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第328章

作者:烽火重燃

这波啊,咱要站在大气层!

……

孔圣人望着眼前的画面久久不能平息,后世的战争场面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他看着江逸问道:“那些人为何就不能与我华夏以和为贵?”

“他们如此残害我们的后世,真就没有一点仁义之心么?”

江逸回道:“为了泯灭人性的利益。”

“唉,利益……”

孔圣人长叹了一口气:“我从来没有反对过任何人去追逐利益,富裕和成为贵族是人们都想要的,可这必须建立在仁义的基础上,要见利思义!”

“合乎于义的利事,世人才可以去做,若是不合于义的,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长久的。”

“难道那些人都没有历经千年的历史,难道他们都没有脑子么?”

“他们凭什么对我们的孩子下手,是觉得我们这些当老祖宗的无能么?!”

孔圣人怒道:“还是以为我孔丘为一介儒生,就没办法灭他们了?!”

“哈哈哈,笑死,华夏的皇帝说这些也就罢了,可孔子说这个有用?”

“别说那个时候还没有废鸟呢,就算有孔子也就是个儒生罢了!”

“没错没错,废鸟是我们泡菜的秦始皇派徐福去才有的!”

“那个时候有没有那个地都不确定呢,华夏竟然连这个都不知道!”

“泡菜的弹幕休想混过去,你们怎么什么都要抢?!”

“呵呵,区区废鸟,就算是孔夫子的三千门生也未必灭不得啊!”

“而且作为儒家的创始人,他只需要多说一句论语的事,汉武帝知道了照样会把废鸟往死里捶!”

最后一条弹幕让废鸟人彻底破防了,华夏人怎么这么多花花肠子?!

他们不由庆幸,这还好不是真的节目,不然自己的祖宗怕是又得在一个时空被吊打!

许多废鸟人松了口气,他们可不想总是坑自己的祖宗!

江逸提醒道:“夫子无需大动肝火,在您这个时代还没有废鸟。”

此话一出,刚才说华夏不知道的泡菜人瞬间感觉脸“啪!”的一阵痛!

“而且在来对话您之前,晚辈已经与后世许多杰出的帝皇等人交流过,他们都已经把废鸟当成了必灭之地。”

“哦?后世有许多杰出的帝皇?”

孔圣人眼前一亮,十分着急的问道:“他们,可爱护自己的百姓,可为政以德?”

“有行霸道者,有仁以爱民者,皆为华夏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江逸回道:“包括晚辈所处的华夏,国家也仁以爱民,时刻维护百姓的利益。”

“好啊,如此甚好!”

听到如今的国家仁以爱民,孔圣人的心情总算是缓和了不少。

“虽说各个国君都未曾采纳过我的意见,但后世倘若真能做到的仁以为己任,那我死也瞑目了。”

“后生啊,你要让后世们记住,仁义礼智信,秉此五行,则可战无不胜。”

孔圣人教导道:“仁以爱民、义以待友、礼以立世、智以生存,信以立人,只要你们有这样的德行在,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左右逢源。”

“我虽然屡次如丧家之犬,也曾因此倍感失落,但到如今早已释怀,因为我清楚这五者是正确的,因为我的身边有子贡、子路、颜回等,有许多与我志同道合的弟子,无论身处何等逆境,我都能做到甘之如饴。”

“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走自己想走的路,只要无愧于此,早晚会功成。”

话到此处,孔圣人问道:“后世认为,我算是成功否?”

“我这一生,都未能劝住这些国君,改变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江逸斩钉截铁道:“夫子当然是成功的!”

“诸侯征伐乃是这个时代的洪流,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诸侯之间的实力越发壮大,地位却难以在再进一步,导致野心不断膨胀。”

“礼崩乐坏只是在这种野心之下滋生出来的表象之一,而诸侯的这种野心,唯有当这个世界出现一统之君的时候才可阻挡。”

“一统之君?”

孔圣人诧异,他何尝不知道周朝已经名存实亡,分裂是早晚的事情?

“这般混乱的各国,竟然还有人可以做到一统?”

“是的,他叫嬴政,称始皇帝!”

当说出嬴政二字的时候,江逸整个人内心都是自豪的。

就是不知,如果孔圣人得知始皇帝所作所为的话,他会如何看?

“皇帝?”

“我只知道三皇五帝,但皇帝是何称谓?”

孔圣人不解道。

江逸回道:“秦国嬴政一统六国后,认为自己的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号并不足以彰显其业,乃称皇帝。”

江逸把自己在前几期说过的始皇功业和一些对后世的影响,简略的告诉给孔子,这些直播间的观众们都看过,所以他并不为此占用太多时间。

可孔圣人听后,却是难以置信了!

“此人确可为千古一帝!”

孔圣人毫不犹豫的说道:“就是不知,此人用的是何家思想?”

但观众们却都有了争议!

“孔子怎么可能觉得始皇帝好呢,之后的儒家不知道把始皇黑成什么样了好吧!”

“没错,江神喜欢始皇帝我可以理解,但是儒家对始皇帝的好感可并不多啊!”

“再说始皇帝更侧重的可是法家,他可还焚书坑儒过呢!”

第497章 朕和太子是怎么过的?!

