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第185章

作者:烽火重燃

大家疯狂热议着。

就在这时,武帝的声音霸气响起。

“朕要你转身,看一看殿外!”

汉武帝感受到殿外正在刮着的狂风,带着江逸,来到了汉宫殿门前。

狂风吹动起江逸的汉王服和披风,吹得有些睁不开眼,他极力控制着自己的脚步不被吹退。

“风浪贯穿了华夏的历史与你们后世,今后你要走的路,将更加任重道远。”

“区区强风,何惧之有?”

汉武帝眼也不眨地盯着江逸。

江逸此时也将眼睛全部睁开,背挺得比先前更直。

“想一想吧,这狂风就是你们的后世之敌,敌人来了,是要躲,还是要战?”

汉武帝考察江逸道。

“这是武帝要教我们后世的最后一课啊!”

直播间的观众们反应了过来。

“没错,纵有疾风起,我们依然是华夏儿女,没什么好怕的!”

许多华夏观众瞬间热血沸腾,打算在各自的心中和江逸一同回答着汉武帝的问题!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江逸和他们的脑海中响起了始皇帝的教导!

江逸的披风伴随着大风扬起,直播间的观众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披风上用篆体写着的华夏二字!

“你们后世要坚守的是什么?告诉朕!”

汉武帝怒目横眉道。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又是一句跨越了古今的回答,其他人的声音汉武帝听不见,但他们流淌在体内的华夏民族之血,已然沸腾!

“如果再有像张先生这样的人出现,为了华夏呕心沥血,顶风向前,后世会如何做?!”

大风吹起汉武帝的头发,汉武帝的身形始终未动!

“竭尽所能去成为他们的后盾!”

江逸带头说道:“绝不再让为华夏儿女抱薪者,冻于风雪!”

这一刻,许多观众的脑海中皆是泛起了刚才见到过的一切画面!

张先生的遗憾,军民鱼水情的圆满……

越来越多的人在心中立志,誓要成为顶在前面的为国效力者的后盾!

如若国家需要,有召必从!

如若子弟兵遇险,必不袖手旁观!

华夏的儿女不怕死,华夏的儿女要挺直脊梁!

就如同此时此刻正在强风中的江逸,他为了宣扬华夏文明,已经彻底得罪了废鸟和糙米,一场大的凶险已然来袭。

但他依然无惧地面对着一切!

汉武帝看向江逸,这才满意地点头:“希望你记住今天所说的话。”

“朕跟你做和说过的一切,你都要原原本本地传达给后世,这不仅仅是对你说的。”

汉武帝带着江逸回到汉宫之内,吹进的风小了许多。

他走到殿前插着的一面旗帜旁,将那面旗帜拿了起来。

汉武帝高举旗帜,在汉宫中挥舞着。

江逸凝眸,清楚地看到了上面题着的四个大字----

“封狼居胥!!!”

第275章 武帝论现代的封狼居胥!

“这面旗,朕要带你去后世,朕要你有朝一日将它高扬在世界各国人的面前,大声的告诉他们!”

“在大汉的新时空,那些曾犯后世之敌,都将在朕这个时代,给大汉子民当夜壶!”

“犯我华夏者,华夏必诛之!”

汉武帝将大汉旗帜高高扬起,递给江逸。

江逸腰杆笔挺如枪,锐目如剑,神情庄重无比,将手悍然伸出。m.

“晚辈有朝一日,必定将此话宣告于世界!”

江逸将大旗接过,和汉武帝庄严对视。

他在脑海中快速想了许多可以实现这点的方式,最终得出了一个场景。

在那个场景下,若是穿上这身衣服,扬起华夏之旗,再加上这一面大汉军旗,定叫全世界都为之震撼!

只不过,这跟春晚一样,需要等恰当的时机到来……

看来,这期结束之后,得学骑马了……

不仅他要骑,还要找五十六个民族的代表一起骑,共同向全世界宣告华夏之心!!!

江逸下定决心,一定要实现对汉武帝的承诺,日后要将这一幕给汉武帝一观!

“旗帜上题的字还有一些用意。”

汉武帝语重心长道:“那些字还是朕写给后世年轻人的,朕希望他们能够像霍去病一样果敢,年轻人就该有年轻人的样子,该果断时就得果断,该出手时就得出手,大不了重来一次。”

“朕这个骠骑大将军,一旦失败必定会被匈奴人千刀万剐,没有试错的条件,但后世既然没有战争,那就说明很多事情都可以尝试,挫败没什么大不了,后世的年轻人要敢于去磨练。”

汉武帝徘徊在汉宫中,显现出了严厉长辈的一面。

江逸越发明白,他对后世的用心,是那种只要一知道后世哪里有疑难,就会劳尽心神去想办法的。

“趁年轻才有能力去拼,这也是朕为什么要让霍去病年纪轻轻就掌管大军的原因,对他而言,封狼居胥是他的成就和目标之一。”

“在这之后,朕还会让他打废鸟、征糙米,路虽远,但他足够年轻。”

“在朕看来,青年的目标大致可为三种。”

汉武帝说道:“一种是想要过好自己的一生,不愁吃穿,不缺用度即可。”

“哈哈哈,汉武帝这不就是在说我嘛!”

