。

根据各个产线的产能来调控生产,这个应该是生产副厂长跟车间主任的活儿,奈何兵工厂到现在还没有个合适的人才接手这个工作。兵工厂的大学生来了好多,得有三十几个,都是从陕北送来的。

可是这些学生们热情很高,学识也很丰富,就是在具体的工作上稍微有些稚嫩。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工作经验不足!所以胡长义就把三个学生带在了身边,让他们熟悉兵工厂的生产,帮着自己制定生产计划。

或许等上个一年半载的,兵工厂就有了合适的生产厂长跟车间主任了。

在忙碌了几天之后,胡长义制订了一个比较合理的生产计划。这个计划就是:机加工先不管八一式马步枪的生产,让李富贵那边先用着之前攒下来的枪栓、枪膛、枪机等零件。

而机加工所空出来的产能,全部用作启拉利轻机枪的生产。注意,是整个车间,所有可以用作加工机枪零件的设备都用作启拉利轻机枪的生产。胡长义的计划是:集中全力,造出500挺启拉利的配件出来。

只不过,这个配件却不包括枪托,因为九寨的木工枪托车间,全部用来生产马步枪的枪托结构,就连半自动的枪托都停产了。

至于重机枪那边,他们车间里也有了一些设备,而必须用机加工车间加工的,几个工时下来就能给他们制造至少三个月所用的零件。毕竟,民二四重机枪的产能固定在了一个月35挺。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全力生产启拉利的钢制零件了,干嘛不生产木制枪托呢?因为胡长义听取了几个很帅的帅小伙的意见,把这个枪托的生产“外包”出去了。

咳咳,所谓的外包,就是外包给了那些拥有老木匠,又有楸木来源的什么游击队、县大队、区小队、修械所等等的单位。启拉利的枪托很简单,只是抵肩部位跟小握把而已,不承载枪体支撑。

所以,胡长义就让兵工厂用轻便的泡桐木造出了一些标准的枪托,还用铁板造了一些金属框外卡出来。然后这些东西一个枪托带着一个金属框外卡,就会被送到一个单位。

接受到这个的单位,会召集那些老木匠,然后按照标准,用当地的木材来制造枪托。这样一来,就节省了运输的成本,也节省了兵工厂的生产成本,还能给底下各单位谋福利。

什么福利?一个合格的枪托,能换5发子弹,可以不?1000个合格的枪托,能换一挺启拉利轻机枪,还带上60发子弹,会不会有人抢?

除了启拉利枪托外包之外,胡长义也想着把马步枪跟其他的枪托外包,但是那些枪托的生产工序太繁琐,需要熟练的师傅下去指导,或者熟练的木工过来学习才行。

有了启拉利枪托的外包,胡长义还把三棱刺的生产也给分包了一些出去。或者说,他只给底下各单位提供了弹簧跟螺栓等等的小配件,其余的就让他们自己造了。上交换东西?造出来人家自己就用上了啊。

在完成了启拉利枪托的外包之余,胡长义也给马步枪那边加派了一些工人师傅进去。这些人分干了所有的工序,准备学成之后就调走。没错,胡长义的想法是尽快的把技术给扩散出去,最好各个军分区都能有小作坊。

其实这个想法,总部首长在全部调走游击队的小作坊的设备跟大部分工人的时候就在施行了。而胡长义想做的,就是再一次给扩散一个地方——就是115师那边。

人家挺进山东了,距离铁匠之乡的章丘那么近了,怎么也得把铁匠们的能力给用上吧?光造大鸡烟卖钱那多没劲?得造武器啊!

组织一些铁匠打造三棱刺跟大砍刀?或者给部队打铁锅?那多屈才啊!胡长义就想着干脆培养一些马步枪的技术员出来,然后给送过去。也让章丘铁匠们早几年帮着八路军打造武器。

要知道,历史上的章丘铁匠可是很牛逼的,帮着八路军造了不少的武器出来。嗯,某个胖子小时候还听大人们说过如何盘枪管来的。

在闲暇的时候,胡长义也没有闲着,直接从系统中弄了一份资料出来,动手绘制了新的武器图纸资料。

啥武器?霰弹枪啊!还有霰弹的生产方法。霰弹枪是好东西,不过九寨兵工厂没必要生产,这个资料就交给下面的小作坊就好……

第399章 鱼跟渔

霰弹枪跟冲锋枪同样是近战突防的武器,一个被称为“堑壕清扫器”,一个被称为“战壕扫帚”。

这两种枪,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一直沿用到了后来的21世纪,依旧是军队中不可或缺的近战武器。当然,随着防弹衣的出现,防弹能力的逐步提高,这俩枪的地位就有些尴尬了。

