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第695章

作者:烽火重燃

“先祖,这个啊,晚辈知道!”

支教老师中,一个头发全白的老师,起身恭敬的说道。

观众们一眼就认出,这是画面中的涂老师。

只是,这几年来,他的头发又白了不少,脸上还多了许多皱纹。

“嗯,你说。”孔夫子和蔼的点头。

“后来,梁老师对这孩子,比对自己亲儿子还要上心,每天都会主动找他谈心,上课经常叫他回答问题,偶尔还会用自己的工资买点小零食表扬和鼓励他呢。”

涂老师笑着说道:“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啊,小强不但打消了辍学的念头,成绩还进步了很多,英语还考出了满分呢,这在我们乡村小学可是很少见的。”

“现在啊,他已经被自己爸妈,接到城里上学去了,他奶奶偶尔见到我还跟我说,这孩子啊,在城里的功课一点也不比其他孩子差!”

“哦?哈哈哈……”

孔夫子和一众先祖畅快的笑出声来,连连赞道:“好啊,好!”

第1091章 有多少纸笔?

“始皇,你看,这就是我们的后世!”仟韆仦哾

汉武帝畅快笑道。

始皇帝神色同样露出喜意:“如此后世,才无负华夏血脉!”

“让一个想要弃学的孩子考上第一,梁老师,你去给朕的治儿当太傅吧!”

太宗皇帝开着玩笑道。

武则天轻捶了捶他的手臂道:“太宗皇帝,莫要拿后世打趣!”

“哼!”太宗皇帝拎起板凳,往旁边挪了挪,“什么时候你都能管朕了,朕不开心!”

朱老祖早就笑得合不拢嘴了:“哈哈哈,看到了没,看到了没!这才是咱这些老祖宗的骄傲!”

“老四啊老四,等以后你就知道爹我有多疼爱你了,这样的后世你岂能不多为他们多做点事?”

墨翟先祖注视着梁老师,赞叹道:“后生,你做的很好啊!”

“无论贫富,无论资质良莠,你都做到了兼爱天下每一个学子!”

“梁老师牛逼啊,这么多先祖夸奖他!”观众们也都按捺不住了。

“兄弟们,原来我离第一就差个老师嘛?”

“哈哈哈,你怕是有老师也没用,我看这小强肯定也是个学习的料!”

“梁老师太厉害了,倒数第一能教成第一,都想退学的人也能给教到第一,这样的人谁能不佩服啊?”

“她要是来城里就好了,肯定也能发光发热,而且现在城里教育条件那么好,要是她来,肯定也能有个高级教师的职称!”

观众们彻底被梁老师圈粉了,认为她是沧海遗珠。

但或许,只有梁老师才知道,她这般坚守的意义吧?

江逸察觉到直播间的问题,徐徐开口道:“梁老师,现在国家的发展很快。”

“要是十几年前,您留在城里的话,既不会错过祖国发展的黄金期,还可以在都城立足,单就生活来说,一定会比现在好上百倍不止。”

“您若是留在那的话,现在可能会有一套涨价到千万的燕城房子,有一辆几百万的车子。”

“凭借您的颜值底子,要是再保养和化个妆,不会亚于任何一个都市丽人。”

“又或者,您会成为一个燕城的老师,成为一个高级,甚至是正高级的老师,享受极高的待遇,可以在城市里更好的发光发热。”

江逸还有句话没问,就是可能会遇到更好的良人,拥有一个更好的家庭,自己的孩子也可以留在在燕城受到最好的教育,不用再乡下吃苦。

但这话,可就涉及到家庭问题了,不是江逸能贸然问的。

他果断把这个想法在脑海中剔除,继续道:“我想问的是,知道自己可能会有这样的生活,再对比一下现在,您,可会后悔?”

先祖和观众们也都不由好奇起来,虽然孔夫子不知道千万豪宅和车是什么概念,但自动代入到一些贵族的府邸,他就不难想象这是多大的诱惑了。

孔夫子说道:“孩子,就按照你的真实想法说,不要因为顾及我们这些先祖就瞒着。我们很想知道,你到底是怎么看的?”

汉武帝:“没错,就说你自己的意思,无论是什么,朕和你的先祖们都会理解,你已经是朕心中极好的后世了,就算真的后悔也无甚要紧!”

