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第255章

作者:烽火重燃

多么亲民的自称啊!

赵构心情大好,喜上眉梢。

这一定是个仁慈有爱的皇帝!

朕如今,就需要这样的好靠山!

赵构赶紧附和道:“朕觉得那个称咱的兄长说的很对,朕也想听听他的回答!”

始皇帝感觉曹操还是不怎么想说话,联想到曹操问那话时的语气,心中已然明悟。

他会心一笑,说道:“后世,除夕之夜,不妨说一说你的所想。”

今天的始皇帝看起来格外开心。

江逸满是崇敬的看着这时并无狠厉之色的始皇帝。

始皇帝见到还冲他微微点头。

始皇嬴政,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杀伐果断,霸气凌天。

可今天,江逸却更清楚的看到他的另一面,那就是身为千古一帝的胸襟。

从始皇意识到这些人之间或多或少都有矛盾的时候,他就首先把自己的矛盾都给放下了……

从他说考虑到是后世的除夕,恩怨暂且放下时,就相当于毫不犹豫的声明出:今天无论他见到谁,都不会大动干戈!

这一刻,始皇帝带给江逸心中的震撼,是难以言表,且至高无上的。

这就是,华夏第一皇,世界之祖龙!

曹操听到始皇帝这番鼓励,不由开始沉思,如果是自己,在安史之乱中,会怎么做?

片刻后,曹操正色道:“孤会先看其他忠臣的反应!”

“为何?”

赵构不解道。

“但凡皇帝怠政之初,必会有忠臣劝谏,若唐玄宗连各大忠臣的话都听不进去,就更未必能听孤的,那孤便不做无用之功。”

曹操毫不避讳道。

“那若无忠臣劝呢?”

赵构继续问道,他把自己猜想的认为朱元璋可能会问的问题都给问了一遍。

事实上朱元璋比他清楚明白多了,只觉得这个问问题的人怎么这么笨。

“那就说明朝堂无救,孤会另谋他路!”

曹操果断道。

此话一出,其他几位皇帝都不由好奇曹操的想法了。

他们本以为这人的回答会是自己去劝,却都没想到他竟会直接另谋他路!

汉武帝问道:“为何不劝?”

第380章 曹操的破局之法!

曹操听出是汉武帝的声音,回答问题时瞬间严谨许多,语速不由放慢了些。

“若是年轻时的孤,必定会劝!”

曹操想起灵帝时期,自己就曾经几次劝谏灵帝纳良而没有结果的事情,随后目色冷然:“但今日的孤,绝不会如此!”

“一个朝廷若是在皇帝怠政之初,就没有一个忠臣敢言了,这样的皇帝必不可靠。”

“若是对这样的皇帝抱以信心,那就说明孤也愚蠢。”

曹操语出惊人,似乎是在否定当时那个一心想要匡扶灵帝的自己。

赵构心想也是,就连他都动不动有人劝,要真有没臣子劝谏的皇帝,那岂不是比自己还无能?

“那若有忠臣劝,但皇帝不听,你会如何?”

汉武帝再次问道,他很好奇曹操的一些想法,发现这个人的确有些与众不同。

曹操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看向江逸,问道:“江逸,唐玄宗身边的最大奸臣是谁?”

“华夏古代十大奸相之一,杨贵妃族兄,杨国忠。”

江逸期待着曹操的破局。

“朕会混进杨国忠身边,成为其心腹,设计杀之!”

曹操厉色道。

“要成心腹,必杀忠臣,你不介意为此杀一些忠臣么?”

汉武帝继续道。

“要除大奸,必定流血,要成大忠,便不可惧斧钺。”

曹操回答汉武帝时的语气十分尊敬:“忠臣绝不只是会在朝堂上议论纷纷那么简单,文若不敢死谏,便不能算作是忠臣。”

“要平内乱,必先振朝纲,若朝纲不得振,孤就会像曾经的……”

曹操说到这里时,语气不由顿住。

他在想,是该说曾经的自己,还是说曾经的曹操?

要是说前者,那无异于明明白白的告诉汉武帝----我就是曹操!

