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第864章

作者:烽火重燃

观众们诧异,这样一个忠正之臣,在那样的朝局下,怎就十年登天?

难道,文天祥也没有看起来那么正直?

第1406章 誓死追随文知府

“这何止是不到十年啊,你是从他被罢官到死亡算的,但事实是文天祥朱在死之前就已经当了不少年宰相了,要说他没有趋炎附势谁信?”

“呵呵,看来历史也只是挑好的写啊,文天祥居然还有这样的一面。”

“挑个屁的好的写,要专挑好的,你能看到宋被打趴的文字?”

观众们激烈地争议道,从宋理宗之前种种来看,后期的他实在是算不得什么明君,再加上其他臣子也大多趋炎附势,正直的臣子基本不可能掌权。

在这样的形势下,凭什么是文天祥成为宰相?

“奸臣当道,皇帝偏信宠臣,此等氛围,几乃贯穿整个大宋朝廷。”

文天祥亲眼目睹自己的上书是怎样被拒绝的之后,心中悲愤至极,拳头不禁紧握。

“可即便如此,先祖不还是没有放弃宋廷么?”

江逸由衷说道:“德祐元年(1275年),年仅四岁的傀儡皇帝赵?【xian】在位期间,长江上游告急,朝廷诏令天下兵马勤王。”

“当时,兵权正在奸臣贾似道手中,朝政依然昏聩至极……”

伴随着江逸的话音响起,时空之镜的画面悄然发生了变化。

赣州知府府内,委知知府的文天祥手捧诏书,看着勤王诏令上的内容痛哭流涕:“大宋江山怎就到了如此局面!”

“知府,我等现在该当如何,群里并无多少兵马,再加上元人南下,此地亦需要兵力镇守一方,该当如何勤王?”

文天祥的管家叹了口气,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况宋朝积贫积弱多年,将士们哪里还有战心。

如今的皇帝更是一个傀儡,才不过四岁而已,天下人尽皆知,朝政已被太后和贾似道掌控,尤其是后者更是手握天下最重的兵权。

这样的局面,早就让世人心寒了,还怎么能够为他们打仗?

观众们看到这幕,不由联想到了节目开始前,他们提到的大家和小家的问题。

宋朝大家的环境并不好,软弱、废柴,对百姓也算不上多好,在这样的前提下,小家儿郎还会愿意舍身保国吗?

“要我说宋朝活该挨打,自从靖康之耻后开始,他们挨过多少打了,怎么一点教训都不长!”

“就是啊,既然打不醒,那就干脆打死他们好了!”

“没错,我只对像岳飞、辛弃疾、文天祥之类的先祖感到遗憾,像大宋的那些奸臣还是皇帝,我认为除了赵匡胤各个该杀!”

“要是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下,还会愿意身先士卒去勤王吗?”

弹幕中,蹦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瞬间引起了无数观众的沉思。

“我不会,凭什么我们要去救昏君啊,虽然皇帝才四岁什么都不懂,但奸臣当道,去救一个傀儡皇帝,跟救奸臣有什么区别?”

“我也不会,好好的待在家里不好嘛,元人打就打进来呗,反正也没有比这个结果更差的了!”

“楼上你确定没有比这个结果更差的?”

一个了解元史的人说道:“你这话要是敢去元朝说,能被我们打死信不信,我感觉宋朝就是像你们这样的人多了,才会直不起腰来!”

“什么叫像我们这样的人多了?这要是在秦汉时期,你看敌人打进来,老子和不和他们拼命?”

“就是,一个没有脊梁的朝廷,却想要他的百姓有脊梁、有忠心,这不是在开玩笑吗?”

“楼上这话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别说秦汉唐了,就是在三国时期,哪个异族敢打进来我也敢和他们拼命!”

许多观众们热血沸腾,义愤填膺,他们的胸中不是没有热血。

但男儿心如剑,只为天下舞!

