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第65章

作者:烽火重燃

“你问我,我问谁?”

陈导白了刘主管一眼。

刘主管迅速翻看了一些弹幕,当他看到昵称为“晶晶”的一些分析字眼的时候,迅速指定搜索出了她发的弹幕。

他把这些弹幕连起来看了一遍,随后,一脸吃惊的看向陈导:“老陈,江逸真是绝了,这都能化腐朽为神奇!”

“什么意思?”

陈导凑了过来。

“这是他的布局?”

陈导十分吃惊。

“难不成是你的?”

刘主管吐槽道。

这时候,受到指示的光头台长也凑了过来。

陈导见了,还刻意给他让了个位置。

你不是想看江逸被打脸嘛?那就给你看。

让你看看他有多牛逼!

当光头台长看完之后,整个人脸色都黑了七个度。

他眼神稍显呆滞的回到了江薄雅旁边。

“怎么样?”江薄雅问道。

“失败了,刚才我们认为的失误,其实都只是江逸的布局。”

光头台长把刚才看到的消息,一五一十的告诉给了江薄雅。

江薄雅冷哼一声,心中对江逸更加忌惮。

“这小子只是做个节目,都能这么打我们的脸,你不觉得很恐怖么?”

“确实,他做的这些事情实在是太天衣无缝了。”

光头台长叹了口气:“我们每次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沈万荣培养他,就是想要来制衡我的,或者说,他就是不想让我安安心心的做未来的总台长。”

江薄雅白了沈万荣一眼:“无论如何,也要把江逸压下去。”

“你让手底下可靠的人去办一件事情。”

江薄雅凑在光头台长耳边低语。

……

电视台画面之中!

朱元璋冷静下来之后,坐在了应天殿的主位上。

他示意江逸坐在他身前右边,并让江逸随意享用殿上的一切水果和美酒。

江逸和朱元璋一边喝着大明酒,一边继续对话。

“朱允炆之后,是谁坐了皇帝?”

朱元璋和江逸干了一杯,他现在也接受朱允炆只坐了四年这个事实了。

大明亡国他都接受了,这有什么接受不了的?

“燕王朱棣。”

“棣儿?”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点头:“在朕的所有儿子中,棣儿是最能打仗的,想来你没有骗朕。”

“只是他为何要造反?”

“朱允炆削藩削的太过分了,给了朱棣一个造反的名头。”

“如何过分?”朱元璋不解。

江逸淡然回道:“朱允炆直接把齐王、代王、岷王等给贬为庶人,不仅如此,他还把岷王迁居到条件恶劣的湿瘴地带,漳州!”

“把岷王迁居到漳州?”

朱元璋凳子都还坐热,迅速又站了起来,他没想到看起来那么平和温顺的朱允炆,在坐上皇帝之后竟然这么狠。

那些可都是他朱元璋的亲儿子,朱允炆的亲叔伯,你真想巩固皇权,削也就削了,还把他们往死里逼?

朱元璋发现,自己可能真的看错这个孙子了!

“嗯,这还不算是最过分的。”

江逸又朝朱元璋仍了个“炸弹”。

这下朱元璋彻底坐不住了,他走过来问道:“还有什么?”

“朱允炆原本还想囚禁湘王慢慢折磨,湘王性情刚烈,点火自焚而死。”

“这个混账东西!”

朱元璋把江逸隔壁桌的酒具什么的全都掀翻了!

所有的器具噼里啪啦的掉落在地,承载了这位洪武大帝前所未有的怒火。

“这个竖子,他怎能!怎能把自己的亲叔伯逼到如此地步!”

朱元璋面红耳赤,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看上的继承人既然如此的狠毒!

“那些大臣呢,那些大臣们都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不劝谏他?!”

朱元璋继续问道。

江逸喝了口酒,徐徐道:“也有,但不多。”

“当时的朱允炆也才21岁,根本不懂什么政治斗争,至于那些臣子,也大多是些死读书的书生。”

“他们喜欢把想象中的好结果,当成达成结果的手段,只知道虚点江山,空谈误国。”

“其中太常卿黄子澄还给出建议,让朱允炆效仿汉代平定七国之乱的手段。”

“什么?!”

朱元璋一听,脸色瞬间大变!

观众们都不明白为什么朱元璋突然这么大的反应。

直到他说出下一句话。

第90章 大明没有周亚夫,朱允炆也不是汉景帝!

“黄子澄这是在让朕的皇孙自掘坟墓啊!”

朱元璋恨不得把黄子澄碎尸万段,没想到大明仅在第二世,就出了黄子澄这么个废物官僚!

江逸坐在一边,不踩不捧,等着朱元璋问出下一个问题。

可是,江逸按耐得住,但是观众们心急火燎啊。

“啊,我实在忍不住了,求问,为什么朱元璋说这是让朱允炆自掘坟墓?”

“我也有点不解,为什么不能效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手段呢?”

