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第868章

作者:烽火重燃

“那肯定啊,光是这些财产都够他几辈子不愁了,先祖首先是把家底掏空,然后又把命给搭了进去,这样的人谁敢说他不是英雄啊?”

这一刻,维护文天祥先祖的观众蓦地多了起来。

“不仅仅是天祥先祖,文家所有人都做得很好啊,那些首饰一看就是女人们带的,在这个关头不还是拿出来了吗?”

“没错,宋朝女人的地位也是很高的,她们能够把这些交出来,肯定也是有满腔的报国之心,文家的家风真的是太好了!”

观众们虽然知道倾尽家财并不明智,可就是这样不明智的举动,却发自内心地让他们想要去尊敬这一家人。

华夏古往今来,不就是有很多人,做出了在许多人看来“不明智”的事情,最终推动,甚至改变了整个历史洪流的走向么?

画面一转,文天祥府邸的大堂之中,当地的父老乡亲和豪绅们都齐聚于此,且不说文家人本就德高望重,如今文天祥手里更是有兵,就算有人想不卖给他面子,也得仔细掂量着来。

但文天祥却丝毫没有摆谱,他站起身,端起酒杯,庄重地看了大家一眼,十分诚恳地说:

“如今元军已经过江,大宋江山已是风雨飘摇,我决定起兵勤王,但目前义军的状况你们也都知道,我只恨自己没有足够的钱粮,无法支撑义军的开销。”

“现在,我将全部家产变卖,诸位父老乡亲,还望你们能买即买,不能买的,也望能做一中人,告诉你们认识的能买之人。”

“文某在此,先敬诸位一杯。”

话罢,文天祥让人打开箱子,之前出现的那些,一样不少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众人眼前一亮,有了解文家的人仔细看了一眼,说道:“这怕真是文家的全部家底,文家人当真是高风亮节。”

“他们文家人都这么做了,我们总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吧?”

一些在当地同为大家的人坐不住了。

一位老者当即站出,说道:

“文提刑爱民之心,我等尽知,同为大宋子民,抗元救国乃全民之事,我刘家亦不愿看到大宋百姓无处可依……”

“但,文提刑的这些财务,我却是万万不能买。”

文天祥神色暗淡,有了这个头,今天的东西怕是很难卖出去了。

谁知,老者突然说道:“但我愿意捐献钱财,作为军饷!”

“没错,我也捐,这可不是文提刑一人之事!”

“文提刑,你把这些东西都收起来吧,我们涂家也愿献粮!”

“我陈家也是!”

“徐家义不容辞!”

“哈哈哈,快哉,文提刑,我张家的粮食,你要多少,我给多少!”

一个接一个代表各家姓氏的人站了出来。

观众们这才明白,往上数几代,谁家无英杰?

谁家,又没有为这片大地上的文明,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这一刻,现代无数的华夏观众,都不由,以自己的姓氏为荣。

“哈哈哈,我就是张家人!”

“我是涂家人!”

“我是刘家的!”

屏幕前,自曝家门的弹幕,犹如洪水漫出。

无数华夏儿女的嘴角,噙起了一丝笑意。

第1414章 岳飞拼不拼?

所有观众都以为,这件事将得到完美的解决,原来大众之间真的可以同仇敌忾。

却在这时,一个穿着锦绣丝绸,戴着高帽的财主,起身说道:“文提刑急需钱粮乃是为国为民,可以理解,只是,我个人人微言轻,家底不富,但为了支持你的事业,我也愿意出一份心力。”

本地乡亲们听了觉得不可思议,这个周扒皮居然愿意出力?

至于他说的什么家底不富,呵呵,鬼才信呢,全群的人都知道,你是当地最有钱的人。

只是,如果他真愿意帮忙的话,那么不少人,还是愿意为此对他改观的。

文天祥见他起身,眉目间一丝诧异一闪而过,这次他对谁都抱有一丝期待,唯独对这人他想着不搞事就已经不错了,现在居然还要出手帮忙?

既然如此,那无论如何,也得以礼相待。

还没等他发话,财主补充道:“如果文家愿意把所有的房地契都让给我,我愿意出两千两银子,且今日便可送上,不知文提刑意下如何?”

“刘老爷是在说笑话吧?在场诸位谁不知道文家房地契价值几何,你这区区两千两就像得到,岂不是把我们所有人都当成傻子?”

不少在当地同样有些脸面的人看不下去了,这不仅仅是在对文天祥趁火打劫,更是当着他们的面糊弄自己。

“你想发国难财就直说,莫说什么想出一份力,尽往自己脸上瞎贴金!”

