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第861章

作者:烽火重燃

在忙碌了一天之后,谁不想躺在床上或沙发上看会手机呢?

江逸心想,虽然所有人都不难知道言传身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可这个世界真正能够做到的家庭,能占几成呢?

不过,他要和先祖谈论的言传身教,可不止于此。

第1400章 不死非英杰!

“哈哈哈——”

文天祥恍然大悟,没想到江逸说的竟是这点。

“没错,先祖的父亲就做到了言传身教,家境再贫也愿意让你们读书学习,家境好时则更重品行培养。”

江逸试图转移文天祥的注意力,刚来时先祖正在写衣带赞,这时候去聊那些核心的事情只会加深他的痛苦。

想到这里,江逸突然发觉,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更会为先祖们考虑多一些了。

他不再为了赶时间开门见山,反而把和先祖的对话当成了一场茶话会,试图让观众们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

“晚辈还知道,先祖之父经常会和你们谈论时事,经常会痛骂贪官污吏,言朝廷之利弊。”

文天祥点头道:“的确如此。”

“若没有父亲之教导,断不会有今日之我。”

“那先祖,可喜欢今日的自己?”

江逸问道:“先祖少时虽然过过一段贫苦日子,却也好在生命无忧,现在危在旦夕……”

话到此时,江逸突然皱了皱眉,文天祥先祖明知道自己来自后世,却没有问过他的结局。

难道他一点也不想改变现状?

“当然不喜!”文天祥怒然道,“吾现在已沦为阶下囚,再无法为大宋百姓效力,无能收复旧土,如此苟延残喘,有何可喜之处?”

“我只恨没有死在战场之上,被俘时已筋疲力尽,可恨纵然绝食也未能死去!”

“文天祥这里有点不对吧,他要想死怎么会没有办法!”

弹幕之中突然出现了不和谐的风向。

黑子们一想确实是这样,于是纷纷在网上搜索出了文天祥的词条,看了下确实是这样,立马打字道:

“看来文天祥也没有大众说的那么不怕死嘛,他是不得不死的时候才死的。”

“是的,我刚查了资料,说的是文天祥绝食几天发现自己没死,然后又开始吃饭了,我真是服了呀,他怎么不把自己给饿死呀!”

“嗯……”

一个黑子想了想,这样喷的话意图太明显了,立马话锋一转:

“不对不对,吃饭倒也无可厚非,毕竟谁也不能活活饿死呀,但是要把文天祥吹成英雄我就觉得不至于了,咱大家都客观点,不要盲目制造英雄啊。”

许多原本不信的观众们一听,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去查查看,结果发现确实如此,心中对文天祥的英雄一瞬间濒临崩塌。

“不会吧,真的是我一直以来想错了嘛,难道文天祥其实也是一个怕死的人,只是因为不得不死,所以才会来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啊。”

“没错,这句话我原来以为是波澜壮阔的,但是现在想想,也有可能是无奈啊。”

观众们似乎对这句话得到了新的解释,黑子们见状抓紧说道:

“就是这样,唉,看来文天祥真算不得是英雄,他比屈原差远了啊,方孝孺虽然坑了自己十族,但好歹也能算是中正之臣。”

“唉,心里的又一个英雄崩塌了,没想到文天祥是这样的,我情愿他当时被饿死……”

糙米台里,本还气愤又被江逸忽悠的道格坐在主位上冷笑起来。

世界杯包厢里。

克丽斯提雅坐在刚才绑着江逸的桌子上,盯着手机屏幕,嘴角咧开,画着血红眼影的眼角眯起:

“我早说了,你们中的很多人都不需要活着的英雄呢,他们总是希望英雄能完美无瑕地死去,哪怕这个过程中犹豫一会都算不上。”

“江逸,等你回来,还是老老实实地给我做鸭子吧,这样一群人你还唤醒他们干嘛。”

克丽斯提雅一边说,一边在江逸躺过的桌子上插上钢针。

“要是我没猜错呢,你回来一定还会在这,只要你回来,就可以好好享受到钢针穿身的痛了呢。”

“只是可惜了,我在糙米开的鸭子店又得少一位鸭魁。”

克丽斯提雅笑意越发浓厚,她当然知道自己的速度再快也不可能比得上光。

但不摆出一副非要和他比一比的态度,江逸又怎么可能相信她没有后手呢?