江逸并不知道观众们此时的争议,只对着孔圣人继续说道:

“在始皇帝时期,尽管法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儒生依然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群体,儒家的思想同样渗透到了秦皇朝统治以及社会生活的各大方面。”

“始皇帝也用过以儒家为代表的礼乐文化采取吸收的态度,他曾召文学方术之士甚众,试图造就太平之世。”

“他在位期间,不仅继承六国传统设置博士官,还封夫子的八世孙孔鲋为‘文通君’,这是其他学派甚至连当时最受重用的法家学派都没有的待遇!”

“在秦皇朝的一些重大政事和廷议辩论都有儒生、博士参加,在后世出土的秦简《为吏之道》中同样提到了儒家的修身思想。”

孔圣人一边听,一边点头,但这些东西可把一些观众给听愣了。

“好家伙,还有什么是咱始皇帝没有干过的?”

“我算是彻底服了,现在就算有人告诉我始皇帝是穿越的我都信!”

“我之前一直觉得王莽才是穿越的,可现在看来,始皇帝才更是像穿越剧的男主啊!”

“话说,我觉得始皇帝的人生也是小说不敢写的,有和我意见一致的嘛?!”

观众们纷纷在弹幕里发表起了自己的意见。

江逸再次说道:“虽说始皇帝曾经焚书坑儒,但所坑者大多为一些犯禁的方士。”

“他一方面焚烧部分儒家书籍,一方面也允许朝廷,如博士官保存儒家典籍,一方面坑杀犯禁的儒生,一方面也重用没有犯禁的儒生,并没有因为部分人而否定儒家。”

孔圣人仔细听着这些,对于犯禁者,他的态度倒也平和,并没有觉得始皇帝不该这样做。

当仁则仁,不当仁,圣人也是会杀人的。

更何况是能一统六国的皇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就算是换了自己在那种情况下,自己也未必能够做到如始皇帝般好。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始皇帝还可以重用儒生,足见其胸襟之广。”

“他实在太清醒了!”

孔圣人赞叹道:“我想始皇帝之所以将这些留下,想必是要留给你们后世的。”

“许是当时之大秦怕一些别有用心的方士借题发挥,所以将其暂时收于皇室,待他所施之政使六国真正做到人心归一,必当会让这些典籍重出于世。”

孔圣人试着站在始皇帝的角度来剖析他的动机:“但我不认为他会愚民。”

“若我为秦朝之官,想必也会出此主意,天下刚刚一统,若让别有用心之六国贵族以影响深远的儒家典籍散播谣言,曲解儒家精义煽动民众,必会对新生皇朝造成极坏之影响!”

江逸毫不犹豫的回道:“是的,始皇帝从来没有想过愚民!”

“他将这些书籍收集的时候便下令:‘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作为一个皇帝,能做到如此地步,不得不说是一代明君。”

孔圣人憧憬道,他不由想象,如果在这个时代,自己能够得遇这样的君主会如何?

从一些手段来看,他应该比自己想象中的要狠辣许多……

那自己是会因为和这个皇帝政见不和,不得不继续周游六国,还是会像那些儒家学子一样被重用?

圣人笑了笑,发现自己无法得到这个答案,似乎说到底两者就不是一路人,只得问道:“那这些典籍可曾留下来了?”

江逸摇了摇头:“许多儒家典籍依然消失了……”

“为何?”

孔圣人皱紧眉头。

“因为大秦二世而亡,推翻这个皇朝的项羽烧其宫室,一把火几乎烧尽了秦皇朝原本原本藏于宫内的书籍。”

“唉……”

孔圣人忽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心情一下子沉重了许多:“那些典籍若能在后世流传,后世之文明必可以更上一层!”

他的眼睛忽然一亮,拽起江逸的手就往自己的院子里走去。

很快,他带着江逸来到了院中的书房。

“后生,这些典籍,你随便挑!”

孔圣人指着自己的书架说道。

江逸四处环顾了一眼,发现这里四面都叠着成千上万的竹简。

这不由让他想起了一句歇后语:孔夫子搬家----尽是书!

好家伙,这下以后的孩子们可有书背了,一堆学者又有新工作了!

江逸眼前一亮,如果真的可以带上些后世已经失传的典籍,那华夏的文明直接就从天花板到大气层了好吧!

华夏文明为何世界公认?

可不就是这些典籍和古迹的存在么!

坦白说,许多没见过这两者的人,大多会怀疑华夏文明的真实性,因为这一段又一段历史实在太过璀璨和久远!

也正因此,更加说明了传承的必要性!

不过,具体带哪些他可得好好思考思考。

他目前最有兴趣的还是永乐大帝时期的永乐宝典,这份宝典目前已经失传,但价值却不可估量。

只不过,因为朱老祖给老四遗诏太多的原因,导致江逸之前一直没去对话他,生怕一不小心就是火葬场。

毕竟那个时空的朱老祖活得会比历史上的久一些,鬼知道哪天会不会心血来潮,在遗诏中写:“此为咱从后世江逸口中得知之灵感,他总有一天是会去对话你的,你可得给咱做好准备!”

“对了,此乃天机,不可泄露!”

江逸甚至可以想象得到,某一期自己出现在永乐大帝面前,这位大帝非但丝毫不惊,反而对着他冷不伶仃的来句:

“你就是父皇口中那个后世?”

“那些遗诏,都是你让他给朕写的?!”

“朕本以为当了皇帝会多少轻松一些,可你知道当朕看到这些箱子的时候是什么感受么?!”

“你知道这几年朕和太子是怎么过的嘛?!”

上一篇:诸神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