“呵呵,我还以为刘老爷也心存国家呢,没想到都这个时候了,还在想着钻空子发财,现在国家有难,你不让儿子出把力也便罢了,现在有粮不出,有钱就坑,如此坑蒙拐骗之不义行径,也敢在这时候出来丢人现眼?”

刘老爷脸色黑下,眼珠子瞄了一眼周围的人,他还想找几个出头鸟撒撒火气,可一想文提刑现在要民心有民心,要兵有兵,再加上这些说话的人,一两个凭他的财力自然是不放眼中。

可现在,说这话的却有十几二十个人,各个有头有脸,他们要是和文天祥合起伙来,足够让他老刘家哑巴吃黄连。

想到这里,刘老爷向着文天祥告辞,背过身低头走出了大堂。

“先祖最终筹集到了两万两银子和一千石稻谷,您的房契和地契,以及首饰都暂时寄存在了乡亲手里,大家都期待着您凯旋。”

江逸抬头看着时空之镜,从史料上看到这些,和从时空之镜中看到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受。

当初,江逸看到文字的时候,只是佩服他的高风亮节。

可当看到画面,看到那一个个长相淳朴的百姓,和许多商人在国难当头时,愿意伸出援手的时候,他这才知道,我们需要敬佩的,不仅仅是英雄,还有,英雄所处时代之下,那些敢于支持英雄,敢于和英雄一起前行的人。

远的不说,就如张先生,若是支持者多一些,敢和她一起抗争的人多一些,也许她的局面会好上很多。

“唉……”

文天祥长叹息道:“可是,我没能把他们的儿子带回来……”

“我输了,一败涂地……”

文天祥脑子里满是当时得到战报时的场景,死的死,逃的逃,足足几万人的军队居然成了一盘散沙,而这在他看来,都是自己指挥不当导致的。

“此战之后,我退守平江,本想再次集结力量,与元军殊死一搏,奈何,宋廷投降了……”

文天祥双拳紧握,恨铁不成钢地说:

“不就是朝廷败亡么,不就是敌人就要打到城门口了么,宋廷为何不敢与敌死战,大宋江山哪怕战至最后一人,只要还有一个男人,就不该向敌人屈服!”

“这点我就不敢苟同了!”

弹幕中有观众说道:“既然打不过,那还是投降好,好歹还可以保存实力,有人的话,就还有机会赢,要是人都打没了,拿什么翻本?”

“没错,文天祥先祖在这件事情上太激进了,真要是按他这样血拼,就算把全大宋的男人都拼完了,都未必能够战胜元人,要是不小心全没了怎么办?”

“嗯嗯,把强敌逼急可不是什么好主意,毕竟打仗不是嘴上热血,战力就能跟得上的,当时归根结底还是实力差距太大了。”

“呵呵,就是像你们这样怕的人多了,大宋才会那么软弱,大宋要是多一群文天祥这样敢拼的,元人想打败大宋有那么容易?”

反对的字眼紧跟着涌出弹幕。

“笑死,大宋拼的人少吗?岳飞拼不拼?韩世忠拼不拼?辛弃疾拼不拼?文天祥拼不拼?可是他们拼有用吗!”

“只要朝廷不愿意拼,大宋就是有再多人像文天祥和岳飞一样,该死也还是得死!”

屏幕前,一个大学生坐在寝室里,眼镜后藏着的双眸充满了对大宋的怒气:

“我就这么说吧,要是文天祥生活在赵构年间,最后等着他的也会是被砍,宋朝的朝廷氛围就那样,除非他们造反!”

“可是造反哪有那么容易?宋廷打自己人向来有一套,谁要是在那个时候造反,宋廷不需要被逼急,都会情愿付出大量的金银财宝,甚至是割让土地,也会联合外族先把造反的干掉你们信不信?”

此话一处,万千观众瞬间哗然!

这些话现代人细细想想都能推敲出来,许多人下意识地想要反驳,可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分明是一件极其丢脸的事情,他们却没有任何反驳的余地!

甚至,发自内心地认可!

“唉……”

一个个唉字,充斥在弹幕之中,观众们心中仿佛压上了一块巨石。

“先祖,您也并非全败啊……”

江逸突然说话,观众们眼前忽地一亮,文天祥赢过?

不对啊,第一战就打得那么惨,后面怎么可能赢?

他们刚才甚至以为文天祥只是个会高举旗帜,但其实压根不会打仗,只是因为死的壮烈才被称为英雄罢了。

但是现在看来,这位名传千古的英雄,似乎,也没有他们想的那么不堪?

