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第713章

作者:烽火重燃

江逸:“……”

自己的肝怎么就勉强了啊,看来得少熬夜了!

肾很好,这个还算是有点心理安慰……

就是不知道神医说的不良习惯正不正经。

“老夫给你开一副养肝方,近日少熬夜,你的症状许是熬夜过多,伤神所致,所幸症状初显,体内的气还压得住,只需一副方子即可让你的肝恢复健康。”

华佗说完,当下也不再理会江逸,从药箱里拿出纸和毛笔,沾了点墨水之后,立马开起了方子。

江逸寻思,这不还是把自己当成神经病了嘛!

好家伙,好不容易没挨砍,结果被先祖当神经?

等等,那药箱里的典籍是什么?

江逸眼眸忽地蹭亮,激动的血液一下子涌上心头。

第1123章 青囊书

药箱底下,被众多布袋和药材挡着的一本书,因华佗在救治封狼骑时耗材过多,导致它逐渐显出了庐山面目。

那众多的缝隙之间,浮现出了用隶书书写的三个大字

青囊书。

“这,先祖,您把青囊书带在了身上?”

“青囊书近日才会完本,自然要随身携带。”

华佗诧异地看向他,不知道江逸为什么突然这么问,听他这语气好像对青囊书颇为了解,可这本书他从没给别人看过,不由好奇道:

“你见过?”

“晚辈没见过。”江逸摇头道,“青囊书在您去世后不久就已经失传了,后世没那福分,一直未曾见过。”

“唉……”华佗摇头叹息,“你这病得可不轻。”

“青囊书老夫早就打算著成之后流传于世,内含老夫毕生所研学之精要,覆盖全面,内、妇、儿、针灸等各科无所不纳,任何一人得之皆会视若珍宝,必能流传造福后世,岂会有失传之理?”

“先祖,您一下告诉晚辈这么多,不怕晚辈心术不正么?”

江逸心生诧异,照常理来说,这种技术性的东西,除非老子教儿子,否则任谁都会对外留几手,甚至对徒弟也不可能倾囊相授。

毕竟,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种事多的是,江逸就曾在台里看到这样一则小新闻:

一个开汽车修理店的老师傅教会了个徒弟,结果徒弟见他这的地理位置很好,就在他对面开了家汽车修理店,每天还笑嘻嘻地冲自己的师傅打招呼,打完后就在他的店面里宣传自己的店面。

这个时代,能讲道义的徒弟越来越少,敢倾囊相授的师傅,自然也就凤毛麟角。

有没有人抢不抢生意倒是其次,毕竟全世界那么多人要糊口,没有谁能够独吞任何蛋糕,但要是徒弟那么多地方不去,非得到自己对面来抢蛋糕,那就是真恶心了。

这种恶心是一辈子的事情,尤其是哪天徒弟生意比自己好了来自己门口嘚瑟,那更恶心。仟韆仦哾

当人心中缺少“道义”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

人与人之间,现在虽缺信任,但更多的,还是许多人心中早就没有道义了,让人压根看不清旁边站着的到底是不是一个传承了传统优秀品德的华夏人,还哪里来的什么信任?

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换了现在就是,有远朋忽来消息,或借钱乎,或要收礼金乎。

当然,并不绝对,只能说不是这两样的已经凤毛麟角。

江逸想到这里,突然对下一期的对话有了个新灵感。

典藏华夏,出现过崇洋媚外、伪娘、气节等各方面为主题的对话期,但道义这个词,却是很少出现。

然而华夏民族的传统优秀文明中,道义绝对占有一席之地,只是越来越多人的过于重利,以至于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在很多人心里,重道义反而成了一种愚蠢的行为。

那么,历史上有哪些人物,可以和这两个字更好的挂钩?

江逸在脑海中思索着。

华佗闻言,却是笑笑:“老夫这青囊书中,所授的皆为治病救人之术,多加普及尚来不及,又何需对你隐瞒?”