可是现在是什么时候?1938年啊,防弹衣这个东西还不知道在哪里呢。所以,胡长义给兵工厂弄出来了冲锋枪,现在又要把霰弹枪给弄出来了。

八路军是有一些霰弹枪的,那是去年那会儿胡长义用汉阳造老枪扩孔之后改的,口径只有.410的水准,子弹也是用汉阳造的弹壳加上钢珠改造的。

按照标准,这个口径是用来打鸟、打田鼠的,打到鬼子身上都不一定能死人,只会增加好多伤口而已。

可即便是这样的破枪,八路们也拿来当宝贝用着,据说拼刺刀的时候,照着鬼子堆给来上那么一枪,效果会很好,不用不知道真的假的。

其实相对于高端的冲锋枪,八路军更适合的还是霰弹枪,尤其是给那些喜欢打埋伏的部队装备。

霰弹枪的好处很多啊,首先就是制造简单,节省材料,尤其是弹壳可以用纸质弹壳,只需要一个铜制的底壳加上底火就好。弹头,可以用铅弹,没有铅也可以用钢珠,发射药可以用黑火药,也可以用单基发射药。

更妙的是它的枪管是滑膛枪,即便是不动用兵工厂的设备,没有深孔钻,一些老铁匠也能通过转盘敲打等方式给敲打出来。可以说是相当的泼辣。

最关键的是,霰弹枪战斗时的耗弹量,比起冲锋枪可是少了太多了啊。

只不过因为一些原因,胡长义停止了用汉阳造改霰弹枪这个活,还把耗弹量很大的冲锋枪给弄了出来。

那么他今天干啥又要把霰弹枪给弄出来了呢?还是时机到了而已。

首先兵工厂已经解决了轻重机枪以及步枪的生产,半自动冲锋枪也给游击队装备上了,就剩下个58连,胡长义暂时还不想弄出来,也就有了时间。

另一个就是:枪管生产线那边已经积攒了至少八百根的废枪管了,这些枪管必须利用起来啊!

没错,枪管生产的废品率就是这么高。尽管胡长义给枪管留够了足够的冗余,6.5mm扣紧的干废了可以钻孔改成7.62mm,再废了还能改成7.92的口径,可依旧挡不住废品的出现。

这些废品枪管堆在那里也是浪费材料,重新回炉技术达不到,扩孔之后还没法造霰弹炮——那就只能统一口径之后钻孔改成霰弹枪么!

可以这么说,胡长义弄出霰弹枪来,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处理这些枪管。枪管的口径,胡长义选择了12号鹿弹口径的18.5mm。至于弹丸的型号种类?谁还管那个?就是5mm的钢珠装进弹壳就好,能装多少装多少。

可以说,胡长义弄出来的枪,可以叫做霰弹枪,但是打的霰弹却不是依照国外的那些标准来的,完全就是因陋就简,一切以能够杀伤敌人为目标的。

画好图纸,胡长义开始考虑交给谁去弄出产品来,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总部的修械所不错。现在兵工厂机加工车间大力生产启拉利的零部件,修械所那边也没啥重要的任务了,干脆就让他们来吧。

兵工厂这边只需要把那些废掉的枪管给送去修械所就好了,人家那边也有一台深孔钻,完全搞的定。至于霰弹枪造出来了给谁装备上?胡长义表示我直管杀不管埋,那是张部长的活儿。

时间进入了11月,小鬼子在五台山接连吃了两个大亏之后仍不悔改,还在四处进攻着。非但如此,他们还组织了兵力对冀中平原这里发起了一次扫荡行动。

可以说武汉会战结束之后,小鬼子是真的把重心放在了后方的治安战上来了。

而在11月3日这天,也就是高洪口村被鬼子偷袭的第二天,358旅伏击鬼子蚋野大队的当天,129师跟115师344旅这边也没闲着。你不是偷袭我高洪口么?我们继续对着平汉铁路、道清铁路、正太铁路进行破袭战。