说后者的话,没准还能再瞒一会。

这一刻,一向富有韬略的曹操,犹豫了。

他无声的摆弄着酒杯,看着酒杯就在眼前,轻晃着迷眼的弧度,眉毛紧蹙。

无人打破这沉寂,朱元璋知道,曹操应该是想要向汉武帝摊牌了。

但这对曹操来说,却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决定。

以曹操的才能,可以想到,汉武帝这时应该已经猜到了他的身份。

但要他亲口去承认,却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汉武帝的那食指轻敲帅桌的声音,再次响起。

“砰。”

“砰。”

“砰。”

这声音,震撼着曹操的内心,让他的心跳不断加速。

即便看不到武帝,其他人也都能感觉到,这个皇帝的威严。

赵构听到这声音竟是一点动静都不敢再有,只有眼珠子在那转着,十分惊恐。

时间,在此时仿佛停止了流动。

江逸看到,曹操转动酒杯的手时而加速,时而缓慢,过了好一会才停下,重重的吐出了一口气。

眼神……

渐变坚定!

语气……

果决而霸道!

“孤会像曾经的自己一样,举义旗,以平叛之名,和安禄山、史思明一战!”

“当年北方群雄割据之局,孤都能破,东吴孙权,蜀地刘备,双方无不有当世人杰,皆不能奈孤任何,区区安禄山和史思明又能如何!”

“孤若在李隆基时,必叫他们成为第二个袁术袁绍!”

这一刻,曹操说出了自己的身份!

这一刻,他选择坦荡去面对这一切!

他不想再刻意隐瞒自己的身份,他就是要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m.

他,就是那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就是那个敢问汉武帝的曹操!

朱元璋嘴角微扬,为曹操的决定感到高兴。

始皇帝欣慰点头:“如此便对了,我等皆来自不同时代,也许你们对自己的先人有愧疚,也许你们并不认可一些后辈,但很多事情,不妨都对彼此敞开。”

“若有难以决断之处,不妨由朕这一将死之人,为诸位后辈略作指点。”

始皇帝说着,胸腔忽然像是有一股劲钻向喉咙。

他的目色骤然深凝,强忍咳嗽,额头猛然流下汗来,始终未让自己发出半句咳声!

“这么说,你就是大汉的异姓王了?”

汉武帝厉色道:“高祖曾言,非刘姓不可封王,你这王,是挟天子而自封吧?”

江逸看到,汉武帝剑眉紧蹙,语气并不像是装出来的。

站在曹操的角度,他也许确有苦衷。

但在武帝看来,这性质可完全不一样。

尤其武帝是其中最严厉的先祖!

“是----”

对此,曹操并不想隐瞒,也瞒不了。

“天子在你手中,你之所以不还政,是因为觉得天子无能,满朝无能,对否?”

汉武帝淡然给自己倒了杯茶。

曹操回道:“对,天子曾是董卓的掌中物,满朝文武更是毫无骨节,当年董卓乱国之时,所谓的忠臣,都只敢躲在府中哭泣,只会逞嘴上之利。”

“他们背地里骂骂咧咧,明面上却能被董卓打个喷嚏吓成半死!”

“从董卓乱国时他们的表现来看,足以说明满朝皆腐儒,空有报国志,却无报国能。”

“陛下,如此朝廷,孤实在无法还政。”

曹操坦言道。

“的确,如此朝廷,任何一个权臣都不会还,因为还了就是死。”

“可若是不还,就会承受千古骂名……”

汉武帝居于军帐中,面色平淡,似乎并没有为此生气。

“这末代奸雄,不好做吧?”

汉武帝那充满睿智和犀利的双眸,仿佛早已洞穿一切……

第381章 汉武帝给曹操的选择!

曹操不知道汉武帝想表达什么,但武帝这个问题,就如同巨石一般,在他的心头砸出了惊涛骇浪!

他多么想跟武帝说一声,真的不好做啊!

可这位雄才大略的武帝,真的能信他嘛?

自己到底,是称王了啊……

犹豫片刻,曹操终究还是说道:“不好做。”

“你挟天子以令诸侯,朕无所谓。”

“你逼君拟诏,朕也无所谓。”

“朕不是一个会拘泥于常规的人,汉对匈奴被动七十多年,朕都敢冒着亡国的危险去打,不就是挟持天子么,换了朕在你那个位置,也照样敢挟,而且会比你更狠!”

“挟一个天子算什么,眼睁睁看着生灵涂炭,有能力去改变,却坐视不管,这更是大罪!”

汉武帝并没有把这些小节放在眼中,他正色道:“你千不该万不该之处----是称王!”

曹操刚想说话,但汉武帝并没有给他机会,而是继续说道:

上一篇:诸神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