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第201章

作者:烽火重燃

此时,是康熙二十七年,康熙帝也才35岁左右,身着黄袍的他看起来威风凛凛,且气势上更是充满杀伐。

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时候的康熙,的确有一代大帝的风范。

学过算术学和天学的他,更是不相信竟然会有这么离奇的事情发生。

先是自己的侍卫动不了,再是突然出现到自己一米之距,现在又可以在他的天子剑下无伤!

怎么想都不符合科学!

“你到底是谁?!”

康熙怒道。

“晚辈江逸,来自三百多年后的华夏。”

江逸回道。

“无稽之谈!”

“这世间怎可有人能够跨越百年!”

康熙觉得眼前这人越来越离谱了。

“眼前发生的一切,足以向陛下证明我的来处。”仟韆仦哾

江逸解释道。

康熙陷入了犹疑,这跟他学过的很多知识相悖。

片刻后,他抱着试探一下的心态,问道:“你为何来见朕?”

“为了创造一个,可以让一百多年后的华夏百姓,少流血的时代。”

“为了让我华夏后世,数以百万……千万计的先辈们,能够有一个安乐的时空!”

话到此处,江逸已经在强忍着自己的悲伤情绪。

先辈们……真的太苦了……

所以,哪怕是在大清这个时空,江逸也想,来改变一些东西。

康熙听后,果断否决道:“休要胡言乱语,三百多年后的华夏,怎么可能会多流血?”

“朕正要打造一个史无前例的大盛世,正要为了大清金戈铁马,平定天下!”

“朕今年还打败了准噶尔,这四海之内,还有谁能让朕的大清受难?!”

若非知道伤不了江逸,康熙已经恨不得把眼前这个‘傻子’给砍了!

“陛下对外的战争中,确实为了华夏立过功劳,但在文化和科学上,却是埋下了许多祸根!”

江逸正色道。

康熙闻言,瞬间像是明白了什么:“朕知道了,你是来替汉家抱不平的吧?”

“因为朕让你们汉家人留辫子,还是因为朕不让你们称奴才,觉得贬低了你们?”

江逸知道,清朝时期,汉家臣子只能称臣,而那些称奴才的人,反而被定义为更高人一等。

对此,江逸也不客气地说道:“汉家人,从不屑称奴才!”

“百年之后,华夏留辨之人已是凤毛麟角!”

“晚辈……是为华夏后世的千万家而来!”

第299章 御花园中,论康熙功过!

“呵呵,竖子年轻,当真不知所谓!”

康熙冷笑道:“朕倒是想听听,你如何为千万家何来?”

“大清必定会福泽千秋,立于万世,大清之强,可非前朝能比!”

“若是你能让朕亲眼看到后世,朕便相信你的身份。”

江逸没有多说,对康熙来说,很多事情,真得让他亲自看一看!

他右手向前一挥,一道时空之镜被撕裂了开。

他打算先让康熙看一看现代的画面!

下一秒,康熙清楚地看到,眼前的世界好像变了一番模样。

各种“奇怪”的建筑之下,人们穿着各种各样的衣服。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在大街上路过的人,发现二三十个男人中,只能见到一两个扎着辫子的男人。

可这辫子跟清朝规定的扎法是不同的,让康熙很是意外。

那么多人都不扎辫子,说明清朝确实不存在了!

“这……怎么可能?”

“朕的大清,会亡?”

康熙难以置信地瞪向江逸:“朕的大清,怎就亡了!”

“因为清朝的很多制度,给华夏留下了难以拔除的祸根。”

江逸冷然道。

康熙没有说话,只静静地听着。

江逸引经据典道:“后世曾有科学院院士,研究过陛下这个时期的科学,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华夏的科学直到清初康熙一朝才真正开始衰落,认为陛下是‘窒塞民智’。”

康熙听到科学这两个字并没有多大反应。

显然,他本人是理解的。

只问道:“为何如此说?”

“朕在康熙十二年时,就重申新垦荒田十年后征税,在十年内所得皆为百姓所有。”

“对于百姓耕种的原先属于明朝宗室的土地,朕也下诏农民可以不必支付田价,照常耕种!”

“对于那些交过“易价银两”的,也可以从来年的常税中冲洗!”

“朕如此为民着想,岂能说朕在智塞民智?难道垦荒不是百姓的首要重任么?”

康熙觉得江逸刚才说的就是个笑话。

寻常百姓,需要什么智慧?

他们只需要接受朕的统治就行了!

土地,朕来打,田,朕给你们,但给你们先进的智慧干嘛?