算起来,这是今年的第11次破袭战了,小鬼子也是受的够够的了。

可谁叫你们偷袭我们,杀了我们的同志了呢?那我们就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我们也针对你们守在铁路上的据点进行打击,顺白再给扒些铁路回去搞生产。听说兵工厂造了轻机枪了?这可得支持,5根铁轨换一支轻机枪?你还别嫌贵,去晚了还没有。

“五根铁轨你们还他娘的嫌贵?老子给你们5根铁轨,你们去哪里能换来轻机枪?别说轻机枪了,步枪能不能换的来?再说人家还给带了30发子弹呢!”李云龙盘腿坐在炕上,嘴里冒着酒气说道。

“团长,按照您这个意思,咱们这次能换来3挺轻机枪了?”新一团的张政委问道。

“就怕换的人太多,兵工厂没货啊!前天的时候,总部通知说会送来一个什么枪托模型?还有卡子,让咱们帮着造枪托。由此可见,兵工厂那边的生产能力有限那!嗝……”李云龙打了个酒嗝说道。

“那,团长,我们怎么办?是换手榴弹?换子弹?还是换重机枪?听说重机枪要8根铁轨换一挺,这个比轻机枪便宜啊。”张政委问道。

“我说政委啊,你还是不了解胡长义那个小子啊!我敢说,只要他想着努力的去造一个武器,一个月下来就能造出来他的游击队装备不完的武器出来。而且那小子办事情总会留着点量。”

“咱们这次,也不换手榴弹,咱们自己的兵工作坊就能造;也不换子弹,咱们复装的,加上缴获的,还够用;咱们可以换4支半自动步枪回来,再给兵工厂换一个军工专家回来,就要会造马步枪的!”

“你不是常说那个授鱼跟授渔么,咱就要个会捞鱼的过来!”李云龙拍板说道。

“那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算了,说了你也不懂,我明白了,这就安排!”张政委说完了,看了眼李云龙的酒瓶子,伸手抓在手里就走了出去。

“生活上的事,我说了算啊……”门外传来政委的声音。

第400章 多造了三五个

杨老栓,曾经是一个普通的农民,闲暇时候还能进山打猎补贴家用。后来日寇占领了山西,杨老栓就成了孤家寡人,也成了一个老游击队员。

12月的寒风呼啸的吹过太行山,带来了薄薄的降雪。雪化之后,山中更显得清冷。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杨老栓跟武东区小队的战士们艰难的走着。