现在,一切都刚刚好。

江逸察觉到这些弹幕眉头紧皱,虽然知道那个女人说得很对,但他没想到有些人已经吹毛求疵到了这种地步。

文天祥身陷牢狱,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从不妥协,最终毅然赴死是何等英雄。

可在许多人眼里,他竟然就是因为没活活饿死吃了几顿饭,就要遭受这样的抨击,人心到底是怎么了?

他要怕死,早在元人许诺给他高官厚禄的时候就已经妥协了,还需要去死?

江逸越想越气,他突然有点找不到这样宣传典藏华夏的意义了,这种事情要让他怎么问?

难道要他现在当着文天祥先祖的面问一句:

“先祖,您之前为什么不活活饿死,非要等到现在才死嘛?”

江逸可问不出口!

他的脸上充斥着怒意,气得已经想骂人了。

“先祖,晚辈认为,后世有一极大的弊端!”

干脆就借着这一期,好好说道说道这些人!

“何等弊端?”

“以死论英雄,以完美无瑕论英雄!”

江逸斩钉截铁地说道:“后世许多人认为,英雄就应该是死去而且完美无瑕的。”

“许多人认为,包括霍去病在内也就是去世的早,否则也不能算是英雄!”

“为何?他们为何如此啊!”

文天祥暴怒道,他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说道:

“后世即便是觉得我没有选择饿死,也不该如此诋毁霍将军!”

“霍将军北伐匈奴,建开天辟地之伟业,一朝功成不过英年早逝,就要受到如此羞辱嘛?!”

文天祥气不过有人这么诋毁霍去病,在后世所有刚正的武将看来,封狼居胥这四个字无疑是武将的最高荣耀,是无数人毕生的追求!

但就这样一个英雄,居然让后世诋毁成了这般模样?

文天祥怒不可遏:“若是霍将军活得久,汉武帝必可以彻底剿灭匈奴!”

“若是霍将军活的久,太子刘据必不会枉死,区区一个江充,若敢欺上瞒下,霍将军敢一剑断其头,尔等信也不信?!”

文天祥气得上气不接下气,他不知道后世哪里来的这些思想,最终他气愤无比的说道:

“若是霍将军活的久,他只会创出更加璀璨的辉煌!”

“难道这些,后世都看不到吗?!”

第1401章 不可死矣!

江逸摇头道:“有人可以看到,有人不可以。”

“后世网络发达,混淆视听的人非常多,许多缺少辨别能力的人就会被一叶障目。”

“就比如一个人说先祖您因为吃了饭,所以算不得是英雄,许多人就会跟着抓这点不放,认为自己好像看出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他们总是要求一个英雄完美无瑕,但实际上只要是人怎么可能没有人有缺点,在这点上,晚辈个人认为,我们确实有需要向外域人学习的东西。”

江逸说道:“我们总是喜欢找一个优秀的人身上的缺点,以此来证明他并非无暇,想让自己的不好变得心安理得,想要证明再优秀的人也是有缺点的。”

“但在晚辈看来,这些压根不需要证明,一个人,乃至于一个群体要是只盯着缺点不放,又如何能够更进一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说的就是此理,但总有些后世是见不贤而自满。”

“但这些也已经好转许多了,后世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重新开始博采众长,不再闭关锁国,推动文明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汲取外域的优秀文明为己用。”

江逸始终坚信这点,虽然还是有不少崇洋媚外者,但意识觉醒的人正在越来越多。

文天祥仔细听着江逸的话,心里总算是好受了些。

虽然他立志要收复旧土,保护百姓,但他很怕后世再出一个大宋。

“富有但孱弱,就会被一群强盗盯上,后世一定要有明辨是非之能……”

文天祥叹息道:“大宋就是如此,自高宗开始,但凡有一朝之君对抵外之事坚定不移,大宋江山断不至于如此局面。”

“是的,先祖,晚辈有几个问题想问您。”

江逸觉得,是时候该拉入正题了。

文天祥问道:“何问?”