太宗皇帝:“就是,后悔怎么了?后悔你也做出过十几年的贡献了,也是国家的功臣!”

梁老师又看了眼其他先祖,先祖们都纷纷点头,施以鼓励。

梁老师回道:“十几年前,我刚回来的时候,有后悔过。”

“即便是现在,校舍里也经常会有老鼠之类的动物,刚来的那段时间,我每天都会听着老鼠叽叽的声音睡觉,哪怕是大夏天我会牢牢裹紧被子,生怕老鼠钻进我的被窝。”

“我睡不着的时候,就会忍不住想,啊,我一个大学生,村里人的骄傲,好不容易可以走出大山,怎么突然就回来了呢!”

“回来也就算了,还受这个罪,燕城是多么好的大城市啊,干嘛硬生生放着那么一个大城市不待,回到一个山旮旯头来受罪啊。”

“可是,我一想到那些孩子没有好的师资条件,没有好的教育环境,我就忍不住想要留下来,我想,我不就是为了这个回来的吗?”

“我常常会问自己这句话,这句话伴随了我前期最难熬的日子,后来,看到一个个孩子都走出了大山,这句话,彻底成为了我的动力。”

“江先生,各位先祖,我现在回答你们的问题。”

梁老师目光坚定地看着大家,缓缓站起来身来,字字铿锵道:

“我不后悔,哪怕现在,江先生所说的一切都摆在我的面前,我都不会放下我的孩子们,都不会放弃对乡村孩子的教育,不会让他们不认得字,不会让他们读不好书,只要我还有力气教书,就绝不会让村里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就是我们这些乡村教师存在的意义,也是我十几年来站在这的意义,我无怨无悔。”

“好啊,好!!!”

观众们听得热血沸腾:“梁老师说得太好了,这才是我们的国家教师啊!”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梁老师,你做到了。”康熙忍不住赞许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孔夫子一听,反复咀嚼着这句话,对康熙问:“这是谁说的?”

“回先祖,这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所写。”

康熙回道,特意用上了先祖二字。

在他看来,如今后世既为一家,那无论之前有多少恩怨,都是自家兄弟偶尔吵吵,打了几架罢了。

上阵亲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

“说的很好啊,待吾回去之后,一定要把这话记下来。”

孔夫子在脑海中连续重复了几遍,寻思自己到底是老了,这要搁年轻的时候,吾只需一遍就记住了。

“咦,朱皇帝,你那是何物?”

孔夫子突然像是注意到了什么。

不知为何,朱老祖一听到朱皇帝就觉得怪怪的,每次都能想到“猪皇帝”。

他抬起头,停下笔,回道:“夫子,咱这是后世的纸和钢笔,纸可以代替春秋时期的竹简,钢笔啊可以代替毛笔,还不用磨墨呢。”

“哦?那你有多少纸笔?”孔夫子眼前一亮。

第1092章 活到老,学到老

“多少纸笔?”

朱老祖眉头一皱,立马把手伸进胸膛的内袋:“咱还真没仔细数过。”

接下来,所有观众肉眼可见的看到,朱老祖从胸膛内袋里,掏出一把抓得满满的钢笔,因为一只手抓不牢,还有些钢笔掉在了地上。

之后,他又把手伸进袖袍里,掏出了三本大概手机大、大拇指厚的笔记本。

直播间的观众顿时看得一愣一愣,眼珠子都跟定格了样,嘴巴微微张开。

时不时眨着的眼皮,是他们不是静图的唯一证据。

“你为何有这么多的纸笔?”孔夫子都吃惊了,忍不住感慨道,“吾本以为,自己已是十分好学之辈,但和你一比,连吾都得甘拜下风。”

“夫子莫要误会,咱这些纸笔,并非是拿来记录生平所学的,而是用来给咱儿子写遗产用的。”

“哦?文字,还能成为遗产?”

孔夫子起身,走到朱老祖边上说道:“不愧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可否借吾一观?”

“呐!”朱老祖把一本遗诏递给了孔夫子。

孔夫子打量了一眼,感慨道,“这个老四,想必是个能人,竟如此能干。”

“朱皇帝,可否借吾一笔一纸,吾也想记录些和后世对话之心得,交予后世之儒家。”

“夫子,给!”