这个天下是好的天下还是坏的天下,直接决定了他们的态度。

但和如今大部分观众所想不同的是,文天祥在接到诏书后说道:

“朝廷,乃是我大宋的朝廷,岂容外族肆意践踏?”

“如今陛下年幼,尚不知事,奸臣当道那并非是陛下的过错,所以这王,我们必须勤!”

“知府,可是这贾宰相和您的关系向来……”

管家欲言又止,他不支持文天祥去冒险,就算救了天子又怎么样,能不能得到功劳尚且不说,会不会受猜忌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若是您真的可以召集到兵马,以贾丞相的为人只怕会更加忌惮您,若是您勤王失败,只怕会有去无回啊……”

这种关头,有几个会去勤王?

管家终究没把这话说出口,他了解文天祥的脾气,刚才能说的,已经是自己的极限了,再往下说,这位知府怕是会拿自己的人头祭旗。

“救国于危难,何谈个人生死,难道你不知道金人的下场吗,难道你想让让我们的百姓也受到这样的苦楚吗?”

文天祥怒道,他大喝道:“陈继周!”

“在,知府!”陈继周闻声进堂。

“号召群里的志士团结起来,再联络联络溪峒蛮,与我共同勤王!”

文天祥一声令下,陈继周立马照办。

他再喊道:“方兴!”

“在!”方兴走上前来。

“令你召集吉州士兵,与我共同勤王!”

这一刻,文天祥身上虽有文人的儒气,却不失统帅的魄力,他不再像是那个动不动就捧起书来看的读书人,一言一行皆让人不敢违逆。

画面一转,大宋文人,文天祥披上他的战甲,站在了城门楼上。

城楼之下,是他令人号召起来的义士,足足有万人之众!

“诸位将士,如今元人南下试图灭我大宋,后金的结局犹在昨日,如此次,我们不能赶出元人,我们的父母兄弟、儿女孙女,都将永无宁日!”

文天祥“砰”的一声拔剑而出,烈日之下,阳光照射在他扬起的剑上,剑身泛出璀璨的银光,夺目逼人。

“我们,能让自己的后代蒙羞,生活在压迫之下吗?”

“不能!”

“不能!”

“不能!”

阵阵呐喊响彻天地,所有志士皆义愤填膺,他们本就志在抗元,听到文天祥的话,更是觉得必要和元人誓死抗争。

“誓死追随文知府!”

“誓死追随文知府!”

“誓死追随文知府!”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继而所有人都齐声呐喊,每个人脸上都充斥着要杀人的凶光,手里的兵器拽得紧紧。

文天祥走下城墙,骑上战马,来到了万军之前,再拔出剑……

第1407章 国家!

“朝廷现已任命我为江南西路提刑安抚使,尔等从现在开始,都是勤王义军!”

“你们将为我们祖先的土地,将为自己子孙后代的安宁和土地一战,诸位,请随我保卫京师,驱除外虏!”

文天祥向前挥剑,继而策马扬鞭,义军浩浩荡荡,紧随其后。

勤王路上,总是会好浩荡的烟尘卷起。

文天祥每路过一群,闻讯而来的当地志士们皆跟了上来。

“青群胡天翔,率三百志士,愿誓死追随安抚使!”

“明群良末,率五百志士,愿誓死追随安抚使!”

队伍,不断扩大,文天祥一马当先,向着京师挺进。

身后,没有一个人离开队伍,他们就像是一把已经被熔铁铸成的剑,不和敌人战一场誓死不休。

观众们看到这里,才终于明白,为什么,文天祥会在饿了几天之后,说自己不能死。

原来,在他人生的这一个节点上,出现了如此重大的转折。

他不仅仅是个文人,更是……

一群志士的领袖和航舵。

在他四十多岁时,大宋虽名存实亡,但抗元之士……犹在!

而只要文天祥还在抗争一日,那些志士,便有主心骨一日!

想来,在饥肠辘辘的那几天,文天祥肯定也听到了外面的一些动静,知道,自己还不能死。

观众们想到这里,突然发觉,自己好像真的误解了文天祥先祖?

