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第318章

作者:烽火重燃

“也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人的共同努力,才有今日之华夏!”

孔圣人一听顿时来了兴趣:“后生,你快告诉我,后世之华夏到底如何?!”

第479章 典藏华夏到此为止?

听到孔圣人的问题,正在糙米台关注直播的奥莉西丝忍不住噗嗤一笑。

“看来江逸也不过如此,即便有华夏台撑腰也难免灵思枯竭!”

“呵!我奉劝你不要小瞧了他。”史密逊冷笑。

“我比谁都要重视他,典藏华夏每一期我都看过,最避不开的问题便是那些人都会问,华夏后世如何?”

奥莉西丝淡然泯了口咖啡:“用我达令的话来说,就是审美疲劳,如此下去,典藏华夏已然不需要我们再刻意针对。”

“我可以毫不夸张的在此宣布,典藏华夏的国际化进程将止步于此,因为它已经失去了新意!”

她扫视了在座台长一眼,嘴角轻蔑的撇着:“试问各位,听到此问,你们还想看下去么?”

“江逸的回答无非就是如法炮制,说一遍他们华夏后世之苦,说他们以前行,到了清朝就这不行,那不行,然后现在又行了而已!”

她把粉红色的茶杯放下,胸有成竹道:“如此一惯的说辞,就连我们这些对华夏历史只有初步了解的人都看不下去,更何况是他们本国那些知道华夏史的人?”

“所以,典藏华夏和江逸的路,到此为止了!”

奥莉西丝的话让在座的台长都陷入深思。

一个男台长笑道:“的确如此,一个再无新意的节目,是无法长久的,热血终究会泯灭,也许华夏人现在受到一些影响,变得群情激奋,可一旦这个节目风头过去,他们不看之后,又有几人能记得?”

“所谓的秦皇汉武,他们无非是看到时热血沸腾,过后便忘怀罢了!”

一些糙米台长自以为抓住了华夏人的软肋。

而正如奥莉西丝推测的那般,直播间的弹幕也出现了不少质疑声。

“虽说我知道古人大多会问这个问题,但先前我真的听太多了,都快无感了!”

“没错,唉,看来一个节目还是得在巅峰时结束才最好啊!”

一些泡菜观众也纷纷发表起了意见:“说来说去就那么些东西,难道你们华夏人只会向我们的祖宗告苦状?!”

废鸟人淡笑道:“看来华夏的确是起不来了,比不过我们的地方就把事情往祖宗身上推,现在有麻烦,也只知道借个节目在这异想天开,还毫无新意!”

“唉,华夏无有能的先祖了,要不要来看看我们废鸟的先祖?细看我们废鸟,从大唐怕你们,到后期打你们,难道不励志么?”

类似的言论在废鸟台的推动下,开始在废鸟民间大肆传播,试图将典藏华夏的成果推翻。

与此同时。

直播间画面之中!

江逸并没有急着回答这个问题,奥莉西丝能想到的,他自然也想到了。

只是,先祖们问什么问题,并非他所能控制,而正如奥莉西丝所言,但凡遇见心怀后世之先祖,他们都会必有此问。

这似乎,在每一期的对话环节中,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对先祖而言,他们都是第一次听到关于后世的消息,可对观众来说,他们确实在前几期就已经听过许多次,疲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一旦节目丧失新意,就会失去吸引力,典藏华夏就会自行溃败……

敏锐的主持直觉,让他在听到这个问题的一瞬间,便嗅到了这股由内萌生的危机。

如何权衡此二者?

江逸思索着,他渐渐意识到,这将是新的一年,自己所要面对的最大的难题。

这将决定典藏华夏究竟能将华夏文明弘扬到哪一步……

这一刻,江逸颇为犹豫。

他看向孔圣人,发现圣人此时正满是期待的注视着他,但面色始终慈祥,并没有催促之意。

“后生勿急,你可与我细细道来,我一直听着。”

满是白发的圣人,十分温和的说道:“不过,你可莫要再称我为圣人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今日且当我是你的同行者,你,亦可称我之夫子。”

“晚辈怎敢为孔圣之师?”江逸诧异道。

孔圣人畅然一笑:“哈哈哈,这有何不可!”

“你作为后世,所知所学,必当比我涉猎更广!”

“虽在学术之上,你未必能有我精,可在你的脑子里,却有华夏两千年之精义,若在我面前过于拘谨,反而不利于你我对论。”

“今日无论你我,皆当敏而好学,我也会不耻下问,如此,方能博古通今!”

“切记,在与我交谈之时----当仁,不让于师!”

孔圣人十分严肃的看向江逸。

江逸看着这位已经七十多岁,却依然可以如他所言那般不耻下问的老人,由衷敬称道:“夫子!”

“嗯!现在,你可以跟我说一说,华夏后世之模样了!”

孔圣人带江逸在院外踱步着。

江逸回道:“在对话夫子之前,晚辈曾与后世诸多皇帝对话过,与他们论过后世之荣、之耻、之鼎盛、之衰落与崛起,其中所涉及者,大多为钱粮是否富足、民族是否独立崛起、疆土是否得以守护,子民是否身处太平。”

“想必,从衰落到崛起,后世吃了不少的苦吧?”

