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第157章

作者:烽火重燃

江逸话音落下,不少观众还是颇为迷茫。

这些事迹,他们怎么从未听过?

明末时期,还有厉害的女将?

许多观众皱起眉头,不明所以。

“她的名字,叫秦良玉!”

时空之镜轰然展开,出现一个白发苍苍,正在披甲的女将军!

“卧槽,白发女将?真的假的,华夏还有白发女将?!”

“秦良玉到底是谁?在线求告知!”

一些不知道的观众还没反应过来,江逸豪气吟道: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典藏华夏第八期末,请诸君共鉴,明末女将之风华!”

第228章 白发女将秦良玉!

崇祯三年(1630年),清军大举进攻,永平四城失守,皇太极进围京都,前来勤王的士兵大多战败。

皇太极还用反间计,让前来包围京师的袁崇焕,被崇祯关进了大牢。

就在京都群龙无首的时候。

久征沙场,已经56岁的秦良玉,穿上战袍,带领着3,000白杆军,站在了永定门的城门之外。

世人皆知朱祁镇时期,由于谦等人主导的京师保卫战,却大多不知,在明末时期,还有这么一位女将,也为中原王朝,打了一场漂亮的保卫战!

此时,永定门前已经倒下了许多明军的尸体,战盔下,露着不少白发的秦良玉,和皇太极遥遥相望。

“一个女将?”

皇太极皱紧眉头,秦良玉和白杆军的威名早就响彻在各地,而且自己的父亲努尔哈赤也曾在白杆军手中吃了大亏,即便是如今不可一世的他,此时也不敢小觑。

他帐下的多尔衮嘲讽道:仟韆仦哾

“一个56岁的老女人,还敢来打仗?”

“哈哈哈,大明的男人都已经死在了我们的铁骑之下?!”

“让你们的皇帝朱由检出来投降吧,否则京师城破,我要拿他的人头喂狼!”

多尔衮率领着精骑朝秦良玉冲了过来。

“多尔衮,不可轻敌!”

皇太极赶紧嘱咐道。

多尔衮点头应道:“放心吧!”

“将士们,为国尽忠的时候到了,将他们赶出去!”

秦良玉一骑当先,率领着三千白杆军直面多尔衮的铁骑。

对付铁骑,白杆军有着属于他们的独特战法,他们的武器白杆枪是用结实的白木制成。

白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无论是斩马腿,还是杀敌,都具备奇效。

历史上的秦良玉,就是率领这支军队参与了平播、平奢、援辽、抗清、勤王、剿匪等各大战役,获得赫赫功勋。

这一次,在京师保卫战上,白杆军更是大放异彩!

画面一转,白杆军和铁骑战于一处,如火如荼,秦良玉手执白杆和多尔衮交战在一起!

“秦良玉,你一个女人那么拼做什么,你们大明那么多军队屯在宣武门,都没人敢带队,要你出这个头?”

多尔衮冷笑着说道,身形魁梧的他,刚和秦良玉战了一个回合,便发觉眼前这个女人不可以用年纪来衡量武力。

江逸和一些已经知道秦良玉事迹的观众们,也都期待着这一场战争,秦良玉是如何打赢的。

至于秦良玉的武力真实性?

只能说,这位女将七十多岁的时候还亲自带兵和张献忠交过手,她晚年所在的石砫,张献忠连去都不敢去!

“谁说女子,就不能为国出头了?!”

秦良玉秀眉横起,白杆枪横起,朝多尔衮冲了过去。

多尔衮率领着亲兵将秦良玉团团包围。

三千白杆军也陷入苦战,各个都做好了以命换命的打算!”

“我看你怎么打!”

“大明早就没救了,你以为你是于谦么?!”

“那个时候的武将还有些风骨,你看看现在,谁敢于我们铁骑一战!”

多尔衮大刀挥下,所有的亲兵骑着高大健壮的战马,朝秦良玉冲杀而来。

秦良玉怒目横眉,没有展现出丝毫的慌乱,挥舞白杆枪钩子往一个骑兵马腿上一挑,瞬间掀翻一个骑兵!

一点寒芒先至,随后枪出如龙,秦良玉长枪所及,如同收割的镰刀,划破一个又一个铁骑的脖颈!

忽然,一把大刀朝她劈了下来,这柄刀在太阳的照耀下耀眼无比,秦良玉脸上划过一道白光,迅速牵动战马,侧身躲过一击!

一缕白发被大刀劈下,秦良玉来不及多想,一枪刺向多尔衮,被多尔衮用大刀挡了住。

双方均是有些吃力的较劲,皆咬紧牙根。

秦良玉凭借着巧劲,枪顺着大刀划下,直逼多尔衮的手臂,凌厉和突如其来的攻势吓得多尔衮赶忙收刀拉开距离。

“嘛的,谁说中原人是任人践踏的羊?!”

“谁说中原女人不能作战的?!”

多尔衮朝地上吐了口唾沫,看着这个年近花甲的女人怒骂道。

多尔衮不得不重视秦良玉,他从一个带刀亲卫手中,接过了一柄大战刀。

与此同时,其他的铁骑也和白杆军交战在了一起,白杆军对付骑兵,不仅仅有着武器上的优势,更受过专业的训练,这种训练不仅仅来自操练场,更是来自一次又一次的大战役。

能够站在这里的白杆军,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是可以和精锐戚家军媲美的存在!