“你不怕有人学了您的医术,超越了您?”

“哈哈哈”华佗抚须长笑,“若真是如此,那我华佗无枉此生,竟能够培育出超越老夫的后辈造福后世,纵死亦含笑九泉!”

“先祖大义,晚辈敬服。”江逸拱手拜道。

华佗看向他的眼神更加狐疑,这少年能问出这样的问题,显然不是蠢货,亦不像是有精神疾病,莫非是受了刺激,时而清醒,时而愚蠢?

江逸不打算让华佗现在就知道这是现代了,等进城后有这位先祖惊叹的。

“少年郎,虽不知你有何异术,但你该送老夫回丞相府了,可不能让老夫的家人受到牵连。”

华佗可不信什么无缝衔接之类的话。

江逸摇头道:“先祖既然来了,何必急着走呢?”

“不走在此作甚?此处已无需要老夫之人。”

华佗左顾右盼道:“其余受伤之人已服下了老夫的救命药,只需随意寻一郎中调养即可。”

“先祖,您这一回去,将有牢狱身死之灾,不妨既来之,则安之,在后世开一中医馆,悬壶济世,振兴中医如何?”

“您的首创五禽戏和青囊书在现代皆已失传,若有您在,后世之中医可兴,后世之百姓将重回到‘但愿世间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的时代。”

“若有您在,华夏后世之儿女,皆可以学您首创最正宗之五禽,强身健体,益寿延年;若有您在,您可以有最好的条件继续钻研医学,使古今之医学相结合,保华夏万万后世生生不息,少病少疾。”

江逸一连串的排比句输出,听得华佗都觉得他好像在说真事一样,差点就心动了。

呸!

一个少年郎胡言乱语,怎能乱了老夫的心志?

华佗摇了摇头,内心暗骂自己是不是老糊涂了,居然连这话也信?

“不可,老夫必须去丞相府!”华佗说道。

江逸随手一挥,一道时空之镜出现,上面浮现出华佗进入丞相府后的画面。

华佗见状眸子瞪大,下意识后退几步,怔怔地看向江逸:这人莫非真有异术,真可跨古越今?

来不及过多思考,华佗当即往下看了起来。

曹老板病恹恹的躺在床榻上“嗷嗷”叫,额头上尽冒着虚汗,“嗷”了好一会后躺在床上虚弱无比,大喘着气。

华佗在下人的引路下,推门而进,进来后先是被搜查了一番有无匕首之类的利器,见他肩上缠着个药箱,近侍便替他代为保管。

华佗走近之后,细细诊断片刻,暗暗叹息一声,起身回禀道:

“丞相,您这头风之症已深入脑髓,若想根除,必先开颅。”

“若不想开颅,此病在短期之内将极难治好,即便是长期治疗也只能延长寿命。”

“什么?!”

曹操一听,刚还没劲的他立马坐直,睁着一双凶巴巴的眼睛瞪着他道:

“这天下不知有多少人想取孤的头颅,东吴孙权做不到,西蜀刘备做不到,以前的董卓也做不到,就凭你区区一个华佗,竟敢妄图加害孤?”

“丞相,您听老夫解释……”

“来人呐!”

第1124章 最后一把火

“把华佗打入牢狱,将其关押严加审问!”

“丞相息怒!”荀彧立马站出说道,“华佗虽然口出狂言,但他的医术确实高明,不妨让他治疗丞相的头风以观后效。”

“这样的人孤还能给他治病吗?”曹操意味深长地看了荀彧一眼。

“丞相可再请十名郎中,若华佗开的药无毒且有疗效则用,若华佗敢在药方中动手脚,则立即就地正法。”

荀彧无比清楚,现在唯一能救曹操的只有这位神医华佗了,要是他死了,等待曹操的唯有不久之后的病逝。

现在天下局势还离不开曹操,于公于私,荀彧都不想让曹操死。

“这才一个谋臣该说的话!”