凌冽的北风吹过山路,卷起了枯黄的草叶,打着旋儿的飞向远方,直到撞在远处的一棵树上散开。

扑棱棱……一只山鸡似乎是受到了惊吓,从不远处的草丛中飞起,还嘎嘎的加了几声。

“嗖……嗡……”一支竹箭飞出,弓弦才响起颤音,而正在向南飞的山鸡却猛地改变了方向,一头栽倒在山坡上。仔细一看,竹箭已然透体而过。

“哈哈哈,没想到进山来送东西,还能打到山鸡!嘿,还是只公鸡,这翎毛多漂亮!”一个十多岁的少年从队伍中跑出捡回山鸡,硕大的猎弓就背在少年的背上。

“二喜啊,箭法不错,今晚上,咱们有口福喽……”有战士嬉笑道。

“切!这可不是战场缴获,这是我自己打的!”杨二喜面带不悦,接着有一脸嬉笑的跑到老栓跟前:“老栓叔,您说这个山鸡,能给我换来一支枪不?”二喜满含期待。

“山鸡可换不来子弹呐……不过咱们车上的这些东西可以!”杨老栓指了指木制小推车上的东西。

“就这些木头?真的能换来子弹?那就是个枪托而已,还指望它们能打死小鬼子?”二喜满脸的不信。

“上级说的,总不能骗咱们吧?听说1000个这样的枪托能换来一挺机枪呢。机枪啊,可比我手里这个老栓强多了!”杨老栓说完了,指了指手中的汉阳造说道。

“嘿嘿,老栓叔,我把这个山鸡上缴给咱们区小队,您能不能让我再玩一玩这个枪?”杨二喜满脸期待。

“二喜子,你箭法那么好,还要枪干啥?”一个推着小车的黑汉子说道。

“黑蛋哥,我的竹箭只有生铁的箭头,可刺不穿小鬼子的脑壳子,而且距离远了也没劲啊!打起仗来,还不如红缨枪好用呢!”二喜子说道。

“行,你的山鸡,区小队收了,老栓,把你的抢给二喜子抗一会儿!二喜,事先说好,别开枪啊,子弹精贵呢!”区小队的靳队长说道。

“谢谢队长,嘿嘿,老栓叔,快给俺!”二喜子热切的伸出手,杨老栓接过二喜子的弓箭,把手中的汉阳造给了二喜子。在接过弓箭的那一刻,杨老栓面色一怔,接着又一脸宠溺的看着有模有样的举枪瞄准的二喜。

“老栓啊,又想起小栓她娘俩了?放心吧,咱们这些乡亲们的仇,总有报了的时候!”靳队长说道。

“小鬼子,还欠着我们寨子39条人命啊……一个寨子,就剩下我跟二喜了!”杨老栓看着举枪躬身而行的二喜说道。

“二喜,也是个坚强的,宁愿夜里哭的枕头湿了,也不让咱们见到他的恨呐!”靳队长说道。

“不坚强的,怎么能在这个环境下活下去啊!队长,咱们这次多造了那么多的枪托,真能换来武器?”感情杨老栓也是不确定。

“不管换来换不来,这总归是组织上需要的!只要交给组织上,那就是对着咱们的队伍建设有帮助!再说,咱们不是还带了一根铁轨来么,这个可是实实在在能换到枪的!你忘了你的老步枪咋来的了?”靳队长说道。

“是啊……队长,这次换到了步枪,不如给二喜子一支吧,这孩子眼力好,而且打枪也学的有模有样的,是个好苗子!”老栓说道。

“看看吧……”队长不是不想二喜手中有枪,但是他更知道,手中有枪的到了战场上,会是敌人最先攻击的目标。二喜子,今年也才15岁,还是个孩子啊……

沿着南委泉河一路向西,会来到一个叫做南委泉村的地方。南委泉村在西井镇南边,现在却是八路军后勤部对外的一个交换节点了。

当杨老栓一行人终于到了南委泉村的时候,却发现村子里挤满了人,有些都还很熟识,是周围的游击队的同志们。

人多,就要排队,这个没说的,杨老栓一行人也跟在大家的后面排起了长队。

“哈,这里有铁轨!有铁轨的都过来了,报上你们的番号,把铁轨交上来了!”突然之间,就是一个年轻人的声音响了起来,在众多的队伍中引起了一片的混乱。

“交上铁轨?不给枪了啊?”有人不满意的问道。

“嗨!一帮不领情的啊……”来人很是无奈的说道:“谁说不给你们换武器了?你们扛了一路了,不嫌累啊?先交上来,给你们个牌牌当证明,然后想要啥就换啥么!”

“哦,这还差不多……”于是,一阵忙乱中,大概20根的铁轨就被放在了一起,然后排队的队伍顿时短了一大截。靳队长的手里,也多了一个小牌牌,认识字的他,认出了上头刻的是“铁轨”俩字,还有用毛笔写的个“一”字。这就代表了这个牌牌当一根铁轨来换东西了。

“铁轨放好了,谁带来枪托了?枪托有没有?先过来检验合格了!”那个年轻的声音又响了起来,不过这次却没人开口询问了,而是齐古脑儿的都围了上去。

“咳咳,纪律,纪律!”年轻人又是很无奈的说道:“大家都别着急,一个个的来,不管带来多少枪托,咱们都得先看看好坏再说吧?检验好了,大家就拿着牌牌去换东西么!”

不愧是跟着主力部队打过破袭战的,年轻人这么一说,众多的区小队、县大队的队长们就各自归位,只留下一个人在那里等待着质检。

质检的人不是一个人,而是好几个人一起进行检验。而这些县大队区小队的人,带来的枪托也是有多有少,多的十几个,少的三五个,都被一一登记造册,发放了牌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