“这支军队一个也不能留!”

多尔衮下达了死命令,一击大刀劈向秦良玉,秦良玉自知跟这些草原战将比力气要吃亏,战斗中大多以巧势防守,并寻求战机。

战场上,一个又一个白杆军被铁骑吞没,但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地冲阵!

经历过一番冲杀,秦良玉率领着白杆军完成了第一次冲锋,再度守卫在了永定门下。

此时,秦良玉的额头上已经满是汗水。

正午的太阳高悬正中,远道而来的白杆军和她都还没来得及休整,就已经来到此处,视死如归。

看到这一幕,江逸忽然发现,自己终究,还是少给洪武大帝看了这一幕。

有一天,他一定要亲自告诉洪武大帝,大明不仅仅有于谦这样的男子,还有秦良玉这样的女将!

君臣同心,与民荣辱与共,生死同名,不仅仅是男儿身上才有的气节!

秦良玉,值得她在历史上所承载的一切荣誉!

这,才是最为全面的大明风华!

男死战,女将死战,这,就是大明!

“将士们,我等受尽国恩,身后是陛下和我们发誓要守护的百姓!”

“不要忘了我们为何离开川地,今日就算是死,也要虎口拔牙!!!”

“川地,他们也是川地之人嘛?!”

直播间中,不少观众大吃一惊……

第229章 三千白杆卫京师,明军的最后一道辉煌!

“没错的胞贝们,秦良玉是大明时期的忠州人!”

“额代表肉夹馍发去敬意!”

大家这才发觉,原来很多东西,华夏人早在先祖时期,就已经刻在了骨子里。

华夏大地上,每一座城市,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他们的英雄先辈,很多风骨,真的是源自血脉的传承,这些传承凝聚在一起,才成就了华夏永世不倒的‘万里长城’。

直播间画面之中,秦良玉带着白杆军开始一次又一次的冲锋。

江逸并没有让时空之镜对战争的细节进行太多的展示,而是卡住了一次又一次关键节点。

白杆军和敌人以命搏命,以千敌万,依然百折不挠,即便是身受重伤被包围的白杆军,也会如同猛虎一般,发出临死前的一击。

秦良玉和多尔衮交战了数不清的回合,面对不怕死的秦良玉,多尔衮也没有了和她继续打的打算,而是让其他的铁骑全力冲杀试图以人数上的优势,彻底除掉秦良玉。

秦良玉骑着战马,在战场中不断驰骋,她很清楚面对这种人数众多的战役应该怎么打,只要杀敌的速度够快,敌人就休想展开包围圈,她就如同杀神一般,所到之处,主宰着战局,看得现代的观众们无不在揪心的同时,叹为观止。

然而,当一柄暗箭从远方射来之时,却正对秦良玉的后背。

暗处的东西,永远是战场上最危险的因素,所以从古至今都流传着一句话,能够在战场上活下来的,都是运气好的。

许多观众都屏足了呼吸,虽说知道这场战秦良玉是赢的,但见到这么惊险的一幕,都不由提心吊胆。

多尔衮撇嘴冷笑着,将弓箭收起:“秦良玉,白杆军,不过如此。”

“嗖----”

“嗤!”

忽然,一个白杆士兵挡在了秦良玉身后,胸口硬生生抗下一箭!

没能再发出任何声音,士兵砰的一声,摔落马下……

“多尔衮!”

秦良玉怒极,率领着其他的白杆军朝多尔衮冲杀过去。

多尔衮骑马不断后退,不断地挑衅着白杆军。

“区区一个女人,也想在战场掀起风浪?”

多尔衮只手一挥,又一支骑兵朝秦良玉冲了过去。

当秦良玉再次率队冲杀一阵之后,身边已经只剩下一千的兵力。

此时每个人身上皆已负伤,都在拼命地趁着这片刻的宁静,纵情的呼吸着。

他们仍然没有退却之意,哪怕,只需要退后几米,就可以躲进京师……

但身后,是大明的天子和百姓啊……

想到这里,许多人,不由再次拽紧了白杆枪。

秦良玉高扬起长枪,声音尖锐地喝道:“明军威武!”

“明军威武!”

“明军威武!”

声声呐喊,如同当年的京师保卫战一般,再次响彻在京师门下。

永定门下不安定,这似乎已经成了明朝没落之时的一个定理,但无论是于谦那场保卫战,还是秦良玉这场,都用大明儿女的尸骨,铸就了不朽风华。

秦良玉带着白杆军再次冲阵,依然是那么的无畏、无惧,依然如同那一句‘大明江山永在,日月山河永在’一般,用行动,向无数仇敌的宣示----大明风华!

当画面一转,出现在这一战后期的时候,战场上,又新增了许多尸体。

秦良玉身上亦负了几处刀伤,身后的白杆军哪怕早已力竭,依然挺直腰杆,骑于战马之上。

此时,多尔衮一方受的损伤要比秦良玉多得多,几万军队硬生生被秦良玉带着白杆军逼退了。

“撤!”

“秦良玉,我看你一个人,如何拯救这大明!”

多尔衮怒指秦良玉,率领着残兵暂时放弃了对京师的进攻,回到了皇太极的营帐。

这是他打过那么多仗,觉得最耻辱的一次!

因为,他作为一个骁勇善战的将领,竟然败给了一个56岁的大明女子!

上一篇:诸神殿

下一篇:返回列表