曹操点头,随即看向华佗:“看在荀令君为你求情的份上,暂且饶你性命,若有丝毫异心,孤必灭你九族!”

江逸看到这,终于知道曹操为什么这么器重荀彧了。

面对问题,能够马上就想到可行可靠的办法,供上级裁决,而不是许多站在一旁提出问题后,就把问题抛给上级的水货,这样的谋臣谁不喜欢?

提出问题过多,却没有解决办法,很容易会被认为是一个只知道提问和制造问题的人,这样的人很容易让上级头痛,以此认为这个人没有本事,不堪重用。

但要是像荀彧这样,既能够看穿曹老板这立威的心思,还给台阶,又出谋略,做人做事就会顺畅许多。

历史上也确实如此,华佗并没有因为这件事事被曹老板干掉。

但是治着治着,华佗就知道,丞相要是不把脑袋劈开,根本就不可能根治,再加上这件事让丞相一直对他存有戒心,在这待得太久必有杀身之祸。

于是,画面一转,华佗向曹操请辞道:

“丞相,草民收到一封家书,暂时回去一趟。”

“回吧!”

曹操的头风在华佗的治疗下得到缓解,心情颇好,就答应了这个请求。

“老夫这不是回归故里了么?”

现代世界,华佗笑道:“又何来杀身之祸?”

“先祖且继续看……”江逸谨言道。

到家之后,华佗再不打算回到那个是非之地,就推说妻子病了,多次请求延长假期而不返。

之后,曹操又三番五次地写信让华佗回去,并下诏令让郡县征发遣送,可见头风之疾又犯了。

“丈夫,你还不愿意去吗?再如此下去,丞相可未必能容你。”

床边上,华佗的妻子规劝道。

华佗虽然年老,但心中锐气未减,摆手道:“老夫不想过被人颐指气使的日子,才不要去!”

这还不去,曹操可是真的生气了。

这是一点面子都不给他留啊!

他堂堂魏王,一国丞相,居然连个郎中都敢三番五次不听他的号令,再不发威岂能服众?

“马上派人去查清华佗所言之事,如若他的妻子真的病了,便赐小豆四千升,放宽逗留期限;如若欺骗,就逮捕押送!”

结果查出来华佗撒谎,于是当地臣子就用传车把华佗递解交付给了许昌监狱。

经审讯验实,华佗供认服罪(汉律:1.欺君之罪;2.不从征罪)。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最大好处,就是谁敢抗命,那就给谁安上个欺君之罪。

就这样,华佗迎来了人生最后一场浩劫。

这次,连荀彧求情都不管用了。

华佗在牢狱之中被拷问至死。

临死前,华佗为了让所写的医术能够流传于世,就把它递给狱卒,说:“这书可以用来救活人,还望你帮……”

“不,这我可不敢收,这可是触犯法律的!”

狱卒慌忙推脱,哪敢接这烫手山芋。

最终,华佗只好忍痛,讨取火来把书烧掉了。

“老夫怎么给烧了?老夫为什么要烧啊?!”

现代世界,华佗立马就火大了:“老夫怎么能烧了它,当真是被打糊涂了啊!”

“那本书就算放在狱中,待有人发现,没准还能呈给丞相,没准还能流传于世,造福百姓,老夫怎么就给烧了!”

华佗看着画面中的自己恨铁不成钢,可随即,他不信的道:“这真是老夫能做出的事?”

“这……还得先祖自己回答。”

江逸难以确信,有些事情没到那一步,哪怕未来的当局者也不知道会怎么做是很正常的。

毕竟人正常的时候,跟受了重创或某种打击之后的脑回路是不一样的,在这两种情况下,压根就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维去换位思考。

这也是很多人为什么会觉得别人自杀很愚蠢的原因,因为我们是在用正常情况下的思维,去剖析人家已经深陷苦难和抑郁之中,难以自拔的思维,当然无法理解甚至觉得可笑。

上一篇:诸神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