江逸回道:“晚辈知道,先祖您肯定不喜欢现在这样的自己,但晚辈想说的是,您会后悔么?”

“如果您同意元人的要求,现在的您会是元廷的重臣,会享受数不尽的荣华富贵,绝不会才四十有余便英年早逝。”

“可您不同意,换来的仍然是许多后世因为您没能绝食成功,而否定您,诋毁您,用自己的性命换来了这样一群嘲讽,您是否会觉得不值?”

江逸由衷问道:“根据典藏记载,受到要挟的不仅仅是您,还有您的妻女。”

“您在狱中时,曾收到过女儿柳娘的来信,知道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忽必烈想要用骨肉亲情来要挟您投降,只要您点头,就可以和自己的家人团聚,他们再也不用过为奴为婢的生活。”

在元时为奴为婢,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江逸心知,文天祥先祖,比谁都明白。

“可是先祖您依然没有向强权低头,而是在写给自家小妹的信中说——”

“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

“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江逸声色并茂,直播间的观众被这段话深深吸引,许多刚才曲解文天祥的人这才明白,原来文天祥先祖仍然配得上英雄二字!

“我的天啊,这样的人不是英雄,还有谁是!”

“没错,之前是我误解文天祥先祖了,先祖顶着那么大的压力都没有屈服元人,吃点饭怎么了,这不比光吃饭不办事的人好多了?”

“我承认我刚才对先祖说话的声音大了点!”

“唉,感觉英雄的结局注定是不好的,我很少见过有哪位英雄是善终的……”

华夏观众不由脑补文天祥妻女的结局,心中感慨万千,如果换成是他们的话,他们绝对做不到像文天祥这样。

“看吧,你们的大夏的英雄就是讲牺牲的,压根就没有十全十美,这都是没有上帝庇佑的缘故!”

外域人打字道:“我现在也开始喜欢文天祥了,但他很可惜没有生在我们糙米,否则一定可以有个好的结局,最起码我们作为后人不会听风就是雨。”

“是啊,刚才我看就他们自己骂的最凶,现在一个个又夸起他来了,他们心里的英雄真不值钱,只需要用几句话就能颠覆他们,一点立场都没有。”

面对外域人的嘲讽,许多观众咬牙切齿,纷纷在弹幕中回怼。

江逸继续说道:“世人皆知出师表,却很少有人知道,先祖您也曾写过一片狱中家书。”

江逸疯狂调动自己的脑细胞,回忆出了这篇文章。

他试图从里面挑几句好的,却发现,里面少了一句,都失去了灵魂。

从这篇文言文中,便可知晓,文天祥之心。

他起身,踱步在监狱之中,当着直播间几十亿观众的面,把这篇文章朗诵了出来。

“父少保、枢密使、都督、信国公批付男陞子。”

“汝祖革斋先生以诗礼起门户,吾与汝生父及汝叔同产三人。前

辈云:“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

“吾与汝生父俱以科第通显,汝叔亦致簪缨。使家门无虞,骨肉相保,皆奉先人遗体以终于牖下,人生之常也。不幸宋遭阳九,庙社沦亡。吾以备位将相,义不得不殉国。”

观众们不知不觉,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了住。

他们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世界,仿佛看到了一个将死之人站于牢笼,心中思念家乡和亲人,却不得不以死报国……

上一篇:诸神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