“时代是在发展的。”

江逸打算以古代的事情来给江逸举例,什么都用后来才有的思想,去作对比,对古人来说是有些不公平的。

他谨言道:“秦孝公接受商鞅建议,实行军功制和法制,才有后来大秦之强。”

“在那个时候,其他各国的公爵和陛下也有着一样的思想。”

“百姓嘛,负责劳作和被统治就好了,需要权利、地位和那么都知识干什么?于是,便有了他们的固步自封。”

“当然,他们其他国家也有人实行了新的制度,但大多以失败告终。”

“也正因此,秦民敢战,秦民知道战争和一统六国能够带给他们什么,所以在秦孝公时期,大秦开始了由弱到称霸的道路。”

康熙笑言道:”但秦终究还是二世而亡了!”

“历史证明,让百姓知道得太多,并不可取!”

直播间的观众们都在仔细听着二人的交流,感觉就像是在神仙打架一样,各有各的招式。

“谁能告诉我,这对话是我一个小学生能听的嘛?”

“楼上你完全可以听,但是我觉得康熙确实有点太过分了,凭什么我们普通百姓就活该被愚弄啊!”

“就是,康熙给我感觉,就好像是那种,我明面上给了你吃的,但实际上却把你关在了囚笼。”

“没错,还有就是类似渣男的那种感觉,我对你好,但是你必须接受我得有一群女人一样!”

观众们在直播间里激动地交流着。

“但秦完成了亘古绝世的历史使命,奠定了华夏万世之基!”

画面之中,江逸反驳道:“直到现在,华夏五十大民族,都依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

“若无这些制度,后世的华夏,怕是得有五十六种文字,各种交流更是难上加难。”

“没有秦,也会有清,若今日是朕统一了六国,也能做出这样的功绩。”

康熙自信地说道。

“可后世的史书上,却有不少记载陛下的愚民史实。”

江逸最烦的就是若是没有这个,还会有那个的言论了。

他根据看过的院士专访说道:“后世记载,陛下你学过算学和天学等知识,但你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倡导科学。”

“相反,是为了阻塞现代科学在华夏民族中的传播和发展!”

“陛下对已经在治下的百姓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对当时和秦国皆有大仇的六国?”

江逸字字坚定地说道。

康熙摇头:“这不过是后世的擅自揣测罢了。”

“是么?”

江逸明白,康熙是打算连他这个后世,也一起愚了啊。

“可典籍有载,明末的士大夫和学者都可以同西方传教士交流,无论是万历皇帝,还是崇祯皇帝,都基本不管。”

“可在传教士张诚的日记中,却是清楚地记载过,陛下不准传教士在有汉家和蒙家的衙门里翻译任何科学文献!”

“可悲的是,自陛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清廷的钦天监一直都由西来的传教士担任监正或监副,从没有其他两家,甚至是你们自家的人!”

“你还请传教士监理钦天监,用意并不是促进本国的发展,而是为了愚民,为了阻断中西科学技术交流!”

“你凭借一己之力,阻碍了华夏科学文明,本该在清朝就出现的迅猛发展!”

康熙沉默无言,有些事情,他还没来得及做。

但他知道,江逸说出了他之后肯定会做的事情。

因为他早就有这个想法,甚至已经在实践了!

然而,江逸要说的话,可远不止此。

如果不能彻底把这些事情造成的后果都说出来的话,想要康熙做出改变,将成为天方夜谭。

于是,他继续开口了……

第300章 论科学之重,评康熙之过!

“陛下对天文学同样采取欺民藏技的政策。”

“早在1629年的明朝时期,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就开始建议制造望远镜,那是在西方发明望远镜之后的二十年!”

“以那时候的时代发展来看,这已经是很快的速度了,哪怕在后世的紫禁城中,都有上百架望远镜,多为康乾盛世所收藏。”

“但陛下非但没有发展,反而让传教士不能再去制造望远镜,只能御用,垄断并阻碍了整个国家科学文化的发展!”

江逸细数着康熙在为政方面的一系列弊端。

说到这里,他也大概知道,为什么雍正会那么累了。

清朝要是没有这个劳模给稍微治疗了一下,真不知道会崩溃到何种地步。

康熙无所谓道:“朕是大清的皇帝,自然是要维护我大清的统治!”

“就是因为清朝很多皇帝都是如你这般思想,才导致很多文明止步不前,甚至远远落后于世界!”

江逸毫不客气地说道:“陛下的这项举措,导致御用的天文仪器甚至比观文台上的多出数倍,使得整个清朝发布的星表都没有实测数据为根据,导致天文学被其他国家远远甩开……”m.

“这是华夏的那些天文学家无能么?”

“是他们的皇帝,把先进的技术锁在了宫中,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阻碍华夏文明的进步!”

听到这里,就连许多的观众们都火大了起来。

上一篇:诸神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