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第181章

作者:烽火重燃

世人不理解,他知!

但即便顶着所有的不理解和非议,他依然在打!

他在承受着这一切的同时,还精心培养着太子刘据!

为何?

为了后世子孙,为了不使大汉蹈秦之辙!

为了既能让大汉子民充满尊严的活着,又能够尽己一生,最大限度地为大汉开疆扩土!”

为了能有一个仁德之君,让大汉子民在站起来之后,富起来,安乐起来!

这样一个心系后世,呕心沥血的皇帝,岂能让他因为晚年的一场错,就失去了一切?

霍去病听到后,更是紧拽着拳头,做下决定……

第268章 未来朝局,将有我霍去病一席之地!

“为了陛下和大汉的江山社稷,我愿成为朝局的一枚棋子,以供陛下驭。”

霍去病正色道:“陛下要让我制衡舅舅,那我便与舅舅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对卫霍两家都好,面不和心和,舅舅会懂的。”

“至于舅母那边,我会防着。”

霍去病一字一句道:“陛下为了大汉朝呕心沥血,我做臣子的,不过是舍弃一些表面上的亲情往来罢了,跟陛下的牺牲比起来不值一提。”

“如此,才能在关键时刻保住太子,保全卫霍两家。”

霍去病极目望向远处,神色比最开始要凝重许多。

江逸知道,从这一刻开始,骠骑大将军已经开始了他在朝局上的成长和布局之路。

如果历史上的他真的被暗斗害死,那变得谨慎一些,依附汉武帝,将是他唯一能活下来的办法。

只要汉武帝想保,这天下,就没人动得了霍去病。

最重要的是汉武帝值得!

将霍去病英年早逝的最大几个隐患排除之后,江逸已然松了口气,剩下的只能看后续发展了。

节目只剩下最后十五分钟,江逸已经最大化将一切没必要的过程略过,如今是时候再去见见汉武帝了。

“将军往后,务必珍重身体,大汉需要霍去病,后世也希望看到,一个健康长寿的骠骑大将军!”

“你要走?”

霍去病听出了江逸语气中的话别之意。

“晚辈一次只能在古代待半个时辰,如今时辰将至,是时候再去见见陛下了。”

江逸话音落下,还没等他与霍去病告别,忽然见到李敢冲上山顶,十分迫切地说道:

“将军,在狼居胥山以北三十里发现一批匈奴骑兵!”

“太好了,今天还可以再杀一次!”

霍去病大喜过望,当即下令:“马上整军,我们要将他们一网打尽!”

李敢退下之后,霍去病已经拿起梅花枪。

“我要下山了,你用你刚才上山的能力,去与山下的我再见一面!”

霍去病执枪往山下奔去,江逸撕开时空门,出现在了下山后的霍去病面前。

此时,霍去病已经提枪上马,威风八面。

在他身后,是所有前来击破匈奴的大汉铁军,他们各个面色坚毅,目光先是好奇地看了江逸一眼,而后,又如同见了猎物般望向远处,期待再杀一群匈奴!

“江逸,我喜欢你们后世青年!”

霍去病放声说道,声音响彻在草原之上。

周围的士兵都很懵,听不懂霍去病在说些什么。

眼前这个青年明明穿着汉朝的王服,虽说不知道从哪来的,但怎么可能来自后世?

他们还以为霍去病魔怔了。

“回去之后,帮我带一句话给后世!”

“将军请说。”江逸毕恭毕敬道。

“这大汉未来的朝局,将有我霍去病的一笔!”

“我南征北战,驱逐强虏,是为了大汉的天子和百姓,以及后世子孙可以安定,但从今以后,我亦会全力在朝堂争得一席之地,我将置身于官场风暴之间,做大多武将都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霍去病回眸,果断看向江逸:“这,只为陛下和后世!”

“希望后世之青年,能继续保持无畏之气魄,继续以国为家!”

“至于这个国家的疆域会多广,从现在开始,将由我和你们的大汉先祖,去开拓!”

“后世之责,当守土卫国,不教外敌侵我华夏寸土,屈我华夏儿女之骨!”

“后世,你,可记住?”

霍去病眼神如同鹰鹫一般,雄视江逸。

二人就站在这狼居胥山下,仅隔着一米之距,跨越古今,四目相对。

江逸郑重朝着霍去病,回道:“晚辈,定将此话带到!”

“好,且看我如何为后世,打下更为广阔的疆土!”

霍去病霸气道:“记得在你回去前,让我再跟陛下说几句话!”

“我有个礼物,想要经过陛下的允许,让你带回后世,壮我后世声威,多帮帮你!”

“好,多谢霍将军。”

江逸行抱拳礼道。

霍去病不再多说,凝目望北,扬起梅花枪:“杀!”

“杀啊!!!”

阵阵杀声响彻狼居胥山,‘哒哒哒’的浩荡马蹄声响起,激荡起无数尘土。

草原之上泛起的落日余晖,如同远处扬起的烽火,在驱使着他们不断前进。

仿佛,他们从来不是在开拓新的土地,而是在将本就该属于华夏的一切,收于中国。

江逸和现代的观众们亲眼看到,霍去病率领着军队往更北方冲去。

这群大汉骑士没有一人回头,晚霞披散在他们的战铠和刀枪之上,反射出道道夹杂着金黄色的银光。

其中还有的人,仅仅用粗布包扎了一下手上的伤口,布上还渗透着鲜血,冲锋起来,却是毫不落后。

马踏疆场,剑破强虏……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这首诗,除了适用于岳爷和岳家军之外,还适用于此时的霍去病和大汉儿郎!