朱老祖先是把东西借出来,然后才说道:“夫子,不是咱瞧不起儒家,您若是逝去,儒家还能听你的吗?”

“这……”

孔夫子顿时哑然,儒家要听他的,就不会曲解那么多儒家经典了。

随即,他摇了摇头道:“无妨,活到老,学到老,吾虽然身体越发不好,但这脑子还算灵光,既能学到东西,岂有不记之理?”

说完,孔夫子又坐会到了位置上,把本子打开,用拿毛笔的姿势拿着钢笔抵在纸张上,对众人说道:“我们继续对话吧。”

江逸看了眼,暂时没有教孔夫子拿钢笔的意思。

夫子才刚过来,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教会的,现在去教反而让他不会写字。

他替夫子打开话题道:“梁老师,我听说支教老师,经常会把留守儿童当成儿女来对待,从刚才的时空之镜中,我们验证了这部分猜想。”

“我想问的是,在日常教学中,你们还有什么类似的言行吗?”

梁老师回忆了一下,说道:“有的,留守儿童实在是太缺乏父母的爱了,有些孩子就希望我们老师能去家里,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

“这个时候,我们不论多忙,都会抽空去孩子家里坐坐,和孩子们谈天说地,让他们感受到,家里有个和爸妈年纪相仿的长辈的温暖。”

“还有小一点的孩子,碰到什么事情都会主动跟我们倾诉,但是大一些的就不会了,这几乎是所有孩子的特性,大一点就开始封闭,生怕老师会不理解和包容他们,或是认为他们的想法不可行或可笑。”

见梁老师微微停顿,像是一口气说这么多有些累了。

为了缓解她的尴尬,给她一些缓冲的时间,江逸适时接话道:

“这是一种典型的即将自我封闭的表现。”

“据我所知,这个阶段要是没有人开导的话,孩子很容易会形成封闭的性格,俗话说三岁看老,但我觉得在留守儿童身边并不适用。”

“是的。”梁老师诧异地看向江逸,内心暗自叹服他的控场本领。

他好像总是能知道,我接下来要说什么?

又总会用些话来抛砖引玉?

这就是国家台的优秀青年么?

梁老师猛然想起,自己曾几何时,好像也是这么一个明亮自信的新青年。

只不过,他们这相似的两个人,选择的路并不相同。

她顺着江逸的话茬说道:“留守儿童小时候还不知道很多事情,看到爸妈离开家乡去打工,他们虽然会哇哇的哭,但过了段时间总是会好一些。”

“但这,通常只是暂时的,过了好一点的这个阶段之后,他们就会开始更加想念爸妈,会想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能在身边,为什么有的孩子的爸爸妈妈又能在身边,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自己了等等。”

显然,梁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很有研究,江逸无法确定,她的这些研究是哪里得来的,但从这就可以看出,她对孩子们的上心。

“忧郁和想不开的时间一旦长久,孩子们就会定性,大多数孩子都会越来越封闭和孤僻,会变得自卑和内向,对这个世界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

梁老师说到这时,声音越发低沉:“眼睛,本来是沟通的窗户,但孩子们渐渐的,不敢去看别人,一看到别人的眼神就会下意识躲闪,可以的话甚至不愿意和任何人交流,包括老师和爸妈……”

直播间前,许多为人父母的,都全神贯注的听着。

许多在外打工的中年人,都不禁想起了自己放在老家的孩子,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会不会在哪个角落里偷偷的哭?

“少强,我想孩子了,你说嘟嘟会不会也在想我们啊,他会不会也变得封闭,觉得爸爸妈妈不爱他了?”

一对来到外省干工地,因为白天高温,十点后开始休息的工人夫妇,盯着手机里的画面交流道。

妇女靠在老公的怀里,嘴唇猛颤着,满脑子都是临走前,孩子哭着扯着让他们不要走的场景,眼泪“唰”的一下就流满了脸颊。

男人眼含泪水,长叹气道:“他肯定会想我们,唉……梁老师说得很对,你没发现孩子都不愿意和我们多说了吗?”

“我本以为那只是针对我们的,但是现在想想,他现在……”

上一篇:诸神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