“俺也一样!”

“嘿嘿,我觉得不管做什么,只要不给国家和社会添乱就行!”

许多观众们都笑嘻嘻地打起了弹幕:“就是不知道汉武帝会怎么看哦……”

“对于这样的后世,朕是认同的,不是谁都是霍去病,对百姓而言,能够过好自己的日子平安喜乐,朕见了都会十分欢喜。“

汉武帝嘴角不由微扬起一丝笑意:“这也是朕和卫青、霍去病,以及无数大汉铁军非要对外征战的原因!”

“朕的战争,不允许发生在大汉朝的土地上!”

“要打,就只有别人挨打,别人的土地被践踏的份!”

“只有这样,大汉的百姓们才能安定,军士们在外面哪怕全部阵亡,那些仇敌也伤不了百姓一人!”

“若是后世百姓都能安居乐业,朕愿便足。”

“对他们而言,他们的狼居胥山就是吃穿用度的不愁,能够做到,就是成功!”

“朕期待他们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封狼居胥!”

江逸十分仔细地听着汉武帝的话,简直充满了哲理。

这简直是汉武帝在传授后世的教科书。

是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山,每座山上都会有各自想要的美好,只要把自己想爬的那座山爬好,就足够了。

“第二种是想要成一番功业者,朕希望这些人无论是上山还是上山之后,能够坚守本心!”

“对他们来说,只有坚守本心,才能算是封狼居胥。”

“朕和满朝文武在第一次大胜匈奴之后,并没有得意忘形,这才有了后面的一次又一次大胜仗,一旦立下目标,就要不折不扣地实现,小成可以小喜,但只有彻底成功,才能一劳永逸。”

“但这心,一定要正,朕在之日,为何无人敢反?那是因为朕实打实地在为百姓们打匈奴,而不是在享乐!”

对此,江逸十分赞同地点头:“后世北宋大家,张载在《横渠语录》中亦曾写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祖之言,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处。”

汉武帝闻言,内心微惊,但并没有在江逸面前表现出来。

他在心底把这句话牢记下来,打算等江逸走后再行记录,挂在自己的书房里。

“嗯,便是如此。”

汉武帝淡定说道:“但凡身居高处者,若能如此,岂不天下皆安?”

话罢,他又十分严肃地看向江逸:“朕知道,你属于第二种。”

“告诉朕,你想成就的功业是什么?”

江逸凝眸,肃然道:“晚辈最开始,只是后世一个主持文化类节目的普通青年,和大多在大城市打拼的人一样,住着最便宜的房子,看着最早的朝阳,赶着最忙的工作,是众生中的沧海一粟。”

“直到典藏华夏的诞生,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在看,于是,从最开始只想在城市中留下,到如今,我想成就的事业只有一个。”

汉武帝静静聆听着江逸的话,内心颇为好奇。

“我想让华夏的崇洋媚外者少一些,让越来越多的人真正了解到我们华夏文明的璀璨和先辈之心!”

江逸铿锵有力道:“我希望后世不仅仅只是通过学堂里的历史书,去了解华夏文明,希望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渠道!”

“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力,不因觉得西方节日各种繁华热闹,就忘了属于华夏的传统节目,不因只见了别国所展现出来的好的一面,就忘了华夏优秀的一面,这与见异思迁无异。”

“试想,一个连对国家都可以见异思迁的人,对待其他事情,又如何能够做到坚守?”

“这样的人迟早会滚出华夏,但这样的势头,绝不可继续滋生!”

“先祖对后世的要求是守土保国,晚辈对自己的要求是在此基础上----”

“扬古今文化,镇媚外邪风!”

“若国需要,晚辈,愿为第二个张先生,去唤醒属于我们华夏人的文化自信力!”

第276章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

武帝,且听声声学子之梦!

江逸的话瞬间引起了直播间热议。

“江神这是在说自己的心声嘛?!”仟韆仦哾

“没错,反正以后我要离改国籍的那些朋友远点,连自己的国家都见异思迁,还指望他能跟我讲情义?”

“很多事情一些人早就忘了,但是现在我们应该记起来,不求谁都能去弘扬,但自己心底一定要清楚!”

观众们不断打字道。

就在这时。

汉武帝问道:“这条路,很难吧?”

“你是否,也受过威胁?”

江逸点头:“晚辈也曾被有心人陷害,也曾有人闯入我的住处,想要让我身败名裂。”

“但越难,就越说明走下去的必要性。”

江逸目色充满坚定。

“卧槽,还有这种事情?”

“江神是说自己也遭到威胁了,是希望我们也能帮帮他嘛?!”

“兄弟们,张先生的事情绝对不能再发生,以后不管再发生什么,除非我们亲眼看到,否则绝对不要相信任何诋毁江神的!”

“没错,要是让江神重蹈覆辙,那说明我们这些网友不行啊!”

上一篇:诸神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