“霍将军请放心,我们绝不辱没华夏威名!”

“没错,虽然还是有一些恬不知耻的人,但那从来都不是主流!”

“我们华夏更多的,永远是在默默过好自己的生活,虽无大的贡献,但从来不给祖国添乱,国若有难,都愿意众志成城的儿女!”

直播间的观众们都疯狂敲击着手机屏幕,在弹幕中打出了一句又一句回应霍去病的话。

江逸不再犹豫,心念一动,身后瞬间出现了时空门。

他往后退了一步,再出现时,已经见到了画了大半个世界草图的汉武帝。

汉武帝见到江逸出现,放下毛笔,如同严厉的长辈一般,面无表情地看着江逸,沉声问道:

“和霍去病对话,让你学到了什么?”

江逸内心咯噔一声,这感觉太像以前老师让他写观后感的样子了,但是汉武帝显然更让人心慌。

这也充分说明,汉武帝是把他当成了真正的晚辈。

就是和太宗皇帝的傲娇、始皇帝、朱元璋的慈祥、岳爷的宠爱不同,汉武帝可谓是实锤的严厉长辈。

属于家族里脾气大、且家教最严的那种。

要不除夕夜,请这些长辈们跨时空喝喝茶?

就是不知道时空之镜能不能升级出这样的功能?

第269章 没必要存在的废鸟!

汉宫之中。

江逸快速组织着回复汉武帝的‘论文’,回道:“晚辈学到,后世之青年,当有敢于突破、果敢不屈的精神和行动。”

“霍将军有勇敢战,所以才能从最开始的胜利,创立如今的封狼居胥之功。“

“嗯。”

汉武帝点头:“年轻人就要敢于打破常规,规矩本就是用来不断完善的,如果没有前人去完善,那后世之青年就要做敢于完善之人。”

“譬如你说的企业用人之制中,那些苛杂部分和不必要的条框……”

“若有青年能在尝尽此规则之苦后,终于身居要职时,能够为后面的新一代考虑,而不是想着自己吃过的苦也要让后人去吃,这样才显得公平和舒服的话,所谓的规则,也不过重新制定一番罢了。”

汉武帝十分详细地对江逸说道。

江逸颇为意外地看向汉武帝,没想到在自己去对话霍去病的时间里,他竟然还为后世青年想了这么多。

当世百姓之苦,他硬生生假装没看到,一心要为后世打出华夏儿女的骨气和更大的疆土。

而对于后世大众之苦,他却,只听了听,便已放在了心上……

“后世青年之所以会循环往复,在朕看来,大多是见不得在自己后面的年轻人比自己吃的苦少,却得的比自己多。”

汉武帝正色道:“所以要想解决此类问题之根源,还在今日之青年与中年!”

“若今日之青年,他日成长为手握企业权柄时,能不以曾经之苦,报复于后世之青年,则后世青年终有一代可兴!”

汉武帝一边说,一边从皇位上,走到江逸面前。

此时此刻,弹幕出奇的安静,所有人都想听听汉武帝会教导后世些什么。

典藏华夏的代入感,让许多人不由忽略了,这在他们最初看来,只是一个节目的画面。

他们不由觉得汉武帝和霍去病好像真的存在一样,忍不住侧耳倾听。

“若今日之中年,能回忆起青年所受之苦,能赋予青年更多竞升之渠道,则无需待后世,今日之青年,亦可兴!”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初成青年之时,正是欲以一腔热血和所学大展宏图之时段,对于拥有真才实学之士,若能不以你所说的资历年纪论英雄,则华夏之青年,将人才辈出。”

汉武帝笑着看向江逸:“朕说的这些,你可懂?”

“懂了。”

江逸点头,可其实,光他一个人懂,没什么用。

但这话,他并没有跟汉武帝说,很多事情,只能由后世自己去改变。

听汉武帝话音落下,一些现代观众们也不由开始反思,有赞同,有质疑。

“呵呵,对于汉武帝的话我可不敢苟同,我就是吃了那么多苦过来的,凭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又不想吃苦,又想升职快?”

“没错,虽然这个汉武帝演得很传神,但典藏华夏也太不考虑我们中年人的危机了,要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起来了,那还要我们这些年纪大的做什么,让我们吃什么?”

“谁都会有老的一天,长江后浪本就推前浪,现在各方面的东西都发展的很快,我们肯定跟不上年轻人啊!”

“若是不加以抑制,多设点条件的话,岂不还没到老,就得被逼死在沙滩上?”

“对的,总得给我们一些学习进步的空间,我们先把这些新东西接受了,可以升职有更好的饭吃了,再提拔些年轻人就是了!”

一些反对的观众们十分鄙夷地说道。

支持的观众们则争相发表出了自己的观点。

“就是像你们这样想的人多了,我们年轻人才越来越难熬出头!”

“没错,我们倒霉的时候,你们就说这个社会本就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到你们自己倒霉的时候,你们就在这说要给你们空间?”

“而且等你们年纪大了,要淘汰你们的是企业,不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啊,我们只是想能够好好赚点钱罢了!”

上一篇:诸神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