“就是啊,我也觉得可行,完蛋,我要是当皇帝的话,会不会也成为朱允炆那样的皇帝?”

“感觉这期江神说得话都不多哎,好多我们都不懂哦。”

“是啊,江神这是有什么别的目的嘛?”

观众们开始有点怀疑自己了,自己竟然也看不穿黄子澄的计策错在了哪里。

原本还以为江逸会解答一下,但是观众们发现,江逸在应天殿上该吃吃,该喝喝,好像一点也不着急,可把他们的胃口吊足了。

这时,有对汉朝和明朝历史颇为了解的观众,在电视台弹幕中,只发了一句话:“因为……”

“大明没有周亚夫,朱允炆也不是汉景帝!”

“卧槽,楼上你真是绝了!”

“对啊,我怎么忘了大汉还有周亚夫这个牛人了,这家伙可是用三个月就平定了七国之乱啊。”

“朱允炆时期,大明哪里有厉害的名将?”

“没错没错,汉景帝能够铁腕平定七国之乱,那是因为有周亚夫啊,朱允炆既不是汉景帝,又没有周亚夫,竟然还想抄大汉朝的作业,把那些藩王们往死了逼?”

观众们瞬间抓到了要害,是,你想学汉景帝也可以,你不会带兵也行,但是你最起码得有个好的名将吧?

连个名将都拿不出来,还想学人家?

一不会用人,二没有名将,还把那些叔伯们往死里得罪,怎么可能把皇位坐热?

江逸在应天殿上喝了杯酒,他估摸着现在观众们大概也意识到关紧问题所在了。

和一些动不动就唠唠叨叨,喜欢找噱头、博热点的主持人不同,江逸打算让节目更多的,是以优质内容引发思考的形式,呈现在观众们面前。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在节目一开始,就吃喝到结束。

作为对话的主持人,江逸还是要掌控节奏的。

江逸把每一期典藏华夏,都当成了自己的历练,在让观众们有一个好节目可以看的同时,也让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

他起身,郑重的看向朱元璋,徐徐道:“朱允炆最大的错误,就是忽略了当时的国情。”

“大明当时,已无名将!”

江逸这就相当于是在明明白白的告诉朱元璋,就是你因为老朱杀了太多功臣,导致之后大明无可用之人。

“你是在指责朕?朕杀了那些悍将,为的就是能够让后继之君能够把皇位坐稳,这难道也有错?”

朱元璋有些愤怒的看向江逸,要不是觉得这个后世,有自己想象不到的一些能力,他已经不知道自己会做出什么事情来了。

就算是后世,也不是想指责,就可以指责他的。

江逸从朱元璋身上,感到了一丝丝杀气。

穿越了三次,且次次都是面对杀伐果断的人物之后,江逸已经可以感受到一些人身上的情绪了,即便他们表现的可能不明显。

这大概就是他穿越的又一个好处,他现在可以很容易就感知到,一些人身上的细微情绪代表什么。

譬如现在,朱元璋只是看似漫不经心的看了他一眼,电视台的观众们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但他已经意识到,这位皇帝,动了杀心。

江逸心有丘壑,并不害怕,他的胆魄和控制情绪的能力,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对话中,得到了增强。

李世民、嬴政、项羽的愤怒他都见识过了,甚至这三个皇帝都曾经想要杀死他,江逸当时颇费功夫,也只能控制住表面不出现慌乱,这还是依附他强大的主持功底和个人魄力,但内心依然是有些震撼、担心的。

但现在,他的心性已经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淬炼,面对朱元璋的怒火,他的内心,非但没有了之前的那种忐忑和不安,还多了一种自信,一种,胸有成竹的自信。

江逸静下心来,发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进步。

“看来典藏华夏带给我的好处,不仅仅只是金钱和职位、名利的提升,还有心性、观察力、专业技能等等方面的增强,前者都是些身外的东西,但后者,是可以伴随我一生的。”

江逸暗自思考,对典藏华夏有了一个新的定位。

他已经不再满足于用典藏华夏来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而是希望,通过典藏华夏,让自己的能力变得更强。

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影响世界,甚至……是改变这个世界。

这一切,都得先从在国家台中,有一个强大的地位开始。

最起码得在这一年,升为台长。

江逸下定决心。

面对朱元璋表现的并不明显的怒火,他坦然道:“陛下这样想确实没有错,但是却给大明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

“陛下把武将集团都杀得干干净净,留给朱允炆的则是一朝独大的文官集团,而且这些文官大多都是些死读书的空谈派,毫无真才实干,加上朱允炆本身就不是大才,很容易就成了别有用心之人的傀儡。”

江逸说到这,撇了撇嘴:“甚至,一些文臣们还真不是别有用心,他们是真的想要为国效力,可是实力上也是真的不行。”

江逸就差直接了当的说,当时很多文臣是真的垃圾了。

观众们听到了也是不由笑了起来。

他们听出了江逸的言外之意。

“哈哈,江神这算是官方吐槽嘛?”

上一篇:诸神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