外域观众见状,纷纷打弹幕道:“看吧,你们总是喜欢否定自己的英雄,现在被打脸了吧!”

“我早就说了,就算文天祥吃饭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你们偏偏喜欢抓着不放!”

“脸羞不羞啊,刚才嘲讽文天祥的那些大夏观众?我们甚至比你们还要尊重你们的英雄,想想就笑死个人。”

一部分刚才质疑的观众面红耳赤,觉得自己,确实是做的有些不对了。

一部分依然我行我素,认为自己不知道,说错了也很正常,不知者无罪嘛,就算是文天祥先祖也会原谅自己的,自己又何必生自己的气呢?

还有一部分,是纯纯的黑子,他们觉得:呵呵,你们以为我们不知道吗?我们就是喜欢这样说,我们就是要营造一种,英雄不能有缺点的感觉!

至于那些被带节奏的,他们愚蠢,关我们什么事?

又过一州,文天祥在本州的朋友趁他们夜里休整的时候,连夜把他叫到了一处偏僻的密林。

“履善,现在元兵已经分三路南下进攻,他们已经攻破京畿进迫内地了,你纵然召集了万余之众也于事无补,他们都是乌合之众,未经过严格之训练,更不知如何配合,让他们去勤王,无疑是在赶着一群羊,去和一群猛虎斗没什么区别啊。”

文天祥的朋友面色凝重,声音十分低沉,说话的同时左右张望,似乎是生怕被别人听见,落下一个不好的名声。

但这就是他心里的实话啊,现在局势就是很危险。

生怕文天祥也给他一刀,他立马补充道:“若是这是一群精锐,我说什么也不会拦你。”

文天祥叹息道:“我何尝不知此事?但国家养鱼臣民三百余年,一旦有危急,征集天下的兵丁,竟没有一人一骑入卫,我为此深感遗憾……”

“因此,我只能不自量力,而以身殉国,希望天下忠臣义士将会有听说此事后而奋起的。”

“依靠仁义取胜就可以自立,依靠人多就可以促成事业成功,如果按此而行,那么国家就有保障了。”

“你……你是想以死来召唤更多的人?”文天祥朋友震惊地说道,“你要带着这一万多人去送死吗?”

“他们何尝不知这是去送死?”文天祥傲然道,“但为了子孙后代,就是死又怎样?”

“不,不可,你也知道无人入卫,此时去勤王,无异于把自己往火坑里推,这一万多人都有老有小,他们可以热血,但作为统帅,你不可如此。”

“休要再言,吾意已决!”文天祥有些气愤地盯向朋友,“国家要是亡了,当百姓的能有什么好下场?”

“如今不奋起抗争,还要等到什么?等他们打到我们的家门口,然后我们再仓促地拿起扁担,一个个地去和人家一群人打吗?!”

“我现在就是要把天下的志士都集结起来,哪怕群羊斗群虎,那也比单羊被群虎吃掉要好!”

“若是我的死可以让天下人都团结起来,我文天祥万死何妨?!”

“他们……”

文天祥指向远处一堆正在休息的义军。

“他们!”

文天祥再指向另一处正在望月的义军。

“他们哪个不知道此行凶多吉少,哪个不知道自己上有老,下有小,但他们为什么还要去打?!”

文天祥怒目横眉:“那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绝不能允许敌人杀到自己的家门口,否则自己会死在儿女的面前,自己的儿女会当着自己的面被羞辱欺凌,屠刀会将他们尽数杀尽!”

“因此他们只能来,也必须来,就是用自己的命,哪怕能唤醒一人、十人奋起抗争,来保护自己的家人和后世之土,我们的血就不会白流!”

“你与我是旧友,岂不知国破……家亡?!”

文天祥厉声呵斥,朋友顿觉无地自容,他低头说道:“履善,论气节,我不如你,就让我和你一起,去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拼一把!”

“嗯……”

文天祥点头,和朋友一起回到了营地。

上一篇:诸神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