第1415章 厄运专挑苦难人!

江逸说道:“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先祖刚刚担任临安知府,就得到了朝廷投降的消息,虽然在这之后,您升职成了右丞相兼枢密使,但要执行的,却是一件您最不愿做的事情——”

“议和。”

江逸也不知道宋廷是怎么想的,明知文天祥是主战派还让他去议和,这不明摆着恶心人么?

“嗯,但我岂是会求和之人?”

文天祥愤然道:“朝廷和元人想以此羞辱我,我偏不让他们如意,到元军军营之后,我与元军主帅大吵了一通,气的元人把我抓了起来。”

说到这事,文天祥的怒意消散了不少,那是他最解气的一次,他用自己的骨节向元人证明了,想要靠这种方式来羞辱大宋的报国之士绝无指望!

到头来,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后来,我带着的侍客连夜逃到了真州,苗再成出来相迎,他告诉我说,两淮的士兵足可以兴复大宋,只是二制置使有些矛盾,不能同心协力。”

“言外之意,就是若能团结他们,大宋即有希望。”

文天祥说道:“那时,我以为我看到了大宋复兴之希望,便问苗再成,这个计谋从何而来。”

“苗再成告诉我说,现在的当务之急,乃是约淮西兵赶赴建康,他们必然全力以防御淮西之重兵。”

“他要我指挥东面各将帅,以通州、泰州兵攻打湾头,以高邮、宝应、淮安兵攻打杨子桥,以扬州兵攻打瓜步,再由他自己率领水军直捣镇江,双方再同一天大举出兵。”

江逸怕观众们听得一头雾水,便让时空之镜显现出了大宋时期的地图。

文天祥指着图上的位置说道:“湾头、杨子桥都是沿长江的脆弱之军,当地的百姓渴望宋军收复,既有民心之基础,亦有作战之实力,因此,只要我军攻打他们,必能取得大胜。”

“而后,苗再成建议我军从三个方向进攻瓜步,他再率兵从长江水面中以较少的士兵佯攻,就算是一位极有韬略的军事也无法预料到此举。”

文天祥手指瓜步,挥斥方遒:“拿下瓜步之后,东面宋军就可攻入金口,西面士兵即可收回金陵,威胁折江的后退之路,如此一来,必可生擒元军大帅。”

文天祥把当年的计划一口气说了出来,几乎没有任何停顿:

“我闻言之后大觉可行,便亲手写信给二位两个制置使,派遣使者四面联络,而后亲入扬州。”

“呵呵……”

说到这时,文天祥忽地一笑:“当时,有逃兵和二位制置使说我是去劝降的,这二人虽然心不和,但仍然心系大宋,便派苗再成来杀我。”

“这也就是派了苗再成,若是换了另一人,我早死矣。”

文天祥有些庆幸的说道,江逸也为此松了口气,两位制置使显然不知道苗再成和文天祥的关系,最终,苗再成还是不忍心杀他,只把他关在了门外。

江逸想了想,苗再成虽然很少为后人所知,做的事也算不上是改变了整个历史的洪流,却无疑让大宋多了一个可圈可点的英雄。

“这苗再成也真是的,明知道自己给文天祥出过主意,怎么也不跟制置使说下呢,简单的事情硬是变麻烦了。”

“楼上你傻啊,现在看苗再成不过也就是个手下而已,而且这主意他不敢对制置使说肯定是没怎么被看重,只能让文天祥先祖来实施罢了,这种情况他怎么好说?”

“作为军人,苗再成又不不得服从命令,但他实在不忍心,所以只能放先祖一马,我这么说你理解了吗?”

“哈哈哈,我确定一楼要是在古代肯定活不过第一集 ,以前我还挺羡慕穿越到古代三妻四妾的,现在想想还是算了。”

就在观众们以为苗再成其实和先祖一伙的时候,却听文天祥说道:“在这之后,苗再成两次派人来与我对话,想要证实我是否是来劝降。”

“……”

观众们顿时哑然,他们本以为苗再成能信,现在看来,压根就没个省油的灯。

只不到瞬息之间,屏幕前又有几千万打消了想要穿越的念头,这还怎么玩?

尤其是他们可做不到像文天祥那样心坚如铁,稍微做做表面功夫还可以,可要真是有人几番试探,谁能顶得住?

“好在,他们也是忠义之士,在得知先祖的心意都不忍心杀呢,反而派了二十余名士兵来护送您去扬州。”

“可惜,制置使下令对您严加防备,先祖您无法进城,最终只能往东前往海道,不幸又遇到了元军。”

上一篇:诸神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