孔圣人停下脚步,满是心疼的说道:“正如今日之大周,已然衰落,任凭我带着弟子如何努力,也终究不能实现‘天下大同、天下归仁’之志向,反而有许多弟子死于疾病或战争……”

“是的,但晚辈这次的答案并不涉及后世之苦!”

江逸如此说道。

奥莉西丝瞬间意识到了不对,除了苦和崛起,难道还有其他可以说的?

这不可能啊!

这个问题不应该只有一种答案才对嘛!

奥莉西丝愤怒的撇了史密逊一眼,史密逊无辜的耸耸肩。

他忽然觉得,当个副总台没什么不好的!

不然这个时候,头疼的可就是自己!

废鸟和泡菜等国人都难以置信,华夏真就有那么多能说的事情?!

泡菜台的人赶紧做起了笔记……

还没等他们发出质疑,江逸的声音继续响起:“夫子问后世如何,晚辈的回答唯有四字----”

“哪四字?”

孔圣人好奇道,四个字就能概括后世现状?!

m.

第480章 江逸的无解答复!

许多观众也都摸不着头脑!

比起孔子对现代毫无了解不同,他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如今华夏实在有太多可以描述的现状。

而无论描述哪一方面,都绝不是四个字可以概括和形容的!

江逸直接了当的回道----“居安思危!”

“6啊,居安思危?!”

“江神你要是这么答的话,那可真就无解了!”

“可不是嘛!从春秋到现代,居安思危这四个字可不就贯彻着我们的历史嘛,即便到现代依然适用!”

“无论是从工作还是生活,还是从个人到国家,哪个不都在居安思危?”

比起华夏观众一听就懂不同,外国观众却是十分迷糊,华夏的语言文学真就到了这么恐怖的地步?

“居安思危?”

孔圣人惊异道:“何解?”

“后世的华夏已无战火,在祖国的庇护之下,我们虽还不是最富有之民族,却享受着世界上最和平的环境!”

“此,便是居安!”

当听到最和平三个字时,孔圣人眼角止不住的露出喜意:“好!好一个最和平的环境,如此岂不快哉!”

“那是爱人之仁,还是复礼之仁?”

这一问可把一些观众给问迷糊了。

“哪位大佬给我科普一下,仁还分这两种的嘛?”

“楼上,孔子的战争观主要体现在他的仁学思想上,而他的仁便有爱人之仁和克己复礼之仁两种!”

一个孔学爱好者噼里啪啦的打字道:“从爱人之仁的角度来说,孔子是反对战争的,但是从克己复礼之仁上来讲,他又是认可乃至于支持维护礼制的战争的!”

“啊?这么矛盾的嘛?”

“那孔子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哈哈哈,圣人的思想要是那么好解析,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国拿来研究了,看看国家队的发挥吧!”

观众们再次把重心放在了江逸身上,觉得他有国家队为后盾,必然能做好。

此时此刻,若是江逸看到这句话,怕是会心态炸裂。

真要有团队,他能一天五期!

他对着孔圣人回道:“爱人之仁!”

“后世之安,便是建立在爱人的基础上,华夏爱民,所以民亦爱华夏,华夏不轻易伤他国之民,所以他国也不会轻易伤华夏之民,一是仰仗如今华夏富强,二是华夏尊重每一个合法的生命,这便是居安之前提。”

“嗯,此倒也与我所倡导之仁颇为类似,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非只有战争,不用战争而实现仁化,才是上上策。”

孔圣人欣慰的笑道:“看来,我没有做到的事情,后世做到了!”

“但也有思危之处!”

江逸补充道。

孔圣人问道:“何意?”

“正如春秋时期会礼崩乐坏一般,后世各国无论是局部和是全局皆有隐患,和平的只是我华夏。”

“战火从来未曾熄灭过,而是我们生在了华夏的庇佑之下,是有我们的子弟兵,将一切外来威胁阻挡在了国境之外!”

“世界,究竟有多大?”

孔子不解的问道。

他本以为华夏和平也就是世界太平了,即便周边有些异族,但那对华夏而言也不足为虑。

可听后世的言行,似乎并非如此?

“有七大洲,四大洋----”

江逸抛出了一个在古人看来绝对震撼无比的言论。

他知道说是说不清的,干脆心念一动,让时空之镜呈现出现了这个世界的模样。

先是重点让孔圣人看了一些春秋的大致范围,再是不断的呈现出整体范围。

江逸肉眼可见的看到,孔圣人的神色从吃惊到震惊,眼睛从最开始的微微睁大,到之后布满血丝,踉跄的后退了几步。

他时刻关注着孔圣人的状态,在发觉他实在要受不了的时候,让时空之镜迅速停止。

这种冲击绝非是古人可以轻易承受的,尤其对已经晚年的圣人来说,若真的完全颠覆他的世界观,这场对话也就夭折了。

“世……世界竟有如此之大?”

孔圣人难以置信。

江逸赶紧将他搀扶了住,说道:“是的,所以圣人的天下大同,基本不可能实现。”

“所以即便后世如今居安,也不能不思危,因为这个世界随时可能如春秋般爆发乱战,到那时,拳头硬者才能以德服人。”

“正如后世一些言论所说的那般:弱后不一定挨打,那只是因为我们还不想打你!”

上一篇:诸神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